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關(guān)系到汀州府上千應(yīng)考士子,高明城也不敢把事情鬧大,最后讓人拿了幾個帶頭鬧事的考生,將其下獄,其余大多數(shù)考生則驅(qū)離了事!,
等一群灰頭土臉的考生從府衙離開,其中一些摸著被打得青紅相間的臉,兀自憤憤然嘀咕:“汀州知府喪天良,我與士子共存亡……還真他娘的順口……”
“還管他順不順口,劉公子他們都被官府拿了,來之前都了不能把事鬧大,這下可好,回頭還不知要怎么收場!
有的考生被亂棍打得頭暈?zāi)X脹,也有的挨了板子屁股火辣辣地痛,大多數(shù)人都受傷不輕,一眾人狼狽不堪,彼此相攜,從府衙里走出來。
三百壯士去,二百九十還,總還有那么幾個沖動的倒霉鬼被下獄問罪。
這時代的讀書人,家境都不錯,帶頭的幾個更是地素有名望的士紳家的公子。這些人家也是事后才驚聞此事,趕緊籌備禮物,送去知府衙門,同時又去牢房那邊打點一番,免得人在牢里被衙役們趁機(jī)報復(fù)。
當(dāng)天的示威活動,就這樣以一種近乎鬧劇的方式結(jié)束,到最后這些考生也沒弄明白,為何商會用這招好使,而他們用了就不奏效。
惠娘來想找人去官府斡旋,在得知府衙外鬧事的考生被驅(qū)散后,她才稍微松了口氣,但想到回頭官府可能會有所動作,她趕忙回來跟沈溪商議。
“姨,問你件事,你真的為了我考府試,去府衙送禮了?”沈溪正色問道。
惠娘蹙眉:“臭子,我回來跟你商量正事兒。你卻懷疑你姨?就算我真有那心,府衙是我們進(jìn)就能進(jìn)的地方?”
沈溪笑了笑,道:“那姨緊張什么,子虛烏有的事,就算府衙真的剝奪了我案首之位,也不影響我參加院試啊!
惠娘擔(dān)憂道:“就怕官府那邊奪你案首。等你考院試時,考官也加以刁難。”
沈溪笑著安慰:“姨,你盡管放心就好,高知府不可能因為幾句閑言閑語就輕易動搖,畢竟這關(guān)系到他的官聲,如果就此妥協(xié),不是證明之前他做錯了嗎?我的案首之位,應(yīng)該很穩(wěn)當(dāng)。”
惠娘點點頭,她也不想給沈溪潑冷水。此后。她沒再關(guān)于這次考生鬧事的事情,岔開話題,及沈溪的學(xué)業(yè)。
來周氏鐵了心要請幾個先生回來教導(dǎo)沈溪,但在沈溪被點案首,周氏又誕下龍鳳胎,周氏態(tài)度突然大轉(zhuǎn)彎,同意讓沈溪繼續(xù)去學(xué)塾讀書。
似乎周氏也感覺到,沈溪屬于特立獨行那類人。不能逼迫過甚,要由著他性子自己來才行。
“姨能幫你的就這么多。以后你在學(xué)塾可要認(rèn)真讀書。姨給你買了一些書,雖然不太懂這些,不過聽書店的人,這對你做學(xué)問很有好處,姨不會選,就買回來!
惠娘叫秀兒進(jìn)來。送進(jìn)一口大箱子,箱子里裝著的都是書,沈溪隨意翻看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這些書和科舉關(guān)系不大。許多都是三通四史之類的書籍,臉上堆出笑容:“謝謝姨。”
惠娘臉上帶著寵溺的笑容:“只要對你學(xué)業(yè)有幫助就好,姨也盼望你能早些成才,到時候,姨或者能跟著你沾光呢!
沈溪后世對各種古籍涉獵甚廣,對于這些書其實并不是很上心,但這到底是惠娘的一片心意,所以適當(dāng)?shù)乇憩F(xiàn)他的高興很有必要。
惠娘最后交待:“我跟你娘商量過了,這幾天你先暫時別去學(xué)塾,我會跟馮先生交待一聲,等這次事情過去,你再去,平日在樓上看書,晚上就睡曦兒房里!
“嗯。”沈溪點了點頭。
……
……
考生聚眾鬧事雖然暫告一段落,但事情并未就此中止。
那些考生回去后,仍舊氣憤難平,來他們要去省城告狀只是發(fā)發(fā)牢騷,但在與官府起了沖突后,還真有人開始串聯(lián),要湊盤纏找人去省城告汀州知府高明城一狀。
高明城已年邁,這汀州知府很可能是他為官的終點,來還有不到半年他就要卸任,并不想在這即將告老還鄉(xiāng)的時候落下個惡名聲。
五月初五上午,就在考生聚眾鬧事兩天后,府衙門前突然張貼告示。
告示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民眾解釋這次考生鬧事的原委,并表示考生因為受到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挑唆,才會對府衙有所誤解。
告示明,下午會擇時將次府試前十名考生的答卷謄張貼公布,如此一來,那些落榜的考生,也能知道這前十名的考生到底是做了怎樣的文章才能被點為前十。
或者其中,是否有才不符實的情況。
這天自府衙門外張貼告示后,過來查看的考生并不比府試第一場發(fā)案的人少。
這個時期考生參加各級科舉考試,是沒有回頭復(fù)查卷子權(quán)力的,更不會知道別人所作的文章如何。只有過些年,朝廷整理程文的時候,才會拿出一些現(xiàn)成的考題配上不錯的文章,引為典范。
像之前沈溪老師馮話齊拿給沈溪看的《京華日抄》、《源流至論》、《主意》、《提綱》等刊物,其實大多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科舉考試中的優(yōu)秀八股文,編撰者通過各種關(guān)系搞到手,稍加點評,便刊印成冊賺錢。
而像這次府試后張貼考生答卷的情況,尚屬第一次出現(xiàn)。
無論是應(yīng)屆考生,還是往屆考生,都想來看看這一場府試頭十名的才學(xué)如何,外面?zhèn)鞯梅蟹袚P揚是有賄考的狀況,那這前十名所作的文章應(yīng)該不成樣子,他們也想充當(dāng)一下主考官,過來幫士子們評理。
提前得知消息的考生,雖然臉上、身上的青腫還沒消,但這天下午老早就聚集到知府衙門外。
有了兩天前考生鬧事的先例,這次府衙提前做好了應(yīng)對措施。不但調(diào)來三班衙役,還抽調(diào)了地巡檢衙門的兵丁,這樣誰再敢鬧事,甚至可以當(dāng)暴民處理。
“……我就不信,一個十歲的娃子能作出怎樣的好文章,讓我等屈居他之下?!一會兒官府張貼出他的文章。你們?nèi)羰强粗X得狗屁不通,咱就聯(lián)名去告狀,你們有誰愿意具名的?”
當(dāng)場報名的不在少數(shù),看熱鬧的不怕事大,甚至有些非應(yīng)屆的考生也提出要聯(lián)名。
衙役那邊死死地盯著,之前知府高明城已經(jīng)有吩咐,今天只要考生不鬧事,就任由他們過過嘴癮,主要高明城也發(fā)愁……這些都是讀書人。朝廷三令五申要善待天下士子,到了他這兒總不能要打要殺的吧,那以后即便他致仕回鄉(xiāng),也會遭到士林圍攻。
要是官府抓幾個百姓,這些人怎么也不敢跟官府斗,可抓了讀書人,他們交游廣闊,不定真能把狀紙遞去省城。甚至送到京城也有可能。
“旱路幫”的歹徒再橫,也不過就是一群渾人。這些讀書人再怎么軟。那也是讀圣賢書有見識的,處于士農(nóng)工商的頂端。
終于到了張貼考生答卷謄的時候。
考卷從第十名開始張貼,因為是謄寫過的,所有字體都一樣,而且不分頁數(shù),都寫在一張紙上……同時要在告示欄貼十張紙。上面的字體自然不能太大。
第十名的考生姓韓,這考生答得很好,但在第一篇文章之中引經(jīng)據(jù)典稍微不恰當(dāng),馬上被一些考生給挑出來。有人不屑道:“就這種學(xué)問,還能過府試。甚至進(jìn)前十?這高知府是瞎了眼吧?”
正在張貼的衙役頓時轉(zhuǎn)過身來,想找出來是誰的這句話,但一群考生都是一副“非我所言”的神色。
這名衙役氣結(jié),但只能轉(zhuǎn)過身,繼續(xù)往告示欄上刷糨糊,然后貼第二張。
從第十名,到第四名,每篇文章,總有人挑出個毛病來,就算站在前排的人挑不出毛病,也會有人把卷子抄寫下來,傳閱到后邊去,后面的人很快就會挑出來。
到底只是參加府試的考生,即便排名前十,學(xué)識水平也極為有限,論證方面總有些問題。
不過考生們雖然不服氣,但見到這前幾名的答卷,他們也不得不承認(rèn)這幾篇文章文采和行文都極好,人家被點了前十,到底也有真才實學(xué)。
終于到了萬眾期待的前三甲,第一篇被貼上去的是第三名蘇通的文章。
等眾考生審讀完文章之后,居然沒一人能提出其中有什么問題,甚至這文章可以令他們嘆服無比。有人贊道:“怪不得旁人都屆府試案首,舍蘇公子其誰,蘇公子的文采,的確是好啊。”
很多人點頭應(yīng)是。
旁邊馬上有人質(zhì)疑:“蘇公子的文章如此精妙,只能屈居第三,是否……”
他沒有下去,但話意很明顯,這么好的文章排第三,前面兩篇文章要么更好,要么就是涉及賄賂考官。
在眾人議論紛紛中,第二名吳省瑜的考卷被張貼上。頓時前排人的目光盯上去,目不轉(zhuǎn)睛將篇文章看完,就好好像看到一篇非常精彩的程文一樣,這文章精妙程度,比之程文絲毫不遜色,甚至可以是超出許多。
“這是十四歲孩童能作出的文章?他……不會是抄的吧?”考生對于文章被點為第二沒什么意見,只對這文章是否別有出處產(chǎn)生疑問。
考生之間互相問詢,都想求證一下這文章是否曾出現(xiàn)在他們所看過的程文中,最后沒一人敢他以前看過。
有人提道:“就算是照抄又如何?只要沒夾帶進(jìn)考場,人家作出來,合乎題目,那就是事。你們平日里背的押題程文還少了?”
在場很多考生不由羞慚得低下頭來。
押題背程文這種事,每個人都不少做,甚至進(jìn)考場之前,有的還在祈禱,自己背的程文正好押題,那就萬事大吉。
考生自慚形穢,但也有人提道:“這下可熱鬧了,這么好的兩篇文章,只能屈居第二和第三。這十歲的沈溪能有多大的事,能作出令知府嘆為觀止點為案首的文章?”
****************
ps:第五更了!同時也是月票滿13票的加更!
今天到現(xiàn)在才55張月票,3人打賞,是不是有些少了?天子借用古語問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兄弟姐妹們加油,天子等著你們爆發(fā)一波,為下一章壯行色!求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鼓勵!(未完待續(xù)。)u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