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每個列的營屋都是火炕屋,到了冬天,火熱的炕燒起來,溫暖如chun,足以讓士兵度過寒冷的冬天。
營屋內一邊是一個大通鋪,一邊是一些衣櫥,可以放自己的衣物東西。還有放置洗漱毛巾臉盤地木架。另一邊,則是武器架,擺放各人的兵器。
眾人紛紛在鋪位上放下了自己的被褥、臉盤、飯盤等。
為此,袁元還定下的一些營屋條例,犯錯的士兵都要受處罰。
營房內,有一個袁元起名為餐廳的吃飯地方,餐廳頗大,由二十間房子組成,里面有一排排的桌椅,可以輕松地容下五百多人同時吃飯。
伙食有足量的米飯,饅頭,湯面,青菜,只是沒有肉類,有時或許有魚。
經過三個月的足量伙食,cāo練時間改為天剛蒙蒙亮開始,時間延長到八個小時,當外面嘹亮的喇叭聲音,然后聽到軍官們在外面大吼的聲音:”起來了,起來了,一幫鳥人都起來了。”
接著就會聽到一陣亂糟糟的聲音。眾人手忙腳亂,忙紛紛起來,然后收床疊被,依次到營房外洗盥。
營房外有一條石砌的大水溝,溝旁是一排木架子,供各人擺放臉盤等。
完畢后到餐廳排隊吃早飯。早上一般是大個地饅頭,吃得心滿意足后,各人回屋取兵器。
士兵一般都是文盲,辨認各種復雜地旗幟鑼鼓號令,是很不容易的。袁元仔細權衡之下,決定廢除旗幟鑼鼓號令。
士兵改為隊級軍官指揮控制,指揮手段有口令、哨子(用于控制士兵腳步)和手勢(用于指揮士兵射擊),陣級軍官用口令指揮隊級軍官,營級軍官用口令指揮陣級軍官。
旗幟只用于指揮營級及以上軍官,指揮營級軍官主要還是口令。
鑼鼓號令徹底廢除,全軍進攻撤退的聲音號令改為銅喇叭。
除了這些號令改革外,袁元全面改革軍禮,主要作用在于廢除冷酷的尊卑倫理,改為較為接近后世的上下級關系,簡化繁瑣的禮儀,增強士兵和低級軍官的榮譽感。
依大宋軍禮,平時在軍中,小旗見總旗,需作揖侍立。總旗見百戶,一跪一揖。百戶見千戶,需兩揖一跪。
平時在教場上,如果下級遇到上級,途中有騎馬的,都要下馬,如果違抗者,要交以鎮撫,以軍法重治。
平時地方無事時,小旗,總旗,百戶相坐,坐須要側侍,不許齊肩平列。
上級交待任務時,小軍跪聽小旗傳令發放。
小旗凡有稟白,跪聽總旗授成。
總旗跪聽百戶授成。百戶跪聽千戶授成傳令。
改革后軍禮一律為站直或坐直抱緊雙拳,下級遇到上級先行軍禮,上級需要回軍禮。
除了軍禮外,就是軍紀了。規定軍人平時不得恃強凌弱,酗酒爭斗,喧鬧無禮,蹂躪莊稼,取人糧果,作踐人器物。犯了則處以十軍棍到五十軍棍不等。
最為嚴重的是斬首示眾,只有jiān人婦女,臨陣脫逃,不服從戰時指揮等少數幾項。
廢除較輕罪行就斬首幾項規定,廢除對軍人身體有損害的幾項規定,改為相應軍棍處罰。
軍中禁止賭博,有違者嚴厲重處。軍中嚴禁訛言誑惑,災詳禍福,搖動眾心,有違者嚴厲重處。
軍人應有的兵器,應該隨身攜帶,平時要勤加保養。如有遺失,輕則扣糧餉,重則解送軍法重治。
對于軍士們的糧餉賞賜,袁元規定要月初公布張貼,月底足額當眾唱名給與,貪污糧餉為重罪,最輕處一百軍棍,最重則斬首示眾。
最后是各軍人的健康問題,按照輕重緩急,報相對應級別的軍官處理。
炮兵,目前的火炮只用于野戰,追求的目標是大量殺傷敵步兵和騎兵,射程超過敵弓箭兵,采取近似平射的方式。
彈分為兩種,一百步彈,三十步彈,前者裝八十二顆半兩彈,彈全重兩斤十二兩,后者裝一百八十八顆半兩彈,彈全重五斤,無射擊死角,藥重一斤十五兩。
如果采取與火藥同重的炮彈,有效射程為一百七十九步,每門炮配備有指揮官一人,炮兵七人。
……
“砰砰砰!”
樹林邊緣一片硝煙彌漫,一百二十名火槍兵剛剛對著樹林子完成一次齊射。
袁元喊道:”取火繩!”
一百二十名火槍兵同時將火繩取下,夾在左手指中。
“清火門!”
火槍兵又一齊用一塊抹布將火門擦拭干凈,以免殘留火星引爆新的引藥。
“豎槍!”
“拿藥筒!”
“撕藥筒!”
“倒火藥!”
“開彈袋!”
“裝彈!”
“抽搠桿!”
“壓實!”
“回搠桿!”
“平槍!”
“取引藥壺!”
“開壺蓋!”
“倒引藥!”
“關壺蓋!”
“關火門蓋!”
“檢查火繩!”
“點火繩!”
“射擊!”
……
袁元發出一道道指令,整個動作分為二十個步驟,火槍兵都整齊的按照口令執行,一旦有人動作有誤,就會挨軍棍,所有人都緊張的回憶著動作。
袁元看著他們整齊的動作,總算心情好了一些,他把動作分解,對每個動作有具體要求,就是要把訓練標準化,把這些士兵訓練成機器人,每日的隊列訓練和軍紀已經讓他們具有了不錯的紀律性。
現在正要求他們背下各自武器cāo典。根據不同兵種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通過不斷完善cāo典,以后就可以像流水線一樣生產士兵,生產一批士兵需要六個月時間。
他根據自己的一些了解,重新設定了訓練目標,火槍兵的考核標準不是打得多準,而是動作標準程度和發射速度。
用這時代的火繩滑膛槍追求精確性無異于緣木求魚,經過多次火槍測試后放棄了追求精確性這個目標。
袁元的目標就是在有效射程內讓火槍兵盡量多發射彈丸,形成更大的密度。
宋代鳥銃如果射藥合格,銃管合格的話,在七十步對無甲目標有殺傷力,但是毫無準度可言。
這就要在射程和命中率上做取舍,因為后金軍沒有火器,因此主要的火力對抗就是弓箭,袁元將第一排火槍兵的開火距離定為二十至三十步,十步之內為精確射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