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允晚上回到坤寧宮,隨口問熙瑤道:“昨日揚進宮,你都和他了什么?”
熙瑤頓時心中有些緊張:她可不能讓允知道她勸揚不要為武將的事情。 更新最快
所以熙瑤也是裝作隨意的答道:“也沒什么,只是聊了聊家常。我每年正月才能見到他一面,所以就把他叫來話!
允聽了熙瑤的話,倒是沒有想到她和揚一些不妥的事情,道:“那以后我許你每月與家人見面也可。不管是你出宮回娘家省親,還是讓他們進宮來見皆可。”
熙瑤搖頭笑道:“我每個月都回家省親,那成什么了?就是民間出嫁的媳婦也沒有每月都回娘家的道理。若是讓家父、弟弟進宮,家父最重規矩,恐怕不會來的。”
像這樣十分不符合禮儀傳統的事情,也就是允能毫不在意并且隨口出了,熙瑤這些年雖然一直會從允這里聽到這樣不和規矩的話,但是還是不習慣。不過話回來,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允日常話還是注意的,重規矩的朱元璋駕崩之后才來口無遮攔了,幸好只是在后宮這樣。
允又想到什么似的,道:“我看你房中有供奉文殊菩薩,怎么你也開始信佛了?”
熙瑤道:“并非如此。是妾的母親讓妾擺上文殊菩薩的像。妾看家母言辭懇切,所以就擺上了!
允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若是大家都知道了你供奉文殊菩薩,那大家問了投你所好估計都會供奉文殊菩薩的。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供奉文殊菩薩之事,不然京城的和尚又該抖起來了。”
其實允對于熙瑤的母親供奉文殊菩薩就不是太滿意,只不過佛教是官方承認的宗教,他可以限制和尚的總數,反正朱元璋就有這樣的政策;但是強令某一人不許供奉,不利于團結和尚們,也會影響他利用佛教的政策,所以只能認了。
熙瑤道:“妾知道了!
允又問道:“熙怡可還好?從她生完孩子到今已經兩個月了,怎么身子還是病怏怏的?”
熙瑤嘆道:“哎,生孩子來就是有損身體的事情,她又出紅,需要將養的時候更長!
“不過太醫都她身子好多了,到正月估計就差不多了!
允道:“明日來就是應該宿在熙怡的景仁宮的,雖然現在熙怡無法服侍我,朕明日也去看看她,再來你這里!
熙瑤當然是支持的,允還關心她親妹妹她豈會不支持。不過她輕輕地道:“知道了!
允又與熙瑤了會兒話,就與熙瑤一起睡覺了。
但是熙瑤在允睡著的時候卻并未睡著,而是目光閃爍好像在思索著什么。
=====================================================
第二天允上朝。允在完了幾件大事之后,朗聲道:“昨日朕看到了一份折子,朕讓你們也聽一聽。”完,是以一旁的宦官。
一旁的宦官打開折子讀到:“臣信陽州知州劉榮節,……,于十月十日得野外結板栗,與平常板栗相比大一倍有余。臣以之為祥瑞,特報陛下!
允等著宦官讀完了,對底下的大臣道:“你們覺得怎么看?”
以六部尚書為首站立的官員都看了看左右的人的表情。很明顯,雖然允的怒意并不明顯,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位官員是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還是文官為首的禮部尚書陳迪站了出來。雖然現在四輔官的權力不,六部之中也就是吏部尚書權力還在四輔官之上,并且他們還是天子近臣,但是四輔官只是三品官,六部是正二品,按照規矩是在四輔官之前的;而六部之中,雖然禮部除了科舉以外沒啥重要的權力了,但是按照傳統是六部第一,所以只有陳迪出面了。
陳迪道:“陛下,雖然祥瑞之虛無縹緲,但是總是臣下的一片好意,陛下稍加言語訓斥即可!
允聽了陳迪的話,道:“你是這樣以為的?”又用眼睛掃了大臣們一眼,道:“你們都是這樣以為的?”
齊泰出列道:“陛下,雖然此事未必是祥瑞,但是若是劉知州并未謊,比平常板栗大一倍有余的板栗確有此物,則還是不重處為好!
“若是劉知州胡編亂造,則陛下重處臣覺得應當!
允看了一眼齊泰。齊泰的話應該是沒有私心,確實是他心中這么以為的。按照常理來,只要東西確實存在,也不能這位劉知州就是錯的,在大家無法合理的解釋這種不正常的果實出現的原因的時候,那個人能完否定祥瑞就是真的不存在呢?
但是允可以確定這名叫做劉榮節的知州一定是為了拍馬屁才這樣的。允在此之前已經接到了錦衣衛的報告,這名劉知州已經在當地大肆宣揚祥瑞的存在了,但是又不許當地的羅山縣知縣一起上折子,擺明了是想要貪功。
允嚴厲的道:“現在先帝駕崩不過六個月,豈會有什么祥瑞!分明是這名知州謊報!”
“傳朕旨意,把這名知州貶為正九品,吏部重新選官與他!
允又道:“真正的祥瑞是管好國家,這是唐太宗就過的!
“從今以后,不許地方官員以類似的事情報祥瑞,違者必定重處!”
“即便是嘉禾也不許!一株嘉禾,能多打多少糧食!若是……”到這里,允想縣的土地,每畝地都多打了幾成的糧食,這才叫祥瑞。
但是他馬上想起了著名的畝產三萬斤的典故,所以決定還是不了。
允又了幾句,宣布下朝。
下了朝之后回到乾清宮,沒過多久四位輔官也過來了。陳性善對允道:“陛下,臣以為對于劉榮節處罰有些重了!
“陛下繼位已來,還并未有過獻祥瑞之事,這是第一次,陛下還是稍微輕判些,讓地方之官知道此事不必再報即可。若是還有報祥瑞的,再重處不遲!
允見在場的文官都是比較熟悉的人了,嘆了口氣道:“朕也不想重處,但是不得不為啊!
“大明如此大的國家,每日事情多如牛毛,朕即使有你們輔佐,也深感不易,那里還有時間反復處理這些事?一次重處之后讓他們就此記住,省的反復上類似的奏折。”
“當年余御史上奏折,下筆四千余字還離題萬里,陛下當庭打了他一頓,此后大臣遂不敢洋洋灑灑漫無邊際的寫奏折!
允看了一眼四輔官的臉色,接著道:“當然,當眾打板子有違禮儀,所以朕絕不會如此。但是也可見重處首人的作用!
其實除了這一點,允還有其他的緣故一定要重處劉榮節。雖然他因為一封請求減免江浙五府田賦的奏折,把奏折的上奏者劉川貶官數千里一直到了最西北的沙州衛,震懾了想要渾水摸魚的人。
但是想要渾水摸魚的人還是有的,允這段時間又先后處置了數人,但是他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沒有漏過什么。
并且還出現了試探允喜好的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允對此是煩不勝煩,這名叫做劉榮節的官員實際上就是在試探允的喜好。
所以允決定重處。
底下的眾官聽了允的第一個理由,雖然覺得不符合圣君之道,但是他們也不會進諫的,包括最講原則的陳性善。要是這樣的事情都進諫,那么陳性善早在允還在當皇太孫的時候就只能辭職了。
完了此事,大家開始處理政事。允打開奏折,第一封奏折允就注意起來了,因為這是工部營繕司所上,的事情是為在京的中低級官員所準備的‘公租房’已經建好了。
話為在京的中低級官員建造公租房是允正式開始處理朝政,并且發落了劉川之后就下旨建造的,初衷是允從齊泰的日常生活中得知大明當時的俸祿對于在京的官員來是很低的,所以給在京的中低級官員謀福利。至于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是可以有官屬的府邸的,所以不必為他們憂心。
因為在京的官員眾多,即使是刨去武官,僅僅是文官與雜官也很多,允為了表示公平,也不好建好了一塊地方先讓某些官員先住進去,所以一直到最近部完工才報告允。
允在上邊批到:著日許在京官員搬入。公租房分為四塊兒,四五品官員住所為一塊,六七品官員住所為一塊,**品官員住所為一塊,不入流官員住所為一塊,分區居住。但是各區可相互通聯,晚上不禁出行。
允批完了這句話,把奏折并未放到返回通政司的那摞奏折中,而是放到了自己手邊。
并且允告訴自己的身邊的宦官:“讓錦衣衛指揮使秦松午時來乾清宮!”
然后允繼續批答奏折。這樣忙忙碌碌的,從感覺上沒過多長時候就到了午時。允站起來對下邊的輔官道:“幾位愛卿,現在已經午時,還是先休息一會兒,用過午膳之后再繼續吧!
這是很正常的允時的話,所以輔臣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聞言把手頭的折子的條陳擬好了就停下筆,或者休息一會兒再吃飯,或者直接去吃飯了。
允人來到側殿。允到達側殿的時候,果然秦松已經到了。秦松見到允過來,行禮之后道:“陛下召見臣何事?”
允道:“為在京的四品以下官位的官員建造的公租房已經建好了,這些官員擇日就可入住。”
“朕現在要你找一些大家肯定不知道是錦衣衛坐探的飯館老板,到為在京的四品以下官位的官員建造了公租房的地方開飯館。”
“朕特意在建造公租房的時候,允許這一片區域宵禁很晚,允許他們天黑以后還可以出來,就是為了套取情報。”
“現在天黑的來早,每日下值之后還很早,但是天黑以后就要宵禁的。”
“想要聚會的官員,為了不至于違反宵禁,在為在京的四品以下官位的官員建造了公租房的地方的飯館聚會最好;并且既然他們想要在外聚會,就不會想要回家由家里人招待,所以他們多半會在那里聚會!
“每家都派一名坐探的方法實在是太容易暴露了,并且很多官員人家都很窮,也養不起下人,所以這樣是不行的。”
“但是在飯館之中就不一樣了。不在飯館之中有很多秘密的法子可以知道他們的是什么;單很多官員嘴上就沒有把門的,僅憑探子扮作下人服侍都能知道很多事情。。”
“而且還大大節省了人。唯一的問題,就是一定注意保密,不能有‘飯館里有錦衣衛的探子’這樣的傳聞流傳出來。若是有這樣的流言,那就前功盡棄了!
是的,允建造公租房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獲得官員們之間都些什么。這并非是他的建造公租房的旨意下發之時就想到的。不過也是下發之后沒多久就想到了。
所以允特意以‘公租房俱為官員所居,豈會有什么不妥’為由,下令公租房區域宵禁時間非常晚,使得官員想要在外聚會唯一的地方就是公租房附近的飯館了。
雖然一些非常機密的事情一般不在飯館中,但是僅僅是一些一般的情報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據此可以推斷出許多的事情來。
秦松聽了允的話,道:“陛下真是能想臣所不能想,臣無比佩服!
“哈哈,”允笑了一下。秦松是他的藩第之人,若是一般人這樣他一定以為是拍馬屁,但是秦松這樣他就要以為是真的了。
并且,這也確實可能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嘛!嗯,就是這樣。
秦松接著道:“臣馬上下去安排!
允“嗯”了一聲,然后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道:“你,讓山面館的唐老板來這里開面館如何?”
“在朕的設想之中,最少有一個江南菜系的飯館,有一個北方特色的飯館,有一個巴蜀、湖廣的,一個建、廣的!
“唐老板家就是做的山那里的特色,并且除了面食,山菜也是不錯的,頂多改個名字。不叫面館,叫菜館或者飯館。你看如何?”
秦松思索了一下,道:“陛下,山面館的唐老板可是六年以前幫過陛下,雖然并非是錦衣衛中人,當時知道他家有銅管可以竊聽談話的人也不多,但是因為和陛下有關系,多半大家不會在他家的館子中談論一些政事的。所以臣以為不妥!
允聽了秦松的話,細想一下,道:“你的不錯,是朕想錯了。”
然后允突然想起來了一個飯館,道:“那我還有一個想推薦的!
“你可知在京城之中有一個做江菜很不錯的飯館,叫做錢塘飯館的?”
秦松思索了一下,道:“臣不知。”
允道:“在從西邊到皇宮的一條路上,也不大。但是上次朕嘗了一次覺得他家的飯菜不錯!
“朕記得他家的店老板叫做金成柱,雖然時代都是京城人,但是偏偏家傳了江菜的做法,在那一片還是獨樹一幟的。找對了地方,也好找!保ǖ3章)
秦松道:“這一家與陛下有什么瓜葛嗎?”秦松心翼翼的詢問著。
允道:“并無瓜葛,只是我又一次在哪里吃了一頓飯,覺得做得不錯,所以和你了!
“在為在京的四品以下官位的官員建造公租房的地方預備的飯館總不能飯菜不好吃。若是還不如他們自己家做得好,那么誰回來飯館吃飯呢?所以要找飯菜做得好的人來開飯館。”
允怕秦松以為自己是指定了金成柱一家,又道:“朕只是讓你去瞧一瞧,若是可以,他們自己又愿意,就讓他遷到那個地方開飯館;若是不相宜就罷了!
秦松松了口氣,道:“臣知曉了!
允又叮囑幾句,問了問秦松有無事情,秦松當然是回答‘并無事情’。然后允就讓秦松下去了。
=====================================================
公租房的事情不愧是事關廣大在京的中低級官員福祉的事情,通政司的官員在傳遞奏折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然后上班的時候雖然不敢擅離職守,但是也與每一位來通政司辦事的官員聊起了這件事情;而聽了這件事情的官員再返回了部門的時候又會與部門的其他人起。所以到了下班的時候,在京的官員已經差不多都知道了。
解縉就是這樣知道的這件事情。他雖然現在身上掛著中書舍人,但是他的主業是編纂《太祖實錄》,特別是最近《太祖實錄》馬上要完成了,解縉更是每天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了。
解縉晚上回到禮部侍郎董倫的府邸,激動的對董倫道:“陛下如此厚愛我等,我等真是萬難報一的!
董倫雖然不像解縉這樣激動,但是可能是前任皇帝朱元璋對于官員壓得太狠的緣故,所以也覺得允對于大臣真的很照顧了,道:“那我等就努力報效陛下吧!眗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