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弗斯笑了:“我的回答是接受圖里伊的雇傭。rg”
盡管心里有些準備,布爾科斯還是忍不住一臉驚喜。
“別高興的太早!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我還要去服手下的隊官和士兵們,他們中不少人經過一年多在波斯的征戰,已經有些厭倦了戰爭,急切的想回到家鄉。”戴弗斯先給他潑冷水,然后道:“我會盡力服他們,當然你的雇傭薪酬高,也能打動他們。”
“一個士兵一個月兩個達利克金幣!”布爾科斯果斷的道。
戴弗斯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問道:“你需要多少人?”
“當然是多好!”布爾科斯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呵,好大的口氣!我要是帶五千人去,每個月的薪酬和給養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圖里伊負擔得起嗎?”
“我過圖里伊是大希臘最繁榮的城邦之一!你就是帶一萬人,圖里伊僅靠自己也能輕松的供養你們一年!布爾科斯自信的道。
“好吧,希望如此。”戴弗斯謹慎的表示樂觀,然后又問:“還有,我們怎么去圖里伊?你有多少船?”
“我已經和拜占庭的船主們談好了,到時只要付錢,要多少條船有多少條船!”
“那么,這里的斯巴達人會同意我們離開去圖里伊嗎?”這時,戴弗斯才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我已經得到了斯巴達元老院的授權,同時拜占庭長官克里安德正頭疼你們的存在,對于你們的離開,他樂見其成。”布爾科斯胸有成竹的回答。
于是,戴弗斯很干脆的答應道:“看來你都已經安排好了。那么,我會在明天上午告訴你,我要率領的士兵人數,并和你商議一個更詳細的雇傭協議。”
“好的,我明早再來。希望得到的是你的好消息!”雖然一開始有些波折,但最終還是談成了,布爾科斯心情愉快的離開。
“親愛的,你真的準備去圖里伊?”一直在安靜旁聽的克莉斯托婭開口道。
“對!”戴弗斯轉過身來,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克莉斯托婭,或許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讓我們由水里的魚變成撒的漁夫的機會!”
…………………………
馬托尼斯坐在地上,心中既興奮又好奇:要知道自他擔任分隊長以來,還從未參與過軍營里的任何決策的討論和制定,這一次由傳令官亞西斯特斯,緊急通知他們這些分隊長參加會議,難道是有什么重大的決定?
他看了看四周,見不遠處奧利弗斯正大聲的與旁人笑,這個子現在也成了分隊長,和他地位相等,每次看到他就令他心中不爽,于是大聲喊道:“奧利弗斯,這里要開軍事會議,不是你的帳篷,請保持安靜!”
奧利弗斯回頭笑道:“原來是勇猛的馬托尼斯啊,你那兩個違反軍規、搶劫拜占庭公民的士兵處罰了嗎?”
馬托尼斯一聽這話,雖然一肚子火,卻不敢再大喊大叫。
自從進入亞美尼亞以后,戴弗斯已經是雇傭軍舉足輕重的首領,他的軍事才能不但得到諸位首領和士兵的認可,更是征服了下屬士兵的心,于是他開始逐步對這支隊伍進行整頓和改革。
當時在亞美尼亞的征途中,雇傭軍不斷與當地土著發生的沖突,死傷的人包括隊官也不在少數,而且亞美尼亞及后來的法西亞、陶基亞等地多是山地,大部隊不易展開。于是戴弗斯根據實際情況,首先是將十四個百人隊組成的軍隊合并成七個兩百人的連隊,一個連隊下轄四個五十人的分隊,這樣不但指揮便利,而且在山區作戰中,更靈活多變:因為一個分隊就有足夠強的戰力擊退股敵人,而一個聯隊則有了承擔獨立作戰任務的能力,因為它有四個分隊,可以用兩個分隊正面作戰,另一個分隊迂回側翼,再用一個分隊做預備等等。
經過這番合并整頓之后,他的隊伍的作戰效能大大提高,甚至有士兵私下自豪的:“我們的戴弗斯不只是哈迪斯的神眷者,也得到了雅典娜的啟迪!”
然后,戴弗斯借著有隊官死亡受傷之際,又將有能力的心腹提拔上去,比如希洛斯就已經升任了連隊長,而馬托尼斯、奧利弗斯、吉奧格里斯等都相繼成為了分隊長,使他對自己的部隊掌控更加牢固。
接著,他又開始實施第二步改革計劃,制定一部《軍法》,嚴格約束士兵。這對于自由散漫的雇傭兵而言,簡直是要他們的命。但當時情況特殊,在與當地土著沖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士兵們肆意去偷竊、搶劫財物引起的,所以規范軍紀是減少沖突的最好辦法。但是,戴弗斯不但整肅軍紀,還在行軍、宿營、偵查等軍事方面也做了一些規定:比如,以前戴弗斯就驚訝于雇傭軍建造營地之簡單,有時甚至根就沒有防護,所以他規定宿營時,營地必須挖掘壕溝、布設鹿砦、建起土壘等。
一開始,士兵們都不愿意執行,行軍打仗完了已經很疲倦,還要干這種苦活,累不累!可是在兩次山民夜間襲營,其他營地的士兵大潰,人員死傷,財物損失,唯有戴弗斯的部隊在壕溝土墻的保護下安然無事,士兵們才開始從心里接受了這一規定。當然,戴弗斯只是在各個方面做了一些簡單的規定,他不敢太過認真,比如:作戰時逃跑,擱在前世從古至今都是砍頭的重罪,可他要這么做,軍營的士兵非造反不可,所以他只采用了一些較輕的懲罰:杖責(還不敢打太多)、禁食等,對于看重榮譽的希臘人而言,當著戰友的面,被脫光褲子打屁股,是件極丟面子的事,除非是特殊情況,他們都會盡量遵守規定。
當然,有不少士兵忍受不了管束而跑去別的軍營,再加上死傷的士兵,戴弗斯軍營士兵數量應該大幅減少才對。要知道,整個希臘雇傭軍回到拜占庭時,由最初的一萬三千人(純指士兵)減少到九千人(已經比歷史上的人數多了一半,戴弗斯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他現在麾下的士兵數仍與當初接手時相差不大,約有一千四百名士兵。
之所以士兵數量沒有減少的原因有四個:一、戴弗斯管理軍隊盡量做到公平公正,無論隊官還是普通士兵,都一視同仁,并無特殊。每次戰斗和劫掠收獲的財物也都按功勞由馬里吉分發給士兵們,自己兩手空空;二、他的部隊戰斗力最強,傷亡最少,尤其是在軍改之后。對于希望活著回家的士兵,當然是一個強力的依靠;三、他所建立的醫護營治愈了大量的受傷士兵,有一半的士兵選擇了留下,這其中克莉斯托婭的有意引導起了很大的作用;四、戴弗斯的個人魅力。“神眷者”、軍事天才,集神秘于一身,他對士兵們卻和藹可親,甚至多次用自己的戰馬馱負傷員……士兵們都樂于接受他的指揮,并親切地稱呼他為“我們的戴弗斯”。
現在,戴弗斯率領雇傭兵們在半年多的征戰中、在特殊的環境下已開始逐漸適應這些戴弗斯看來還比較簡單、但對這些士兵們已經很嚴格的軍法。所以,馬托尼斯知道他的士兵違反了戴弗斯在來拜占庭之前事先制定的法規,是肯定要受懲處的,這對于護短的他來是有些難以接受。此刻,他已沒空想太多,因為戴弗斯已經掀開帳幕,帶著馬里吉,步入了會場。
注:圖里伊一萬多公民兵被盧卡尼亞人殲滅這一事件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不過是在大約十年后(具體時間不詳),發生的原因以后會提到。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