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春色 正文 第五百六十五章 薄禮

作者/西風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湘江西岸,拋錨停泊著無數的戰船。

    朱高煦帶著騎兵大隊一路過來,看見長長的船隊擺在江畔,不知連綿了多少里;他估摸著單是戰船、便最少有數百艘!

    岸上的宏大馬隊,塵霧蔽天,陸上的水師遮蔽湘江,場面十分壯闊!

    張輔麾下的官軍忽然兵|變,這是意料之外的事,他們連預定的地方也沒到達。

    因此漢王軍沒趕上好戲,等馬隊主力趕到時、甚么都結束了!看周圍的景象,局面似乎已被完全控制住……否則官軍水師不會在西岸靠岸;他們此時位于漢王軍陸上步騎、可以攻擊到的位置,顯然是完全放棄抵抗的做法。

    但是在此之前,官軍水師似乎發生過內訌;江面上飄著一些燒毀的戰船,余燼還冒著煙。朱高煦眺望著寬闊的湘江對岸,隱隱約約已能看見官軍的陸師方陣了。

    曾經打生打死的兩軍人馬,此時近在咫尺,卻不再有廝殺的動靜。

    朱高煦看見了對岸的官軍陸師,便抬起手大喊道:“停止行進!”

    武將們隨后傳令喊叫吆喝起來,四處各部的長長馬隊,陸續放慢了速度。

    等了好一陣,湘江上一艘戰船慢慢地行駛過來了。不一會兒,戰船靠岸,上面搭下了一座梯子;一隊武夫便從甲板上下船,他們跳進淺水里,涉水向岸邊走來。

    那些人漸漸靠攏,朱高煦已經認出中間那個人是張輔。而張輔周圍的那些人,朱高煦都不認識。陳大錘拍馬上前,與張輔等人說了幾句話。

    官軍大將們都解下了兵器,交給了陳大錘,然后繼續向朱高煦走來。朱高煦坐在馬背上,盯著來人、一動不動地等待著。

    一時間朱高煦心情有點怪異。

    面前這個張大帥,他爹是為永樂皇帝戰死的、當時死得很慘烈渾身都是血窟窿;在“靖難之役”、“征安南之役”中,大家也是生死榮辱與共的弟兄。然后到了最近兩年,張輔簡直是反對朱高煦的最關鍵人物之一,欲置朱高煦于死地而后快……

    張輔走近前來,忽然單膝跪地道:“罪將張輔,拜見漢王殿下!罪將助紂為虐、悔之莫及,特來請罪,請漢王殿下懲罰。罪將是罪有應得,絕無怨言!”

    旁邊的一眾大將紛紛單膝跪地,執軍禮道:“罪將等請漢王治罪……”

    朱高煦見狀差點沒笑出聲來!他剛才還大模大樣地坐在馬背上,這時徑直翻身下來,上前親手扶起了張輔,說道:“水師,本王夢寐以求。今張將軍為‘伐罪軍’立了大功,已能將功補過了。不過你那英國公的爵位,是不合法的。”

    張輔十分識時務地說道:“罪將當初一時糊涂,漢王不殺已是大恩,愿自請削爵!”

    他說罷轉過頭伸出手,從部下手里接過一只木盒,雙手呈送上來道:“罪將有一份薄禮,進獻漢王殿下!請漢王殿下笑納。”

    陳大錘立刻上前接過木盒,先打開一看,然后雙手捧到朱高煦面前。朱高煦聞到一股血腥味,定睛一看,里面竟然放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朱高煦皺眉細看了一會兒,認出它是兵部尚書金忠的腦袋!他頓時意外地“呵”地笑了一聲。

    張輔道:“事情提前敗露了,罪將不得已而將金忠殺之,倉促兵|變!”

    朱高煦看了張輔一眼,輕輕揮手示意陳大錘、把人頭拿走。朱高煦沉默了一會兒,仿佛忘記了人頭的事,他接著剛才的爵位話題、不動聲色地說道:“道理不是這樣的。我長兄雖是先皇之嫡長子,但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先父皇被東宮奸臣所害,故我長兄的皇位不合法禮!我長兄封你英國公爵位,當然無效了。

    當年‘靖難之役’大業未成,爾父便中道戰隕,為先皇戰死;自然無法在生前獲爵位,故追封‘榮國公’。我覺得,等今后朝廷大臣商議之后,讓你世襲榮國公,是比較合適的法子。”

    “啊?”張輔一臉驚訝。

    朱高煦伸手拍了拍張輔的肩膀,“張將軍曾與我并肩作戰,你懂我的。”

    張輔一時說不出話來,一副沉思的樣子,似乎在琢磨著剛才朱高煦的話。他剛才的臉上是很意外的樣子,不過此時并無多少高興的神色……張輔這個人不止懂戰陣的,或許他明白,事情遠遠沒有那么簡單。

    朱高煦回顧左右,指著張輔左側的白臉大漢:“你是柳升?”

    大漢忙道:“罪將柳升拜見漢王殿下!”

    朱高煦贊許地點了點頭。

    他接著拍馬沖向江畔,周圍的護衛精騎也立刻跟隨了上來。

    朱高煦揮手大喊道:“諸位大明將士,本王與爾等,原來便是同甘共苦的弟兄,現在又是了!咱們大明官軍,志在四海萬邦,自相殘殺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遠近的戰船上,漸漸傳來了此起彼伏的吶喊聲。

    ……當天,朱高煦便下令騎兵主力的各部將士,陸續控制了湘江西岸的戰船和水師官兵。

    而對岸的陸師降兵,朱高煦暫且沒理會;只叫柳升回去統領東岸的降軍。時至今日,朱高煦根本沒把湖廣省的官軍陸師放在眼里了,唯一能讓他掛懷的、不過是水師而已。

    漢王軍各營主力,最快要明天才能到達此地。今日漢王軍中軍便在江畔扎營、等待后續各營趕到。

    旁晚時分,漢王軍的幾個大將、以及李先生等人,都來到了湘江西岸的騎兵大營。

    朱高煦隨即召集心腹文武議事。等人都來了,他便徑直說道:“本王有一個想法……最近幾天便挑選出精兵勇士數萬人,從此地乘坐水師戰船,走湘江、大江順流而下;出動之后,十天之內直逼京師!”

    大帳里竟然冷場了。

    朱高煦看了一眼盛庸,但今晚盛庸沒有再說“這是在賭”之類的話。不過朱高煦心里有數,自己似乎又想賭一把!之前幾次豪|賭都得手了,他覺得這一次贏的機會也不小!

    李先生作揖,終于開口道:“王爺,據下官所知,永樂初京師常駐兵力七十衛!計有皇帝親軍二十二衛、京營四十八衛。總兵力四十余萬人!

    ‘伐罪之役’初,偽朝先向湖廣省調集了十萬京營、又從大江南北諸省調集衛所軍三十萬,在湖廣聚兵四十萬人。后偽朝丟失西南三省、吳高戰敗喪師十萬;偽朝廷大概又從京師駐軍中、調了十余萬增援湖廣,使得張輔統領的陸師主力、在湖廣省便聚兵多達四十多萬人!

    當此之時,京師至少還有親軍、京營,共有十幾萬人。最近局面緊張,偽朝廷應能從京畿近左各省調集一些人馬。故下官估計,目前京師尚能聚集大軍十余萬至二十萬人之間。”

    朱高煦道:“敵軍水師主力投降,天下震動,人心動蕩。只要本王率軍兵臨城下,京師縱有十幾萬大軍,也無濟于事。”

    李先生輕輕點頭道:“王爺所言極是。但下官以為、仍有少許危險。

    敵軍水師主力雖降,但荊州、武昌等地的大江上,仍殘存一些水師戰船。咱們現在手里的戰船,要調一些出來水戰、或迫降敵軍水師殘部。

    剩下的戰船雖眾,若用來運送將士、馬匹、糧草、軍需、火器,恐怕一次最多能運送五六萬人馬。我若急趨京師、兵力懸殊太大,不能有必勝之把握。”

    這時瞿能開口道:“我軍如兵臨京師,偽朝想投降邀功的人不在少數;偽朝君臣或許不會守城,否則一面城門丟失,舉城皆失!末將猜測,朝中會調集剩下的主力,尋我前鋒軍決戰。”

    朱高煦看了瞿能一眼,“瞿將軍這番猜測有道理!”

    盛庸抱拳道:“末將愿為前鋒,率軍乘船東下、擊潰京師敵軍主力!”

    朱高煦道:“本王想親自率軍,最后一戰定鼎‘伐罪之役’勝利!敵軍之親衛、京營雖衣甲精良人馬眾多,但此時士氣盡喪,將士沮喪;我前鋒以寡擊眾,勝算仍然很大!”

    眾人議論紛紛,李先生再次勸阻朱高煦不用親征、只消遣大將便行。

    朱高煦堅持己見道:“正如李先生所言,此役在京畿地區以寡敵眾,尚可能有些風險。如今之大局、咱們勝券在握,本王既然要賭,豈能怕虎怕狼?必得一戰打贏,不能節外生枝,再讓戰局出現反復。”

    他一拍大腿道:“就這么定了!全部伐罪軍主力,兵分三路。

    本王挑選調集精銳之后,便率前鋒大軍,克日乘水師東下,平安、王斌為副;中路主力大軍,以瞿都督為諸將,率軍順江走陸路趨進。后軍以盛將軍為主帥,率后軍護衛漢王府各官署官吏、家眷,聽到前鋒勝利的消息后,從衡州出發,前往京師。”

    眾人紛紛拜道:“末將(下官)等得令!”

    按照這個方略,只要前鋒軍登船完畢,前鋒從湘江、洞庭湖進入大江;再沿大江一路去京師,真正航行的時間,可能只要十多天。

    但中軍主力走最近的陸路、沿江而行,光走路就要大約兩個月。

    前期他們可能要麻煩一些,還得勸降沿途城池官吏、守軍;一旦漢王軍前鋒攻入京師了,剩下的時間、中軍便只消走路行軍了。..

    百度搜索ூ小說௃小說網站,&#8ba9;&#4f60;&#4f53;&#9a8c;&#66f4;&#65b0;ᨬ&#65b0;ᨬ&#5feb;Ḅ&#7ae0;⁚小說,所有小說&#79d2;&#66f4;&#65b0;஺請大家關注威信“小 說 全 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屏山县| 津市市| 伊金霍洛旗| 始兴县| 湟中县| 瑞金市| 昆明市| 万荣县| 万山特区| 高邮市| 比如县| 景谷| 宿迁市| 保康县| 洛扎县| 潞城市| 南丹县| 健康| 如皋市| 科技| 大新县| 蓬溪县| 南开区| 长阳| 临汾市| 获嘉县| 桂东县| 冕宁县| 望谟县| 射洪县| 田阳县| 九江县| 辽源市| 石家庄市| 龙门县| 郧西县| 西峡县| 崇仁县| 武清区|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