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興已經被任命為百戶,但當天晚上他還是只能住在秦森的府邸。uukla
現在永藩依然是一片荒蕪,登記的軍戶、百姓一共只有三萬多人,包括兩三千名女真人和蒙古人。海參崴城雖然已經大體建立起來了,但三萬多人顯然填不滿一個城,更何況朱允熞還在海參崴到圖們江一路的海邊上安排了二十個村莊,既是為了掌控這一帶也可以給城內提供糧食和海貨,城內的百姓就更少了。
所以現在這里的商業非常不發達,只有一家賣各種雜貨的店鋪,一家稍微有點兒裝修的酒樓,一個菜市場,一個皮革市場,一家糧店,衙門門口的早點攤子,客棧是連根毛都見不到。趙興的百戶又在城外得明日一早才能上任,所以他只能在秦森家里住一宿了。
第二天一早,趙興依照以往的習慣起來,正要去換班護衛,忽然想起了自己已經不是秦森的護衛了。
他坐在床上輕笑了一聲,和秦府的下人了一聲,要離開了府邸。秦森既然要做好人,當然不會讓他這么走,囑咐下人留他吃過了早飯再走;趙興自然不會拒絕。
吃過飯后他前往衙門,很輕松地領取了關防和文書,一個警察走出來帶著他前往駐地。
到了地方警察告辭,趙興正要話,忽然見到一旁的村落門口正有幾個穿著道士衣服的人走了進去,問道:“這是怎么回事?”
警察看來對于這一片很熟悉,道:“那邊那個是女真人的村落,這是城里的道士們對他們傳道!
“城里的道士?”趙興當然知道城里有個道觀,領頭的道士聽是武當山出來的有些事,很得永王殿下重視,殿下據還要向朝廷請旨加封他為真人!@樣一個人來偏僻的鄉下,還是女真人部落傳教干嘛?不在城里好好待著!
不過他總算沒有白癡到把問題問出來,與警察話別走進自己的駐地。
……
……
張一山帶著人走進村子,正在門口附近的女真人馬上對他拱手行禮,用不熟練的漢語道:“張真人!
張一山也還禮,繼續帶著兩名徒弟走著。不多時,只見面前出現了一座在村子中已經算是比較整齊的木屋,上面掛著一塊兒牌子寫著:綏寧村道觀。
張一山走進去,見到側廳幾名穿著一身并不合身道袍的中老年婦女正在一個年輕男子帶領下做早課;另有兩個不到十歲的道童打掃著正廳,他們同樣穿著不合身的道袍。
張一山對他們點頭示意,走進后面的正房。
不一會兒早課結束,剛才給教徒授課的年輕人走了過來跪下行禮道:“見過師父!
張一山道:“起來吧!边@人方才站起。
他名叫王守青,湖廣人,自入武當派拜張一山為師。他和張一山一樣對于傳教的興趣很大,所以不僅跟隨張一山來了永藩,還自愿第一個在村里的道觀當觀主。
他恭敬的問道:“師父怎么這個時候就過來了?”
“今日可是南岳大帝誕辰,是咱們在這個村子有了信眾已來的第一個大日子,為了讓信徒更加虔誠,少不得齋醮一場。”
“我來是應許你主持的,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你經驗太少,之前在武當山時輩分低連‘詞懺’和‘表白’都難以擔當,所以還是我親自主持。”
王守青毫無不滿的道:“師父親自主持自然穩妥!
不過張一山還是擔心他心中有所芥蒂,嘆了口氣道:“我還是擔心啊,現在咱們雖然好不容易有了這些信徒,但他們不過是淺信,咱們每一次齋醮都要慎重,讓他們感受到莊重和咱們的事,以便有更多的信眾!
他不禁就想起了這些日子傳教的辛苦來。
首先自然是語言。這些女真人總算和漢人有過接觸,不少人會簡單的漢語,但傳教時這些女真人仍然聽不懂他在什么。張一山不得不組織道士們學習女真人的語言。好在他們之前就對此有過預備,學習了一陣后總算能夠讓女真人聽懂他們在什么了。
這些女真人之前從未聽過道教,他們普遍信奉薩滿,雖然在張一山等人看來薩滿算不上一個真正的宗教,但沒有人對他們傳播的道教感興趣。尤其是對他傳播的內外雙修、清凈無為的教義完無感。只是他們都知道這些人不是一般的漢人,不要殺了,就是打了都有麻煩,所以只是不理睬。
張一山一開始還想打聽他們的文字,用他們的文字印刷一些道經摘錄,但被經常在這一片巡視的警察告知這些野蠻人根沒有文字后不得不打消了念頭。
他們始終沒有什么進展,直到王守青提出:“這些野蠻人根不能理解咱們的自然無為、天人合一、內外雙修什么教義,對于清凈寡欲更是嗤之以鼻,所以咱們不能這樣傳教了。”
“那你怎么辦?”張一山問道。他當然也意識到了問題。
“師父,徒兒覺得應該先和他們修煉成仙的故事,以及供奉三清的好處。比如性命雙修可以百病不生,供奉三清可以風調雨順、……”
他了很多,過程中張一山一直保持沉默,最后道:“徒兒,可是經義上……,這和那些禿驢的做法有什么區別?”
“師父,”王守青謙恭的道:“現在最重要的,是首先爭取一批信徒。況且徒兒的也并沒有違背教義。徒兒看這些野蠻人比普通百姓更加淳樸一點,只要方法適當定能發展出一批教徒。”
張一山思索了一天一夜,最后接受了王守青的辦法。
第二天開始他就各種羽化成仙,和天上神仙的故事。
一開始也沒什么效果,但忽然他們最為尊貴的薩滿病死了,年輕的薩滿治不好他們的病,一個老婦就抱著試試看的心里來找他們看病。
醫術是對野蠻人的一大殺手锏,他們自然也都學了些,張一山給她簡單治了治,還給了她一個道教的福袋。
過了幾天,不知道三清是真得打算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顯靈還是精神療法的作用,老太太再次來到教堂,這次她畢恭畢敬的要“請”三清的塑像回去。
張一山十分激動,親自拿出一個塑像開光并且給了她。
從這天起他們的傳教就打開了局面。歷史證明,中老年婦女是有著無窮活力的,是各種社會活動招募積極分子的金礦,不管是漢人還是其他民族都一樣。在這位老太太的鼓吹和帶動下,又來了不少婦女和老人來“聽道理”,雖然暫時還沒有人成為真正的信徒,但是漸漸的晚上會有很多人來聽張一山的傳道――長夜漫漫,也權作是一種消遣。
他們又傳授了這些女真人一些簡單的練氣手段,習練之后有些人確實感覺身體更加舒服了,來聽傳道的人發多了,還終于有人成為了信徒。
王守青還無師自通的提出,應該改一下道觀的布局,將道觀前面的院落變成一個聚會的地方,還從城中找來了貨郎到他們的院落前賣貨;并且還不得不違背真道的道義,向正一道學習,允許道士吃肉。
這樣一來愿意來道觀看一看的人更多了,除了那些想學練氣手段的人,又有很多對此不感興趣的成為了信徒,更有一批老人愿意當道士、道姑。雖然老人們用處不大,但作為第一批在地收的道士,他們仍然非常重視,給他們治病、置辦衣服,十分關懷。
就這樣,他們的局面漸漸打開了,也有年輕人愿意當道士了,一直到今天,甚至有了道童。
張一山的思緒回到眼前,吩咐徒弟將從城里帶過來的各種禮儀用品拿出,依照禮儀擺放起來。
當地的百姓前幾天就聽會有齋醮可看,不管對道教感不感興趣都趕來看熱鬧。
張一山一絲不茍的舉行儀式,持咒掐訣、踏罡步斗,念唱步虛聲詞,并且大幅縮減了禮拜、誦經、存思等環節的時間;王守青等人擔任監齋、高功、都講等執事,在一旁協助。雖然仍有許多限于條件不得不簡略的地方,但仍不時引起在場女真人的驚呼聲;受到現場氣氛的感染,當場又有幾個年輕男子愿意成為道士。
張一山十分高興,連忙吩咐王守青為他們傳戒。同時讓其他的人收拾各種物品并且放到后院,這些物品以后就存放在綏寧村了。
伴晚時分,張一山要返回城里時,王守青興奮的和他道:“師父,幾個年老的人雖然對于教義還不太明白,但愿意陪同我們去其他他們相熟的女真村落傳教了!
“這真是太好了,”張一山道:“咱們終于有了一些虔誠的信徒。”
王守青意氣風發的指著西面道:“師父,將來這無數的女真村落之人,定然都會變成虔誠的信徒。”
“但愿吧,這無數的女真村落的人,都成為真道的信徒!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