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秋明上到清涼臺前,這是一座青磚砌起的高臺,方圓十丈高約兩丈,毗盧閣坐落臺上,重檐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 秋明看見天子華蓋從閣中展出一方角,立時不敢怠慢,緊跟著蹇碩登上清涼臺。
清涼臺下早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信徒教眾,場面之熱鬧堪比春運時的售票大廳。石臺之上也圍滿了人,蹇碩一邊低頭帶路,一邊聲地對秋明道:“左邊那些是高僧居士,右邊的是來看熱鬧的鴻儒巨匠,你等會可要辨明形勢,不要四面樹敵啊!
秋明哈哈一笑,以前自己參加大專辯論賽的時候最喜歡開地圖炮打擊場,有時候瘋起來連自己人都使勁懟,所以只落得萬年替補的下場。他往右邊看了看,在一群儒冠老頭中居然有一人在向自己微笑招手,仔細一瞧,竟是在陳留見過的胡母班,曾和蔡邕一起考校過自己的。秋明見胡母班神情親切,心里也是一暖,也微笑著向他揮手回禮。
剛剛走到石臺當中,天子劉宏的聲音就從毗盧閣中傳出:“秋明,近日有僧人告你妄語僭言,自稱伽藍神將,冒犯了佛門尊嚴。你若有心悔改,今日就在這毗盧遮那佛像前認個錯,立誓今后不得再信口雌黃。”
臺上左群僧騷動起來,紛紛交頭接耳,過了一會,一個青袍的和尚站起身道:“陛下,秋明辱佛欺法,實已墮了邪魔道,不可就此輕輕放過。陛下有好生之德,可將此人交與我等,讓他隨我遁入空門,日夜誦經悔過,三五十年之后或能洗清罪孽!
秋明心中大罵,自己內有如花美眷,外有錦繡人生,白癡才會跟你出家三五十年?這時他聽見蹇碩聲道:“此人即是嚴佛調,為安世高大師高足,有中原第一僧的美譽!
秋明內心憤怒,卻仍舊笑瞇瞇地看著嚴佛調,做出拈花微笑莫測高深之狀。劉宏頓了頓問道:“秋明,嚴大師所言甚是有理,不知你意下如何,可愿隨大師精研佛法,消孽贖罪!
劉宏一開口,秋明馬上就笑不出來了。開玩笑,天子可是金口玉牙,萬一真的給自己判個無妻徒刑,秋明還不得哭死啊。他馬上走上前一步,昂道:“陛下,臣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何罪之有?又何來消孽之!
秋明這么一,眾僧都是群情激憤,一個個指手畫腳,爭著要除魔衛道。秋明卻不理他們繼續道:“臣平生所學是圣經,對于佛門無涉獵,亦無興趣。只是夜來忽有佛祖入夢,言東方佞佛橫行,名為昌法實則滅法,教眾多被欺騙,長此以往,佛將不佛。因此佛祖特封秋明為護教伽藍神將,專務弘法除奸,還世間一個清凈佛門。臣要推辭,佛祖又請出西方上帝耶和華再三強之,臣迫不得已才接受了這個神將之職,又豈是妄稱呢?”
曹操早已擠到清涼臺下,想要看看秋明如何應付這個場面,聽到秋明的話,他驚訝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這秋明也太能吹了吧,按照他的描述,這個伽藍神將分明是佛祖上趕著一定要封給他的,看著樣子他還一臉嫌棄不肯接受呢。
連曹操都是如此驚奇,石臺上的群僧更是鬧開了鍋,一個黑衣人站了起來:“久聞秋明狡獪。不料竟一至于斯。我且問你,你佛祖給你托夢,可有人證,可有物證?”
秋明轉頭看了看蹇碩,蹇碩會意,低聲道:“這人乃是佛子宗的宗主,廣陵處士笮融。”
原來這家伙就是那天荷池岸上之人,秋明認真地看了笮融幾眼,把他的形貌牢牢記了下來,臉上卻云淡風輕地道:“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無立足境,是方干凈!
秋明此言一出,右邊的鴻儒巨匠只是覺得有些繞口,卻也不明其意,而左邊的高僧們個個如遭雷擊,半天作聲不得。一個邋里邋遢的胡僧忽然口宣佛號道:“阿彌托佛”,其他的和尚們都合什跟著道:“善哉善哉!
笮融也被驚得半天不出話來,突然拍掌道:“莫要被你這黃口子唬了,憑這幾句不知從哪抄來的偈語,又能證明什么?”此言一出,一些老和尚對他的觀感立刻不好了,覺得他的境界比起秋明來實在差得太遠,可是秋明這個模樣,左看右看都不象是佛門中人,難道真是抄來的偈語?
笮融咄咄逼人,秋明卻毫不生氣,只淡淡地問道:“敢問笮宗主,在你看來,佛是什么?”
在場的信徒教眾都精神大振,佛學重在心悟,這個佛之源正是入門后第一個要思考的,而且不同的人必定會有不同的感悟。不過翻遍了四十二章經,也沒有只言片語對此項進行詮釋,所以每個人都凝神屏息,等著看笮融會怎么回答。
笮融自然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他想了一會,決定不談自己虛無縹緲的一些感悟,只平淡地答道:“佛即是佛祖釋迦牟尼,又名悉達多?喬達摩。”
雖然沒有聽到形而上的解釋,可是這么直白務實的回答很難讓人抓到把柄反駁,就連天子劉宏也不由得出言道:“不錯,佛就是釋迦牟尼,這個連朕都知道。秋明,你難道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秋明微微一笑道:“臣欲請法器,請陛下恩準!眲⒑昱读艘宦,興奮地擺手道:“還有法器,朕準了,快快請出。”
秋明打著手勢召喚廖化上臺,接過他手里的箱子一邊打開一邊道:“佛門三法器,一曰紫金缽盂;一曰九環錫杖,一曰錦斕袈裟!
臺上群僧大多有過托缽行走的經歷,對于缽盂和錫杖并沒有多大的反應,可是當秋明展開錦斕袈裟,有好幾個胡僧都激動得難以自已。那個邋里邋遢的胡僧沖到秋明身前,似乎想要摸一摸袈裟,卻終于不敢伸手。
看見胡僧如此異狀,劉宏驚奇地問道:“怎么,這個不就是一件普通的袍子嗎?難道有什么異處?”
胡僧流淚道:“此物名為袈裟,乃大德者所持的寶物,貧僧在天竺學佛時曾經見過一兩次,來中原卻從未得見。”(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