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溫煦的生物鐘準(zhǔn)時的把他從床上‘拖’了起來,按著老習(xí)慣坐起來呆了差不多一分鐘,省了一下眉,溫煦揭開了被子準(zhǔn)備下床。rg
溫煦沒有想到自己的動靜今天有點(diǎn)兒大,把師尚真的給驚醒了,看著她嗯了一聲之后把身體轉(zhuǎn)過來迷迷糊糊的望著自己連忙道:“天還早,你繼續(xù)睡!”
“哦,幾點(diǎn)了?”師尚真伸出了胳膊把自己的身體支起來一些問道。
“不到六點(diǎn)”溫煦道。
師尚真一聽這個時間,立馬又栽倒在了床上,雙手一伸把滑落下來的被子重新拉到身上,含糊不清的對著溫煦來了一句:“記得,回來的時候別忘了把門對兒貼上!”
“我知道了!”溫煦幫著媳婦把被子一掖,自己下了床換上了衣服下了樓帶著耀一起去鍛煉。
一個多時之后兩人滿身大汗的回來。等著他人回了院的時候,杭向東已經(jīng)出了門,李玉梅則是和尤二嫂子幾個婦人約好了今天去廟里上香去了,所以今天回來沒有早飯吃,要自己動手。
洗完澡之后,溫煦做了一個相當(dāng)簡單的早飯,青菜蘿卜粥,唯一用到的調(diào)料就是鹽。
“姑父,我們今天的早飯就吃這個?”耀伸著腦袋望著溫煦正往鍋里扔青菜于是張口講和。
溫煦道:“今天這么多的事情,哪有時間搞七搞八的,今兒早上大家都是清淡一點(diǎn)兒,現(xiàn)在日子好了,大家都營養(yǎng)過剩,今天早上大家就當(dāng)涮涮腸子,正式迎拉大魚大肉的春節(jié)!”
“我不喜歡吃菜粥啊”耀嘟囔著道。
“不喜歡吃菜粥你可以吃零食嘛,家里現(xiàn)在什么東西沒有啊什么炸果子,油餅子,還有炸魚什么的隨便吃”溫煦道。
“那都是涼啊”耀道。
現(xiàn)在耀已經(jīng)習(xí)慣了早上吃一頓很美味的早餐,甚至把早上這一頓看的比中午還重,以前都是各式早點(diǎn)加上各種變著法兒的粥,湯之類的,今天整個一下子從新中國變回了舊社會,吃起了青菜蘿卜粥,而且這粥還能稀的幾乎都看到底兒。
“嫌涼?家里不是有微波爐么?你要是覺得微波爐不行,那外面還有烤爐,你要是能用的起來的話自己去用!”溫煦道。
耀想了一下道:“那還是算了吧,我還是吃點(diǎn)兒菜粥的好!”
等著飯差不多好了,耀這兒立馬就奔上了樓,跑到了杭辰的房間門口敲起了門來,他到是不是勤快就是不想讓杭辰睡的太舒服了,每天早上非要去鬧鬧。
果不其實(shí),挨了砸了兩個枕頭之后,耀又灰溜溜的回來了。
兩人要貼門聯(lián),所以也不等杭辰幾人每人喝了一碗粥,潤潤了胃然后溫煦開始用面粉熬漿糊,耀則是把要貼的對聯(lián)給找了出來,一張張的攤開放到了屋里的地上。
幾分鐘之后,溫煦把漿糊熬好了,拿了一個刷把直手扔在了鍋里當(dāng)刷子,端翟鍋耳朵走出了廚房。
“姑父,咱們先貼哪一個?”耀問道。
“中間那個,人間的那個對子,先貼屋門口兩邊的柱子”溫煦看了一下,決定先從屋子門口貼。
耀一聽立馬奔了過去,揭起了一副門聯(lián),拿在了手上。
兩人到了門口,耀放下了門聯(lián),進(jìn)屋又搬了一個凳子過來,放到了溫煦的旁邊,讓他好踩著刷漿糊。
溫煦先刷了巴掌大的一塊,把下聯(lián)貼在了漿糊上,然后扯直了對著站在身后的耀問道:“怎么樣?直不真,矮不矮?”
“不矮,就這樣,完美!”耀道。
聽到耀這么,溫煦開始在木柱大面積的刷著漿糊,最后還在對聯(lián)的背面也刷了幾下,然后心的把對聯(lián)整個按的了木柱上,使的對聯(lián)和木柱面緊緊的粘在了起來,如果有什么邊邊角角的沒有抹到,溫煦也都重新抹了一下。
貼好了下聯(lián),溫煦下了凳子拉到了東面的柱子,開始貼上聯(lián),上聯(lián)就需要跟著下聯(lián)的位置好好的調(diào)整調(diào)整了,不過這就是不是什么要求太高的活兒,兩人前前后后也就花了差不多三五分鐘的,部把一副對聯(lián)帶著橫批給貼好了。
接下來就是工作室的門,還有敗類啊,棟梁啊這些東西在院子里的窩門也都貼上了對聯(lián),最后是大門,大門就要講究一些了,除了貼對子之外,還要貼門簾兒,城里的孩子估計不知道門簾兒是什么東西,鬧簾這東西不大,差不多像是普通的作業(yè)這么大,大多數(shù)都是大紅色的,上面鏤空刻了一些人物啊,花卉之類,或者干脆就是金元寶,福祿壽喜之類的吉祥寓意的東西。
溫煦今天年是新婚的第一年,按著老風(fēng)俗溫煦家正大門的門簾兒應(yīng)該是紫紅色的,確切的是紫紅色帶著燙金紋的,雖溫煦并不太注重這些老規(guī)矩連門簾都不想貼,不過是三哥特意在年前提了一次,并且自己買的時候帶著也給溫煦買了一副,溫煦這邊也就盛情難卻,今兒干脆就貼上了。
一般來人家里的大門最多十六張貼滿了,當(dāng)是溫家村現(xiàn)在各戶的大門,都是可以進(jìn)出車子的,別十六張,二十六張也不夠啊,像是溫煦家的正大門,直接貼了三十二張才算是把門頭給貼滿了,然后拍上了橫批算是正式完成了。
大門口的對聯(lián)自然也是最大的,單個一個聯(lián)就是二十六個字,再加上彩邊什么的,差點(diǎn)兒糊住了大半扇的門。
貼到了大門的對聯(lián),溫煦拍了一下手,跳下了凳子子仔細(xì)看了一下,覺得自己貼的不錯,不過心中又隱約的覺得門口少了一點(diǎn)兒什么。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是少了一點(diǎn)兒什么的,溫煦這邊干脆不想了,直接抄起了板凳回院里,一邊走一邊想著接下來該干什么事,自家的事情是差不多了,那么接下來就是村里掛燈籠的事情了。
一想起來村里掛燈籠,溫煦突然一下子想起來自家門還缺點(diǎn)兒什么了,不是別的,正是燈籠。
“去,去,把燈籠給我找出來!”溫煦想到了燈籠立馬開始支使起了耀,不過自家話還沒有完,于是想起來這子可不知道燈籠擺在哪里,而且地下室他也沒有去過。
“行了,把板凳搬回去,我自己去拿燈籠!”
完溫煦放下了手中的凳子直接向著地下室走了過去,到了地下室,溫煦從空間里掏出了鑰匙打開了大門,推門進(jìn)去的時候,在墻角找了一下就發(fā)現(xiàn)在去年用過的舊燈籠,看到了燈籠的一瞬間,溫煦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到不是燈籠壞了,或者是舊了之類的,而是去年自己光想著時尚買的是速格很高的紙燈籠,這樣的燈八籠去年掛一點(diǎn)兒問題沒有,但是今天要用那就不太合時宜了,因?yàn)槿f一老天爺來個大雪的話,那不用一夜這玩意兒就得爛了,就算是不爛也被雪給砸壞了。
想到了這兒,溫煦又把手中的燈籠放了下去,準(zhǔn)備出地下室的時候都走到了門口,想了一下又把燈籠拿了起來拎到了手上。
出了門落上了鎖,溫煦提著燈籠拾階而上走回到了院子里。
“耀,把凳子拿過來!”溫煦對著已經(jīng)站在門口的耀道。
耀好奇的問道:“姑父不是掛門口么?”
“我才想起來這燈籠是紙的,掛在門口不合適,還在掛在屋門口吧,怎么還有個檐口擋著下雪能抗一會兒”溫煦道。
耀扛起了板凳一邊往溫煦這邊走一邊問道:“那外面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買個新的唄”溫煦完,想起來一件事情:“你去工作室拿兩根鐵釘給我,順帶著再把錘子拿過來,我在檐口打上個燈子,掛燈籠”。
“好!”
著耀一溜煙跑了過去。
當(dāng)兩人把燈籠掛好,杭辰抓著一條炸魚一邊啃著一邊走了出來,看到兩人站在門口,不由的好奇往頭上一看,發(fā)現(xiàn)檐口掛了兩個紅燈籠,不由出聲贊道:“燈籠很漂亮!”
“懶!”耀直接回了杭辰一個字。
“行了,別鬧了,你吃你的飯,你呢老實(shí)的去你太爺爺那里求福字還有招財進(jìn)寶什么的,我呢去給村里掛燈籠”溫煦看到兩人又要磨牙,立馬把兩個家伙給分開了。
“哥,你中午走了,我們吃什么啊?今天早上就對付了一頓,不會中午也對付吧?”杭辰道。
中午的時分,溫煦還要去宗祠里面祭祖,原沒有宗祠的時候是沒有這回事的,但是現(xiàn)在不是有了宗祠嘛,老人輩人都這個事情要正式起來,每年三十正午都會在宗祠舉行祭祖的儀式,所有在家的男人只要是十六歲以上就必須要參加,溫煦來就是隨大流的,沒有人反對,他自然不會反對,那不反對他自然就得去。
“離開了我你們沒有飯吃了?再了中午的時候舅媽就回來了,放心吧,餓不到你們的”溫煦對著杭辰來了了一句之后就往院子外走。
到了村公所,村里的男人都來的差不多了,二哥溫世貴和溫世清幾人正往忙著把倉庫里的燈籠拿了出來。
溫煦一看燈籠就知道燈里今年也換了新燈籠了,直接用的是紗布的面兒竹子的骨,而且不是傳統(tǒng)圓形的,而是頭上戴著帽子的鼓形宮燈造型,比去年的好看也要更加的復(fù)雜。
把大伙兒分成了七八組,每一組負(fù)責(zé)一片兒,溫煦這邊則是和溫世達(dá),溫世貴這些世字輩的人一起,分到的地方也近,就是村公所這一片一共一百六十多個燈。
雖聽起來不少,不過村里的燈都是用電照明的,現(xiàn)在就算是想用蠟燭的,也沒誰有那精力每天晚上上蠟燭天亮吹蠟燭的。在溫家村裝路燈的時候師尚真就已經(jīng)考慮到了這一出,所以每一個桿路燈上都有專門借掛燈籠的掛鉤,有了掛鉤自然也就預(yù)留有了接線口,是接線口其實(shí)就是一個插座,只要把燈籠掛上去把燈裝到燈籠里然后一插上插頭就算是完成了,每一個最多也就是兩三分鐘的時間。
分到了活兒,大家就各自用各自的交通工具把自己分到了燈籠運(yùn)走了,溫煦一伙人則是又分成了兩組,每三人一組各自分頭開始掛起了燈籠。大約用了差不多兩個多時的時間,溫煦這一組就已經(jīng)把燈籠完掛好了,一只只嶄新的紅燈籠一下子就把節(jié)日的氣氛給襯托了出來。
等著大伙兒陸陸續(xù)續(xù)的通知自己那塊兒都好了,溫世貴這邊進(jìn)刻知道配電間那邊送上了電,讓大伙好好的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哪一盞燈不亮的。溫煦這一片發(fā)現(xiàn)了兩盞不亮的,一個換了燈泡一個換了電線之后沒了問題,其他的地方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僅有三四處是路燈的線路問題,不過這些就得專業(yè)的電工來干這事兒了。
于是村里的老爺們散了,各自回家準(zhǔn)備去宗祠開展溫家村宗祠建好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祭祖。。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