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趙宮。rg
一道鋒利的長劍,刺向坐在高位的婦人。
這位婦人目不斜視,死死地盯著這個中年來者,劍到面前一尺距離,卻被一只短笛攔下。
那人被震的后退幾步,一位蒙面女子,不知何時出現在婦人的身邊。
婦人言道:“殺死他。”
蒙面女子也不多問,身法展開,兩個身影出現,只是幾招,就將那人刺死在大廳之中。
那位蒙面女子嘴角撇了撇,實力這么低,也敢來趙宮刺殺,膽子也真大。
同時目光看向主位上的婦人,這位趙悼倡后,估計在趙宮的日子很難過。對方不是太監,能在趙宮自由進出,跟秦宮根無法比。
趙倡苦笑道:“現在的趙宮,早就不是以前的趙宮了。少司命,幸虧我家姐姐將你調來保護我,不然真被那些人得逞。別人不知,我還是知你的,從與敏代一起生活,對趙宮非常熟悉。”
“那人是趙國大夫,可能發現了一些秘密,要將我殺死,以泄憤。可惜啊,死了也是白死,供奉們是不會插手宮闈斗爭的,這么晚敢入宮行刺,應該是那個人派來的。”
沒過多久,趙遷和春平君急匆匆地趕來,看見地上的尸體,趙遷面色猙獰,用腳大力地揣了幾下,罵道:“真是夠膽,秦國還沒有攻入邯鄲,就想要來殺死我的母親。”
“母親,這位蒙面女子是誰?為何我在宮里從來沒見過。”
趙倡還未話,春平君卻先言道:“那是你的姐姐,她叫少司命,以前一直跟隨著敏代公主。”
少司命彎腰鞠了一禮,站在趙倡身邊,好似對身邊任何事都不關心。趙遷點了點頭,這個人他聽過,跟自家姐姐敏代都是冷月人,從來不話。
姨母既然派她來保護母親,宮里除了那些供奉,還真沒有人是她的對手。
趙遷嘆道:“啟稟母親,趙嘉溜的太快,我沒有殺死他。”
趙倡苦笑道:“趙嘉不死,我們一家人遲早會被他害死,他去了哪里?”
趙遷言道:“去了代城,這個家伙太可惡了,將許多軍糧運去了代城。我趙國正在鬧饑荒,他竟然不管不顧,弄的我很被動,就算秦軍不攻來,我也做不了趙王多少時日了。”
趙倡皺眉道:“他去代城做什么?難道想要奪取雁門關的戍衛軍?不可能的,那些兵只聽你和李牧的。李牧已死,他不可能調動那里的兵。”
趙遷罵道:“他當然調不了那里的兵,但是他可以聯合燕國,甚至可以引匈奴人攻來。一旦如此,趙國想不滅都難。”
趙倡和春平君面面相覷,趙嘉真的敢那么做嗎?同時想到一種可能,他肯定會那么做。
春平君嘆道:“投降吧,中原內部之戰,只是皇族之間的戰爭。一旦牽涉到外族,就要同仇敵愾,起碼能保證少死人。”
趙遷很不情愿,可想了想,看了看母親焦愁的臉龐,仰天長嘆道:“母親不要了,什么都不要,兒子這就去接見秦國使節。”
轉身離去,春平君和趙倡也很無奈,讓趙遷做這個決定,確實難為了他。趙遷不適合做趙王,為了生存,都是他們強硬地扶上來的。
既然做了趙王,在這個位置上享受了幾年,想退下來,肯定經受了許多心理斗爭。他們難,趙遷更難,可左右都是一個死,為什么不求活?
尉繚來了有一個時辰,秦軍已經打到城外,趙王不想見他,也在情理之中。可沒想到,趙遷真的接見了他。
行過禮以后,尉繚還未開口,卻聽趙遷問郭開道:“郭相國,現今的局勢,王該何去何從?”
郭開言道:“啟稟我王,秦國國力來就比我國強,別十日,就是一個月,援軍都不會來。趙嘉公子已經去了代城,他遲早是會打回來的。”
“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固守邯鄲城,等待秦軍自己退軍。秦軍戰線太長,他們不可能長期交戰,特別是攻城戰,秦軍根消耗不起。還是一個就是割地求和,將邯鄲城讓給秦王,遷都去中陽城。”
趙遷又問道:“郭相誠實地告訴我,王與秦王比起來,哪個能統一中原,成為中原之主?”
郭開想了想,嘆了口氣,言道:“大王與秦王比起來,遠遠不如。”
“大王幾位只有三年,政務并不太熟,后宮更是有諸多牽絆;而秦王在位七年,軍政大權抓穩,后宮更是經歷了許多次清洗,內外通和,他沒有任何的牽絆。”
“大王身毫無武藝,而秦王也是位高手,身邊連巔峰極品強者都有。可用之人,比大王多太多。亂世之中,身實力也是一部分,不然很容易被刺客刺殺。”
趙遷點了點頭,抬頭對尉繚言道:“秦國使節,你即刻回去,明日午時,王開城投降。告訴秦王,都是皇族,記住他承諾過的話。”
郭開傻了眼,當即跪地勸道:“大王不可如此,下臣可沒有叫你投降,貴為趙氏皇族,豈能這么做?”
趙遷無奈道:“趙氏皇族,我連自己的母親都保護不了,還要讓秦王派人來保護,這身就是一種失敗。到底,趙國和秦國都是趙氏皇族,既然爭不過他,就要認清這個事實。”
“將趙國送給嬴政,可以少死人,如果等趙嘉打回來,死的人會更多。郭相大人,我給你一個忠告,以后不要入朝為官了,做個富家翁,對你最合適。”
郭開嘆了口氣,趙遷已經下了決定,再勸也沒用了,投降是跑不了的。嬴政比趙遷強多了,在嬴政手里為官,許多牟利之事就不能再多了。
郭開在趙遷手下做事,或許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趙遷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因郭開非常尊敬趙倡,他就是一介商人,親眼看著趙倡一路成長,這種奮斗史,跟他有許多相同之處。
尉繚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來的,他還在犯傻,什么情況?自己一句話都沒,就是往那里一站,趙王就投降了。
趙王為什么愿意投降?這里面肯定有秘密。想到嬴政對趙之戰的策略,那種信心滿滿的模樣,以及秦王和趙王做出的莫名其妙的舉動。尉繚只想閉緊自己的嘴巴,那些皇族秘密,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從邊關對持,到兩王的奇怪傳令,再到邯鄲之戰。從一開始,好似秦王和趙王就商議好了,就等著嬴政來接受趙國的投誠。這里面牽涉到的隱秘,尉繚不打算細問,連想都不要想。
伴君如伴虎,知道的多,死的就快。尉繚已經打算好了,等中原一統之日,就是離開之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