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沛地,當初我們選擇在此地會戰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旦宋軍會戰失敗,他的殘軍根本無法連續逃出泗水,丹水,最終的結局是被我們剿滅在泗丹之間”
呂荼和眾軍將聞言皆是點頭,齊軍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和車兵部隊,宋軍潰敗后,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想逃出不被追上,無疑是天方夜譚。
看著眾人點頭,孫武繼續道:“然而若是把會戰地點改在了芒碭山下,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芒碭山離宋國國都不到五十里,屬于宋國的腹心之地,若在那里決戰,我軍就不得不深入敵軍內部,為了防止在會戰中敵軍從后面三方偷襲,我們定然會分兵三方,以為警戒,這樣我們會戰時所用的兵力就會大大減少,這是宋軍的第一個打算”
“宋軍的第二個打算,是在芒碭山會戰,一旦宋軍戰敗,宋軍可以在睢水水軍的支援下,立刻回到國都固守,面對三面環水的巨大城池,我軍要想攻下,最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的時間對于宋軍已經足夠了,因為我軍滅宋,早已經是傳遍天下,想來天下的諸侯定然會藉此對我軍發難,最有可能的是以天子的名義重新組成諸侯反齊陣線,驅兵百萬伐我齊國”
聽到孫武說諸侯反齊聯盟會驅兵百萬,眾軍將無不倒吸了口冷氣。他們現在是明白了,為何自家大王在開戰之前,就準備了六十萬的兵力,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眾人心下感慨著,耳朵則是繼續細聽孫武的解說。
“當然諸侯國不是傻子,他們是不會在宋齊開戰前發動戰爭的,因為他們要借宋國人的手,把我軍的主力鉗制在此地,而他們好驅兵,三面合圍我軍”
“而宋國人正是看出了此點,所以他們才愿意主動的去當這個釘子”
眾軍將聞言恍然大悟,這宋國是想借諸侯的勢抵抗自己,諸侯呢則是想借宋國的力量鉗制自己,然后再合圍自己,這是對于他們雙利的局面。
干,一丘之貉!
眾軍將無不憤怒。
“大將軍,既然如此,干脆我們直接大軍推進,步步為營,把宋國的土地一一拿下,最后再進攻宋國國都”四猛將中的子淵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子淵捷的建議獲得了不少將領的支持,這樣雖然會花費的時間長些,但是卻是最穩妥的方法。
呂荼也是點頭,孫武卻笑道:“此法雖然穩妥,但是若這樣滅宋,我軍最少得花費兩年時間,諸位將軍,你們耐的起碼?”
“這?”
兩年?開玩笑,若是打兩年的話,第二縱隊的十萬大軍都來了,滅宋后的果實就那么多,來一個第一縱隊就讓人肉疼了,還要來第二個?當然不愿意。
“那分兵十處,一處一萬,這樣橫掃,不就快了嗎?”有將軍建議道。
孫武道:“分兵,我軍就有被宋軍圍殺的危險”。
這些將軍們聞聽此言,想起當年鄭國之戰之事,不言語了。
畢竟宋國和魏國比起來,那兇悍程度并不差,更令人可怕的是宋國的兵力可比魏國多的太多。
若是自己分兵,宋軍用十倍于己的兵力伏擊自己,那自己就算僥幸逃出來,也會損失慘重,這不可取。
呂荼見下首的孫武似是早有定計,捋須微笑道:“大將軍還是把你的計策說出來吧,否則咱們的將軍們可要偷偷罵娘了?哈哈……”
眾軍將聽到自家大王如此說個個臉紅不已。
孫武笑著點頭:“此計倒也簡單,大王可令潁川郡郡守陳寅,率部一萬,兵出鬼閭,在我軍與宋軍會戰期間,偷襲宋都”。
呂荼聽到孫武的話,眼睛立馬在沙盤上找到鬼閭這個位置,當他看到鬼閭之東一百里距離處是宋國國都商丘時,頓時眸子亮了,一拍手道:“好!”
十萬齊軍過泗水,丹水,不一日便來到了約戰之地,孟渚澤之西,豫東平原唯一之山系,那芒碭山下。
呂荼望著被原始森林覆蓋的傳奇“神山”發出了不少感嘆,他感嘆的不是那個時空當中這里發生的傳奇,而是感嘆當年瓜分陳蔡兩國時宋景公說要在這里給自己挖一座墳。
廝言猶在耳,然而宋景公早已經化作枯骨。
呂荼沒有登芒碭山,原因是這里水澤遍布,加上是夏天的原因,山野之中隨地可見大蛇巨蟒,太過危險。
只是遠遠祭拜了宋僖公,和去看了當年孔國老孔丘在芒碭山的避雨處,便回了大營,準備接下來的會戰廝殺。
夏季雨水來的快也走的快,宋齊兩軍終于商量好了決戰的時間。
翌日清晨,火紅的朝陽從芒碭山上慢慢升起。
三十萬宋軍和十萬齊軍擺好了陣勢,一場曠世中原大戰即將開始。
宋國是好面子國家,它走了幾百年前所有大國會戰時應該有的禮節,那畫面看的是呂荼一愣一愣的。
不過呂荼也算是明白了,為何后人總是地域黑,黑宋國,這也太守舊和不知變通了吧?
不僅是呂荼看的是發懵,十萬齊軍全部是有些目瞪口呆,接著是轟然大笑。
三十萬宋軍面對十萬齊軍的嘲笑,卻是沒有一絲的動怒,還在沉浸在他們祖先流傳給他們的儀式。
子淵捷看不下了,對著呂荼道:“大王,乘著宋軍如此愚蠢之為,何不現在攻伐?”
呂荼聽到子淵捷的建議,是怦然心動,的確,宋軍現在一個個跪地祈禱,正是他們發起進攻的好時候,只是他有些擔憂,畢竟自己若是乘著對方進行戰爭儀式時攻擊它打敗了對方,那宋國人會服嗎?
呂荼可不想滅了宋國后,宋國人因為會戰期間自己那個“乘人之危”而導致他們心有不甘。
“大將軍,這?”呂荼希望孫武能給出決定。
孫武道:“大王可知宋襄公之事?”
呂荼點頭,宋襄公也就是宋國的第二十代國君,有史書說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其名和宋國的歷代國君一樣,都有取非華夏名字的傳統,其名茲甫。
這位國君被后世嘲笑了幾千年,原因是因為在泓水之戰時堅持愚蠢的仁義戰術方針,導致宋軍的大潰敗,從此宋國退出一流國家舞臺。
不過與其他人相反,呂荼卻是十分敬佩這位宋襄公,認為他是真正的君子。
呂荼曾經做過一個夢,在夢中,宋襄公憤哭,舉臂怒指,罵嘲笑他千年的世人:
“君子不追殺受傷的敵人,不俘虜頭發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是不憑借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你們難道不知道嗎?”
“你們知道,可是你們自私,自私的裝作不知道”
“也是:如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自私的你們一向認為只有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才是對的,否則就是愚蠢,無知,傻瓜!”
“你們無恥,不遵循仁義道德,我茲甫卻不能與你們一起墮落,渾濁,我有我的倔強!”
“我茲甫寧愿做宋國的亡國之君,做這活著士人惡罵詛咒的對象,也不愿意違背仁義道德!”
“所以請不要用你們的自私來否定我的仁義,因為,踏馬的,你們不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