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之戰,秦國戰敗,所有人都認為今年中原再不會發生戰事。
七天后,當嬴政總宗廟走出來的那一刻,只說了一句話,宣告秦楚之戰還將繼續。
“本王決定,二次伐楚,以雪二十五萬將士戰死之恥!
東風吹,戰鼓擂,秦王嬴政再戰楚國,天下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嬴政身上。嬴政并沒有回到章臺宮,而是攜著文武群臣,走出咸陽城。
在城門口,迎接風塵仆仆趕來的王翦,扶著王翦的手,大聲地宣布,道:“從今天起,本王封王翦位大秦上將軍,統帥大秦所有軍隊。特賜上將軍便宜行事特權,誰敢不遵,軍法處事!
所有人齊聲言道:“喏。”
嬴政親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濱,王翦突然言道:“請大王賞賜下臣良田千畝,家宅十棟,美妾百名,讓我無后顧之憂!
聽到此話,所有人都愣住了,王翦的權勢已經這么大了,仗還沒有打,就開始討要賞賜,這合適嗎?
嬴政想了想,笑道:“恩準,所有田宅,以及美眷今天就送到頻陽,請上將軍放心。與此同時,西步、嬴成調派五千禁衛軍,聽候上將軍調遣!
西步、嬴成同時言道:“喏。”
王翦當仁不讓,接著言道:“二次伐楚,我大秦必須團結一心,文武大臣都需同心同德。羋宸大人,本帥的軍需,你必須供應上,無論你使用什么辦法,如果哪一環出現了差錯,當進行軍法處事,你可能辦到?”
羋宸獲得嬴艾的支助,自然信心滿滿,答道:“請上將軍放心,后勤必能跟的上!
王翦點了點頭,又對李斯、尉繚言道:“請丞相下發文書,我大秦所有地方軍隊,務必在半個月內,陸續抵達指定地點。如果你辦不到,我也同樣軍法處事。”
“請尉繚大人籌謀全局,務必阻擋燕軍不敢踏過易水河,此事你能辦到嗎?”
尉繚想了想,言道:“請上將軍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李斯皺眉道:“所有地方軍隊,半月內全數抵達,這恐怕有點難度!
王翦瞪了一眼,言道:“你必須給我辦到,只能早,不能晚。哪支部隊遲到,將領株連三族,丞相大人將降職一級。有多少部隊延遲,就降職多少級!
李斯差點沒昏過去,這也太不講道理了,卻聽到嬴政言道:“上將軍之言,就是本王之言,誰敢不遵,當軍法處置。”
李斯只能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硬著頭皮言道:“喏!
同時回頭低聲囑咐身邊的同僚,言道:“諸位聽到了,有馬匹的都要直接趕到,沒有馬匹的,哪怕是累死,也要給我跑到指定地點。我會把這個文書馬上發給諸位,萬一部隊延遲到達,我只是降職,而諸位很可能人頭落地。”
眾同僚綁在一條船上,都說不敢。也根本顧不得再聽嬴政和王翦說話,全都傳訊給身邊的手下,務必將命令下達到地方郡城。為了怕有人延誤戰機,都派發出親信手下,親自趕去催促出兵。
當王翦帶著眾將渡過灞水,揚長而去之后,嬴政才回到章臺宮,密切關注著戰事的進展。凡是王翦需要的,嬴政都不做二話地執行。這個時候,連嬴政都成為了王翦的后勤兵,君臣同心,大秦戰爭機器滾滾地向楚國駛來。
秦楚邊境,王翦只是修整一夜,第二天就帶著十萬騎兵,踏破項燕的封鎖,攻破了各個城池。將原來李信丟失的城池,全部取了回來。每次攻城,王翦都讓李信沖在最前頭,許多城池都是李信第一個站上去。
大兵壓境,來的可是秦國戰神王翦,項燕認為外圍城池很難幸免。為了保存實力,依然采取收縮兵線,在洪河平原上扎下營盤。所以王翦氣勢洶洶的攻城,許多城池都沒什么抵抗,全部收了回來。
戰事到了這一步,所有人都等著王翦渡河?赏豸宓淖龇,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王翦傳令各軍,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地區構筑堅壘,進行固守,并令部隊不許出戰。
休整待命,這一休整就是兩個月,眼看炎炎夏日就要過去,王翦依然沒有任何出兵的樣子,都不知道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項燕笑了笑,既然你不戰,那我就繼續拖延,誰怕誰?
可接下來的一幕,所有楚人都坐不住了,連項燕自己都忍不了了。因為王翦又改變了打發,他沒有過河,而是不斷的攻擊周邊城池,每拿下一城,都派出大量軍力鎮守。
而秦國后援部隊,被李斯、蒙武等人驅趕的,快速地到達指定城池。那些人不但來了,還帶來了大量軍資輜重,那種龐大的數量,看的項燕嘴角只哆嗦。心說秦王嬴政為了這一戰,恐怕連國庫都搬來了。
雙方戰事,從野戰到相持戰,逐漸往比拼國力的消耗戰上蔓延。那些兵也太多了,好像整個秦國人都來了,后續援兵就沒有停過。通過斥候探報,起碼不下于百萬大軍。
項燕氣笑了,秦國哪有那么多兵?三晉之兵,全都陳兵在燕趙邊境,那里的兵都沒有動。易水河畔的王賁大軍沒有動,甚至連雍城的戍衛軍也沒有動。項燕很肯定,王翦調動那么多援兵,其中大半都是后勤兵。
可是又一想,手心捏出了汗。按照軍中慣例,十萬作戰兵力,就必須要有五萬后勤部隊提供補給,F在整個秦軍數量已經超過百萬,無論怎么計算,這次秦國出兵的數量,也在五十萬以上,完全與楚國軍隊相當。
也就在這個時候,楚王負芻傳來君令,讓項燕伺機而動,務必消滅一些來犯之敵,不能一味地固守在原地不動。
項燕還能怎么說,君王之令,他不敢不遵,何況他也想看看王翦軍的戰力如何。所以主動渡過洪水,在各個秦軍防線上發動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上豸寰褪遣粦,各處防線營壘太堅固,項燕想攻都攻不破。
項燕都派人告訴王翦,你也可以使用誘敵之計,擺出幾個空營讓他打打,只要兩方打起來,雙方都可以向自己的君王交代?赏豸逯换亓艘痪湓,要打你打,我只是來消耗項家軍的軍餉的。
聽到這句話,項燕惱怒的無處發泄。楚國的形勢,錢糧大權都掌握在嬴冉太后手上。現在雖然有羋啟掌控,但是想要長期撥動國庫錢糧,太后肯定不答應。這也是為什么楚王負芻要讓自己打幾場仗的意思,那都是做給楚國權貴們看的。
這么一點小要求,王翦都不為所動,依然每天加固著營壘,弄的項燕一點脾氣也沒有。王翦這樣打仗,難道秦王嬴政會答應嗎?百萬多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項燕心里很清楚。所以派出眾多探子去咸陽打聽消息,去的人都回來,說了相同的一句話。
在這個戰場上,秦王嬴政也是上將軍王翦的一個兵,也要受上將軍調遣。項燕徹底沒折了,嬴政太信任王翦了,王翦這樣的戰法,完全一副將戰事拖延到明年的節奏,只要秦國的國力跟的上,就不會輕易的渡河。秦國能消耗的起,楚國哪敢這樣消耗。
看著秦軍后援還在增加,項燕實在頂不住壓力,主力軍全體出動,全力攻擊某個城池。一戰下來,傷亡三萬不說,秦軍死傷連一萬人都沒有。攻城戰,只要人數相差不大,就很難攻下,起碼兵力也要在十比一。
縱觀王翦軍的防線,各個城池穩如磐石,人數都不下于十萬人。就算項燕將所有兵力都用在攻城上,都不一定能攻的下,真要不怕損傷去攻下這樣的城池,那么項家軍還能剩下多少呢?
也就在這一次楚軍主力盡出,王翦也動了,他不是來支援的,而是不斷地清理河道,架設橋梁。一夜之間,三十萬兵力渡過了洪河,攻下了壽春周邊的一座城池,并且結下營壘。
當項燕返回時,那座城池已經加固的無法攻入。項燕發狠,再次派出大量的兵力去攻城,王翦又從另外一處河道架設橋梁,再次攻破一座城池,并且修筑營壘。
項燕徹底明白了王翦的戰略意圖,只要你來攻我,我就占據其他城池,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絕不與你主力相戰。哪怕你能攻破被占領的城池,王翦都沒有派出任何兵力支援,他的目的就是要步步蠶食壽春周邊的城池。如果再這么拖延下去,恐怕壽春周邊的城池全部會被秦軍吞并。
從一開始,王翦就沒打算與項燕軍野戰,人家完全沖著壽春去的。望著氣勢洶洶的秦兵,秦楚交戰這么多年,許多兵力稀少的城池,楚人都開城投降。羋嬴兩族聯姻幾百年,無論兩國仗打的多么激烈,只要城池投誠,兩國老百姓都不會受到傷害。
對于兩國平民來說,兩國太后都是自家人,誰也不敢對自家下殺手。當年白起水淹鄢城,楚人死傷三十五萬,秦王嬴稷親自下罪己詔,并且發誓秦國永世不對楚國使用水攻,這才化消了那次紛爭。自那以后,殺神白起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快受到了范雎的打壓。
楚國人相信,無論王翦多少能打仗,也不會屠殺楚國平民,更不會使用水淹之計。而王翦做出來的姿態也表明了,他只會占領城池,目標只有壽春,不會占據任何河道,想使用水淹之計也用不了。并且王翦到來以后,還會加固城池,穩定人心,根本不會破壞楚人的一間房屋。
而對這些造成威脅的,唯有平原上的項燕軍。人心向背,項燕深切地體會到這一點。不愧是戰神王翦,用兵如神,項燕心服口服。雖然心服,但是這場仗還要繼續下去。
因為項燕看的出來,王翦的兵雖然多,但是這些兵,絕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能打仗硬仗的老兵,都在上次的被李信消耗光了,那些兵雖然無法打野戰,但是固守城池,還是可以的。
項燕覺得很憋屈,再這么打下去,自己攻擊的再多,也完全是給秦國練兵。秦軍戰力只會越戰越強,而自己的項家軍,攻不破任何一座城池,長此下去,士氣就會低落。
正在這個時候,楚王負芻傳來一個命令,那意思就是讓項燕退軍吧。所有人都看出王翦的目的,再這么戰下去,項家軍遲早會被消耗殆盡,只要穩守壽春。當秋天過去,進入冬天的時候,秦軍自然會撤軍。
秦國國力再強,維持這么漫長的補給線,那也消受不起。既然你不戰,那我不戰就是了,難道秦軍還想在楚國過冬?
得到這個君令,項燕總算松了一口氣,他早就想退兵了,只是沒有借口說罷了。這樣的戰法,項家軍已經消耗了十萬多人,如果還不退,遲早會被王翦玩死。
秦軍大帳,所有秦國將領喜笑顏開,老將出馬,一個頂十。王翦的這種戰法,讓所有將領們樂壞了,每攻入一個城池,都算是一件功勛。這么算下來,大軍仗沒怎么打,人人身上功勛反而增加了。特別是每個城池內部,還囤積著大量的錢糧,許多富裕的城池連后勤兵都不需要進駐,只需派人來接領就行了。
王翦說了,每個鎮守的城池,只要守住一年就算完成任務。眾人深信,別說堅守一年,就算是三年,秦軍也能守的住。甚至離的近的城池,私下里出現了商人的身影,王翦不但在打仗,還真把這些城池當成秦國的土地,大有一副長期在楚國腹地扎根的姿態。
如此以來,楚人反而不會怨恨秦人的到來,秦軍攻入的每個城池,都會在嬴政的鐵令下,只查抄那些貪腐過大,民怨極深的土豪府邸。甚至需要權貴之家,名聲稍微好一點的,還有秦兵站崗鎮守,以防城中宵小之輩趁火打劫,贏得了所有人的擁護。
形勢這么發展下去,負芻根本坐不住,首次與羋啟、嬴冉匯聚一堂,商談退兵之事。三人恩怨再多,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給誰臉色看,思來想去,唯有讓項家軍退回到壽春固守,王翦軍才攻不進來。
當負芻走了以后,嬴冉拉住羋啟,點住了羋啟的穴道。
羋啟苦笑道:“冉兒,就算你要殺我,也要讓我死在戰場上,夫妻一場,你至少要讓我死得體面些。我不想以后,世人說我死在宮里,那樣對你的影響也不好!
嬴冉嘆道:“啟哥哥,冉兒從來就不曾有殺你之心。形勢已經很明了,負芻不是嬴政的對手,壽春根本守不住。王翦太能打仗了,項燕也不是他的對手,秦軍不可能讓項家軍退回到壽春。”
“一旦項家軍被消滅,我大楚再無可用之兵,被滅國乃是遲早的事情。我知道啟哥哥太看重楚國,心里有與城共存亡之志。但是我要說,我大楚還沒有完,當壽春城破,最多負芻死去,我們可以在蘄南重新立國,啟哥哥登位,只要我們不死,誰敢說我大楚被滅?”
羋啟氣惱道:“我早就告訴過你,我無心君王,你怎么總是不聽勸。如果你敢綁走我,我就立刻咬舌自盡,免得給丟羋氏列祖列宗的臉。”
嬴冉苦笑道:“啟哥哥的性子我最了解,既然這么做,自然考慮到你的感受。還是走吧,如果我們不走,我大楚的私庫,恐怕要流落到百越之地了。”
羋啟聽的目瞪口呆,心理防線徹底崩塌。嬴冉做的真絕,不聲不響地就將楚宮私庫搬走了,如果羋啟不走,天知道私庫會流落到何方。
做為羋氏族人,自然知道私庫的重要性,嬴冉的膽子太大了,連私庫都能當做籌碼,羋啟還能怎么做?萬一私庫真流落到百越,他就是中原的罪人,羋氏一族都會跟著蒙羞。
起碼羋啟和華陽夫人的感情很好,與羋宸的兄弟關系也很和睦,如果楚宮的私庫不見了,嬴氏一族還敢讓羋氏掌管私庫嗎?羋啟知道,嬴政吞并三晉,趙、魏、韓三國的私庫,還是有羋宸掌管,羋嬴兩族長能共存。
如果沒有了私庫,羋嬴兩族失去了耐以共存的基礎,那么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