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出了京,第一站就是鳳陽,因為他得去拜祭皇陵。
鳳陽皇陵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竣工于洪武十二年,前后施工十三年多;皇陵占地兩萬余畝(合1多公頃),是朝鮮景福宮的兩倍。此處安葬著朱元璋的父母及兄嫂、侄子的骸骨。
允熥雖然不相信鬼神之,但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之還是相信一些的。允熥來也覺得風水什么的都是瞎扯,但是了解的多了就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不別的,單是古代的風水大師能看出北平城地底下是一個完整的板塊,古語有云:覆龜,允熥就覺得風水啥的是有一些門道的。
所以允熥在正殿恭敬地拜了曾祖仁祖淳皇帝(朱五四)、淳皇后陳氏,以及朱元璋的兄長南昌王朱興隆(朱重五)、次兄盱眙(xu、i)王朱興盛(朱重六)、三兄臨淮王朱興祖(朱重七)的石牌位。
拜祭完了鳳陽皇陵,允熥在鳳陽呆了幾天的時間。此時淮北這里的環(huán)境還不像清末時期那樣差。元末戰(zhàn)亂,京杭大運河堵塞,但是這對于淮北這里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水量減少;再加上朱元璋在鳳陽種植了大量的陵林,導致鳳陽的森林覆蓋率極高;所以自然環(huán)境反而恢復了一點。
另外鳳陽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有無數(shù)的罪臣在地里插秧。鳳陽這里因為是元末戰(zhàn)亂的主要戰(zhàn)場,人口所剩無幾,盡管朱元璋遷徙不少蘇南的百姓到這里,但是仍然人口不多,朱元璋于是讓大量罪不至死的罪臣到這里種地,就算是相當一部分被發(fā)配去了邊疆地區(qū),這里仍然有很多的罪臣。這也算是對他們進行‘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了。
云熥經(jīng)過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什么“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之類的俗話都是滿清時期瞎編的,至少現(xiàn)在鳳陽一代的百姓生活不錯,不比京城一代的差。并且在這里當官的人也都是不敢干任何老朱不允許的事情,官員也非常清明。
允熥之后接見了鳳陽的父老。這也是傳統(tǒng)了,老朱幾次來拜祭皇陵都是接見了鳳陽父老,朱標兩次過鳳陽也都接見了鳳陽父老。鳳陽的人沒幾年就可以見到當今大明地位最高的幾個人之一,這也是在這里為官的官員清明的原因之一吧。
接見鳳陽父老的那一天,早早的鳳陽中衛(wèi)的軍隊就到了地方,配合鳳陽知府布置。允熥在申時到了地方,鼓樂聲馬上響起。鳳陽的父老,也就是百姓代表,看來是非常有經(jīng)驗,聽到鼓樂聲響起,馬上跪倒地上山呼道:“見過皇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允熥被嚇了一跳,要不是這些年有了些閱歷還能保持著鎮(zhèn)定,現(xiàn)在估計已經(jīng)跳起來了。
允熥還從來沒有被這許多的人同時山呼“千歲”,在被驚嚇了一下之后,頓時覺得好威風啊!一下子陶醉在了這無邊的威風中。
‘怪不得劉邦去了一次關中見到秦始皇出行的樣子后,就感慨的道: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原來真的是很爽啊!’允熥想著。
之后允熥發(fā)表了幾句講話,接見了百姓代表中的百姓代表十幾個人。
允熥道:“諸位父老,陛下雖在京城,但是一刻未忘記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若是有官員不法,胥吏不廉,盡可以和孤。”
為首的這個已經(jīng)年近七十,名叫徐薪,據(jù)和老朱當年一起要過飯的人道:“回太孫殿下的話,我們的日子過得都好,沒有官員不法,也沒有胥吏不廉,就是人口太少了,看著那么多的上田荒著待著不得勁,想開墾又沒人。殿下能不能讓地方官把這里的水道再修一修,讓我們能用水更便捷。”
允熥斟酌著道:“孤回去和陛下一定訴。”不過允熥雖然如此了,但是他肯定老朱一定不會同意的。
鳳陽的水利設施已經(jīng)是國整修最多的地方了,比產(chǎn)糧要地蘇松一代還頻繁,再多就不合適了。
之后就是的是一些車轱轆話了,沒什么用處。允熥來想問問老朱當年要飯的時候是啥樣的,但是想想徐薪或許和自己子孫吹牛逼的時候敢,但是和外人可不敢當年要飯的事情,所以也就作罷了。
之后允熥接見了中都留守司的文武百官。此時中都地區(qū)官位最高的中都留守空缺,首個走進來的人就讓允熥大吃一驚,因為這個人走進來后行禮道:“臣中都留守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盛庸見過皇太孫殿下。”
允熥驚道:“你是盛庸?”
盛庸奇怪的道:“臣確實是盛庸。”
允熥回過神來,盛庸,這可是‘靖難’名將啊,與朱棣連番大戰(zhàn),正面交戰(zhàn)雖然是有著兵多的優(yōu)勢,但是面對身是名將的朱棣能不分勝敗也是不易。雖然現(xiàn)在因為老朱沒有對開國名將進行第二遍大清洗,致使允熥不缺大將,但是多一個畢竟是好的。
允熥于是親切的和盛庸交談了一番,盛庸自個兒一個勁的瞎想,以為是朝中哪個勛爵和允熥提過自己的名字,才讓允熥如此重視。
之后幾個人允熥正常的接見了,然后又有一個人引起了允熥的主意,這個人就是郭洪濤,之前擔任過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人。
前文過,洪武后期的錦衣衛(wèi)手里沒有那么多秘密,所以這一時期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倒是死掉的不多(注1)。但是郭洪濤是自從胡惟庸案結束以后當錦衣衛(wèi)指揮使時間最長的人,能保性命很不容易啊。
允熥記得郭洪濤的事還是很大的,做個偵察工作還是勝任的。允熥雖然不會再讓他當錦衣衛(wèi)指揮使,但是當個負責對外情報工作的主官還是可以的。
所以允熥態(tài)度比較好的和郭洪濤進行了交談。郭洪濤自己的態(tài)度倒是非常平和,和從前當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時候允熥見他一樣。
之后允熥接見完了鳳陽的官員,又歇了一天就繼續(xù)北上了。
從鳳陽繼續(xù)向北走,允熥又去了泗州拜祭大明祖陵。
大明祖陵興建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第二年主體完工,是由懿文太子朱標親自督辦的;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的建造了其他的設施,在歷史上的永樂十一年(1413)年最終完工。
允熥同樣老老實實地拜祭了老朱的高祖父、曾祖父和祖父,對于允熥來就是自己的六世祖、五世祖和高祖父。然后允熥同樣在泗州一代考察了一下。不過在這里考察的重點不是民生,而是祖陵的位置。
當年始建祖陵的時候,朱元璋唯恐氣運外泄,連祖父的墳墓都沒敢動,只是將衣冠等埋進了地宮。但問題是這里的地勢并不好。允熥前世看過一個關于明代的,里邊提到大明祖陵地勢九崗十八洼,根不是什么風水寶地;’三百年以后更是被洪水淹沒,所以地理位置也極其不好。
允熥在經(jīng)過實地考察以后,已經(jīng)決定回去了就和老朱改地方重新修建祖陵,并且就像老朱當年修建皇宮、鳳陽皇陵時找劉伯溫勘查風水一樣,一定要讓最高明的風水大師找一塊風水絕佳的地方。
之后允熥在上北,就到了徐州府,從徐州再向北走就是山東地界。
過了泗州以后,允熥不欲擾民,就宿在驛站里邊。這天晚上剛剛住下,就聽到外邊傳來響聲。允熥奇怪:‘驛站的人知道是我在這里駐扎,竟然還敢放別的人進來?現(xiàn)在難道是北邊又有戰(zhàn)事了?’
這時,陳興在外邊道:“殿下,永平侯路過此地,聽殿下在這里,所以進來要拜見殿下。”
永平侯謝成,朱元璋老鄉(xiāng),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永平侯,歷史上算作藍玉余黨被干掉了。允熥雖然不知道他是因何被干掉的,但是肯定是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頭。因為他也是一員大將,允熥想了想,還是同意他的拜見了。
謝成走進來,對允熥行禮。允熥當然道:“永平侯免禮。”
謝成行完禮之后起身,二人寒暄一陣,允熥問道:“謝侯怎么這時在徐州?”
謝成道:“稟殿下,臣奉陛下旨意從遼東回京,正好在這時路過。”
允熥也只是隨便問一句,問完了就罷了。二人又了一些廢話,謝成告退。
允熥道:“謝侯今日也在這里歇息吧,一兩件屋子還是騰得出來的。”
謝成道:“臣的隨從不少,還是不叨擾殿下了。”遂退出屋子。然后出了這個驛站去了另一個驛站。
但是就在他出驛站以后不久,對自己的一個隨從道:“你馬上趕去兗州,告訴他皇太孫殿下馬上要到兗州了,讓他收斂幾天。”
================================================================
注1:《明史》卷第一百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宋忠曾當過錦衣衛(wèi)指揮使然后被調(diào)到鳳陽中衛(wèi)為指揮使,所以我這么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