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寒門狀元 正文 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

作者/天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謝韻兒委屈,沈溪心里也異常難受,他趕緊進屋安慰嬌妻,其實這會兒謝韻兒非常需要丈夫的軟語溫存。〔<?〈〈

    在謝韻兒眼中,丈夫是要做大事的,就算丈夫常伴身邊,也不敢過多糾纏,自己有了兒子該滿足了。

    可她終歸是個感性的女人,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疼惜。

    “韻兒,你要是不愿意,為夫去跟謝大學士過就行,不必太難過。”沈溪道,“或許是為夫沒顧念你的感受吧。來我還想,若是能治好李兆先,無異于為你們謝家‘醫(yī)藥世家’正了名,到時候我們要討回公道,只需把李家的謝禮狠狠地摔在他家門口,這樣李家人便抬不起頭來。”

    謝韻兒梨花帶雨,美眸白了沈溪一眼,繼續(xù)依偎在沈溪懷里啜泣。

    沈溪抱著佳人,讓她在自己懷里哭了一會兒,又道:“管他李東陽是不是當朝次輔,咱不理就不理。哼哼,估計是缺德事做多了,才會接連受到懲罰,最好是讓他家都病死了才好呢……既然韻兒你不樂意,咱權當不知道這件事。”

    這話得隨興,謝韻兒抬起頭來,用手掩住沈溪的口,道:“相公在朝為官,千萬別這么,再謝閣老得對,李大學士畢竟對相公有恩,我們有恩報恩,有怨報怨,必須恩怨分明。不過,相公剛才的……若是把李大公子的病治好,把謝禮丟還給他們家,妾身覺得這主意不錯……”

    “呵,你也覺得挺好?”

    沈溪笑著撓撓頭,他其實不過是順著謝韻兒的意思隨口而出,卻沒想到進了謝韻兒的心坎兒里。

    謝韻兒有些遲疑:“可妾身真的沒那事,要是這次再治不好,被誣開錯方子,到時候……可能會連累到相公。”

    沈溪嘆道:“其實……這咳血癥,并非沒辦法醫(yī)治,韻兒莫非忘了頭幾年,曾為寧王治過此病?”

    謝韻兒想了想,道:“病癥是一樣的嗎?”

    “這個不太好,但應該差不多。癆病成因不同,但結果卻**不離十。”沈溪道,“或者咱開個方子過去,能不能治好憑天意,親自過去看病。”

    在鏈霉素沒有明前,癆病是無法根治的,只能慢慢調養(yǎng),不過想來李兆先差不多快病死了,想治好不現實,倒還不如盡人事而聽天命。

    沈溪的辦法很簡單,把人徹底治痊幾率很,但若是把這病拖個一年半載,讓李東陽覺得謝家醫(yī)術精湛便可。

    謝韻兒道:“可懂得治療癆病的是相公,妾身不太懂這個啊。”

    不知不覺間,謝韻兒已經把自己代入大夫的角色,沒有再去想跟李家的恩恩怨怨。

    沈溪攤了攤手道:“你相公我只是個讀書人,百無一用是書生嘛,要治病救人,還是要我家娘子出馬。”

    謝韻兒聽了又羞又氣,羞的是沈溪把她捧的那么高,讓她有些飄飄然,氣的是沈溪妄自菲薄……在她心目中最崇拜的就是沈溪,見不得任何人詆毀沈溪的名聲,就是沈溪自己都不行。

    夫妻同心,沈溪非常尊重謝韻兒的想法,去不去治病由謝韻兒自己決定。

    最終,謝韻兒答應采用之前治寧王病癥的方子,再添加一些區(qū)別于寧王體質的一些相對溫和的藥材,嘗試為李兆先治病。

    有了沈溪的參考意見,很快藥方寫好,謝韻兒看著以黃芪、百部、白及、龜板、丹參、冬蟲夏草、蜈蚣、牡蠣、玄參、百合、川貝母、五味子、紫河車等藥材為主的抗癆散,對這個藥方非常滿意,然后心翼翼地交給沈溪。

    沈溪端詳一番,點了點頭,然后拿著往謝府而去。

    藥方送到謝府,無論謝遷幾時回府,又或者謝遷是否把藥方交給李東陽,李東陽是否會采納,都跟他沒關系。

    別人都判了死刑的病,治不好你總不會遷怒于人吧?

    沈溪卻未料到,到謝府后,正好遇到謝遷,原來謝遷心憂老友兒子的病,無心公務,留在家中等沈溪和謝韻兒商量出個主意。二人在書房相見,謝遷一把從沈溪手里抓過方子,連看都沒看,劈頭蓋臉就道:

    “你這子,不想治就明嘛,為什么連望聞問切都沒有,就敢貿然開方子?你這是庸醫(yī)行徑,知道嗎?”

    沈溪好整以暇道:“那敢問謝閣老,那些大夫望聞問切后,依然沒把病人治好,算不算庸醫(yī)?”

    謝遷一時無言以對。

    若是容易治療的病,他也不會來找沈溪了,他只是對于沈溪盲目開方子感到有些不可理喻。

    沈溪補充道:“大致的病癥總算知曉,學生與內子商量過,藥方就開出來了。當初寧王也是咳血、咳嗽、燒、乏力、胸痛等癥狀,用的同樣的方子,如今寧王雖未病愈,但總算穩(wěn)定了病情。”

    他先把預防針打好,別最后別出事了又誣陷什么庸醫(yī)害人……現在用的可是給寧王驗證過的行之有效的藥方,治不好李兆先,只能怪你李家氣數已盡,活該斷子絕孫。

    “這真的是給寧王治病的藥方?”

    謝遷有些遲疑地問道,“此事老夫多少有些耳聞,是頭幾年寧王得了肺癆,眼看命不久矣,結果從高人處求來一藥方,使用后雖未曾病愈,但病情好歹穩(wěn)住了,這藥方可一直被寧王府當作珍寶,未曾示人,這藥方,也是你……謝家所傳?”

    或許是這時代的人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在謝韻兒往江西治病并確定有效果后,藥方便被寧王府私藏,秘而不宣。

    這年頭可沒專利法,人們有什么重大現,都是法不傳六耳,老子傳兒子、兒子傳孫子一直傳下去,以免好東西被人知曉,影響自身利益,這也是古代很多高技藝最后失傳的根原因所在。因為誰也不敢保證在找到合適的傳人前,精通該技能的人沒病沒災,人一死技藝很可能就失傳了。

    沈溪微微一笑:“莫非藥方不管用,閣老還打算再追究謝家的責任?”

    “這個倒是不用擔心。”

    謝遷嘆息道,“好吧,我暫且不對李大學士此藥方來自哪位,若真有事,也與你們夫婦無關。你快回去吧,安心準備主考鄉(xiāng)試,沒事少往老夫府上來!”

    沈溪心想,就好像誰愿意來你家似的,別等藥方管用,你這是出自你謝遷祖上所傳就好。

    ……

    ……

    謝遷拿了藥方,親自送到位于時雍坊的李東陽府上。

    李東陽府宅毗鄰太仆寺,隔著一條街就是紫禁城的西南宮墻,可以集富貴堂皇于一體。弘治十四年過年至今,李東陽已三次上疏請辭,主要便是他大兒子沉疴不起,他得抽出時間來照顧家庭。

    李東陽兩次喪妻,妻子劉氏、繼室岳氏相繼病故,后來又續(xù)弦,但子嗣依然沒指望,如今他五十有五,且長子二十七歲了還無后,若長子再喪,那他這一脈將會絕后,所以他很看中這么個兒子。

    當然,李東陽三次請辭都未被弘治皇帝準允,讓他安心在家里照顧兒子,是以如今內閣的事情,大多由謝遷主持。

    “謝閣老,您可算來了,老爺在里面等候您多時了。”

    謝遷到李東陽府上時,面色憂慮不安的知客早就在門口恭候。

    謝遷隨知客到了李府正堂,李東陽正在跟弘治皇帝派來的太醫(yī)詢問兒子的病況,但非常非常不樂觀,因為太醫(yī)對李兆先的病一籌莫展。

    如今李兆先的病情已展到到非常嚴重的地步,由于肺部淤積的濃痰和淤血太多,逐漸影響到李兆先的正常呼吸,如果堵住淤血和濃痰將氣管完堵塞住,那李大公子就一命嗚呼了。

    “于喬兄,請進。”李東陽親自迎出堂門,見到謝遷后臉上涌現一抹喜色,隨后與老友一起進到堂屋內,太醫(yī)趕緊施禮。

    謝遷沒有理會,直接把藥方拿了出來:“這是我特意求來的藥方,據頭幾年寧王染上肺癆便是用此方成功控制住了病情……或許對兆先的病有奇效。”

    旁邊那位太醫(yī)正側耳傾聽,聞謝遷此言,趕緊建議:“兩位閣部,這江湖游方郎中的話未必可信。寧王府藥方珍藏多年,從未示人,聽聞是寧王從武夷山請去的一位神醫(yī)寫就,這山長水遠的,如何會出現在京城?”

    謝遷半瞇著眼問道:“宋太醫(yī)這話,老夫不能茍同,若病患的病情不重,且有其他可治病救人的良方,自然可以置之不理。但如今兆先已病入膏肓,何不死馬當成活馬醫(yī)?”

    宋太醫(yī)搖頭:“人便是人,怎能當作馬?這亂吃藥會死人的。”

    李東陽一直沉默不語,反倒是宋太醫(yī)連藥方都沒看就出言詰責,這也是宋太醫(yī)怕這藥方真治好了李兆先的病,那他和太醫(yī)院的同僚顏面無存。

    其實這幾年,太醫(yī)院真的不太得到皇家人的信任,來都是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夫,結果卻相繼把二皇子、公主給治死,之后太子和皇后染病,太醫(yī)院同樣束手無策,最后還是用“游方郎中”進獻的藥方才把病治好。

    在皇宮受到冷遇也就罷了,現在他們到了李東陽府里,又受到如此待遇……

    我開的藥方你們不用,非要用那些不明來歷的方子,分明是當我們太醫(yī)院的人是吃干飯的啊!

    “這……”

    李東陽幾個月來寢食難安,已經顧不上別的了,但他不想得罪宋太醫(yī),把藥方交給宋太醫(yī)道,“請看,是否有所偏差?”

    宋太醫(yī)拿到手中,只是簡單地掃了一眼便一臉不屑道:“此等藥方,不是游方郎中所寫,根就沒人信。這些藥材,都是治食滯、氣血兩虧的藥材,卻拿來治咳血?李閣部,您不是真的要看著貴公子有個三長兩短吧?”

    連代表大明最高醫(yī)學成就的太醫(yī)院院判,都這藥方是亂開的,由不得李東陽不信。

    “老爺,老爺,大少爺又喘了,這次很嚴重,連咳都咳不出來啊……”謝府的下人神色驚慌地從內院出來奏稟。

    “用針灸……對,先用針灸,或許有效。”

    謝遷想起沈溪見他時提到過,若是肺癆到了一定階段,連血都咳不出來,那肺部很容易被堵上,當時沈溪給了他幾個穴位,讓他找大夫按照穴位針灸。

    宋太醫(yī)驚訝地問道:“謝閣部還懂針灸之法?”

    針灸之法源遠流長,相傳三皇五帝時伏羲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黃帝內經》已經形成完整的經絡系統,神醫(yī)扁鵲所著《難經》則對針灸學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繪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圖”,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經揮》,都將針灸之法推向了新的高點。

    不過,由于這些醫(yī)書大多是孤,經歷戰(zhàn)火后在民間流傳不多,所以針灸之法在這時代依然被看作非常高深的學問,非普通大夫精擅,當然能夠供職于太醫(yī)院,幾乎所有太醫(yī)對于針灸多少都了解一些。

    “老夫自然不懂。”

    謝遷沒好氣地,“可宋太醫(yī)口中的這位游方郎中倒懂得一些,忘了跟你,他還是大明的狀元郎……”

    “連太子和皇后的病也是他治好的,你不是連他的話都不信吧?”(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嘉峪关市| 成都市| 咸阳市| 秭归县| 高淳县| 湟中县| 威海市| 永靖县| 太仓市| 沂水县| 六盘水市| 天长市| 汾西县| 黎平县| 寻甸| 紫阳县| 扬州市| 大渡口区| 清水河县| 龙陵县| 雅江县| 应用必备| 七台河市| 忻城县| 湟中县| 锡林郭勒盟| 南川市| 龙山县| 加查县| 咸丰县| 滕州市| 长海县| 会宁县| 长顺县| 资溪县| 于田县| 鹤峰县| 新晃| 桐柏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