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潛再次拜見蔡邕,心情頗為沉重的道:“師傅可知董大敗潁川之兵于穎水?潁川太守生烹,穎水之內(nèi)尸骸擁塞,已成血河矣……”
“汝何得知?”蔡邕聽聞此言也是十分的震驚。.更新最快
“城內(nèi)已經(jīng)遍傳矣。”斐潛道。消息能傳遞的這么快,城都在傳,估計多半是李儒自己派人透露的,而其他人估計不太會干這個事情。
“現(xiàn)今陽崔如何?”蔡邕詢問道。潁川之兵被屠殺殆盡,那么就意味著作為潁川治所的陽崔門戶大開無人防守,而潁川多半的望族都在陽崔附近……
斐潛搖了搖頭道:“陽崔尚未聽聞有何消息,料想應(yīng)是無礙。”
斐潛看了看蔡邕,道:“明日即是大朝會,恐將議遷都之事矣!”
“遷都?為何遷都?欲遷何處?”
斐潛將之前和曹操所的推論,細(xì)細(xì)的給蔡邕講述了一遍,道:“……如今挾大勝之威,行逼迫之事,遷都之事已成定局……明日大朝,必不可勸,勸者必死……”
斐潛最擔(dān)心就是明天大朝會上,蔡邕師傅一時沖動奔出去勸阻,到時候必定會被董拿下,搞不好現(xiàn)場就給殺了,所以特地前來提醒一下……
蔡邕刷的一聲站了起來,眉頭緊皺,背著雙手,在廳內(nèi)度了兩圈,道:“應(yīng)不至此,若三公勸阻,其尚敢害耶?”
斐潛道:“若明日議遷都之事,三公多為持重之輩,焉會輕言可否?相國之威,又怎能因言而廢?故必先有焦熬投石者……”
三公那些老狐貍肯定不會輕易的跳出來和董打?qū)ε_戲,出言駁斥么可能是會,但是也就止于如此而已,明刀明槍的硬上么肯定不會,多是先派些弟去探探路,而這些弟必定將成為炮灰,等董將這些跳出來的嘍羅殺雞儆猴之后,這些三公自然也就知道董是下定決心要遷都了,誰勸誰死,哪里還會再出來觸霉頭?
當(dāng)然或許弘農(nóng)楊氏會表示得稍微強(qiáng)硬一些,但是未必完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而且這種強(qiáng)硬估計也是及其有限的……
蔡邕思索再三,卻搖了搖頭道:“此乃家國大事,焉能因生死而惜身耶?若三公不語,吾定直言!”
哎呀!
師傅啊,我緊巴巴的跑過來不就是為了不讓你找死么!怎么現(xiàn)在都講的這么明白了,您老人家還是要一個勁的要往死路上走啊……
況且您也就是個中郎,比您官帽要大得多的人都不會多吭聲,您您這個……
但是斐潛要直接這么的話,又有些不太好聽,蔡邕也未必聽的進(jìn)去,于是在一旁愁眉苦臉的絞盡腦汁,總是要尋求一個比較好的切入方式才好……
潁川太守李兵敗的消息傳開之后,頓時原有些騷動的洛陽一下子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雖然有人不相信,但是隨后傳來的消息讓許多人一下子就謹(jǐn)慎微起來。
那可是一個兩千石的太守啊,就這樣活生生的被烹了,嘖嘖……
那條穎水據(jù)整整紅了三天才漸漸變回清澈,聽漂浮的無頭尸體整條河都是……
噓……
幾個嘰嘰喳喳湊在一起的低級官吏看見李儒走了過來,連忙相互示意了一下,慌忙躲到一旁,恭敬的給李儒讓開道路。
李儒目視前方,連看一眼這幾個人的興趣都沒有,昂然而過。
殺一個的地方豪強(qiáng)有什么用?就算是殺掉一百個地方豪強(qiáng),都沒有直接撲滅掉其中一路關(guān)東聯(lián)軍讓人膽寒!
原先之前董軍被白波軍打敗的事情傳開的時候,洛陽內(nèi)部的大官員還都有些浮躁,人心思動,甚至有不少的人開始公然跑到袁家府上去排著隊求見……
而現(xiàn)在袁家府門前一下子就冷清下來了。
董原來并不是個花架子啊!
關(guān)東聯(lián)軍勢大又能如何?
董軍就這樣在酸棗聯(lián)軍的眼皮子底下輕易無比的屠殺了潁川的一路兵馬,這樣一來,對于關(guān)東聯(lián)軍和董軍隊的雙方的實力就要重新衡量了……
李儒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并且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挾這場勝利的威名,就可以展開遷都的計劃了……
次日正好的是漢代大朝會。
漢代大朝會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歲首之時,舉辦的大規(guī)模朝會,朝會在天色微亮?xí)r由禮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級進(jìn)入殿門。宮殿中陳列著車騎兵衛(wèi)及各色旗幟、儀物,禮官傳言“趨”,文武百官即整齊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東西向分班排列。皇帝則是在一片鐘鼓禮樂聲中,由內(nèi)侍簇?fù)碇溯浥R朝。
這種歲首朝會參加的人最多,甚至還有外國番邦的人員朝賀……
另外一種是每個月的初一舉辦的大朝會,這種朝會則是“……公、卿、將、大夫、百官各位朝會……”,匯報各個部門上個月的一些事項,并探討一些國事并進(jìn)行實施安排等等,基算是六百石以上的官員部都必須列席參會的一個重大的政治活動。
此次的朝會就是每月一次的大規(guī)模朝會,六百石以上官員均到場。
董是相國,可以劍履上朝,見了皇帝也不用拜見。等到百官都到了,董方一搖三擺,大刺刺的來了大殿,在皇帝座位旁邊特設(shè)的相國之位坐下,抿著嘴,板著滿臉的橫肉,血紅色的眼珠子從左至右在百官身上橫掃而過,好多被董看到的官員似乎都下意識的縮了縮身體。
董的目光旋即停留在太傅袁隗的身上,而袁隗一直低著頭,垂眉低目不言不語,從董的角度也看不到袁隗的面容,所以也猜測不出此時袁隗有些什么想法。
不過現(xiàn)如今袁隗就算有什么想法也無所謂了……
禮樂聲中,皇帝劉協(xié)走了出來,登上了寶座,待其坐下之后,百官便向皇帝朝拜,但是因為董也是坐在金鑾寶座之側(cè),而且從身形上來是劉協(xié)的好幾倍,所以猛地一看,甚至都會忽略了劉協(xié),倒像是百官在向董朝拜一般。
劉協(xié)偷偷看了一眼董,然后才微微擺手示意,站在劉協(xié)身邊的宦官尖著嗓子喊道有事速奏,無事退朝……
李儒沉著臉,眾而出,秉奏道:“漢東都洛陽二百年,氣數(shù)已衰,現(xiàn)長安多有祥瑞,當(dāng)請陛下西幸!”
一言既出,四座皆驚!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