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子周康下旨,為郡主何月與任欣德賜婚的時候,他可是為難了,居然連禮儀上該出的三百兩紋銀聘禮都出不起,這也是他一直不敢向何家提親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還得靠自己的主子皇太子幫著付,搞得皇太子周復不住的抱怨:“我嫁妹子,還得付男方的聘禮,干脆招婿得了。”
也正是因為接觸的這種情況多了,皇太子周復才認識到:大宋的官俸,已經低到讓臣子們無法全心全意為朝廷效力的地步。
這些弊端在先皇趙構和太上皇周康執政時期就已經出現,而且是越來越嚴重,也不是沒有臣子上書朝廷,希望解決官俸太低的問題。
可先皇趙構在位的時候戰亂不斷,國家都快支撐不下去了,臣子們也只好勒緊褲腰帶、共渡時艱。
太上皇周康執政之后,國家漸漸有了恢復,對官俸有過小幅度的調整。但大宋的冗官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決,再加上太上皇周康性子太好,孝賢皇后去世后,又增加了為數眾多的閑官,增加了朝廷的財政壓力,這官俸自然也沒辦法提高的太多。
天子周復覺得朝廷這些年的收入激增,反正也能夠付得起官員的俸祿。借自己剛剛登基,要賞賜群臣的機會,干脆大幅度的提高有職司和有功榮養臣子們的俸祿,讓真正的良臣、清廉之臣可以安心的為朝廷盡心盡力。也免得那些貪官總說是朝廷逼著他們貪污的,這話還真是好說不好聽。
當然,天子周復是不會再增加吃白飯的閑官們的俸祿,養那些蛀蟲。
提高有職司官員和有功榮養臣子們的俸祿不是沒條件的,才不在乎皇帝臉面的天子周復提出了交換:要求眾臣、尤其是文臣不再死守外戚不得從政的舊規。也就是說,皇帝花錢買個耳根子清靜,不許臣子們上書反對自己任用外戚,否則,就不給你們漲官俸!
目瞪口呆的群臣給皇帝搞的哭笑不得,君臣之間用種種利益作為交換在歷史上并不是少見,但大都是在暗中進行。
尤其是皇帝,表面上一定要做出“金口玉言”的形象來,常常是指使親近的臣子以皇帝的名義暗地里與臣下交換,一旦被人現,皇帝往往會賴帳不承認,讓負責交易的臣子背黑鍋。
皇帝不顧君主的面子公開與大臣交易,一般不是昏君、就是已經無法自主的君主。
可這位新天子自從以皇太子的身份主政以來,除了行為方式讓一些守舊臣子和儒臣們受不了,但的的確確是個明君,誰敢說他是昏君?!
如此干練、明達的皇帝,卻絲毫不顧忌自己的形象,公開在朝堂上用金錢收賣臣下。看來,從周復登基開始,這大宋的各種怪現象會越來越多,朝廷的史官們要頭痛了,將來這天子的實錄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寫。
雖然對天子的舉措很有些不滿,但知道皇帝個性的臣子們,也不敢真的與這位君主較勁兒,誰敢惹他誰倒霉!他可不是個性良善的太上皇帝周康,你同意他會干、你不同意他還是會干。再加上優厚的俸祿就擺在眼前,算了,大家還是任皇帝自己決定吧。
就這樣,岳王他們十分擔心的外戚從政問題輕而易舉的解決,岳氏、張氏和馬氏家中的有才之士都可以公開為朝廷效力。
朝堂上生的事讓岳王和張義郡王幾位老人知道了,都是搖頭不已:這新天子就不能正常一些?當了皇帝也不比過去當皇子的時候好多少,一樣的任性而為。
至于駙馬不得從政的問題,反正直到現在只有太上皇帝周康有兩位公主,天子周復以僅僅兩名駙馬從政不足以威脅國家安定為由,直接把此事解決掉:守誠公主趙莉的附馬歐陽亮也被任命為臨安公學院副院正,協助已經升任為臨安公學院院正的守義公主趙姬的附馬王守成,共同打理臨安公學院。
雖然在天子周復的妥善安排下,外戚和駙馬從政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可對天子登基后就開始拿朝廷開“涮”的做法,已經極度不滿的守舊臣子們現在正在等待作的時機。
天子周復也很清楚這點,但并不打算如別的皇帝一樣推出個替死鬼,但也實在不想就這樣退上一步。振興大業前進的度會越來越快,時間緊迫,周復實在是不想浪費時間去安撫那些守舊的臣子。
就在大宋朝廷波濤暗伏的時刻,不甘寂寞的迪古乃又有大動作,而且還是一連串兒。
上次,迪古乃的篡權奪位險些害苦了立志變革周復,給大宋朝中的守舊、偏安勢力制造了政爭的機會。要不是周復事先已經有安排,當時監察臺主管肅郡王趙適又處置妥當,迪古乃的奪位不僅可以當上大金的皇帝,還可以順帶害害大宋,給大宋也制造一下內亂。
這次,也許是迪古乃感謝周復的通風報信,他的行為可全都是在幫周復解套,把大宋朝野的注意力全吸引到自己身上來了。不過,也難怪,迪古乃的種種舉措也的確——讓人不寒而慄!
在與大宋交戰未成,回師汴京之后,迪古乃表面上并沒有什么大動作,似乎并不知道有人在暗中反對自己。
把撤回金朝疆域的幾十萬大軍趕回各自的駐地之后,一是下旨把從燕京搬家到汴京的“行臺尚書省”給撤消了;二嘛,是下令將原大遼的燕京改名為大興府,并進行大規模的整修。
原先金熙宗設立這個代理中央管控地方的“行臺尚書省”,是因為新征服地區總也不安定,堪稱是百戰之地。由高級將領兼職主要官職,可以威攝地方。
現在,“行臺尚書省”正式撤消,也就是正式宣布原大宋淮河至黃河之間的地段完全收歸國家統一管理,原來有權干預此處政務的軍隊再也沒有了對這一地區的管理權。
至于整修大興府,迪古乃給出的理由居然是時間到了,該修一下了。真是讓人對這位任性妄為的皇帝佩服,還真是有閑心呢。
兩道旨意出,迪古乃并沒有立刻返回上京,而是又開始了他的巡視,慢悠悠的到處亂晃,一會兒這里、一會兒那時的四處瞎跑。
朝中反對他的人看到迪古乃這樣優哉游哉的瞎晃,還以為他并沒有察覺自己的謀反行徑,自然也就不再小心謹慎,還在做著謀反的準備。
整個大金,就在這樣詭異的氣氛中渡過了新年。
誰知,迪古乃早就悄悄下旨給留在上京的親信之臣平章政事蕭裕,讓其做好應變的準備。
你還真不要說,當初跟著迪古乃謀反的九個人中,這個蕭裕當時的官兒并不算很大,但施展陰謀詭計的本領絕對是高,也最得迪古乃的信任。
就如此次鎮壓政變,蕭裕很快就按著迪古乃送來的有關情報把參與謀反的人全部查清,而且都派人偷偷給看了起來。
得到蕭裕一切準備妥當的通知,迪古乃帶領自己的親軍——龍翔軍在十日內趕回了上京,并立刻封鎖四門,開始全城大搜捕。
從大宋隆興二十三年五月三日開始,這之后的一個多月,上京城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血雨腥風”,后果嘛,當然就是整個大金都是“尸山血海”。
第十節
此次謀反的主使,是金世祖的“雄偉有才略”養子完顏撒離喝(漢名完顏宗義),因封軍功突出應國公,后又加開府儀同三司,金熙宗時晉為都元帥府左副元帥,地位僅次于當時如日方中的迪古乃。
完顏撒離喝在宗室中的地位與迪古乃基本相當,原本就是篡位的迪古乃,一看到這位比自己還年長的堂兄就有些不安生。
性子直率的完顏撒離喝卻又不怎么識數,在朝見迪古乃的時候,出于好心勸說迪古乃學習唐太宗李世民,施行仁政以挽回自己篡位的名聲。
這簡直是當面揭人瘡疤,氣的迪古乃半天說不出話來,但為了表示自己的寬宏,還是把完顏撒離喝升為應國王,并放到地方任職,只是不給他實權。從未受過委屈的完顏撒離喝當然很不痛快,向皇帝抱怨卻沒得到回應。
本來,在殺光了金太宗的后人之后,迪古乃就想對付這位堂兄的,可正好有了侵宋的時機,對大宋的渴望還是勝過了殺人的**(也可能是侵宋殺的人更多、更開心,一個小仗一打死的人可都是萬兒八千的),暫時放過了完顏撒離喝。
迪古乃南侵去了,完顏撒離喝可不安心了,金太宗的后人們和完顏秉德一家的下場,不時的在他腦海中閃現。不愿意束手就擒的完顏撒離喝,在兒子完顏宗安和下屬們的勸說下,開始聯絡舊部,準備起兵奪了迪古乃的天下。
這個時候,渤海族大氏、舊遼耶律氏通過與迪古乃有殺妻之仇的宗室完顏雍,與完顏撒離喝聯系,愿意支持他的反叛。隨后,耶律氏故意唆使原遼奚人部落謀反,使得完顏撒離喝有以都元帥身份調兵的權利,以奚人的犧牲來騙取完顏撒離喝的完全信任,以為他自己已經輕易的能夠控制大金局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