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 前事之不忘,后之師也。《戰國策趙策》 話說整個中原風云變幻、連番攪動,連邪馬臺國的女王卑彌呼,也化身為白蝴蝶,以美色掌控呂布的并州鐵騎,妄圖在廣袤神州也分一杯羹。雖說白蝴蝶想統一中國北方有些癡人說夢,可是如果呂布、陳宮、張遼、臧霸這些名將發威,誰能說的準歷史就不會被改寫?連因失去貂蟬而不思進取的呂布,都被白蝴蝶激起雄心,開始整兵訓練,這中原的水已經不能只用渾來形容了。 陳龍得知呂布留下拱衛陳留的,竟然是陳宮、張遼、臧霸三人,這組合著實讓陳龍頭疼起來。周不疑初生牛犢,倒也沒覺得怎樣,可陳龍是真真正正知道這三人合體后恐怖的實力的。若論威力,目前各地的軍團中,恐怕只有孫策、孫權、周瑜組合,趙云、張繡、賈詡組合,黃蓋、王越、郭嘉組合,夏侯惇、曹仁、荀彧組合能夠與之媲美,打起來也不好說誰勝誰敗,勝敗都只在一念之間。 陳龍手下雖然名將如云,但都分散在各地,像黃忠、魏延、馬超、甘寧這樣的名將,都在各地威震一方,無法直接參與中原大戰。目前陳龍能拿出的組合,就是自己和太史慈、關羽、周不疑這樣的組合,以及戰斗力不算出色的黑山軍,憑這些人去攻取陳留,無論兵多兵少,似乎還是力有不逮。張遼那樣的神將,八百人打趴孫權十萬人,雖然自己不是孫權,可自己也不是神仙。 周不疑見主公面有憂色,感受到陳龍患得患失的心情,說道“主公,既然張遼、臧霸、陳宮十分難對付,太史慈要的是救青州,咱們不攻陳留,呂布就一定會去打兗州,對嗎?” 陳龍聽了此話,忽然心中一松,反省自己,竟然是太執著于如何拿下陳留了。中原的大仗,如果去啃一塊一塊的硬骨頭,那必然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不過,話說回來,哪里還有一塊一塊的軟骨頭等著去捏呢? 越靠后的骨頭越硬,就算是秦始皇也沒有不打敗仗就統一天下的。三國本就是魏蜀吳不相上下、互相牽制上百年,都是對方的硬骨頭,誰也無法統一誰,說明分裂也可以變成常態。 陳龍想盡速統一,本身也是基于曹操這樣的梟雄還沒有來得及統一北方,形成堅不可摧的大魏國基礎上的統一,一旦形成三國那樣的分裂局面,恐怕就算是自己北伐,也會出現諸葛亮那樣數次北伐也無功而返,最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局面。 快速統一需要建立在各方勢力都很弱小的基礎上,這一點毋庸置疑。過于強大的對手,就不是現在僅僅用并州軍那么簡單。陳留確實是陳龍和周不疑看好的一個中原據點,進可以攻略冀州、兗州,退可以把控黃河水道,從這里獲得并州的補給。 周不疑一番話,說的陳龍怦然心動。兩人對座著都沉思了一番,陳龍開口道“元直,古人說,遠交近攻,到底是什么意思?” 周不疑一怔,旋即明白主公肯定是明知故問,不可能連這個典故都不知道,思索著說道“遠交近攻,字面上來看,就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大秦國一統天下時采取的一種外交戰爭策略,主公的意思,是要先與遠處的勢力結盟,再消滅近處呂布?” 戰國時期,當年范睢對秦王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后,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并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后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后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于實現了統一中國的愿望。 陳龍微微點頭,說道“元直,那你說咱們和誰結盟最好?” 周不疑差點脫口而出,說出“曹操”兩個字,忽然想起主公說過曹操是呂布的大仇,趕緊把曹操兩個字咽下了肚。 可是,除了曹操,袁術乃是反賊,陶謙、孔融兩個難兄難弟,是個弱勢群體,袁紹正在與公孫瓚交戰,孫策勢力還未成型,劉焉遠在天邊,自己的勢也夠不著,想了一圈,只有曹操對呂布的威脅最大。 曹操老家在亳縣,進靠著兗州邊境,若是呂布一路向著東南方殺下來,則亳縣周邊無險可守,曹操家族所有人的生命都有可能危在旦夕。 周不疑想了良久,還是默然不語,如果想消滅呂布,最好的搭檔就是曹操,可是曹操狼子野心,得到了陳留怎么會輕易讓給龍珠?肯定會找個機會把龍珠排擠在外,攫取所有的勝利果實。 周不疑想的有點頭疼,干脆說道“主公,依我看,大軍在陳留,不著急上岸,嚇唬嚇唬張遼他們,如果他們閉門不出,就攻城,若是呂布帶兵回歸,就再做打算。” 陳龍心想,周不疑腦子最快,可是畢竟年輕,這個戰略方向還是有些生澀。不過,目前形勢復雜,陳龍循循善誘,對周不疑道“元直,現在還不到別無選擇的時候。” “首先,咱們可以放棄進攻陳留,改為進攻濮陽。所謂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濮陽不過一旅之師,并無名將,攻必克之。濮陽黃河重鎮,為兗州和冀州的樞紐,一旦被咱們占據,組建堅強據點,則中原振動,咽喉不通,袁紹無能為矣。而呂布這邊,陳留平靜,則他可以安心攻略兗州,曹操回防老巢必然也,孔北海之圍庶幾可解。等呂布被曹操擊敗,可以再圖陳留。” “或者,咱們不愿意遠交曹操,不妨敢遠交近攻為近交遠攻。” 周不疑本來聽的頻頻點頭,忽然聽到近交遠攻四個字,不由吃了一驚,抬頭問道“主公,近交遠攻是怎么組織的?” 陳龍說道“近交遠攻,看其意思是指與鄰近者交好,而對較遠者施用武力。這一招需要對近者加意招徠,供我如臂使指,利用來合攻一些地點,此近交遠攻之計也。” 周不疑不由眉頭舒展,頓感思路開闊,隨即說道“聽起來很新鮮。難道是要結交呂布,攻打曹操?” 陳龍點頭道“遠交近攻,是因為軍隊遠程投送能力基本為零,遠的國家假如跟你關系不好,跑去幫助近的國家來打你,你就很被動。而近交遠攻,適合自身強大而震懾,周圍鄰居沒哪個敢打他的主意,所以能放開手把部隊布置去對付他的敵人,與鄰居共享資源。” 周不疑微微點頭,大腦不停高速運轉,思索敵我實力對比變化,真是打仗易,打勝仗難,運籌帷幄著,自然要死掉更多的腦細胞。周不疑終于說道“如果當年的齊、楚、燕、趙、韓、魏六國聯合起來實行039近交遠攻039的戰略,那么,會是什么樣的局面呢?如果自顧安全而不顧及天下制衡和平,又會是什么樣的局面呢?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這番話很拗口,意思就是說,本來,齊、楚、燕、趙四國只要只要實行“遠攻近交”國策,他們與自己周邊國家搞好關系,形成地區性聯盟合作形勢,且隨時救援地處秦國前沿的魏、韓二國,那么,六國不僅都不會滅亡,還會消滅掉西方的強悍之國。所以,周不疑認為六國咎由自取,實在沒有大局觀,最后還鉆進了了秦國的“遠交近攻”套路,也實行了與秦國一樣的“遠交近攻”國策,而沒有針對天下大局切實實行“近交遠攻”,才最終導致了六國的全部滅亡。而秦國統一中國以后,天下由于失去了各國互相制衡發展的功能,這樣,秦國自己也滅亡了,結果,天下發生了很多年的戰爭災難。 周不疑這番話,說的自己也是醍醐灌頂,不能遠交近攻,就要近交遠攻,聯合起來對付最強大的敵人。周不疑想通此事,不禁心中又是佩服,又是高興,又是慚愧,搖頭晃腦對陳龍說道“主公,形勢之不查,吾之過也。乞求主公準許我親自到陳留,說服陳宮、張遼之流,聯合打擊中原最強的勁敵曹操。” 陳龍捻著剛剛留長的胡須,嘿嘿笑起來,心中略有得意之情,這周不疑從小跟自己長大,屢立奇功,何等桀驁不馴,今日竟然當著自己認錯,真是讓人有種變態的快感。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