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聽罷,心中一怔,不禁暗暗罵道:“蔡攸這子的心地可比他爹蔡京毒辣多了,現在蔡京被罷相臥床不起,童貫在西軍,京師里就剩下我了。rg如果我再一走,那京師里就無人能夠鉗制住蔡攸、王黼一伙兒了。老子雖然掌管三衙多年,行軍打仗之事我是一概不知……媽的,蔡攸你個大混蛋!可征討梁山之事如果勝利了,更是大功一件,我要是能凱旋而歸,那我的位置坐的就更穩了。算了,搏上一搏吧!”
想到這里,高俅當即出班,沒有等趙佶話,便朗聲道:“啟稟陛下,梁山賊寇實在猖獗,臣愿意帶領一支勁旅前去平定。”
趙佶聽完之后,當即歡快地拍了拍手,道:“好,太尉出兵,必能凱旋。”
“謝陛下吉言。臣還有一個要求,還望陛下能夠答應!”高俅道。
趙佶問道:“什么要求?”
“此次出征,事關重大,樞密使童大人又領兵在外,無法制定作戰計劃。臣以為,陛下不若賜給臣一個節令,讓臣不僅能夠調動軍隊,還能指揮軍隊,如此一來,上下齊心,政令統一,必定能夠大敗梁山賊寇!”高俅道。
此話一出,立刻震驚當朝朝臣。
袁元聽到高俅此話,暗暗地想道:“大宋的軍隊一直是一個弊端,調動軍隊是樞密院的事情,指揮軍隊的是各個將軍的事情,自宋開國以來,便一直如此,從未有過特例,高俅這招可是妙招啊,一下子就解決掉了這個弊端。”
趙佶點了點頭,道:“好,朕答應你。高卿,你還有什么要求嗎?”
高俅想了想,道:“啟稟陛下,沒有了!”
袁元突然站出班位,朗聲道:“陛下,微臣有話要!”
趙佶道:“哦?袁卿有何高見?”
“啟稟陛下,微臣自為官以來,并沒有為大宋立下過什么功勞,此次圍剿梁山,微臣想與高太尉同去!”袁元道。
趙佶呵呵笑道:“袁卿也懂兵事嗎?”
袁元道:“微臣自幼學習兵法,行軍布陣了如指掌。”
高俅聽完之后,當即喜悅地道:“陛下,袁元一心想為大宋建立功勛,其心可嘉,陛下不若應允,讓他與臣同去,早晚也有個商議的人,豈不美好?”
趙佶道:“好吧!兩位愛卿聽令!”
“臣在!”高俅、袁元同時答道。
趙佶緩緩地道:“朕命高俅為征討大都督,暫為樞密副使并且節制京東西路所有州府,袁元為征討先鋒,起兵十萬,于明日啟程,攻打梁山,望兩位愛卿務必要凱旋而歸。”
高俅、袁元同時回答道:“臣等遵旨。”
早朝退后,高俅和袁元并肩出了宣和殿,一起朝皇宮外面走了出去。
到了皇宮外,高俅環顧了四周,見沒有什么人,便拍了拍袁元的肩膀,道:“老弟,你他娘的好眼色,知道圍剿梁山是個美差,一旦獲勝,功勞肯定是大大的。不僅可以博得皇上的贊譽,也可以在京師站穩腳跟,我沒有看錯你,你果真是個人才。”
袁元呵呵笑道:“太尉大人過譽了,若不是太尉大人在皇上面前的那一句話,估計下官也不會有如此機會。下官要多謝太尉大人了,什么時候太尉大人來一次第一樓,我一定好好地宴請太尉大人一番。”
“哈哈哈!爽快!不過,明日就要出征,我還得調兵遣將,沒有時間去赴宴。等這次咱們凱旋了,再擺一個慶功宴也不遲。對了,你為先鋒將軍,準備要幾萬人馬?”高俅問道。
袁元想了想,道:“一切憑太尉做主!”
高俅道:“皇上給了我十萬軍隊,你是先鋒官,那我就給你五千馬軍,兩萬步軍,你看如何?”
袁元道:“那多謝太尉大人了!”
“嗯,你且回去和家人告別,此次出征,可能會要一兩個月!明日午時,咱們在城東大營見!”高俅道。
“一兩個月?從京師到梁山用不了那么久的時間吧?”袁元好奇地問道。
高俅上前一步,一把拉住了袁元,輕聲道:“你懂什么,戰爭拖的久,糧餉也就多,我們撈的也就多。打仗可不只是打仗,要動點腦子,賺錢才重要,知道了嗎?”
袁元聽候,拱手道:“下官明白了,多謝太尉大人賜教。”
“呵呵,明白就好,你我兄弟,我也不把你當外人看,等凱旋了,我請你踢球。好了,咱們明日午時,在城東大營見!”高俅道。
袁元拱手道:“太尉大人,一路慢走!”
高俅擺了擺手,道:“你也回去吧。”
話音落下,高俅便坐上馬車,奔馳而去。
袁元見高俅走了,心中便慢慢地想道:“這個高俅,居然抽兵血,可不是一般的壞!”
此次征討梁山,袁元想了很久,認為這是一個機會,通過他自己,改變能改變的。他也希望此次能夠服梁山軍隊來降,更希望將他們收編在自己的帳下。所以,他才自告奮勇,參加此次征討行動。
袁元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都在盤算著該怎么服梁山軍隊,梁山一伙頭目眾多,其中也是派系紛雜,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服梁山軍。但是,他總是喜歡有挑戰性的東西,就像他喜歡追那種特別漂亮的女孩一樣,追不上也不氣餒,因為一旦追上,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佼佼者。
袁元在心底發出了吶喊:“梁山,我要征服你……”
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九月二十四日,太尉高俅撥給了袁元兩萬五千人馬,讓其為開路先鋒,開始攻打梁山。
這領兵打仗,袁元可還是頭一遭,他知道古代戰爭,也頗為熟悉,經常沒事情喜歡玩玩《帝國時代》這一系列的經典單機游戲。他也喜歡看一些軍事歷史類的書籍,還曾經將古代三十六計做為泡妞的策略。除了這些,他人還喜歡看一些古代戰爭題材的影片,古今中外只要是好片子,他都看。
行軍打仗,看似簡單,真做起來,卻比較難。袁元要計算一下行程,每天走多少里,在什么地方歇息,還要派出哨探探明前方情報。一系列的調度,都要袁元操心。
袁元所統領的這兩萬五千馬步軍,都是禁軍,是皇家正規軍,而他現在的職位是廂都指揮使。宋朝的軍隊編制和官的叫法很特別,其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一廂轄1軍,一軍轄5營,一營轄5都,一都為1人。
各級統兵官分別為: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部頭(馬軍稱副兵馬使)。指揮(營)是禁軍基的建制單位,調動、屯戍和作戰,常以此計算兵力。為防止武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制。同時實行“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直接導致了宋朝軍隊作戰能力的低下。
袁元領了這一廂兵,浩浩蕩蕩地便從城東大營一直向東,順著官道,一路上走走停停,行軍之緩慢,實在讓人難以忍受。在出京師之前,袁元就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自己的老婆蔡甜兒留在家里,張俊也留在家里,以便負責照看第一樓的生意。袁元臨行前還拜會了一下蔡京,蔡京雖然臥床不起,卻也沒有什么大礙,畢竟人家有錢,好吃好喝地供奉著,那些許病也不足為慮。蔡京知道袁元要出征,便派蔡福跟隨在袁元左右,做個貼身護衛,也難免袁元會有什么不測。
梁山泊在鄆城、壽張兩縣間,山形突兀,路轉峰回,周圍約二十五里。岡上恰有一方曠地,足容千人居住。岡下有泊,可汲水取飲,雖旱不乾。古時名良山,因漢梁孝王出獵于此,乃改名梁山。
宋朝政不明,吏治廢弛,貪官污吏,布滿各路,盜賊乘時蜂起,所有淮南、京東一帶,無賴亡命之徒,落草為寇,便借這梁山為逋逃藪,只因么魔丑,隨聚隨散,所以不甚著名。至宋江入居此山,由群盜推為首領,立起什么水滸寨,造起什么忠義堂,先是集結了三十六個大盜,而又又聚起了一百零八個,托詞替天行道,哄動居民,于是梁山泊三大字,遂表現出來。
這宋江既沒有偌大家私,山上又沒有歷年積蓄,教他如何替天,如何行道?他無非四出劫掠,奪些金銀財寶,作為生計。不過他所往劫的,多是富而不仁的土豪,及多行不義的民賊。因此,京東一帶,百姓都宋江是個好人。
其實,歷史上的梁山泊和《水滸傳》中大有不同。袁元自然是看過《水滸傳》的,只是,自從上次在梁山上住幾天,他便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宋江等人是好漢,那也不假,劫富濟貧確實也干了這樣的勾當。宋江等人是盜匪,也不為過,因為不尊王化,擅自殺害人命,與盜匪無疑。
不過,歷史上的梁山泊的動靜沒有那么大,只是縱橫河朔和淮南一帶,沒有在南方的方臘動靜大。因為梁山泊離京師汴梁近,宋朝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坐視不理的,只得派大軍圍剿。前幾次圍剿都是地方軍,和一些少許的禁軍,沒有將他們當回事,誰知道竟然被宋江帶人一次又一次的殺敗,這才惱羞了宋徽宗,派大軍前來圍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