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所擔心的北方人到了南方難以受到重用,難道你忘了李承嗣和郭崇韜這二人了?這兩人也都是北方人,在吳國還不是得到重用?”孫鶴笑著反問道。rg
李承嗣早在二十多年前在李克用麾下時就已經是名揚天下的驍將了,后來他投靠了吳王楊行密后更是在清口之戰立下大功。
此后一段時間又被楊渥任命長年鎮守壽州這個北方重鎮,如今更是升任吳國樞密使,為內閣大學士之一,自然是深受楊渥重用。
而郭崇韜雖然如今的名氣遠遠比不上李承嗣,但如今也立身樞密院,得以參與謀劃軍國大事,并且據每次楊渥親自領兵之時都會將他帶在身邊參謀軍事,自然也是楊渥的心腹之人。
有這兩人的例子在,自然不能楊渥不重視北方人。
所以在聽到孫鶴提起這兩人的名字之后,馮道不由得在心中認真思考起來。
過了半晌,他才開口道:“那么今后兩家的前景呢?以在下之見,晉國若是能夠占領河北,將來是有很大希望一統天下的!不知孫先生怎么看?”
“統一天下?可道,你這就是多慮了。”孫鶴搖頭笑道。
“晉王固然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但吳王同樣有這種可能性。而且將來的事情現在誰又能清楚呢?老夫只知道,晉王將來能否統一北方都不能確定,最多只能可能性極大;但吳王卻一定能統一南方!”孫鶴沉聲道。
馮道贊同的點了點頭。
吳國將要統一南方,這一點很多人都會表示贊同。
北方各大勢力紛亂相爭,一時間難以分出一個高下。
梁國如今雖然還是最強的,但聲勢已經大不如以前;晉國雖然聲望日隆,但要徹底擊敗梁國,依舊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
此外岐王李茂貞、燕王劉守光同樣有不的實力,不容覷。
甚至連王镕、王處直這兩個夾在三大勢力之間的夾縫里求生存的勢力,他們的實力同樣不能覷。
比如王镕,從他家祖上做了成德節度使以來,至今已經有近百年時間,光是這么長的時間就能使王家的統治在當地根深蒂固,外人想要撼動可沒有那么容易。
所以孫鶴和馮道等有識之士都認為北方局勢尚不明朗,短時間內還不能確定誰能最終勝出;只不過晉王最終獲勝的可能性最大而已。
不過南方的局勢卻已經非常明朗了,吳國的優勢實在太明顯了。
且不別的,光是人口數量,吳國就能碾壓南方其他的各大勢力。
江淮、江南、兩浙、江西等等,這些都是南方最早開發的地區,人口數量遠遠多于其他地區。
而這個時代的人口就是力量,就是錢糧,就是軍隊。
充足的人口,這才是吳國能夠橫掃其他各大勢力的根原因。
此外,優秀的將領,英明的君主,穩定的內部環境,高度集中的權利等等,這些都進一步擴大了吳國的優勢。
雖然如今在南方還有包括楚王馬殷和南平王劉隱這兩大勢力對吳國不怎么臣服,但他們也只能在吳國的進攻下茍延殘喘而已,想要翻盤已經不可能。
所以馮道也不得不承認,吳國統一南方幾乎是必然的。
“只要南方一統,將來即便吳國北伐失敗,那也至少能成南北朝的局勢。所以實話,若不是老夫年歲已經大了,不想再改換門戶了,只怕連老夫也會想著南下去投靠吳王了!”孫鶴最后笑著道。
搖了搖頭,孫鶴接著又道:“好了,咱們還是趕緊回城吧!如今天色都快要黑了,若是回去晚了,只怕城門就要關閉了。”
“好,回去吧!大王此時也許都快到府中了!”馮道有些心不在焉的答道。
雖然剛才和孫鶴討論了一番將來是投吳還是投晉,但那都是將來的事情。
此時的馮道心中還沒有背叛劉守光的想法,他雖然不是愚忠之人,但同樣也不是輕易背叛的反復人。
當然,若是真的有一天就像孫鶴的那樣,他因為觸怒了劉守光而被迫逃亡之時,今日所思所慮就能派上用場了。
……
鎮州城中,得到晉陽和幽州兩地的回信后,王镕臉色總算好了一些。
雖燕王劉守光不愿出兵相救,而是選擇了坐山觀虎斗,但晉王李存勖卻是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出兵救援的決定。
這個消息讓王镕心中極為感激,同時也暗自慶幸自己當初雖然跟隨朱溫,但也沒有將晉王徹底得罪。
而且隨著李存勖登位,他還暗中和李存勖取得了聯系,這才使得如今的求援行動如此順利。
當然他不清楚的是,若不是他暗中和李存勖勾結的舉動被朱溫使者發現了,或許他如今也不會有今日之禍。
“罷了,既然燕王不愿出兵來援,那么孤就投靠晉王就是!傳令下去,自今往后,孤恢復成德節度使的名號,奉大唐為正統,與大梁再無關系!年號改用天佑,今年即為天佑七年!”
不管是心有所向也好,還是局勢所迫也好,從這一刻起,趙王王镕正式脫離梁國,再次打起了大唐的旗號,不過他從朱溫那里受封的趙王爵位卻并沒有取消。
幾天后,和王镕一樣,定州義武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也正式宣告脫離梁國,恢復大唐天佑年號,以大唐為正統。
而且王處直從朱溫那里受封的北平王爵位也沒有取消,而是繼續沿用下去。
對于這種細節上的不同,自然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即便是李存勖也承認了兩人的王位可以繼續沿用。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在這種封號問題上去斤斤計較,那只會再次將二人得罪了。
騎兵的行軍速度的確極為迅速,再加上從井徑向東出了太行山脈以后,便是河北平原,更加適宜騎兵馳騁,所以只過了幾天時間,周德威統領的三千騎兵精銳便抵達趙州,與王镕的趙兵匯合。
而在另一方,朱溫得知晉王已經派遣周德威率領三千精騎與趙兵匯合之后,他知道接下來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他當即便下令原駐守相州的王彥章為北面行營招討使,以潞州招討副使韓勍為副,統領神捷、龍驤等四萬精銳大軍北上,與魏、洺、邢等州的三萬大軍匯合,一共七萬梁軍向北進駐邢州。
在梁軍大規模調動的同時,趙王王镕再次向晉告急,請求李存勖進一步派出援軍前來。
得知消息后,李存勖沒有猶豫,當即以蕃漢副總管李存審守晉陽,自己親領大軍經贊皇東進,二十五日,至趙州與周德威會合。
此外,北平王王處直也派兵五千人南下加入晉、趙聯軍一方,使得聯軍陣營的兵力達到五萬,再加上晉軍騎兵優勢,已經足以與梁軍一戰了。
北方的動靜迅速被傳到金陵,讓楊渥不得不感嘆歷史的慣性。
“晉王李存勖果然行事果斷,那么快的時間里就作出了出兵的決定。光是這份果決就讓人贊嘆!”
“與李存勖相比,那劉守光就差的太遠了,王镕明顯不是朱溫的對手,若是真的讓朱溫將王镕、王處直消滅了,那么朱溫就就勢力完延伸到了河北,將會直接威脅到幽州。”
“劉守光竟然就因為王镕曾經得罪過他就坐視其滅亡,可見此人眼光短淺,成不了大事!”
……
武英殿中,眾臣議論紛紛。
如今吳國也在與楚軍交戰,劉信率部進入潭州后,一面派遣馬鄴、劉崇景率部五千繞道橋口鎮去攔截益陽方向楚軍援兵,一面以指揮使王捻為將統領五千人進攻湘鄉,以截斷邵州方向的敵軍。
劉信人則率領一萬精兵進逼潭州。
他的這番部屬來是有一定冒險成分的,畢竟他的兵力來就不算多,如今又被他分為三路,使得每一路吳軍的兵力都顯得不足。
不過劉信來就沒打算獨自攻克潭州,他的目標是先牽制住楚軍主力,為朱思勍率領的又騰驤軍攻克衡州創造機會。
等到衡州拿下后,朱思勍就會迅速北上與劉信匯合,一同進攻潭州。
所以在前期劉信的任務更多的是堅守和牽制敵軍,兵力雖然少了一點,但也夠用了。
如今根據從湖南傳來的消息,各部進展還算順利,朱思勍已經率部抵達衡州城下,準備展開攻城部署;而劉信那邊傳來的消息也多是平安無事。
在這種情況下,楊渥等人才有精力和心思去關注北方局勢的發展。
當然,如果不是楊渥一開始就對此戰極為重視,結果影響到了眾人的話,眾人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關注這一場尚未開始,而且戰場還是在距離吳國幾千里外的戰事。
不過楊渥在此戰尚未開始之前就命人打探消息,如今局勢緊張后,更是命密探時刻關注相關消息。
相比之下,楊渥反而對于湖南那邊的戰事興趣寥寥,這自然引得眾將也關注起北方戰局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