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朝廷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現在又是農閑時節,所以到二十日的時候,京城四十八衛中要調動的二十個衛就已經完準備好可以出發了。 其他調動的六個衛,在京城附近的揚州衛、和州衛等也都差不多準備好了。
允決定讓曹震統帥京城諸衛所的兵先出發,一路上還可以順便帶上和州衛、鳳陽中衛和留守中衛到徐州。
統兵大將允已經選定了曹震不會再變化,底下的武將允覺得這些指揮使也足夠了,并且還有幾個王爺派出去,也差不多了。
不過中低層武將允可是塞了不少人,都是講武堂的學生,哪怕是安排不進軍隊當千、百戶,在指揮部當個擺設,允也要他們去。
另外,允還把兩個人塞入了這支平叛的軍隊。
其中之一是常升的長子常繼宗。常升的母親常母臨死之前囑咐允一定要給常家機會鍛煉常繼宗。常升雖然很心疼自己的長子,不過他母親臨死之前囑咐他若是有機會一定讓常繼宗去打仗,同時常升自己也有其他的兒子,所以他還是在這次平叛軍開始組織之后就和允了這件事情,讓常繼宗進入了軍隊歷練。
其二個被塞進軍隊的就是藍珍了。藍珍作為年輕一代的大明武將中最有潛力的人之一,雖然曾經指揮過數萬大軍追擊蒙古人,但是那次是已經咬定了對方的位置,草原上的地形又不存在隱藏的可能,所以只能顯示出藍珍某些方面的才能,還不能確定藍珍是不是真正的大將。所以允讓他在曹震身邊學習。
另外常升被允派出去到鳳陽主管大軍的后勤。允還是覺得自己母親的娘家兄弟還是有些用處比較好。
至于另一個很重要的親戚,也就是他的岳父薛寧,允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讓他去打仗,不過熙瑤自己推辭了,允也就不考慮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人提出異議。允的弟弟允,在得知了允讓濟燁等人帶兵去打仗之后的第二天就找到允道:“皇兄,為什么不讓我去帶兵打仗?”
允道:“你年紀還呢,好好在學堂里再學習幾年,皇兄放你去打仗。”
允道:“皇兄,我可不了,都十五了,按照皇家的慣例已經加冠了。”
允道:“男子二十成年,雖然按照宗室的規矩大家加冠比百姓早些,但是你就是未成年,不能去打仗。”
“并且,你連成婚都沒有,也沒有孩子,若是有什么三長兩短,我怎么和父親交待!”
允其實不讓允上戰場的原因,一是覺得允只喜歡武藝,不管是馬上功夫還是地上功夫,但是不喜歡兵略。那他就只能當一個帶兵沖鋒的人,那就是有可能陣亡的。
允可不能讓自己的親兄弟在沒有孩子的時候就陣亡。真要是允現在死在了戰場上,一定會有許多關于允的風言風語出現,對于允想要維持的儒家思想中好的一面也會有困擾。
最終雖然允還是不愿意,但是還是只能悶悶不樂的回去了。
另外一個變化就是九月十九日的時候高煦突然就發燒了,據是晚上喝酒喝多了,睡覺的時候從床上翻下來肚子朝下接著睡著涼了,然后就發燒了。
允自然不能讓生病的高煦去打仗的。允在親**問了高煦之后就免除了高煦去打仗的事情。高煦人還表現的很遺憾,一個勁的抓著允的手道:“皇兄,等我病好了就馬上去打仗!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撈到的打仗機會。”
允當然是道:“好好好,皇兄給你留著機會,只要你病好了,就讓你去打仗。”
但是從高陽王府出來以后,允卻在思索:‘高煦到底是不是故意病了?’
‘高煦的病來的太突然了,也太奇怪了,雖然從邏輯上的通,但是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允隨后找到秦松,讓他對高陽王府進行一些調查,名目是調查‘是不是王府內有人暗害朱高煦。’不過秦松明白了允的實際意思。
二十一日上午在京城的北郊舉行了送將出征的儀式。允對于繁瑣的儀式沒有什么好感,尤其是與打仗過關的儀式。歷史已經證明,在軍隊中搞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反而會削弱軍隊的戰斗力。
所以允把除了奉天殿內授節鉞還有造廟宜社之禮這兩個以外的禮節都簡化了,所以今日一早就可以完成禮節讓曹震出征了。
不過在允正與曹震著什么的時候,一個看起來像是信使的人沖到臺附近,然后好像是在向附近的人著什么。
然后這個人又把允的侍衛李波叫了過去。然后李波走上臺,輕聲對允道:“陛下,山急報,濟南在十四日被成逆奪取。”
允然后對曹震道:“曹震,剛剛得到的消息,濟南在十四日被成逆奪取了。”
曹震對此并不驚訝。他馬上道:“陛下,濟南城在十四日已經淪陷,東平州多半也撐不過十八日。兗州城雖然魯王三衛基完好,但是臣也不認為他們能守城太久。”
“臣率領大軍北上,最少是得十幾天才能把人都帶到徐州。那個時候估計兗州、濟寧早已丟失,所以臣以為還是穩妥一些,以兗州丟失為前提為好。”
但是允對兗州城的信心遠遠超過了曹震的想象。允道:“曹將軍,兗州城一定不會丟的!就以兗州城未失制定計劃!”
曹震雖然對于允的信心很不以為然,但是面上是絲毫不敢露的,只是低頭答應了。
不過在曹震正式帶兵出征以后,曹震還是決定:從這兩個角度都制定計劃,不能只制定以兗州城未失情況下的計劃。
三天以后的二十四日,一騎飛奔入了大明的京城,之后在城中依然是飛奔而過,一直到高陽郡王府前,馬上的人才下了馬,然后馬上問看門的人道:“高陽郡王殿下可在府內?”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