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軍制改革后,軍人不用再在臉上刺字,原先配到軍中的罪犯不再從軍,而是改由當地廂軍監管,一同參加傜役服刑改造。
如此大規模的改變軍制,也得益于臨安武校多年培養的將領,現在大都在地方上任中級、低級軍官,高級將領中也都基本經過臨安武校的培訓。除非國家從此偏安一方,再無恢復之志,否則軍制的改革勢在必行,這也是大家都清楚的事。
為了保證地方軍隊的變革不生太大的變故,周復接受了部分臣子的建議,由臨安軍校的那些功勛老將出面,每人負責一片。他們對朝廷的忠誠不用質疑,而且下面的各級將領大多是他們的部下和學生,能夠保證大部分將領的忠心和服從。所以,軍制改革在軍隊中的阻力并不是很大。
現在,趙彥中正輕松的看著飆的完顏宗雋,想著皇太子提供的情報中金人朝廷的現狀,嘴里沒有絲毫的讓步:“閣下,本使不過是好心提醒一聲,貴使如果真的不想完成使命,那就請回,本使也急著要回去聽諸位大師們的精彩辯論呢。(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網)
“你!”
完顏宗雋給這個愣頭青氣的夠嗆,卻沒了主意。
這是因為金主合剌現在的性情極度不定,常常無故殺人。喜好漢家學術的他居然改變了朝中稱皇帝為“狼主”的舊規,堅持用漢人尊稱天子的“陛下”。
在得知大宋將舉行儒家辯論之會的消息之后,金主合剌還嘆息自己要不是皇帝就好了,那樣就可以親自前往大宋觀瞻。而且,還不顧眾臣的反對,派出專使來宋收集辯論的內容。如果因為自己堅持禮儀,而導致皇帝掃興,只怕人頭不保還會累及家人。
一直在旁邊觀看的宇文虛中終于開口:“完顏大人,外交禮儀之變屬于國之重事,非我們兩個小小使節可以決定。我看,就派快馬回京請陛下旨意示下,如何?”
完顏宗雋轉頭看向宇文虛中,見他微微頷示意,也只得點頭同意,心中雖然明知,以皇帝愛好漢家文化而且任性而為的個性,一定不會把外交禮儀放在眼中,同意大宋要求的可能性極大。但完顏宗雋再怎么也不敢真的因為禮儀之爭而挑起兩國戰爭,就皇帝那關都過不了,更不要說現在的大金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將領能夠指揮兩國大戰。
宇文虛中見完顏宗雋同意了自己的提議,轉向趙彥:“趙大人,我等需要向朝廷請旨,請趙大人等候幾天如何?”
“好說,反正諸位大師還在陸陸續續趕往臨安的路上,我還等的起。”趙彥中輕松的回答,心中佩服皇太子的判斷,金使果然不敢擅自作主,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端,看來這外交禮儀之爭大宋贏面的確很大:“宇文大人,皇太子殿下讓我轉告于你,大宋歡迎曾經的同胞返回來探親、訪友,決不會有任何歧視。”
“什么?這是你們皇太子的意思?”宇文虛中呆住了,從被俘北上,他多年不敢與宋人接觸,不敢有回大宋的念頭,甚至不敢去為虞允文大人掃墓,就是害怕被人指責變節、無恥,可這些都不能減少哪怕一分對家鄉的想念。
卻沒有想到,大宋的周復竟然主動歡迎自己這個叛臣回宋探親,這在儒家學說盛行的大宋幾乎是不可能生的事,而且還是出自傳說中個性強硬的太子,心緒頓時就成了一團亂麻。
“是啊,宇文大人,殿下說過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是非曲直也很難說清。您曾經是虞允文大人的同僚,也算是殿下的長輩。拋開國禮不論,僅以私誼來說,殿下還很想能和您會面暢談。”趙彥中淡然一笑,難得在宋金交往之時能由大宋掌控局面,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宇文大人,您有不少朋友、故舊如今還都在臨安,就算金宋此次無法達成一致,也請大人不要錯過機會,還是前往臨安一行的好。”
不出周復預料,金主合剌放棄了外交禮儀中大宋“接伴使”必須屈膝下拜的要求,命令金使與大宋“接伴使”平等相對。
消息一出舉國歡騰,從當年秦檜賣國投降到今天,數十年的奇恥大辱一朝結束,大宋終于獲得了和大金在外交禮儀上的對等地位,無數臣民都是激動的泣不成聲。
一開始害怕金人會借機難的部分朝臣,也不得不佩服皇太子的謀算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不少守舊的文臣在私下極為擔心,原本文武雙全的皇太子就被視作恢復中原的代表,在百姓中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如今,因為皇太子的堅持,大宋最屈辱的一幕終于翻了過去,周復在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地位直線上升,他的果斷和干練如今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同,以后還如何牽制他的行為?!
此時的臨安城,幾乎變成了學術辯論的場地。
陸續抵京的學者和大師們,按照朝廷的安排,在國子監、太學、各家書院和臨安城內的園林之中,開始宣揚自己一派的學術見解,或者互相辯論。一天之中,甚至有十數場辯論或講座,被吸引而來的數十萬學子們不斷的穿梭于各個場地之間,而且不少吏民百姓也前往聽講,頗有當年汴京士林之盛況。
借了這個時機,周復將數十位被一般士林人士看不起的專才也請了出來,在臨安東城最知名的柳園開了“雜術”講座,以討論學術為由,專講各種實務和技術,并印大量諸子百家、歷史、地理、醫藥、農業、工業、天文算法、作品、宗教經典等各種專業書籍免費放。
此次“雜術”講座所涉及的范圍之廣世所罕見,農學、數理、建筑、商業、制造等等無一不包。一系列的講座頗受百姓和一般官吏們的歡迎,幾乎是場場爆滿。免費放的書籍被聽眾爭搶一空,受歡迎程度遠遠出乎了事先的預料。
而且,由于免費書籍供應不足,還導致了大宋印刷業的一次巨大變革。
在此之前,大宋都是使用雕版印刷,耗費人力巨大,受到的限制也太大。雖然大宋號稱是人文匯集之地,但有能力出版自己著作的人還是少數,學術的討論和文化的展受到了傳播方式的制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