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得知皇后邴夕含過世,派出使節特地前來至祭,當然也帶回了周遇被冊立為皇陛下的消息。
兀術聽之后,在王府后院沉默著站了好半天,然后直接去了邴陽德的墓地。
這次,兀術什么人也不讓接近,獨自一個人在墓前呆呆的坐了一天。最后,他看著這座大墓道:“你我從見面就是敵人,我們的子孫也還是敵人,只是不知道最終是誰能獲勝。再見了,等我前來見你的時候,我們再一起看看后輩們怎樣去做吧!
兀術離開吳村之后,回上京接受太師之封,領北三省戰事,以都元帥身份,直接領兵去了大金漠北草原,剿滅韃靼諸部的叛亂。
征戰殺場的兀術,再也沒有來為邴陽德祭掃。,
前遼對北方草原上以游牧為生的韃靼諸部,如敵烈、烏古、阻卜、梅里急、萌古、斡朗改各部族的控制力較強,雖然各部時有的反抗,但他們并沒能崛起。
遼滅亡之后,金主要是對南方用兵,給韃靼諸部提供了壯大自己的良機。其中的萌古諸部,在遼時還是人口不多的半狩獵、半游牧部落。金遼相交之際,靠吞并周圍部族迅強大,現在已經更名為“蒙古”,成為韃靼諸部第一大部族。
韃靼諸部強大之后,不斷起兵反抗金的統治,有時還侵入金朝疆域,對大金北方的威脅日益嚴重。唯一可以慶幸的是,韃靼諸部之間并不能一致對外,常;ハ嗦訆Z、爭戰不休。
大金一直以來都把注意力放在南方,歷來一是利用韃靼諸部之間的矛盾分而治之,挑動它們之間互相仇殺;二就是在金的邊境與韃靼諸部之間開挖界壕、構筑邊墻進行防御,很少主動進軍韃靼諸部。
直到此次,韃靼諸部由于他們生活的草原上生雪災,突然聯合洗劫了金北部邊境各路,邊境軍民傷亡慘重。
這下激怒了大金朝野,金主合剌決定派遣大軍征伐,徹底平定韃靼諸部的反叛。備受合剌信任的兀術因此被任命為北征的主帥,其孫迪古乃也以正三品上龍虎衛上將軍、光祿大夫的身份隨同祖父北征。
北征第三年夏,六十二歲的兀術因為被韃靼諸部中的蒙古人的毒箭射傷,返回上京休養,卻在回京的途中傷勢作而亡。
臨終前,兀術再三囑咐隨軍而來的孫子迪古乃和隨軍將領:與大宋保持良好的關系,不要輕啟戰端。
第十節
得知兀術戰亡之后,金主合剌十分悲傷。兀術不僅養育了自己,并扶助自己登上帝位,而且為大金付出了一生。
想當年,由于貪圖安逸,來驍勇善戰的女真人失掉了奮圖強的銳氣,連來十分清醒的金主吳乞買也是如此,居然立了劉豫當了偽齊皇帝,使得宋朝軍民士氣大振。
金軍在此之后屢戰屢敗,導致了金人的兩派之間的爭斗,是兀術果斷的平定了內斗,鎮壓了貪圖享樂、不愿南征的女真貴族。
在隨后對大宋的戰爭中,兀術身為主帥,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親自領兵追擊大宋天子周構,大大振奮了金軍的士氣和民心。雖然最后沒能滅掉大宋,但還是迫使大宋求和,最終確立大金穩穩為各國之的地位。沒有兀術的身先士卒和果絕英明,就不會有大金的今天。
金主合剌下旨,按臣子最高祭禮為兀術停朝十天,賜謚號“忠烈”,并下旨將兀術靈位配享金太宗吳乞買宗廟。
迪古乃隨后被任命為同判大宗正事、都元帥之職,剛過二十歲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征北元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兀術生前所“大金后人耽于玩樂”的確不假,能夠帶兵出征的女真后人已經不多了,更不要是出征苦寒的北方,也只能任命金主信任又有戰爭經驗的迪古乃擔任北征統帥。
由于祖父陣亡而憤怒至極的迪古乃,對反叛的韃靼諸部采取了滅絕政策,以重兵合圍射殺自己祖父的蒙古部族,并下令不許任何其它部族收容逃亡的反叛,否則視同叛逆。
不到一年的時間,至少有十數萬韃靼人死于金軍的合圍之中,十幾個蒙古部族被連根鏟除。殘酷的手段使得反叛的韃靼諸部受到了沉重打擊,反叛被暫時壓了下去。
隨即,金朝在漠北設置西北、西南、東北三路招討司,管轄各歸屬韃靼諸部落,并有統軍征討叛變部族之權。這些負責漠北安危、權重一方的將領,都來自于兀術、迪古乃祖孫的完顏氏部民。
迪古乃也一戰成名,成為大金年輕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得封尚書左丞,進入了大金政權的最高行政機關,接著又被升為升任為右丞相,繼自己祖父之后,剛剛二十三歲的他開始控制大金的朝政。
被冊立為皇陛下后的第十天,周遇第一次參加正式的朝會。在這之前,既是因為他一直被養育在顯慶觀,也是因為母后邴夕含不愿意愛子過多參與朝中政務的原故,還有就是他年齡不大的原因,他還從來沒有參加過除禮儀性質以外,專門討論政務的朝會。
等眾臣行禮已畢,周遇站在父皇的左側,看著下面不少大臣還是睡眼惺松的,一臉不清醒的狀態,實在是覺得可笑。
能夠堅持每五天一次的早朝、和中樞之臣天天面見君主,都被視作是君臣勤勉的象征,可看看這些上了朝還在打磕睡的臣子,能討論政務、有所建樹嗎?這些所謂的規據實在是無聊。
下面的臣子先啟奏政務,然后持不同意見的臣子們開始互相爭辯,周遇聽了一會兒,就開始不耐煩:這些大臣到底在干什么?爭了半天,卻沒有什么實務,大多是在爭一些符不符合歷來的規據,過去有什么先例可以遵循等等。周遇心想,如果過去都有先例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還要你們這些臣子干什么?
他這里正在想著,天子周復卻轉向了他:“惇兒,你有什么見解?”
“父皇,兒臣在此之前從未參與過實務,所以不敢信口雌黃,請父皇見諒!敝苡龉Ь吹幕卮。
天子還沒有什么,下面一個老氣橫秋的聲音插了進來:“陛下所言甚是,若什么也不懂就胡,那的確是會誤國誤民了!
大家的眼睛順著聲音找過去,原來是現任吏部侍郎、樞密直學士晏敦復,他已經慢慢的走到了兩班臣子的中間,向上拱手一禮:“陛下既然不懂實務,那就請肅郡王周適解一下吧。”
大家這才明白,難怪這個一直堅決反對周遇為皇陛下的老臣會突然夸獎皇陛下呢,原來是想借讓肅郡王周適表現一下,好讓眾臣認為陛下遠不及肅郡王出色,為以后想辦法改立創造條件。
肅郡王周適看到大殿上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頓時緊張的話都不出來。他性良善,為人心、拘謹,個性更似自己的父皇。但并不代表他沒頭腦,由皇后邴夕含帶出來的孩子,就算是老實也不會笨。
對于臣子們為了到底是立自己和弟弟哪一個為陛下的爭斗,他從來就不想參與,也不想與弟弟爭這個陛下。從一開始,周遇就認為弟弟是嫡子,而且遠比自己聰明、剛強,更適合做大宋的君主?沙甲觽儏s不肯放過他,總在兄弟之間制造麻煩,搞得肅郡王周適是煩不勝煩。
只是,肅郡王周適的個性,也決定了他不可能直接反擊那些臣子們的行為。
就象現在這樣,晏敦復是兩代老臣,還曾經擔任過他的老師,要他當眾給老師難堪,他還真的做不出來。但如果不理會,在眾目聵聵之下,也不行。再,父皇和皇弟會怎么想,他們會不會認為自己勾連臣子,意欲奪位?!
正當大家都看著肅郡王周適,等著他話的時候,皇陛下周遇卻走下了丹陛。
眾人意外的看著周遇一直走到肅郡王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皇兄躬身行了個大禮:“晏卿的是,適哥跟隨父皇、母后參與政務時間不斷,在實務上遠勝過我,請適哥不要嫌弟愚笨,盡心教導我!
肅郡王慌忙伸手扶住周遇,看著他一臉的真誠,知道是自己的弟弟特意幫自己解圍,一時間激動的話都不周了:“惇弟,我……”
話剛出口,周適猛然省悟,連忙改口:“陛下……”
“惇弟就是惇弟,適哥知道我素來不喜歡這些虛禮。想聽殿下之類的敬稱,在別人那里還聽不到嗎?”周遇不客氣的打斷了他的話,然后拉著他的手微微一笑:“你我是兄弟,無論將來我們的身份上如上如何改變,你永遠是我的適哥,我永遠是你的惇弟,這可是母后的吩咐,適哥不會連母后的話都不聽了吧?”
“母后的話,我當然聽!
“那就好,百姓們有句老話:兄弟同心、其力斷金。要是我們皇家子孫還不及自己的子民,那才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呢!敝苡鲂χD身,掃視了殿下眾臣一圈:“宮的確對朝廷的實務不是很了解,晏卿倒是提醒了我,以后還要請諸位愛卿指點一、二,周遇這里謝過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