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放心,肯定會的。曾頭市眼高過頂,目前還不會把咱當對手!比钇。
朱明道:“時候不早了,我去睡覺,你接著執勤吧!
翌日天剛亮營地里響起了起床號,早晨的訓練又開始了。朱明安排了訓練帶了兩個莊丁又回村里,這幾天事情特別多。朱家村和西塘村的沙石荒灘有近一萬畝,荒山兩萬畝,溪流沿岸有十多里的河灘也是可以改造成魚塘利用的,這時候畢竟人口稀少,村落不是那么集中,這荒灘種糧食的話改造太過費力氣,而且產量也不行,空著就浪費了,因而朱明打算部利用起來。
剛剛出了營地不久劉有民就騎著馬匹過來了,朱明道:“劉有民你過來做甚?”
“回少主,桑樹扦插的事情有著落了,我從外村雇傭了幾個行家指導,短工也找了一百個,二百畝桑苗扦插用不了幾天就完成了,我是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嚇了我一額頭的汗啊!
“什么事情,至于嚇成那樣嗎?”朱明問道。
“去年青州府地界六月份發生大規模蝗災,有好幾個縣顆粒無收,咱們莊上的長工就有去年逃難來的。青州濟州距離不算遠,難保咱這里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更何況少主對土豆、番茄和胡蘿卜寄予厚望,五百斤花生種子也播種了五十畝,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眲⒂忻。
朱明也嚇了一跳,原來在新疆農墾兵團的時候朱明可是見過蝗蟲災害的,那時候有農藥,有機械噴霧滅蟲自然是不怕,現在呢,啥玩意都沒有,真要是鬧起蝗災來自己帶來的棉花、玉米、花生、朝天椒都成渣渣了。
朱明的大腦飛速旋轉,農業上的事情難不倒住的,沒有農藥有雞鴨啊,通過雞鴨控制蝗蟲是非常有效的。
“鴨子、鴨蛋。雞,雞蛋哪里有的賣,要大量的,多好!敝烀鲉枴
劉有民道:“少主莫急,雞鴨這些東西很多很多,要知道咱們這靠著水泊梁山,水泊里能收個三五千鴨子還是有的。鴨蛋就更多了幾萬鴨蛋不成問題吧。雞的范圍更廣了,收一兩萬雞,十幾萬雞蛋不成問題吧!
朱明點頭,這個數目還是比較滿意的,“火炕孵化雞鴨這個技術誰會?”
“聽人過,火炕孵化靠感覺掌握溫度,很高深,都是傳男不傳女的技術,具體的就不知道了。不過少主為何問起雞鴨來了!
朱明笑道:“天機不可泄露,咱們快去監督著育苗吧,除了桑樹苗,楊樹苗、柳樹苗都培育些,等秋天我有大用途,切莫耽擱了!
扦插育苗不是什么稀罕的技術,直接點就是把去年新發的樹枝用剪刀剪成四寸長短的一段,整理好后插在地里,然后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一個月左右就能生根了。當然能扦插的樹都是非常容易樹枝生根的樹種,如桑樹、柳樹、楊樹等,至于不能不容易生根的樹種則不能用這個辦法進行繁殖。
朱明過去指導了一下,主要是把密度安排的更大了些其他的也沒啥了,當然大家都很驚訝,第一次見到有人培育二百多畝的樹苗呢,要知道一畝樹苗怎么也有一萬多棵,二百畝地最少二百萬棵,數量龐大的驚人。
朱明來到養殖場的時候羊已經出去放牧了,牛馬都在農忙,養殖場顯得有些空蕩。
“少主來了。”養殖場長工給朱明打招呼。
“是啊,你們主管李林呢。”朱明問道。
“在新建的養豬場!
朱明來到養豬場的時候李林正給新買的大黑母豬檢查身體呢,這時代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肉食很少,能吃上飯的都算好日子,偶爾吃肉也是以羊肉為主,少量的是豬肉。至于牛肉一般只有傻子才會到飯店里一拍桌子,,給我來二斤牛肉。首先牛沒人會隨便殺,牛是耕地拉車的重要勞動力,留著拉車耕地遠遠比殺掉創造的價值更高,其次殺掉的牛不是病牛就是老死的,更何況常年勞作的牛肉非常結實,吃起來口感很差。
“新進了多少頭豬?”朱明問道。
“新進母豬三十頭,公豬兩頭,育肥用豬有二百頭,每頭才二十來斤,不過可以保證這二百頭豬年底可以出欄。等場地建設完可以再買二百頭母豬!
“一頭豬能長多重,到年底!
“二百斤肯定沒問題的,如果舍得糧食,三百斤也不是沒可能。陳年的高粱大豆還有不少!薄澳憧粗才虐桑@二百頭豬過年肯定出欄,我有大用途,等過兩年天王米豐收了你給我建設個萬頭養豬場,一年出欄一萬頭。”朱明道。
李林搓搓手高興的:“那感情好啊,一萬頭豬排成隊都能排到縣城了吧。”
朱明笑道:“到縣城才幾十里地,排隊到縣城有啥稀奇的。今天過來是有要緊事情,去屋里談!
朱明把李林叫到了屋里,朱明道:“現在需要大批的雞鴨,我會安排總管配合你,在溪邊上新建鴨舍五處,每處最少能養三千只的那種規模。在荒坡那新建雞舍十處,每處規模也是最少三千只!
“一萬五千只鴨子,三萬只雞,這可不好買。”李林提議。
“成年鴨子你就收三千只吧,成年雞就收六千只,其他的收雞蛋。用母雞孵化一批,再有你就是附近能找到懂火炕孵化雞鴨的人嗎?”朱明問。
“有,天山湖那邊有不少人懂這個,都是孵化鴨蛋和鵝蛋的,雞蛋用母雞孵化就挺好,一只母雞能孵化二十個蛋,最少能出十五六個雞,母雞還會照顧雞,很好!
“那你安排人請一個這樣的人過來,不要怕花錢,一定要把這個技術學會!
李林撓撓頭:“要是讓人家傳授著技術,沒幾十兩銀子恐怕不成。再細節太多,最少也得一年才能學了!
“那就先請兩個人回來,邊給咱們孵化鴨子變傳授技術,趕緊安排吧!敝烀魉κ肿吡耍盍诌@人看似木納實際能力不錯、馬、牛、羊、豬都養的挺好,衛生消毒還有安排獸醫定期喂藥,有病畜隔離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難得的是李林居然配出來了治病的藥包來,比如治療牛消化不良的藥,已經配好了制作成了藥丸,有牛出現癥狀直接給牛喂藥。有點中成藥的意思,朱明打算等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就把這中成藥作為自家藥店的主打藥進行銷售。
李林立馬行動,回朱家村和總管商議,總管派了兩個經常外出的莊客去石碣村找阮英,讓他派船去天山湖請人。又派出了幾十人走街串巷開始收購雞鴨及其雞蛋鴨蛋。
鴨舍修建的簡易,再溪流岸邊的高處搭建,因為時間短任務重,圍墻用的木頭柵欄,里面也是用木頭搭建架子,上面苫布蓋住,簡易的鴨舍就成了。
兩村中間的這條溪其實不算,夏季暴雨的時候水面有十幾丈寬,平時也有個五六丈寬,水不算深一米左右,水流緩慢兩側還各有七八十十米的濕地,長滿了野草。第一個鴨舍用了三天就完工了,第一批鴨子也到了,足足三千只,都是在水泊附近的漁村收購的,大大的鴨子各色各樣,有花的,有白的,有綠頭的。李林進行了簡單分類,把同一品種的鴨子放在一起,不同的品種的等日后新建了鴨舍再趕過去。
眾養殖廠的莊客也累壞了,忙碌了好幾天傍晚閑暇下來的時候大家來溪水邊休息,有人道:“你們少主這是為啥忽然要大規模養雞鴨了?”
“肯定是要給大家吃雞鴨蛋了唄,我可是聽了,新建的學校去上學的學生每天管兩頓飯,咱少主仗義,早飯還不得給孩子們吃過煮雞蛋啊。”另外的莊客道。
“我看是要給大家喝雞湯了!北娙肃粥止竟。
就在大家伙收雞建雞舍的時候,朱家村東三十多里外的汶上村華家父子兩個正在商議是否賣雞的問題。
楊家是晉上村的中等戶,二百畝地,四頭牛,偶爾還雇傭村里人幫忙。老楊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家了,二兒子也不了,都二十歲了,生得中等身材,儀表堂堂,更有的一副好身材,算得上咱大宋的帥哥,按理也該成親了,只是這老二楊雷是朱家朱明的粉絲,酷愛練拳腳,平日里農田的活也不干,專門給家里放牧一千來只蘆花雞,慣用一條三十斤的混鐵棍,力氣很是不,更難得是楊雷打的一手好彈弓,五十步內幾乎百發百中,用黃豆粒大的鐵珠子一下能打死一只野雞。
“爹,朱家正在收雞,咱晉上養蘆花雞最多就是咱們家了,不如把這雞送給朱公子,我去跟他混個前程啊!睏罾椎。
老楊吧嗒嘴:“那是一千只蘆花雞啊!
“又不是送,留下二百只,送八百只!
老楊道:“這朱明開酒店,開百貨商行,開馬市,又辦醫館學堂,顯然是志向不,為了你的前程我就賭一把了,明日一早我就去朱家村送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