連張永跟小擰子都見不到皇帝,楊一清跟朱暉就更沒機會了。
兵馬從紫荊關起行,本來楊一清還打算去找正德皇帝奏稟一些事,但才到小擰子這里就已經(jīng)被擋駕。
“楊大人莫要勉強,陛下昨晚休息得不好,目前正在休息中!”小擰子道。
楊一清道:“但涉及地方平亂事宜……”
小擰子嘆道:“這些事有沈大人主持,用得著楊大人來擔心嗎?楊大人有所疑慮的話,可以直接去請示沈大人,兵部自然會將所有出兵事項都安排好,這不……胡大人已決定留下來了?現(xiàn)在胡大人已經(jīng)是陛下親自委派的負有平匪重任的欽差大臣了呢!”
這次回京城的人中,雖然包括朱暉和楊一清,卻不包括胡璉。
胡璉直接從宣府巡撫轉任河南巡撫,專司負責清剿地方盜寇和民亂,至于所用兵馬并非對韃靼之戰(zhàn)的百戰(zhàn)雄兵,而是從楊一清和朱暉調(diào)遣的京營官兵中選拔,這些人馬因為并非沈溪嫡系,以至于戰(zhàn)斗力明顯跟之前胡璉統(tǒng)率的兵馬差一個數(shù)量級,胡璉沒有多大自信能快速平亂成功。
不過此時胡璉卻在著手準備。
按照沈溪安排,平亂只是其次,用兵為輔,主要是以懷柔政策收攏災民,盡量避免叛亂擴散,同時以地方衛(wèi)所人馬協(xié)助平叛等。
楊一清對此不太放心,他想去呈奏皇帝,讓朱厚照明確權責,可惜此時朱厚照不想理事,生人勿近,楊一清只能放棄面圣的想法。
楊一清回到自己的坐騎前,朱暉過來問道:“應寧,你見到陛下了?”
說話間,朱暉看了看緩慢啟動的鑾駕,對楊一清面圣的事情并不抱多大希望,但循例他還是過來問上一句。
楊一清搖頭道:“并未見到陛下。至于平亂之事,看來一切都要根據(jù)御旨所提,由胡重器負責,這件事也將由兵部來主導。”
朱暉顯得很為難:“咱帶兵出來說是平叛,但其實……就是來保護陛下周全的,現(xiàn)在征調(diào)大部分兵馬前去平叛,陛下身邊護送的人就少了,很難確保萬無一失啊。要不,你去跟之厚商議一下?”
楊一清有些無奈,心想:“我們不但是來保護陛下的,還要來盯住沈之厚,現(xiàn)在人馬都被沈之厚調(diào)去平叛了,你讓我去跟他商議,這算怎么個說法?”
楊一清可沒有楊廷和那樣激進的想法,在他看來只要能保持一團和氣,剩下的也就無足輕重,他可不想輕易挑起是非。
“既然陛下已做出決定,那為何要違背陛下意愿?”楊一清道,“在確保陛下安然無恙后,如今一切都應以陛下御旨為準。”
朱暉連連點頭:“對對對,還是應寧想得周全,咱只要聽陛下的,哪怕先前的懿旨跟陛下頒發(fā)的圣旨有所不同,也應該以圣旨為先,這不介夫跟壽寧侯那邊,也只能聽陛從旨意,乖乖撤回京城去了?哈哈,那咱就出發(fā),別等了,再拖延下去的話怕是追不上!”
說完,朱暉不再跟楊一清商議,急忙往自己的馬車而去。
……
……
朱厚照從紫荊關出發(fā)回京,算是波瀾不驚。
紫荊關內(nèi)發(fā)生的最大事情,便是沈溪、張永跟小擰子之間的三人聯(lián)盟,不過這件事是在秘密中進行,就連一直盯著他們的江彬對此也基本不知情。
不過有一人卻察覺到了危險,甚至將這三人聯(lián)盟的細節(jié)大概都掌握,便是之前一直留在居庸關,此時仍舊沒返回京城的麗妃。
麗妃不是不想回京,而是沒有朱厚照的旨意,她不知自己是否該走。
小擰子離開居庸關后便杳無音訊,麗妃跟皇帝的聯(lián)系就徹底中斷了,至于錢寧、江彬、張永這些人,跟她沒有什么深厚的交情,使得麗妃對外界的消息所知甚少,只能靠小羅子和廖晗去打探。
但這二人的地位到底不高,能探知的消息非常有限。
不過就算如此,麗妃還是得知皇帝已從靈丘取道紫荊關回京城,并且沈溪、小擰子跟張永都陪伴君前的消息。
“這下可落進沈之厚的圈套了,最怕的就是沈之厚利用內(nèi)閣跟他的矛盾,倚靠司禮監(jiān)去打壓內(nèi)閣,到時候沈之厚便可立于不敗之地!”
麗妃非常氣惱,覺得自己又遭人背叛。
麗妃很愿意跟沈溪建立攻守同盟,共同進退,卻屢屢被沈溪拒絕,在這種情況下,麗妃開始對沈溪嫉恨起來。
“娘娘,您說誰會繼任司禮監(jiān)掌印?擰公公還是張公公?”小羅子在旁問道。
對于廖晗來說,司禮監(jiān)掌印人選跟他關系不大,并不放在心上,不過小羅子就不同了,小羅子畢竟是太監(jiān),他未來的前途跟這次司禮監(jiān)掌印人選密切相關。
麗妃打量小羅子,問道:“你希望誰來當掌印?”
“還是……擰公公吧,雖然擰公公也有私心,但他之前對娘娘還是非常恭敬的,一度做到言聽計從,他上位對大家都有好處吧?”小羅子眨了眨眼道。
此時小羅子也在觀察麗妃的反應,想知道自己將來是否可以跟著小擰子做事,慢慢積攢資歷。
此前他就受麗妃差遣到小擰子身邊做事,但實際上卻負有監(jiān)視之責,只是因為小擰子外出去找皇帝,才使得小羅子暫時“失業(yè)”,但若回到京城,小擰子當上司禮監(jiān)掌印,小羅子便覺得自己有了發(fā)跡的機會。
麗妃道:“本宮寧可讓張公公上位!小擰子這個人實在太過狡猾,簡直是滑不留手的小狐貍,他能在劉瑾跟張苑掌權時屹立不倒,沒點本事能行嗎?若本宮相信了他的鬼話,豈不是跟你們這些庸才一樣愚不可及?”
小羅子無奈地道:“奴才愚鈍,娘娘您高瞻遠矚,不過張公公似乎壓根兒就不是娘娘您的人啊。”
“他是誰的人不重要。”麗妃眉宇之間露出凝重之色,“最重要的,是他在陛下跟前沒地位便可。”
……
……
朱厚照加快速度回京,京城這邊則顯得有些紛亂。
楊廷和跟張鶴齡領兵灰溜溜回到京城,他們沒見到朱厚照,只是被一道圣諭給打發(fā)回來了,至于沈溪前往居庸關整頓兵馬的懿旨也被駁回,等于說張?zhí)筢槍ι蛳碌膬傻儡仓级紱]有起到任何作用。
張鶴齡跟楊廷和回朝后,第一時間去拜見張?zhí)蟆?br />
永壽宮內(nèi),楊廷和將出城后的遭遇詳細奏稟張?zhí)螅瑥執(zhí)竽樕嗌儆行┎粣偅驗闂钔⒑透鷱堹Q齡沒有完成她交托的任務,甚至二人只是在得到皇帝的圣旨后便匆忙回京,在她看來沒有盡到職責。
本來就是因為我兒子頑劣,派你們?nèi)ケWo他,結果他隨便一咋呼,你們就老老實實回來了,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好,讓我怎么信任你們?
不過表面上,張?zhí)髤s表現(xiàn)得波瀾不驚,還擠出一副安慰的笑容,心平氣和地問道:“兩位卿家辛苦了,出城這三天時間,哀家一直牽腸掛肚,如今你們可以確定皇兒確實安然無恙吧?”
因為張鶴齡跟楊廷和都沒見到朱厚照,對于皇帝“安然無恙”的論斷不敢輕下。
張鶴齡道:“回太后娘娘,我二人只是半途得到圣旨,并未見到陛下本人,不過以保國公奏稟應是如此。娘娘不必太過擔心,如今陛下已多番露面,聽說出紫荊關時身邊前呼后擁,有諸多人馬護送……”
張?zhí)蠛懿粷M意:“為何哀家聽說,陛下留下大部分兵馬交給新任河南巡撫胡璉統(tǒng)轄,讓他領軍平定地方盜寇?”
話語里聽不出有指責的意思,張鶴齡這邊不太明白,但楊廷和卻是心思縝密之人,自然知道自己沒有完成張?zhí)蟮慕煌校胱審執(zhí)髮ψ约汗文肯嗫磶缀跏遣豢赡艿氖虑椋敿椿氐溃骸疤螅欠裨俅闻沙鋈笋R,半道迎駕?”
張?zhí)竽樕D黑,似在怪責楊廷和沒把事情辦好,最后微微搖頭:“算了吧,既然皇兒親自下了御旨,那哀家還能說什么?只要他平平安安回來就好。”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親弟弟也是這次差事的經(jīng)辦人,張?zhí)蟛]忍心多怪責,怕影響張鶴齡在朝中的地位。
張?zhí)蟮溃骸盎蕛旱纳眢w狀況,京城這邊不太清楚,派太醫(yī)過去看一下應該可行吧……壽寧侯,你勞累了幾日,先回家歇息,哀家有話要跟楊卿家說。”
張鶴齡本身只是出京執(zhí)行任務,在發(fā)現(xiàn)自己姐姐態(tài)度冷漠時,也意識到自己差事沒做好,張?zhí)笾皇菦]說他而已。
張鶴齡看了楊廷和一眼,行禮告退。
隨即張?zhí)髮⑸磉吿O(jiān)和宮女屏退,如此一來永壽宮大殿內(nèi)只剩下張?zhí)蟾鷹钔⒑投恕?br />
……
……
永壽宮安靜下來,張?zhí)蟮哪樕耘f不太好看,不過她也沒有繼續(xù)怨責楊廷和的意思。
張?zhí)髥柕溃骸皸钋浼遥皦蹖幒钤冢行┦掳Ъ也槐阆鄦枴,F(xiàn)在只有哀家跟你二人,你且說,此番是否兵部沈尚書在暗地里做出什么舉動,逼迫皇兒做出如此安排?”
或許是這件事真的觸怒了張?zhí)螅瑥執(zhí)罂紤]到弟弟跟楊廷和很難違背皇命,自然要從出處找根由。
此時其實是楊廷和攻擊沈溪的最好機會,但他卻有些遲疑,因為他知道繼續(xù)針對沈溪的話,是可以讓張?zhí)蟾湃巫约海珕栴}是卻會讓謝遷心生隔閡,尤其是皇帝那邊他再也無法扮好人。
楊廷和謹慎地道:“回太后,紫荊關內(nèi)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并未有更多消息傳來,所以微臣……并不知曉此事是否跟沈尚書有關。”
楊廷和沒攻擊沈溪,但也沒有就此罷休,他話里的意思是讓張?zhí)笞孕写Γ蛘哒f張?zhí)罂梢詮淖詈笳l會受益進行判斷。
張?zhí)舐晕⒊了迹粷M地道:“哀家一切都是為了保護皇兒,你作為內(nèi)閣大學士,知道盡忠職守,保護皇兒安全,難道沈卿家他會不懂?沈卿家自從領兵以來,所向披靡,理應熟悉兵法,他會不知朝中這些避諱?”
此時連楊廷和都聽不出來,到底張?zhí)笫鞘裁匆馑肌?br />
張?zhí)罄^續(xù)道:“皇兒若安然無恙還好,若有什么事,哀家絕不能讓一些人好過,折騰了大半年時間,皇兒都在外流浪,甚至張家口時還出了危險……唉!哀家就這么一個兒子,又沒有子嗣,出了事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是。”
楊廷和畢恭畢敬行禮,這個時候他跟謝遷不同,沒權力指導張?zhí)笞鍪拢灾荒艹洚攽曄x。
張?zhí)笥值溃骸皸钋浼遥阋菜阕阒嵌嘀\,之前你為哀家所做建議,哀家覺得很有見地……此番你怎么看?”
本來楊廷和以為聽張?zhí)蟊г挂环约罕憧呻x開,但見張?zhí)髴B(tài)度,他感到很不容易應付,此時張?zhí)笠庀虿幻鳎屗麩o從做更好的建議,更主要的是現(xiàn)在皇帝即將回京,再加上謝遷回歸拿下了內(nèi)閣的主導權,楊廷和在朝中的輾轉騰挪空間已被大幅壓縮。
在這種情況下,楊廷和有兩種選擇,要么忍氣吞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要么讓矛盾尖銳凸顯,創(chuàng)造機會讓自己更進一步。
這二者區(qū)別很大,意味著他未來在朝中的發(fā)展方向,所以他自己也非常慎重。
沉吟一會兒,楊廷和才道:“回太后,沈尚書在西北立下大功,無可否認,但畢竟功高蓋主,陛下出游本就跟沈尚書咄咄逼人有關,即便陛下回朝,恐怕也不得不防止沈尚書擅權弄事。”
張?zhí)笪⑽櫭迹瑔柕溃骸斑有呢?”
楊廷和又道:“只有從沈尚書的官職入手……北方平靖,幾十年內(nèi)韃靼都無力再對我九邊造成妨礙,再以知兵的沈尚書執(zhí)領兵部恐怕不合時宜。但這件事得請?zhí)蟾x閣老,或者陛下提及,微臣不敢非議。”
張?zhí)簏c了點頭:“你說的很有道理啊,自古以來,功臣跟皇帝從來都有嫌隙,不然狄青、岳飛這些人怎么會死呢?也不是天家無情,只因涉及權力之爭,不得不如此行事。唉,哀家本不想對朝中大臣過多防備,但有時候卻又不得不做出必要的應對。”
張?zhí)笳f得輕松,但在楊廷和聽來卻明顯心口不一,若你真想回護大明穩(wěn)定,至于拿沈溪跟岳飛等忠臣相比?
張?zhí)笥值溃骸吧蚯浼一爻螅僮屗员可袝幹贸拢峙聲鹨恍┎槐匾穆闊蕛河趾芄虉?zhí),若是能讓沈卿家到旁的衙門,又或者入閣,或許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楊廷和聽到這番話心里非常不舒服。
讓沈溪當吏部尚書他是可以理解的,卻不愿意讓沈溪進內(nèi)閣。
六部跟內(nèi)閣到底是相對獨立的兩個體系,他很怕沈溪進入內(nèi)閣后,很快將他的地位取代,到時候可能謝遷為了提拔沈溪當首輔,直接將他和梁儲從內(nèi)閣趕出來,提前回鄉(xiāng)去“頤養(yǎng)天年”。
楊廷和道:“以之前得到的消息看,陛下似有意以沈尚書為吏部尚書。”
“主管吏部嗎?”張?zhí)竽樕钟行┎粣偅瑤е荒〒鷳n道,“難道就不擔心他會結黨營私嗎?”
楊廷和對張?zhí)蟮倪壿嫺杏X一陣無語,心想:“要結黨營私的話,莫說做吏部尚書,難道入閣當大學士就不可以嗎?”
張?zhí)笏坪跻惨庾R到自己說的話不太合適,又道:“這樣吧,這件事回頭哀家跟謝閣老商議一番,謝閣老德高望重,由謝閣老去跟沈卿家說,應該就沒什么問題了。若想直接影響皇兒的決定,太過艱難啊!”
張?zhí)髮鹤拥钠⑿远嗌儆行┝私猓粢^續(xù)給朱厚照施壓,只會適得其反,如此不如利用謝遷跟沈溪的關系,由謝遷來勸說沈溪。
聽到這話,楊廷和如釋重負之余,心里多少還有些失望,甚至替沈溪感到惋惜,明明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皇帝都沒說什么,結果太后卻要用一些感情牌來讓沈溪主動退讓一步。
楊廷和心道:“陛下向來桀驁不馴,這個時候誰要是跳出來讓陛下做這做那,幾乎不可能奏效。太后跟陛下的嫌隙很大,但若太后以懷柔之策對沈之厚施壓,沈之厚又能作何選擇?最后沈之厚可能會乖乖就范吧!”
張?zhí)笥值溃骸熬退悴荒苋プ锨G關迎駕,朝中文武也該出城歡迎……楊卿家,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哀家在朝中最信任之人,除了謝閣老外也就是你了。”
楊廷和并沒覺得有多榮幸,便在于他知道皇家向來都翻臉無情。
可惜他無從選擇,甚至說他沒有資格選擇,以他目前的身份,能得到張?zhí)蟮男蕾p和提拔已算不錯了,到底張?zhí)笪沼兄x遷這張王牌,楊廷和可以通過張?zhí)螅柟谈x遷的關系,這是他當前迫切想做到的。
此時他已經(jīng)意識到,必須要對謝遷做出合理的解釋,否則的話,謝遷很可能會放棄支持他。
沒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手下自作主張,哪怕是寬厚的謝遷也沒有這種容人之量。
……
……
皇帝抵京,負責迎接的人不是謝遷,也不是吏部天官何鑒,而是張?zhí)笪傻臈钔⒑汀?br />
同時出來迎接的還有張鶴齡跟張延齡兩兄弟,他們沒出城太遠,只是外出二十里等候。
迎接的御林軍和錦衣衛(wèi)足有千人之多,在大明尚未修建京城外城時,周邊住了不少依附城墻而居的百姓,此時百姓被勒令到別處暫居,鑾駕進京城前,朝廷要防備一切對君王不利的因素。
朱厚照當天一大清早出發(fā),行到半路時,得知朝廷派來迎接之人,距離他們只有十多里路程了。
朱厚照聽到后臉色轉黑,畢竟之前張鶴齡跟楊廷和都被他趕回京城,此時二人又來了,被朱厚照當作是張?zhí)笈蓙肀O(jiān)視自己的,心里很不悅。
“……陛下,那邊準備了裝飾奢華的鑾駕,用來迎接陛下回京。”小擰子小心翼翼解釋道,“前來迎駕的還有宮女、太監(jiān)數(shù)百人,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朱厚照聽說迎接的人里面有宮女,心情稍微舒服些,此時他已有十天沒碰過女人,自覺都快當和尚了。
換作別人,或許不會當回事,但朱厚照卻不一樣,片刻都離不開女人,長時間的禁欲已讓他脾氣見漲,現(xiàn)在終于久旱逢甘霖,整個人感覺舒服多了。
“好點兒的鑾駕可以讓朕行路更舒適些,至于宮女和太監(jiān)……本來就應該準備嘛。”朱厚照不屑地道,“但問題是,朕回京城后又不回宮里,這么隆重作何?朕決定進城后直接前往豹房。”
朱厚照出來多日,想到馬上就能回到豹房好好吃喝玩樂,心中帶著一種久違的期待,本來他一心希望到民間找樂子,誰知道經(jīng)歷的全是苦楚,腸子都快悔青了。
小擰子道:“是否派人前去通知,為陛下準備些御膳?”
“不用了。”
朱厚照此時對吃喝的東西不太在意,揮手道,“朕路上吃牛肉干、葵花籽、松子等零食,又喝了一肚子水,現(xiàn)在一點兒都不餓,直接回京城吧。至于太后那邊派人去通知一聲,告知朕平安無事,哦對了,皇后那邊也順帶通知到。”
小擰子一怔,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以前朱厚照雖然對張?zhí)笥悬c孝心,但從來沒管過夏皇后的感受,現(xiàn)在朱厚照即將回京城,居然特地囑咐讓人去跟夏皇后打聲招呼,這讓小擰子覺得皇帝的脾性有所改變。
但到底改了哪些,小擰子也說不清。
朱厚照又道:“還有就是跟沈尚書那邊打個招呼,讓他回京城后可以直接回府跟家里人團聚,沒必要到衙門報到,朕會給他幾天假期,然后他會負責迎接凱旋將士回京,屆時朕打算跟他一起檢閱三軍。”
小擰子連忙道:“陛下,之前朝廷不是下令要將居庸關的兵馬遣散回各地嗎?”
“誰說的?”
朱厚照臉上滿是不悅之色,“將士們跟著朕打了勝仗,到現(xiàn)在都還沒享受凱旋的榮光,就直接打發(fā)走人?朕有這么不近情理嗎?至少也要在朕檢閱后,才說遣散的事情,讓將士們帶著榮光回故里!這件事朕會交由兵部安排……對了,回到京城后,朝廷還有一系列官職調(diào)動,讓內(nèi)閣的人先準備一下,隨時等候朕的御旨便可!”
以前大明朝臣官職變化,都要經(jīng)過朝議,先由大臣舉薦,最后由皇帝定奪,基本上是由朝堂協(xié)商來定,但現(xiàn)在明擺著朱厚照要獨斷專行,甚至連六部尚書、內(nèi)閣大學士這種職位的官職,都不打算跟下面的人商議。
小擰子不敢非議什么,心里卻琢磨開了:“張公公想當司禮監(jiān)掌印,當上后他真有那么大的權力?陛下現(xiàn)在做事可比以前謹慎多了,把所有的權力都收攏起來,可不像是當初劉瑾一手遮天時的狀況。”
“是,陛下。”小擰子行禮。
朱厚照捂嘴打了個哈欠,又道:“還有,麗妃應該滯留居庸關吧?派人去傳話,讓他們即刻回京城,還有朕從張家口帶回來的那些人,包括蔚州的七夫人,把他們?nèi)堪才诺奖咳ァ!?br />
小擰子道:“陛下,這種事情需要嚴格保密,是否專門派人去辦這件事?”
朱厚照想了下,看了眼旁邊的江彬。
江彬明顯感到皇帝有打發(fā)他去的意思,但江彬不想承攬這種苦差事,他更愿意跟在皇帝身邊享受榮華富貴。
朱厚照道:“這樣吧,江彬,你安排人去,務必把事情做好。還有,小擰子,你幫朕記好,朕回京后要選拔司禮監(jiān)掌印,這些事不能耽擱!”
從靈丘出發(fā)回京前,朱厚照就有了全盤計劃,做事也更加有條理,小擰子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只能一一應了,緊忙派人通知各方。
……
……
一行即將抵京,楊一清跟朱暉先一步回去接洽,而沈溪一直隨侍君前。
沈溪此時也得到京城內(nèi)的一些消息,由云柳親自來傳,主要是沈溪私人的事情,包括馬憐在京城的近況,以及惠娘跟李衿的行蹤。
“大人放心便可,卑職會派人將她們保護好,不會有任何人威脅到她們的安全。”云柳自信地說道。
沈溪道:“我倒是不擔心她們的安全,只是擔心下一步如何安頓……很可能她們要離開京城回地方,到時候你還得派人護送。”
云柳行禮:“卑職愿意親自前去護送。”
沈溪搖頭:“不行,你跟熙兒都要留在京城,好好休養(yǎng)一段時間,你只需派出人手便可,這兩天我沒時間探望她們,有些東西要送過去,只能由你來跑腿。”
“是。”
云柳再度行禮,心中多少有些異樣的情緒,她不是什么圣人,自然會因為沈溪對別的女人的態(tài)度而影響她的心境。
沈溪點了點頭:“回京城后,我大概有一年左右的安穩(wěn)時間,在此期間你們盡量擴充手里的情報組織,情報人員培訓得越多越好,安插到各地,將來可能會派上大用場。”
云柳道:“大人,未來不會還要打仗吧?”
沈溪搖頭輕嘆:“這如何說得清楚呢?看未來一段時間朝局變化再說,至于地方上那些小的叛亂,甚至倭寇,都可以讓旁人代勞,我輕易不會踏上戰(zhàn)場。我乃文官,朝堂才是我應該立足之所。”
……
……
京城外,迎接的隊伍一直等到下午,還不見君王一行抵達,人群開始有些躁動。
張延齡本來還顧著身段,騎在馬上想耍耍威風,后來干脆下馬到附近的涼亭休息,現(xiàn)叫人生火燒水才喝到熱茶。
“大哥,皇上到底什么時候來?”
張延齡有幾分不耐煩,“本來只說距離四十里,這段路那么平坦,需要走這么慢?不會是到中午又在路上駐扎休息一段時間再起行吧?”
張鶴齡道:“你急什么?”
張延齡急道:“大哥倒是好耐性,但大哥也不想想,咱出來等候有何意義?皇上肯定會回京城,咱們來迎駕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那么殷勤做什么?”
“這是太后的吩咐。”張鶴齡冷聲道。
張延齡坐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有些惱火地道:“這鬼天氣,距離冬月還有一個月就那么冷,路旁的小河都上凍了……要是天氣惡劣點,說不一定就下雪了,倒是希望初雪早點兒來,這樣咱們就可以躲著不出來。”
張鶴齡不太想理會弟弟說的瘋言瘋語,看著遠處立在路邊耐心等候的楊廷和。張延齡順著哥哥的目光看了過去,扁扁嘴道:“也只有這種酸儒才一直在那兒站著,也不覺得冷。”
張鶴齡搖搖頭,喝了口熱茶,問道:“之前我說過,讓你把手頭所有生意停下來,你照做了嗎?”
張延齡笑道:“大哥也太過小心謹慎,有何可擔心的?不過是做點兒小買賣,能賺不少銀子,停了多可惜?反正皇上剛回來,沒人管這些閑事。”
“哼!”
張鶴齡冷聲道,“先跟你說清楚,現(xiàn)在朝中參劾你的人不少,多虧眼前這位楊大學士替你擋著,聽說謝于喬回來后,正在審核那些參奏你我的奏疏。”
張延齡道:“謝老頭是姐姐的人,他敢亂來?”
“那你之前是怎么落的罪?”張鶴齡反問道。
這下張延齡的臉色不好看了,黑著臉道:“都是沈之厚那小子害的,沒有沈之厚一切都會太平無事。”
張鶴齡罵道:“還不是你自己咎由自取?一點都不長記性!就好像這次沈之厚沒跟著皇上一起回來似的,你若是再犯著他,日子只會更難過!”
“大哥,他終歸只是個臣子,咱們可是皇親國戚。”張延齡不屑地問道,“需要怕他嗎?”
“隨你,出了事,別怪為兄不救你!”張鶴齡冷聲道。
兄弟二人正說著,突然遠處一名老太監(jiān)匆忙跑過來:“兩位國舅爺,陛下鑾駕往這邊靠近了,還有不到三里地,咱該起來迎接了。”
來人正是高鳳。
高鳳是張?zhí)笈蓙硖铰犌闆r的,不管朱厚照那邊有什么事情,高鳳都會第一時間將消息帶回去給張?zhí)螅绱艘材茏審執(zhí)笤缧┌残摹?br />
張氏兄弟這才站起來,張延齡走到高鳳跟前道:“高公公,陛下鑾駕行進速度又不快,咱著什么急?”
高鳳無奈地道:“侯爺,這可是迎駕的大事,您可以不急,但奴才卻不敢有絲毫疏忽,若不著急,那是跟脖子上這顆腦袋過意不去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