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男子是蕭秀明得力助手,是宮衛軍中的一名統領,名叫穆鐵。
穆鐵聽蕭秀明這樣,這才長長松了口氣,當即跪下,感激涕零的道:“多謝大人,卑職能有今天拜大人所賜,大人若想讓卑職去死,卑職決不猶豫,只是卑職如今只剩下春香這么一個親人,所以剛才追問大人,還請大人責罰。”
蕭秀明將穆鐵扶起,道:“放心吧!跟著我混,不但不會吃虧,終有一日,我會幫助你們穆家重歸貴族行列。”
穆鐵聽了,頓時激動的不行,又跪了下去。
起契丹穆姓,便要簡單解釋一下契丹的姓氏來源。
《契丹國志》記載:“契丹族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即使在北魏、隋唐時期,契丹族已經逐步展壯大,但仍然和很多馬上民族一樣,沒有出現姓氏。那時,人們區分不同的地區是依靠部落的名字,如:悉萬丹部、何大何部、具伏佛部、郁羽陵部、日連部等等。即使是契丹的統治者,也沒有自己的姓氏,比如耶律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叔父述瀾,德祖國撒刺的都只有名字。
契丹歸附于唐朝后,唐太宗在那里設置松漠都督府,封窟哥為都督,賜契丹姓“李”、“孫”兩姓。李姓的契丹領有李盡忠、李失活、李過折,孫姓的契丹部落領有孫散曹、孫萬榮等。這時,契丹族雖然有了姓氏,但只有李、孫兩姓,且只有少數上層貴族有姓,一般平民是沒有姓氏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后,契丹皇族、后族均以耶律、蕭為姓。“耶律”在漢族中是“劉”,以“耶律”和“蕭”作為姓氏是因為契丹人尤其是契丹貴族崇拜中原的漢高祖劉邦和賢相蕭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中層人士以及平民百姓也開始使用“耶律”和“蕭”作為姓氏。契丹族的兩姓制的落后狀況一直持續到遼國滅亡。此外,契丹歷朝歷代皇帝還會以賜姓的形式讓一些家族成為真正的貴族,比如穆、罕、羅、易、蓋等姓。
所以,穆鐵所在穆姓在契丹也曾經是貴族,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早已破敗,穆鐵甚至在被蕭秀明收成心腹之前,只是宮衛軍中的一名較為勇敢、頭腦靈活的戰士而已。如今能夠成為統領五百人的統領,也是拜蕭秀明所賜。
…………
…………
府州折家實際上與黨項韜的那個辦法差不多而已。”
戰馬疾馳,出了窟野河谷,沿著河套肆虐的風雪為之一緩。
楊繼業勒馬回頭,遙望綿延長城盡頭的巍峨城堡,夷然一笑,淡淡地道:“難怪你二叔一直屈居折家之下,心胸有多大,天地有多大,你二叔開創固然不足,守成…………也嫌不足。我記得的時候,你爺爺曾經過,這楊家城自古叫麟州城,麟者,麒麟兒,可惜了…………”
楊繼業下意識地往宋國的方向瞟了一眼,放眼所及,盡是白茫茫一片,天地融為一色,天色更加陰沉了。楊繼業一撥馬頭,揚手一鞭,大喝道:“繼續趕路,回夏州!”
…………
…………
深夜第三更送上,只求兄弟們捧場和保底月票的支持和鼓勵——————(83中文 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