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
這一日是允熥繼位后訂下的百官休沐日,所以他不必上朝。不過允熥即將出巡,對朝堂之上的事情并不特別放心,又將六部尚書叫進宮里吩咐了幾句話才前往御花園過節。
允熥來到御花園的時候,所有的妃嬪和其余人等都已經到了,見到他走過來趕忙行禮。
允熥笑道:“今日是過節,這些禮節都免了,大家都坐下吧。”
“是,陛下。”大家都恭敬的道,隨后坐下。
當然,不恭敬的人肯定有。敏兒從座位上跑著過來撲到他身邊道:“爹,你怎么這個時候才過來?敏兒都等了你半天了。”
“爹剛才有些事情要處置,所以晚了些。”允熥彎腰將她抱起來笑道。
“今日不是休沐日,爹爹不用上朝也不用批答奏折么?怎么還有事情?”敏兒問道。
“今天確實是休沐日,不必上朝。可是奏折還得批答,不是完沒有事情可做。”允熥又道。
一邊著,允熥已經走進在御花園最高的這座假山頂上的亭子,將敏兒放回她的座位,在主位上坐下來。
宮女們得到他的允許,將糕點送上來,并且開始演奏樂曲。
允熥吃了一塊糕點,環顧四周。
他很有些感慨。十年前,就是在這里,他提出了設立講武堂的提議,再一次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也在這一天,他出宮去第一次逛京城,回來后又得到朱元璋的接見,提出了自己有關于寶鈔的建議。多年后想起來,發覺自己能當太孫就是在這一天打下的基礎。
可是那個人已經看不到了。
允熥一時間有些想哭,就和上個月八月初八他的生辰那日一般想哭。
坐在允熥身旁的熙瑤馬上發現了他的異樣,關切的問道:“夫君這是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十年前的事情。”允熥輕描淡寫的道。
不過即使他如此輕描淡寫,熙瑤也一下子明白了他在什么。熙瑤是允熥的皇后,入宮后一直在不動聲色地打探允熥過去都做過什么,對于洪武二十五年的這一次重陽節宴飲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過熙瑤不能表現的自己對此特別了解,道:“夫君為皇太孫那一年的重陽節宴飲,夫君是睹物思人,思念皇爺爺了吧。”
“確實如此。若是皇爺爺現在還活著,他一定會高高興興的抱著文垣,把在京的所有叔叔兄弟就叫進宮里,一起宴飲。”允熥道。他的眼眶有些泛紅。
熙瑤沒有出言相勸。她從過去七年與允熥相伴的經驗來看,這樣的時候自己來勸沒有用處。不過有人的勸是有用處的。
“皇兄,是在懷念十年前的重陽節宴飲,懷念皇爺爺吧。妹妹倒不怎么懷念十年前的重陽節宴飲,只記得當時皇兄了有關講武堂的事情,還有二哥了什么,皇爺爺沒有接受。但妹妹也很想念皇爺爺。皇爺爺當年……”昀蘭也十分傷感地道。
這個時候,能勸允熥的只有朱元璋的后代們,因為允熥認為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孫都十分照顧,大家一定都很想念朱元璋。而今日來的人中,寶慶今年八歲當時還沒有出生;昀芷和允熞分別是十三歲和十二歲,十年前太沒有參加宴飲;昀蘊今年十五歲,當時雖然參加了但年紀還不記得什么了;只有昀蘭今年十八歲,當時已經八歲,還記得當時的事情,能夠勸。
允熥聽了勸,慢慢收回悲傷的情緒。隨后他認真看了看昀蘭。這是自從去年他得知她偷偷喜歡上楊峰已來第一次和她這樣近距離的接觸,之前過年的時候他們都沒幾句話。
“昀蘭,你現在可還記掛著他?”允熥問道。
昀蘭沒有話。不過允熥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嘆了一聲,道:“但愿你成婚后能幸福。”
“皇兄,謝謝皇兄的囑咐。”昀蘭道。
允熥隨即不再關心她。不過因為提到了婚姻之事,他又對熙瑤吩咐道:“昀蘊今年也十五了,你看一看京中的人家,有沒有年歲在十六以下、十四以上,家世是侯爵到指揮使,不管是勤奮好學還是武藝高強只要自己肯上進的子弟,若是有合適的,挑選為昀蘊的夫婿。”
“好的,夫君。”熙瑤答應道。
“還有過幾日就是煕揚和齊泰的女兒的婚禮了,你以我的名義送一份禮物,再以你的名義也送一份禮物,表明對這樁婚姻的贊許。”
“不過你萬萬不可出宮去參加婚禮。到時候我不在京城,熙怡也不在京城,你千萬不能出宮。”允熥又道。
“知道了,夫君。”熙瑤雖然心有不甘:當初妙錦的外甥成婚,她就出宮參加婚禮了。不過她也知道妙錦的外甥地位與自己的弟弟不同,現在的情形也和那時截然不同,所以能理解。
“還有夫君明日就要去廣東巡視之事,她們,”允熥指了指敏兒他們幾個,“還都不知道吧。”
“敏兒還不知。”熙瑤壓低聲音道:“妾早就叮囑宮里所有的主子、下人和女子學堂所有的人,不能和她皇上要出宮巡視之事,違者重處。況且她要是知道了,現在肯定鬧起來了。”
“文垣、文垚、文圻他們幾個也不知道,不管是臣妾還是其他人,都沒有。”
“但是思齊臣妾就不清楚了。前幾日梁國公去廣西前,曾經將思齊接出宮住幾天,也不知她會不會在梁國公府里知道。”
“思齊不必擔心,她即使知道了,也不會的。”允熥一邊著,一邊看向思齊。
思齊感覺有人在注視她一般,忙抬起頭來,就見到允熥的眼睛正看向她。她馬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允熥于是把思齊叫過來,了幾句話。雖然自始至終他們都沒有談到關于出巡之事,但允熥已經明白思齊都已經知道了,并且她不會和敏兒的。
允熥有些感慨,為何思齊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要是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么聰明該多好。但又轉念一想,思齊能這么聰明,和她的身世有關,和她寄養在皇宮但又不是皇族中人有關,敏兒就算和她的智商情商一樣,多半也達不到她的水平。就像寶慶,原來也是笨蛋一個,但這些年卻來知書達理,與仍舊瘋玩的敏兒完不同。因為敏兒的親爹已經駕崩四年多了。侄兒的照顧,終究和親爹的照顧不同。
允熥隨后和所有的嬪妃、兄弟姐妹都了一番話。輪到和賢琴話的時候,允熥忽然想到什么,認真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讓她十分莫名其妙。不過也只不過是一會兒,賢琴自己過后也沒有在意。
下午允熥又處置了幾件事情,晚上前往妙錦的延禧宮。
妙錦很舍不得與允熥分開這么長的時間。雖然允熥在京里也不是完屬于她,但每個月至少有六天是屬于她的;可他離開了京城,就一天也沒有了。
“夫君,把臣妾也帶上吧。臣妾也想跟著夫君去廣東。”她道。
“夫君已經要帶著熙怡和莎兒了,再帶著你,人太多了;并且你的份位太高,是后宮僅次于皇后的人,不便出宮。”
“夫君已經囑咐過皇后我不在京里的日子不要出宮了,你也一樣,可以宣安王妃、魏國公夫人等人入宮,但是絕對不能出宮。”允熥道。
“嗯,妾知道了。”妙錦故意做出不高興的表情道。
“你呀,就不要孩子脾氣了。”允熥笑道。
“那臣妾就不孩子脾氣了。”妙錦撲到允熥身上,道:“好幾個月見不到夫君,夫君再給妾一個孩子吧。”
“怎么,你懷了身子就不思念夫君了?”允熥笑道。
“哪有!夫君你曲解妾的話。臣妾只是想為夫君再懷上一個孩子。”妙錦趴在允熥身上,緊緊地抱住他,道。
允熥也不逗她了,一把將她抱起來,走到床邊將她扔到床上。妙錦也知道明日就見不到他了,今晚完放開了矜持,和他抵死纏綿。
第二天一早,這一晚被妙錦纏著都沒有睡多長時間的允熥睜開想要打架的眼皮,輕輕挪開妙錦的身子,在用早膳的時候又囑咐熙瑤道:“等后日,你和敏兒我已經出京巡視了,并且將這封第一封信給她。之后每過兩日就將預留的一封信給她看,讓她以為是我給她寫的信。”
“等預留的信都用完了,我在路上寫的信也該到了。你接著給她看就行了。”
“知道了,夫君。”熙瑤有些感動,一個皇帝能對自己的女兒這樣,她不知道歷史上是不是有先例,但至少朱元璋都沒有做到。
‘敏兒他們能夠這樣的父親,真是太幸運了。’
允熥叮囑過敏兒之事,覺得再沒有什么事情,離開了皇宮。
隨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儀式后,允熥登上已經張掛起大明日月旗和龍旗的大船,離開了京城。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