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北吳橋縣城。
楊士奇對莊得道:“莊指揮使,現在朝廷的平叛大軍已經北上,咱們昨日得到的消息,大軍已經進逼濟南城了,看來成逆已是甕中之鱉旦夕可滅了。”
楊士奇隨莊得、夏資等人突圍以后,莊得、夏資帶兵先是撤到了東昌府境內,但是成逆的軍隊追的很緊,不得已沒有進入東昌府而是向北撤到了臨清州。
但是隨后成逆的軍隊又追擊到了臨清州。他們手中都是騎兵,善于機動作戰不善于守城,但是對方的騎兵又比他們要多,雙方交戰一場,夏資戰死,他們只能再次狼狽的逃走。
之后從京城傳來旨意,讓他們去北方牽制德州的叛軍,可以離開山省內。于是他們率領殘兵敗將進入北,在吳橋縣一帶駐扎騷擾德州。
其實雖然楊士奇是巡行山的巡查御史,但是打仗明顯不是他的業務范圍內的事情,所以他完可以不再跟著這只敗軍繼續奔波,莊得也多次勸他去找陛下親自率領的平叛大軍,但是楊士奇就是不愿意。
楊士奇自己也不好為何自己就是不愿意離開這只軍隊,或許是因為自己是與這只軍隊一起從濟南狼狽的逃出來,所以想與這只軍隊一起回到濟南;或許是因為他身為巡行山的巡查御史,所以在陛下免除他的這個官職以前最好和山的大軍在一起;或許,是因為他的好友何源臨死之前的話。
不過不管為何,他還是一直跟隨著這只軍隊沒有離開。并且現在他聽到了成逆很快就要被消滅的消息十分高興。
莊得當然也高興,他道:“也不知是最后一戰到底是發生在德州還是濟南,現在大軍猛攻濟南,但是又派出一只偏師進攻德州,也不知是到底想先下德州還是先下濟南。”
楊士奇作為一個文官,當然更加不可能猜出朝廷的用意,所以他道:“不管是先下德州還是先下濟南,總要進攻德州,到時候咱們就打回德州!不過我還是愿先打德州,這樣之后咱們這只軍隊就可以進攻濟南,親自為何源等人報仇雪恨!”
楊士奇當然知道幾個叛軍為首的人肯定輪不到他處置,但是他還是固執的認為親自打回濟南就可以為何源報仇。
莊得當然也愿意如楊士奇才想的這樣,他附和了楊士奇一陣之后,卻又拿起朝廷送過來的章表道:“可是,陛下最近傳來的命令為何又要咱們注意北邊的情況呢?”
“成逆派兵占領了濱州這我也知道,但是并未聽他們又派兵繼續向北進攻的事情啊?”
楊士奇也十分不解,他正要話,忽然一個看守大門的士兵走進來道:“莊指揮使,楊御史,吳橋縣令董良來拜見二位大人。”
楊士奇于是道:“那就讓董知縣進來吧。”董良時常因為一些事情來拜見他們,所以他們并不驚訝。并且董良身為知縣乃是文臣,所以一般都是楊士奇話。
不一會兒,一個三十多歲,現在大明最常見的知縣的年歲的知縣走了進來,對楊士奇與莊得行禮道:“吳橋知縣董良見過二位大人。”
莊得還禮,而楊士奇則站起來道:“咱們也是多次見面,何必每次見面都這么多禮。”
董良卻堅持行完了禮,并且道:“禮不可廢。”
然后董良站起來道:“二位大人,今日我來找二位大人,是有事要詢問。”
“今日吳橋縣城西北靠近東光縣的一處驛站來人與我道:‘從北面來了一只大軍,足有四五萬人,打的是燕王殿下的旗號,是奉陛下旨意南下平叛。’”
“我聽了驛站之人的話以后就覺得不對,既然是大軍南下平叛,那么為何沒有告知我們這些沿途的州縣?還是其他的州縣都得到了消息,單單遺漏了我們吳橋縣?”
“正好二位大人現在在吳橋縣城之中,所以我來問一下,不知道二位大人有沒有接到這樣的消息?”
莊得馬上道:“我們也并未收到這樣的消息,不知道陛下調動燕王殿下的軍隊南下平叛的事情。并且按照常理來,調動河、江淮,甚至菏北都司的兵都算可以,陛下怎么也不至于調動燕王殿下的軍隊來平定山的叛亂。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還能是怎么一回事!是燕王殿下謀反了!”楊士奇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臉色十分難看的道:“燕王殿下一向頗有野心,而現在山的成逆謀反,如果燕王再造反的話,山北連成一片,就成了氣候。”
“雖然在咱們看來,即使他們據山北也不過是天下一隅,以一隅抗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燕王未必會這樣想,所以他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決議造反了!”
莊得與董良已經被楊士奇的話驚呆了。這時楊士奇暫時停住了話頭,莊得不由得問道:“那咱們現在如何是好?”
楊士奇道:“現在對于燕王來,最重要的就是趕到德州與成逆會合,這樣山北連成一片,就勢大難治了。”
然后楊士奇沉思了好一會兒之后道:“咱們必須阻止燕王!雖然即使山北連成一片,燕王、成逆造反成了氣候也絕對不是朝廷的對手,但是這樣的話朝廷想要平定他們也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大明太祖皇帝攢下來的家底也就要多耗費一分,所以咱們一定要阻止燕王!至少是拖延燕王一陣時間。”
楊士奇的很有道理,但是莊得為難的道:“楊御史,你也知道咱們現在的情況。咱們手中只還有不到兩千的騎兵,吳橋縣城里也沒有朝廷的經制之兵;而燕王南下帶了四五萬大軍,其中據我估計騎兵最少六七千人,并且都是久在邊鎮十分兇悍的騎兵,咱們要是帶著這些人去阻止,那么估計就如同飛蛾撲火一般了。并且,也拖延不了多少時間,更不必提阻止了。”
“若是隨行騷擾,燕王完可以派出一部騎兵與我們糾纏,大軍繼續南下,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楊士奇知道莊得的話是對的,他們手中的這點兒騎兵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他不愿意就這樣將燕王殿下放過去。
楊士奇煩躁地在屋子里面走來走去,過了很久很久,莊得都想勸楊士奇放棄的時候,楊士奇突然大叫一聲:“有了!”
莊得聽到楊士奇的叫聲,馬上問道:“有什么辦法了?”
楊士奇此時一掃之前難看的表情,笑著對莊得道:“我想到拖延燕王的辦法了。”
然后楊士奇也不跟莊得解釋,而是對董良道:“董知縣,煩請你將吳橋縣城中所有的活羊、活豬,要是有活牛就更好了,部收攏起來,聚集于吳橋縣城的北門,再找一些善于趕羊、趕豬的人趕著這些羊豬牛,我有大用。”
董良雖然不知道楊士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此時已經六神無主的他忙答應了下來,然后就出去找衙役收攏活羊、活豬去了。
莊得也十分好奇,問楊士奇道:“楊御史,你到底想怎么阻止燕王的大軍?”
楊士奇自信一笑:“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
午時的太陽是最猛烈的,雖然現在已經是十月份,但是中午頂著太陽前行還是十分難受。在占領了滄州城以后,到德州已經再無大城可以阻隔,朱棣也沒有下令大軍急行軍,所以中午的時候他找了一片樹林讓士兵休息,又派人去附近的驛站詢問附近哪里有水源。
等午時過去之后,朱棣讓武將們把士兵們都叫起來繼續行軍。
朱棣騎在馬上,看著面前的這只大軍,不過他此時的心思并不在這只大軍身上,而是與道衍道:“自從大軍南下以來,竟然沒有一個州縣知道王已經造反了,允為何不派人快馬加鞭告知這些州縣王已經起兵了呢?”
道衍道:“因為陛下并不確定殿下已經起兵了。雖然高陽郡王必然向陛下告發,但是陛下也會擔心那封信是不是被人掉包了不是殿下的意。”
“所以陛下不告訴底下的州縣官員而是帶兵親征用意就明白了。殿下好歹是大明的宗室,怎么處置殿下只有陛下可以決定,所以陛下親征正是為了能夠馬上對殿下進行處置。”
朱棣自己想了一下,覺得允的做法確實是最穩妥的,在不確定朱棣是不是真的造反的情況之下,不貿然宣布他起兵,而是自己親自帶兵北上,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時道衍道:“殿下,那兩個突然投向殿下的文官貧僧已經查出來了,部都是湖州人。”
朱棣喃喃自語了一下:“湖州,江浙五府?他們是想干什么?”
道衍道:“依貧僧來看,他們是想讓叛亂更加長久一些。甚至是想讓殿下成功。”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