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荼點了點頭,大水圍困,呂荼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才能沖出包圍圈,所以軍士的用水一定要注意,以防止出現大規模的腹瀉甚至是瘟疫。畢竟這場鄭都之戰,死的士兵尸體,并沒有來得及完全打掃干凈,處理好埋入地下。
所以遠遠瞧著,水中還時不時的隨處能看到漂浮著的士兵尸體。
“無論如何,都要盡快離開此地,無論多大的代價”呂荼一拍女墻,對著身后的眾軍將道。
“諾”
兩天后,京,管,祭三地,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齊國這三位老將,依次得到了呂荼被大水所困的消息。
這消息自然是信鷹傳達的。
三將先是驚愕,接著又有些暗喜,因為終于有用他們的地方了。
這三處駐扎在大河南岸的大軍本來是防韓國偷襲的,如今因為韓國完全陷入了與趙國之間的大戰,所以三軍并沒有多大的用處。
三將立刻名鼓師擊響戰鼓聚將,準備回兵救援呂荼。
按照密信中交代的計策,三將帶軍迂回西進,偷襲魏軍的后路,弭地,然后再兵分三路,接次圍攻魏軍的糧草之地密城,迫使魏軍從鄶撤軍,以保證齊軍主力的安全突圍。
魏軍的行軍主帥大帳位于一張巨大的木筏之上,其周圍則是被無數的小木筏環抱,每一個小木筏上都有魏軍或坐或站,或擦拭兵器,或正在打盹休息,就好像是蜜蜂維護自己的老巢一樣。
王詡走出行軍大帳,正要伸個懶腰,為了謀劃成功這次大戰,著實把他給累的不輕。就在這時一名魏將劃著木筏急匆匆往這邊趕來。
“國相,不好了,齊軍偷襲我軍屯糧之所,密城”
魏將還沒有跳上王詡所在的軍帳木筏,當他看見王詡后,忍不住大叫起來。
王詡聞言微微發愣,齊軍偷襲魏軍的軍糧囤積之所密城?怎么可能?齊軍不都是被圍困在鄶地嗎?它哪來的兵力?莫非是呂荼故意弄來騙我退兵的后手?
王詡陷入沉思當中,那魏將跳上木筏后,看到王詡不言語,以為他沒有聽到自己方才的高喊,于是又重復了一遍。
王詡淡淡道:“哦,你是如何得知此消息的?”
言罷仔細觀察那魏將。
那魏將慌忙把自己得到的東西遞送給了王詡,然后又把事情的前后解釋開來。
原來那魏將閑著無事,見天空有獵鷹盤旋,便心生狩獵的**,于是拿起長弓,彎弓射箭,偶然之下,射殺一只獵鷹,從水里撈起獵鷹后,才發現獵鷹身上竟然綁敷著布絹。
布絹自然是齊國三老將寫給呂荼的絹信,信上說大軍已經奉命集結,必然不會辜負大王的期望,半個月內,弭地和密城必定會被我軍拿下。望大王無論如何都要再堅持半個月。
王詡看著這封被水浸濕的信,眉頭蹙成了一團,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呂荼和孫武故意使出的**計,誘使自己退兵?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看山是山的人,一種是看山不是山的人,看山是山的人淳樸快樂的活著,看山不是山的人傷腦筋痛苦的活著。
可是就是這種傷腦筋痛苦的活著的人還自以為比別人高人一等。
王詡和呂荼一樣就屬于后者,你給他看山反而他覺得山并不是山。
是誘使之計還是這真是實情?
王詡越想腦袋越大,對于別人他能很快做出決斷,可是對于呂荼和孫武,他卻是沒有這個自信了,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誰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呢?
“任將軍,發生了何事?”項橐不知何時也跳到了這個木筏上,他看到王詡發呆不由奇怪的問向那旁邊的將軍。
任將軍也就是先前彎弓射鷹前來稟報齊軍要偷襲弭地和糧草囤地的魏將。
任將軍看到項橐,急忙抱拳解釋。
對于這個駝背項橐,任將軍是不敢怠慢的,雖然項橐沒有爵位和官職,但是他還是不敢得罪,一則項橐是王詡的弟子,而他任將軍對王詡是拜服的五體投地,所謂愛屋及烏是也;二則,有宮中傳聞說,項橐即將成為小太子都的夫子,以項橐的才華和人脈,那就是將來的權臣,當然更有可能是輔相。
所以綜合這兩方面,任將軍見了項橐都會恭敬有加。
王詡這時才從自己的思考中轉醒,他把那封信遞給了項橐,讓他看看,能否發現些端倪來。項橐快速掃視一遍,捋須想了會兒道:“夫子,弟子建議立馬帥兵進攻鄶城,若是到三日之內還拿不下,就立馬撤兵,在齊軍援軍到達密城之前,在道路兩旁伏擊”
“只要消滅掉齊軍的援軍,我們就算是喪失所有奪取的鄭國土地,并撤退回本國之內,但事實上都是我們勝利了”
“因為這場對齊之戰,我們并不是為了要呂荼的命,而是為了讓齊國大敗,催發他國內的矛盾而已”
項橐的話擲地有聲,王詡一拍額頭,幡然醒悟,身在局中,他差點忘記了初心,連聲大罵自己糊涂!
接著魏軍動員起來,一場對齊軍的進攻開始了。
齊軍能承受住這場攻擊嗎?
上萬木筏同時向在水中浸泡的城池進攻,蔚為壯觀,漫天的箭雨,收割著聚集在城墻上密集的生命。而同時一排排拋石車,拋石,砸向進攻而來的魏軍。
這場大戰持續到黃昏,雙方死人難可計數。魏軍最后還是沒有突破城墻,頹喪而回。
呂荼看著水面上的魏軍退去,心里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歡呼雀躍,因為他心里清楚,這城墻若是在水中再泡幾天,恐怕就會直接坍塌了。
這個時代的城墻都是泥土墻,雖然呂荼在小的時候就發明了磚,可是那種東西都不是隨便能用的起的,更何況,燒磚的技術一直被齊國內府嚴密控制,沒有外傳,鄭國雖然有錢,但是為了建造這么大這么厚的城墻,他也是用不起的,而用不起,又沒有自己的燒磚廠,結果只能有傳統的土法澆灌城墻。
所謂的土法澆灌城墻,既是,先用木質模胚,做成墻狀,然后把泥土倒進模胚內,形成一面獨立的泥土模胚墻,然后在把大量的柴火覆蓋在泥土模胚墻上,用火點燃,等柴火燒盡,模胚燃盡,那面土墻也就建造好了。
據說這種澆灌土墻的方法是伏羲氏發明的,十分的古老滄桑,不過能在悠久的歷史長河當中被人繼續使用不得不說這個澆灌土墻的方法還是十分不錯的,不然也不會被時間認可。
這種土墻尋常時十分的堅固,但是一旦遇到大水浸泡,土墻就完蛋了,很快它就會塌陷。
鄶地的城墻都是土城墻根本經不起大水的浸泡,再加上魏軍臨走前故意的破壞了土墻的關鍵部位,所以土墻崩塌速度更加快了。
“援軍一定要快點到來!”呂荼心中默默念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