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盛唐不遺憾 正文 第九百四十三章 手電筒

作者/朕御山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隆基一直以來,最為寵愛的皇子,就是皇十八子李瑁,這是因為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最讓李隆基滿意,二人的夫妻感情非常的好,非常的恩愛,而李瑁是二人恩愛的結晶,受寵超過一般皇子,這是很正常的。

    在武惠妃臨死之前,李隆基親口答應她,會一直好好的照顧和疼愛李瑁的,大有立其為太子之意,李林甫也多次向皇帝表示,應該讓李瑁當太子,也即是說,若是沒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李瑁取代李亨當上太子之位,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可上天也許是嫉妒李瑁前半生過的太幸福了,所以,后半生要讓他多吃一些苦頭,與他恩愛五年的楊玉環,居然被李隆基看上了,而且,著迷的不得了。

    這似乎也說明一點,這一對父子的審美標準是相同的,兩個人都看上楊玉環了,而且,對其癡迷不已,兒子為了她郁悶很多年,父親為了他,寧愿被后人唾罵,也要搶自己的兒媳婦。

    李隆基能搶自己的兒媳婦,自然是因為,他太喜歡楊玉環這種類型的了,為了她怎么樣都行,但他同時也并不討厭自己的愛子李瑁,相反,他在搶了自己兒媳婦之后,對李瑁這個愛子,一直有一種非常虧欠的感覺,這種感覺在他的心里,外人是看不到的。

    外人所能看到的,就是李隆基搶了李瑁的王妃,而且,還讓他為讓皇帝守孝三年,似乎從此再也不會疼愛這個小兒子了,很多以前支持李瑁的大臣,也都不敢繼續支持了,就連李林甫這個曾經建議讓李瑁取代現任太子的人,都似乎與李瑁劃清了界限。

    大唐新貴楊國忠,就更加不敢親近李瑁了,他比別人更加需要與李瑁保持距離,畢竟,他姓楊,是楊玉環的哥哥,更加需要避嫌。

    如此一來,李瑁就成了沒娘的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很不受待見,漸漸的就被孤立了,直到李隆基把韋氏賜給李瑁,并在很多方面并不虧待李瑁之后,朝廷的眾臣才逐步有所改善,但對李瑁的態度遠沒有之前熱情,只是把李瑁當成一個普通的皇子罷了,再也不是受寵的皇子了。

    因為搞不清皇帝的心思,所以,朝廷里的很多大臣,都不敢輕易的下賭注,只有少數冒險派敢與皇子接觸,并表達了效忠的意圖。

    而這些冒險的大臣,只要地位不是很高的,皇帝也不會過問,讓諸位皇子各有羽翼,這樣才好相互制衡,有利于自己的統治。

    在很多王朝,都會出現太子黨和宰相黨,這兩方勢力互相牽制,同時,都必須要服從皇帝的旨意,如此,對于皇帝統治江山是極為有利的。

    很多部門也都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個主官的下面,會有兩個以上的副官,這些副官互相制衡,同時服務于主官,從而凸顯出主官的權勢。

    李安并不在意黨派的事情,他也不想加入其中任何一方勢力,他只想好好的過自己的安逸小日子,但不加入不代表不接觸,偶爾與皇子們聊聊天還是很不錯的。

    高檔手電筒的制造進行的很順利,不到十天的功夫,三十多個形態各異的手電筒就制造完成了,有黃金打造的土豪手電筒,也有白銀打造的,上面都雕刻了各種圖案,其中,需要送給皇帝的手電筒,上面雕刻著龍,其余的也都雕刻瑞獸和花草圖案等。

    既然這些東西都制造出來了,自然是要立刻送到各權貴的府上了,而送禮的時機也很重要,這樣可以省事不少,若是一個府邸一個府邸的去送,那也太累了。

    趁著早朝的機會,李安把所有手電筒都帶來了,這些手電筒都是要送給權貴的,送給誰并不重要,只要給當朝最大的一些官兒就行了。

    只有最好的一個用黃金打造的手電筒是給李隆基準備的。

    早朝的時間一般都是比較早的,也就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就開始早朝了,但很多大臣,為了防止自己遲到,一般都會提前很多過來,也就是說,很多大臣抵達皇宮的時候,天都還是黑蒙蒙的,而這正是手電筒發揮作用的時間。

    盡管皇宮沿途都已經有路燈了,實在怕黑的話,打個燈籠也是可以的,但手電筒的優勢,是燈籠和電燈所不能比的。

    電燈是固定的,不能移動位置,而就算是皇宮,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都安上電燈,總有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而燈籠雖然是移動的,也可以用來照明,但燈籠的光線和便攜性,如何能與手電筒相比,差的可不止一星半點,李安敢打賭,只要這些大官用上了手電筒,估計就再也不想用燈籠了。

    為了攜帶這些手電筒,李安帶來兩名隨從,專門背著這些東西,而最好的一個在李安的懷中,是給皇帝準備的。

    當李安抵達皇宮的時候,一多半的大臣都已經抵達了,只有極少數的大臣沒有抵達皇宮。

    “李侍郎,你的隨從帶著什么寶貝呢?滿滿的兩大包啊!”

    “這不會又是發明的什么寶貝吧!”

    “難道是萬里傳音的機器。”

    一眾大臣看到李安身后的隨從,帶著很大的包裹,開口猜測道。

    李安笑了笑,開口道:“這些是送給諸位的禮物,不過,數量不足,不是人人有份的,有興趣的就拿一個,以后還會生產的。”

    說完笑著看向眾大臣。

    “哦,又有寶貝了,我們得看看?”

    大臣興奮的說道。

    李安使了個眼色,讓身后的兩名隨從,把包裹里的手電筒全部拿出來,并分發給眾大臣。

    “來,給我一個,給我一個。”

    別看這些大臣的年紀都不小了,看熱鬧的心情卻是不差,都爭著要李安發明的寶貝,在他們的心里,凡是李安搗鼓出來的東西,全都是好東西,畢竟,李安已經讓他們震驚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是大吃一驚。

    不過,這一次的手電筒沒啥稀奇的,至少,在李安的心里,這項發明并不怎么樣。

    “咦,好像是白銀做的,前面還有玻璃和燈泡,是燈啊!這么小的燈。”

    “中間還有一個按鈕,不會是能亮吧!”

    “拿在手里就能亮,那可是好東西啊!要不試試。”

    “哎呀!還真的亮了,哈哈!亮度還挺大的。”

    眾大臣很快就把手中的手電筒給搗鼓亮了,這讓他們很是興奮,覺得手里拿著的是一個好東西。

    “是什么好東西,讓老夫也看看。”

    李林甫最近身體突然不好了,不過,還是拖著病體來上朝了,只不過來的比較晚罷了。

    一般情況下,官職越大的官員來的就會越晚,這樣才能體現他們的地位,早來的基本上都是小魚小蝦,重量級的大臣都是最后才到,而李安是因為要展現自己的新發明,所以,早到了片刻罷了。

    今日早朝是在宣政殿舉行的,也算是比較中等的朝會了,最大的在含元殿舉行的朝會,一年也進行不了幾次,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大部分都到齊了。

    “右相早,右相早。”

    眾大臣連忙行禮,好幾名大臣都積極的把手中的手電筒遞給李林甫,而李林甫只能拿一個。

    “不錯啊!這個可比燈籠亮堂多了,還能任意方向照射,拿在手里也很方便,也不是很重,這一定又是李侍郎的發明吧!國之棟梁啊!”

    李林甫聲音已經沒有那么大了,說著看向身旁的李安。

    “右相說的是,這是我前幾日剛想出來的,里面是電池,才發明不久,這是新造出來的一批,以后若能量產,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李安非常高興的回答。

    李林甫凝眉思索片刻,點頭道:“這是個好東西啊!我們一定會上奏陛下,盡快量產這樣的好東西,你們說是不是啊!”

    說完看向眾大臣。

    “是是是,好東西啊!”

    所有大臣都對李安發明的物品贊不絕口。

    “對了,李侍郎,那個萬里傳音計劃,進行的如何了?”

    李林甫關心的問,同時,多名重量級的大臣也跟著走了上來,看得出來,他們都非常的關心這個計劃。

    李安笑著看向眾人,如實回答道:“萬里傳音計劃頗為復雜,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不過,我一定會盡力的,早晚都會把這樣的機器給搞出來,否則,怎么對得起陛下的教誨,怎么對得起諸位的期望。”

    “李侍郎嚴重了,嚴重了。”

    眾大臣全都笑著說道。

    沒多久,楊國忠和幾位重量級的大臣全都到齊了,他們也看了一下手電筒,都覺得這個寶貝好,并一起向大殿走去。

    進殿之前,李安遇到皇帝身邊的小太監匆匆走過,連忙將其叫住了,并將懷里的黃金打造的手電筒交給了小太監,并簡單的教會他如何使用,然后,讓其將手電筒交給皇帝。

    在宣政殿舉行的早朝,并不是每天都要進行的,好多天才舉行一次,畢竟,若是天天都舉行的話,皇帝會被累死的。

    而在皇帝入殿之前,大臣肯定要先進入大殿排好隊伍,靜靜的等待皇帝的到來,也就是說,這中間有一段時間,是皇帝整理儀表和稍做休息的時間。

    “陛下,這是李侍郎帶來的東西,說是叫什么手電筒,是可以照亮的,您瞧瞧。”

    小太監恭敬的把手電筒交給李隆基。

    李隆基休息片刻就要上朝了,見小太監拿來這么個玩意,覺得挺有意思的,笑了笑,開口道:“這個能亮,別說,讓我自己摸索一下。”

    說完仔細的看了看外表,然后,輕輕的把開關給打開了。

    小太監的眼睛被照了一下,連忙后退了一步,然后又上前一步,恭敬的說道:“陛下,這個東西好啊!比蠟燭亮很多。”

    李隆基掂了掂手電筒,笑著說道:“是個好東西不假,可朕現在最關心的是萬里傳音計劃,這個小玩意與萬里傳音比起來,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雖然嘴里這么說,可小太監看得出來,李隆基還是很喜歡手里的手電筒的,畢竟,這個小東西非常的方便,比打著燈籠方便太多了,而且,更加的亮堂。

    而他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是擔心李安把心思用錯了地方,若是把精力分散了,是不是會耽誤萬里傳音計劃呢?

    當然,他絕對想不到,手電筒就是萬里傳音計劃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這個計劃的副產品,內部裝著的電池,對萬里傳音計劃極為重要,沒有電池就難以搞出電報。

    “陛下,李侍郎今日帶了好多這種手電筒,其余的都是白銀做的殼子,已經分給眾大臣了。”

    小太監開口說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邁步走向大殿,去上朝了。

    他已經明白李安的意圖了,這是要大規模生產的節奏,東西都看過了,很實用的東西,只要他下旨,朝廷就會大規模的去生產這項東西,不過,李安發明的東西太多了,要是所有的產業都讓朝廷去管理的話,朝廷方面的壓力就太大了,畢竟,很多官員都會貪腐,做事兒的效率也很低,所以,為了大唐帝國的利益,有些利潤不是太高太重要的產業,交給私人去做或許更好一些。

    鐵路系統關系到國運和巨大的利益,李隆基是不肯放手的,制造鐵甲車和火炮,以及黑火藥也關系到大唐的安全,自然也不能交給私人去做,畢竟由朝廷全面掌控,而對于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產業,李隆基是不會介意讓私人去搞的,比如大唐境內眾多水泥工坊,各地的鐵礦山等,基本上都是豪強和貴族負責的,朝廷只需負責購買就可以了,金礦和銀礦的價值太高,自然要朝廷親自開采。

    “陛下駕到。”

    一聲嘹亮的聲音過后,李隆基上朝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安與眾大臣一起跪拜著行禮。

    “眾卿家平身。”

    李隆基說完把手里的黃金手電筒拿了出來,并打開開關照向大殿的各個位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张北县| 广州市| 昆明市| 揭西县| 丰宁| 巧家县| 肇庆市| 龙井市| 鹤壁市| 通江县| 博兴县| 土默特右旗| 临武县| 德昌县| 南京市| 阜南县| 沙湾县| 桦南县| 丰镇市| 吴堡县| 婺源县| 梨树县| 电白县| 铜川市| 田林县| 伊通| 邳州市| 博湖县| 沿河| 内江市| 开封县| 巨野县| 通州区| 洛宁县| 静宁县| 普安县| 营口市| 东港市| 昔阳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