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往吳大廚塞人就能徹底解決問題,楊貴平還真想把人往這邊塞。
可他知道,這樣還是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
而且,這么做也相當(dāng)不厚道。
正如吳正在把楊貴平當(dāng)朋友對待,楊貴平也是如此。
他也知道,因為各自的需求,兩人的這種朋友關(guān)系并不純粹,但楊貴平還是希望盡量純粹一點。
友誼是需要維護的,而不是用來透支的。
在楊貴平看來,在他和吳正的合作關(guān)系上,盡管他也一直在幫吳正,但他幫到的很有限,反而是吳正幫到他的更多。
因此,在玻璃廠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楊貴平并不想勉強吳正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可玻璃廠這事情又怎么解決呢?
從吳家離開后,楊貴平想了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他早早地來到了戴博藝的辦公室。
“貴平,怎么樣?吳大廚那邊談妥了嗎?”一見到楊貴平,戴博藝就急切地問了起來。
他之所以急,當(dāng)然是有原因的。
為了安撫玻璃廠的上訪職工,以免他們繼續(xù)集體上訪,戴博藝這邊采用了緩兵之計,答應(yīng)先幫玻璃廠解決吳大廚這邊的訂單問題,讓玻璃廠先有穩(wěn)定可靠的收入,其它事再逐步解決。
這就是昨天楊貴平飯都沒吃就出現(xiàn)在吳家的原因。
給了承諾,那就必須得盡快兌現(xiàn),所以戴博藝這才這么急切。
“既沒答應(yīng),也沒拒絕。”
楊貴平先簡單把昨晚跟吳正會談的結(jié)果了一遍,并稍稍解釋了吳正跟祝家父子的恩怨。
戴博藝陷入了為難之中。
他明白楊貴平的意思,吳正那子也在提條件,那就是先查辦祝文再。
對于祝文,戴博藝不是不想查,而是怕又是一出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大案。
湘水縣已經(jīng)動過一次了,再動的話,恐怕會亂。
這個結(jié)果不是戴博藝希望發(fā)生的。
看到戴博藝這副表情,楊貴平試探性地:“戴書記,我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匯報一下。”
“你。”
“我覺得玻璃廠這事,不能采取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這種解決的辦法,還是得想個一勞永逸的招才行。”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
戴博藝頓時有了興趣。
他現(xiàn)在最為頭疼的就是對玻璃廠的事情沒招,如果真有一勞永逸的辦法,那是求之不得的是啊!
楊貴平開始斟酌用詞。
“其實我針對的不止是玻璃廠,而是針對湘水縣的國企。我在想,咱們有沒有可能膽子大一點,針對整個湘水縣的國企來下一盤大活棋。”
針對整個湘水縣的所有國企來下一盤大活棋?
現(xiàn)在單是一個玻璃廠就把縣委縣政府弄得焦頭爛額的,還想針對整個湘水縣的國企來一個大招?
這口氣未免也太大了一點吧!
戴博藝轉(zhuǎn)念一想,如果真有這樣的大招,那對湘水縣來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他不動聲色地:“你繼續(xù)。”
“戴書記你看啊。咱們剛把供銷公司的大麻煩解決,現(xiàn)在又跳出來一個玻璃廠。玻璃廠的事情解決之后呢?會不會又有酒廠、罐頭廠、紡織廠、印染廠等虧損企業(yè)跳出來?”
“如果跳出來一個我們就解決一個,會不會給其它企業(yè)的職工造成一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印象?”
楊貴平這一問題又得到了戴博藝的認(rèn)同。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大多數(shù)國人的共識。
楊貴平的擔(dān)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玻璃廠的職工集體來鬧一下,政府就先解決玻璃廠的問題,那其它虧損企業(yè)就會有樣學(xué)樣,跟著一起來鬧。
那樣湘水縣真的就會出大亂子了。
“你的擔(dān)心是對的,繼續(xù)。”
“所以我就在想,咱們能不能組織人手,成立一個專門的國企改革工作組,先針對所有的虧損國企來一次統(tǒng)一的摸查,找出問題來之后,來找一個統(tǒng)一的解決辦法。”
戴博藝頗為意動。
楊貴平的這個方法,確實對安撫各企業(yè)的職工有很大好處,最起碼這一舉措,可以向那些難以生存了的職工們表明:政府已經(jīng)動起來了,請稍安勿躁。
這樣一來,集體上訪這樣的事確實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
“可摸查之后呢?統(tǒng)一的解決辦法怎么找?你有把握能解決?”
戴博藝問出了他最大的擔(dān)心。
楊貴平更加的慎重。
他也知道,他的這一想法確實有點嚇人,但他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他知道,當(dāng)他一坐上國資辦專職副主任這個位置時,湘水縣一堆的燙手山芋就已經(jīng)到了他手里。
在這種情況下,他要么就當(dāng)一個堵漏專家,哪里出了問題就在哪里堵一下,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上一兩年再換個位置,再把這些燙手的山芋甩給別人。要么就大刀闊斧地來一下,成了就是巨大的政績,敗了就東山再起。
前一種方式自然不是楊貴平想要的。
那就只有大刀闊斧來大動作!
楊貴平就這么被逼出來了,他開始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來考慮問題。
“具體的辦法我暫時無法保證,不過思路是有的。”
“在我看來,一家虧損企業(yè)是否可以通過改革來挽救,首先就需要找虧損的原因。”
“挽救一個企業(yè)的方法無非是三種,一是開源,二是節(jié)流,三是甩包袱,如果這三種方法都不能解決,那這樣的企業(yè)就長痛不如短痛,干脆讓其倒閉來止損,好讓政府把精力投入到其它有救的企業(yè)。”
……
楊貴平侃侃而談,第一次在戴博藝面前顯示出了他的果敢。
戴博藝被嚇了一跳。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些企業(yè)確實已經(jīng)到了無法挽救的邊緣,但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沒有幾個領(lǐng)導(dǎo)敢來下這么大的決心,畢竟那事關(guān)一大批國企職工的前途和生存問題。
包括戴博藝在內(nèi),他也很難下定這樣的決心。
難道真的被逼到了這一地步?
“能具體的思路嗎?”
對于楊貴平的激情,戴博藝并沒有粗暴反對,而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來看看這么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這真的是一盤大活棋嗎?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