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無數漢話或者當地土話的吶喊聲響起,數千人揮舞著手里的鋼刀或長槍在互相搏殺。 rg
無數身穿大明號坎,或者僅僅是身上裹著一層布,上面寫著斗大的漢字‘蘇’的人排成整齊的隊列,向前沖著。對面衣衫并不整齊的人顯然排不出這樣整齊的隊列,雖然也在奮力拼殺,但是被殺的節節后退,眼看就要退入身后的城池。
這時仿佛下雨一般,無數支箭矢從城池上射下來,射向正在前行的明軍,剎那之間數百人中箭,數十人倒在地上。
帶隊的武將馬上重新編隊,將之前被射倒在地的人空出來的位置填補上,許多士兵從背后將圓盾拿出來舉在頭頂,就要繼續向前沖鋒。
不過就在這時,從后面響起了“嘡”“嘡”“嘡”敲鑼的聲音;帶隊的武將一愣,隨即只能不甘心的下令退兵。
但他返回自家的營帳后,馬上前往大帳,對上面端坐著的一人道:“殿下,馬上就要打到他們的城門下,徹底擊敗啞魯國了,殿下為何突然鳴金收兵?”
端坐在上面的那人看起來僅有二十余歲,穿著一身大明的親王服飾,膚色不黑不白,長著一張方正的國字臉。雖然只是端坐在座位上,但卻能一下感受到從他身上傳來的厚重的威嚴。
他聽到面前這個武將的話,笑著道:“成安,何必著急?”
“你今日統領三個千戶,先后消滅敵軍近萬人,逼進啞魯人的城池,功勛著,孤都看在眼里。”
“但你的部下拼殺了一整天,已經十分疲乏了,所謂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也,若是再勉力強攻,恐怕會在敵軍的反撲之下敗北啊。”
“殿下,臣所部確實已經無力再戰了,但殿下可以調集其它所部接替臣所部攻打啞魯城啊!”成安又道。
“今天已經是伴晚時分了,即使換上其余力氣充足的士兵,也未必能在夜晚來臨之前打進啞魯城。若是被拖入了夜戰,就會變成一場大混戰,我軍的優勢頓消,亂戰之下未必一定能勝。為了穩妥,還是今晚好好休整一下,待明日再戰。”
“況且孤也并不著急。即使明日仍舊不能攻破啞魯城也沒什么,孤有的是耐心和啞魯人耗。”年輕的親王道。
成安這下再無其他的話好,躬身退下。隨后其他幾位武將也先后奏報幾件事,年輕的親王一一處置,不一會兒,帳內只剩下他和他手下的宦官二人。他低著頭坐在椅子上,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這個年輕的親王,就是三年前被允熥加封為蘇王,兩年前來到原三佛齊擔任國君的蘇王朱高煦。
自從建業二年朱高煦被封到此處當蘇王以后,朱高煦和朱棣先是徹底消滅了當地的滿者伯夷大軍余部,將其中一部分人處死,大部分人送到廣西朱贊儀手下。
隨后他們父子安定當地的局勢,沉重打擊了當地幾個勢力最大的寺廟,逼迫剩下的人對他們俯首稱臣。隨后朱高煦下令編戶齊民,將封國內所有的百姓都編入戶籍,完成了對于當地的控制。
之后他們父子就開始對外擴張了。允熥給他們劃定的范圍是蘇門答臘島,他們暫且也沒有違背允熥意思的想法,而原來三佛齊這部分地方位于蘇門答臘島的最東面,緊鄰爪哇島,于是他們就開始謀劃對西面啞魯國的進攻。
經過一年的準備,去年建業三年九月朱高煦親自帶兵進攻啞魯國的東部邊境,奪取數十個村子,俘虜上萬人。
啞魯人當然不會沒有反應,馬上反擊。不過朱高煦等的就是他們的反擊,他在邊界上成功伏擊啞魯人的軍隊,大勝之,并且隨即將所有的俘虜部坑殺,僅僅放回去三十六個人,以震懾啞魯人。
而后又經過兩個月的修整,朱高煦再次帶兵進攻啞魯國,并且一路打到了啞魯人的城池下,即將攻破啞魯國。
既然啞魯國即將滅亡,他正在思考的當然和啞魯國無關。他正想著的是啞魯國西面的蘇門答臘國和須文達那國。這兩個國家的實力比較強,起碼現在比他的蘇藩要強得多,他不能不擔心滅亡啞魯國后,這兩個隨后將變成蘇藩鄰國的國家會如何對待他的蘇藩。
“要不,就暫且留下啞魯國,不將它徹底滅亡?不妥,我先后下令殺掉的啞魯人太多了,以南洋這些番民的見識,我若是求和,他們多半會以為我已經后繼無力才會請求停戰,所以他們不會愿意就此停戰,即使暫且沒有實力大舉進攻,也會出兵騷擾邊境,讓我不勝其煩,所以只能滅了它。”
“可是滅掉后如何蘇門答臘和須文達那相處呢?”朱高煦冥思苦想著。
想了半天的朱高煦想不出頭緒,暫且停止了思考,讓隨身的太監給他倒水。
太監恭敬地給他倒了一杯水,同時道:“殿下,您剛才話,應該用自稱‘孤’的。”
“哎,總是不太習慣。”朱高煦道。
“可殿下必須習慣。”太監道。
“好了,孤知道了,剛才和文武大臣話,不就沒有出紕漏?”朱高煦笑道。這個太監跟隨他已經十多年了,十分親近,所以朱高煦和他話也隨便一些。
這個太監還要再,忽然帳外傳來聲音道:“殿下,乾安城(巨港)急報。”
“快進來!”朱高煦馬上道。乾安城急報,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一個身穿傳令兵特制衣物的人走進來,先跪下對朱高煦行禮,之后站起來道:“殿下,太上王命臣來傳急報:從京城傳來的旨意,陛下要征伐安南,南洋四藩國、蘇、蒲、洛、宋都要出兵。圣旨上每藩要出動數千人一同征伐安南。”
“數千人,數千人也不少了。咱們蘇藩現在手底下的漢人軍隊不過一萬多人,其余的兩萬多人都是當地的番民。現在還正在攻打西面的啞魯國,東面還要防備滿者伯夷,抽調不出幾個人來。”朱高煦道。
“殿下,太上王也知情形如此,但是朝廷的圣旨也不能不遵從,所以太上王和左相商議后決定出漢軍一千,番軍兩千,再調動一些水師,北上去攻打安南。出動的水師讓陳祖義派出,并且一路護送至安南。”傳令兵道。
“父王的處置很妥當。”朱高煦點點頭。但他隨即又道:“以何人領兵?”
“太上王,為了向朝廷表明蘇藩對此事十分重視,殿下和太上王二人必須有一人前往才好。殿下此時又正在與啞魯國打仗,所以太上王親自帶兵前往安南,留左相守乾安城。”傳令兵道。
朱高煦又點點頭,道:“可還有其它的事情?”
“殿下,無其它事情。”傳令兵道。
“那你退下吧。”朱高煦道。傳令兵行禮退下。
等他退下了,朱高煦自言自語道:“不行,攻打啞魯國得加快速度,不能久拖了。好在之前雖可以拖延,但也沒有拖延幾日。”
他忽然大聲道:“都進來!”
聽到他這一聲吼,守在帳外的人趕忙走進來。
“你們馬上,傳成安等人來見孤!”朱高煦道。
……
……
南洋,乾安城外的碼頭上,朱棣對蘇藩左相花英道:“花英,孤這就前往安南,乾安城就交給你來看管了。”
“太上王請放心,臣一定將乾安城為殿下守好。”花英道。
聽到他‘為殿下守好’,朱棣挑了挑眉,不過沒有對此什么,而是道:“不過應該也用不到你守幾日。高煦知道此事后,一定會盡快滅亡啞魯國,以收兵返回乾安城。你也不必太過擔憂。”
“是,太上王。”花英道。
朱棣又囑咐了他幾句,隨即下令開船。船只馬上離開了碼頭,向著雷州半島的碼頭行駛而去。
朱棣向乾安城又望了一會兒,隨即轉身走進船艙內。
一走進船艙,朱棣就對面前一人笑道:“我只是讓你派出手下人來護送陸師前往大明,你怎么親自帶著船隊來護送了?”
他面前這人聽到朱棣的聲音,仿佛十分害怕他一般馬上就站了起來,并且道:“太上王親自前往兩廣,臣豈能不親自護送?”
這人就是前世名揚南洋,在孟加拉灣和南中國海一帶橫行霸道數十年,最后被鄭和帶領的船隊生擒,后來被送到京城處死的陳祖義了。
在朱高煦被封到這里為藩王時,他正占著三佛齊不遠處的渤林邦國自稱國主,手底下有大中型船只上百艘,湊數的船上千艘,實力相當于大明兩個水師衛。
上一世鄭和只是來南洋宣揚大明國威、虛耗錢糧的,所以對待陳祖義這樣的人就十分直接的采用了消滅的手段。但這一世朱高煦和朱棣是來開拓地盤的,對于附近實力強大的勢力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消滅,而是勸降。當然,這可能也和他們以當時手上的水師沒有消滅陳祖義的把握有關。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