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廖凡的一聲令下,先頭部隊浩浩蕩蕩的進發了。rg打鬼子容易,不用找他們的主力部隊在哪兒找他們決戰,只要找一個縣城就肯定有鬼子,所以他們不需要找到日軍的主力跟日軍來一場大決戰。\n當然打仗也不能太即興發揮,得按照計劃來,也就是有劇的,雖然鬼子不愿意配合演出,但是他們總得按照第一步計劃來。\n自從李為民他們進駐北臺峰山口,然后取得了幾個勝仗之后,在繁峙和渾源駐扎的日軍相繼撤出。也就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重新回到了太行山山脈的懷抱。\n而一個始于春秋,一個始于西漢的兩座古老縣城也終于不用再遭受日人的鐵蹄。\n北岳恒山之北,就是晉東北的大地,這兒有兩個自古以來就非常有名的地方——大同和朔州,自古以來這兩個地方就是中國的邊城,當地雖不民風彪悍,但自古以來受到少民族的騷擾,當地的老百姓放下鋤頭就是兵。\n部隊在向導的帶領下,選了一條最近的道路穿過了北岳恒山,來到的熊耳山。\n在熊耳山西部有一個縣城叫應縣,位于朔州市東部,在大同盆地的北部。\n相比于繁峙和渾源,應縣的歷史更加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原始部落開始在應縣居住。戰國時為趙地,秦屬雁門郡,自古以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n日軍也在此囤積重兵防守,以防新三十三軍對應縣發動進攻。\n要想進攻應縣,不得不考慮他的西鄰山陰縣城,山陰縣城背靠洪濤山,跟應戰隔著桑干河遙遙相望,同樣是歷史名城,日軍也囤積了重兵在山陰縣城內。\n畢竟山陰和應縣兩個縣城丟失之后,可以一路背上攻擊到大同,大同一旦丟失,日軍在晉東北的就完喪失了掌控權。\n按照李為民的計劃,他需要同時對兩個縣城發起進攻!\n李為民命令手底下的兩個團分別把應縣和山陰縣給包圍了。\n“廖大哥還希望你們炮兵旅把這兩個縣城周圍的炮樓和碉堡通通給炸了!”\n現在戰斗剛剛開始,他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火力優勢,不能讓自己的部隊去硬拼,他們的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是拿下大同,其中肯定有不少硬仗要打,這時候李為民需要保存實力。\n戰斗已經打響,李為民手底下的兩個團在炮兵的配合下進展神速,很快就拿下了應縣和山陰縣城的外圍據點,緊緊半天的時間就攻擊到了縣城的腳下。\n日軍守城的指揮官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切,他的炮樓和碉堡在中**隊面前就像是紙糊的一樣,這可是他們用心經營了兩年多,沒想到半天的時間部被中**隊的炮火給摧毀了。\n要不是他們面前還有一道城墻,恐怕現在中**隊已經攻入城里。\n守城的鬼子指揮官這才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立刻打電話向各方面求援。\n然而當第一聲炮聲響起的時候,山西方面就警惕了起來,不只是大同,就連太原的鬼子司令官在一個時候就收到了消息。\n在守城的日軍發出求援電報的時候,援軍已經在路上了。\n然而山西的日軍司令官很清楚,他們雖然還有能力派出援軍,但是想解圍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n山西的日軍經過多次跟新三十三軍作戰,尤其是勝少敗多,山西的兵力已經嚴重不足。而隨著新三十三軍在對日軍作戰中取得的勝利來多,新三十三軍的聲望也來高,當地老百姓參軍的人數也來多。\n隨著兩年的發展,正規的作戰部隊,新三十三軍就達到了近八萬人,而現在山西的日軍總兵力也不過十萬人,還要防守山西的各地區,最重要的是除了防備新三十三軍,還要防備西邊的八路軍和**!\n所以山西已經掉不出多少支援部隊了,所以前往支援的日軍還收到日軍司令官的一個奇怪命令,盡最大努力支援,若是不可為,盡最大努力保自身。\n鬼子的司令官已經很清楚,新三十三軍現在有了跟他一決高下的能力,但是為了保部隊,他只能下這樣的命令。\n顯然這是一道非常愚蠢的命令,命令最忌諱的就是這種模棱兩可的意思,到底是救還是不救,不救他們到沒什么損失,可是被圍的部隊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救很可能就會違反了司令官的命令。\n其實山西日軍司令官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既想當*又想立牌坊,他希望援軍在路上轉一圈就能夠把中國部隊給下走,他也不用損失任何兵力,還能把包圍的部隊給救出來。\n然而他的想法很好,顯示很殘酷,中**隊不但不會被日人給嚇倒,還把兩個縣城給包圍的水泄不通。\n日軍各方面的部隊被司令官的命令搞得不敢放手支援,但是事情總有特殊情況,那就是從大同出發的日軍,正開足馬力向前線部隊支援而來。\n因為大同的日軍指揮官知道山陰縣和應縣丟失,不只是要負責任的問題,很有可能中**隊一路向北進攻,拿下大同,到時候他的命就沒有了。\n而包圍兩個縣城的兩個團,在清除掉日軍外圍所有火力點之后并沒有向縣城發動進攻。\n進攻所付出的代價總是比防御付出的代價要大,所以在制定總計劃的時候,李為民確定的總方針就是圍點打援。\n新源是晉東北,大同市境內一個微不足道的村莊,這個村莊在地圖上幾乎找不到,但是新三十三軍有當地人做向導。\n李為民布置了兩個團在新源附近,一開始的時候李為民打算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爭取日軍的援軍部消滅的,但是在大同盆地真的沒有合適的地形可以打這么大的伏擊。\n所以李為民只安排了防御,防御的重點就是新源。\n新源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注定今天不是安靜的一天。\n日軍大部隊接到的死命令,拼勁一切力量支援山陰縣城和應縣,否則他們只有死路一條。\n當然從大同前往山陰和應縣的必經之路并不只有新源這一條路可以走,但是鬼子為了盡快支援,他們的汽車必須要走新源。如果下車繞道,日軍至少要多花上五個時的時間,而且還要丟掉重裝備,五個時足夠決定戰爭的勝負。\n新源原就在地圖上很不顯眼的村莊,現在在猛烈的炮火中,這個不顯眼的村莊已經看不到一個地上建筑。\n與新三十三軍進攻應縣相同,日軍一開始就像用他們強大的武器開出一條路來。然而日軍忘記了,擋在他們面前的是新三十三軍,他們手中擁有的炮兵部隊已經絲毫不弱于日軍!\n如果單輪迫擊炮的命中率,新三十三軍的炮兵還要比鬼子技高一籌,所以在這場炮火的對射中,鬼子沒有占到絲毫便宜。相反,日軍匆忙趕來,炮兵陣地也布置的匆忙,在投入戰場半個時后,日軍的火炮就損失了一大半,無法對正面的中國陣地進行炮火覆蓋。\n然而日軍有著空中的優勢,新三十三軍的炮火不能持續對日軍進行炮擊,他們需要不斷變換陣地,以防日軍的飛機突然殺到,對炮兵造成毀滅性的打擊。\n經過幾次變換陣地之后,炮兵旅的戰士們雖然體力很好,但是也經不住這么幾次折騰,因為炮太重了,在日軍發起第三次沖鋒之后,他們不得不偃旗息鼓,恢復體力。\n于是前線又出現了步兵對步兵的戰斗,真實應了那就話,無論科技再發達,還是人的戰斗,因為只有人類才會拼一個你死我活!\n進攻的日軍終于意識到他們面對的對手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的部隊。他們不僅有強大的炮兵部隊,更有著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n日軍的指揮官看著部隊屢次進攻受挫,這才知道他們大日皇軍不是真的無敵,至少在新三十三軍面前不是無敵的。\n鬼子的司令官決定更換路線,因為他已經證明了他們無法攻破中**隊的陣地,即便是最后攻破,他們跟中**隊最后也是兩敗俱傷,最后的結果別是支援,他們恐怕都所剩無幾。\n然而撤退并不是盲目的撤退,因為一旦他們撤退的時候,讓中**隊察覺,然后新三十三軍尾隨上來,到時候他們就不是撤退,很可能是潰敗。\n鬼子的指揮官命令一個大隊的士兵留下,其余部隊悄無聲息的撤離了戰場。\n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在大隊長的帶領下仍然對新源的中國守軍發動著進攻,為了不讓中**隊發現他們的大部隊已經撤離,此時日軍大隊長身邊只有幾個參謀和通訊兵,所有人都被他派到戰場上去了。\n前線的戰斗雖不慘烈,但是異常的兇猛,鬼子如潮水般涌上來,又如潮水般被新三十三軍打退了下去。\n前線的旅長絲毫沒有覺察到日軍的大部隊已經撤離繞到。\n但是鬼子一個大隊的兵力在連續的進攻下,兵力來少,活力也來弱,時間一長,指揮戰斗的旅長終于發現了問題!\nps:為了方便,書接下來的長城是在大同以北的外長城,不是大同以南的內長城。還有綏遠和察哈爾將合并為一,統稱綏遠省或者綏遠地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