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在空中翻滾而過的姿態,極為飄逸和瀟灑,李隆基驚詫的瞪直了眼睛,太液亭內在眾大臣和皇子,也都極為驚詫,滑雪空翻體現了力量與速度的美,給他們的心靈以極大的震撼。
轟然落地的李安,濺起了大片的雪花,以至于將他整個人都掩蓋了,昆雄、飛羽等十四名弟兄,隨后空翻而過,同樣砸向雪地,濺起了大片雪花,遠遠看去,似乎形成了一面雪墻,將李安十五人阻擋在眾人的視線外。
“陛下,李安與眾勇士表演完畢。”
李安帶著十幾名弟兄,從雪花飛舞的地面起身,走向太液亭。
“大膽,李安,你沖撞圣駕,該當何罪?”
永王李璘指著李安,厲聲喝問。
高力士微微嘆了口氣,低頭耷著眼皮,對李安突然沖撞圣駕大為生氣,太子李亨瞪了李安一眼,不明白李安到底在想什么,就算是為了表演,也不能近距離的沖撞圣駕啊!
李林甫則嘴角微微帶笑,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在他看來,李安到底還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郎,不夠成熟,不夠穩重。
李安也知道,徑直向太液亭沖擊,是沖犯圣駕,但他并不害怕李隆基治罪,因為他的破天荒空翻表演,必定會給李隆基造成極大的視覺震撼,如此,李隆基自然舍不得治自己的罪。
“陛下恕罪,李安無意沖犯圣駕,只是為了讓陛下近距離觀賞空翻表演。”
李安正色為自己解釋。
李林甫嘴角笑得很甜,看向亭下的李安:“李校尉技術精湛,可陛下乃萬乘之軀,一旦稍有偏差,必然會傷到陛下,如此,后果不堪設想。”
“李相國的是,父親,李安膽大包天,竟沖撞圣駕,必須抓入大牢,以儆效尤。”
慶王李潭附和李林甫,認為李安膽大包天,應該治罪。
李隆基側身,眼神從眾大臣和皇子身上一一掃過,最終停在李亨的身上,問道:“太子覺得呢?”
“父親,孩兒也認為李安所為不妥,有沖撞圣駕之嫌。”
李亨并沒有為李安解釋,反而附和李林甫的意見。
太液亭下的李安,頓時心冷了大半,父親李武是太子的好友,一直力支持太子,他得到吐蕃密信,也第一時間向太子匯報,算的上是太子的人,而此時,太子卻對自己沒有絲毫的維護,這份冷漠讓李安的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對太子李亨不免看清了幾分。
李隆基看向太液亭外的李安,正色道:“李安,你剛才就像離弦之箭一樣,向朕的眼前射來,就不怕朕治你不敬之罪?”
“微臣與眾弟兄曾苦練滑雪技巧,絕不會傷著陛下。”李安一臉自信,嘴角莞爾一笑:“陛下乃千古明君,微臣相信陛下,不會治我重罪。”
李隆基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正色道:“李安,你倒是很自信,也罷,看在你讓朕大開眼界的份上,朕就不追究你的沖撞之罪了。”
李安大喜:“微臣謝陛下赦免之恩。”
李林甫等眾大臣與慶王、永王等皇子,都驚詫的看向李安,如此膽大妄為的沖撞圣駕,居然這么輕易的就被李隆基赦免了,這足以明李安在李隆基的心中已經具有相當的地位。
李隆基帶著眾大臣和皇子,從太液亭的二樓下到一樓,并走到李安的面前。
“李安,鷹肉味道如何?”
李安聞言,猛然一愣,不明白李隆基為什么問這么無聊的問題,不過,很快就想到劉駱谷進獻的扁毛畜生,心頭不禁一驚。
這足以明,他偷吃扁毛畜生的事情,已經被李隆基知道了,他完可以不承認這一點,不過,高力士曾告誡他,當今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想要欺瞞皇帝就是自欺欺人,會惹惱皇帝,于是,嘴角淡然一笑:“回陛下,鷹肉味道極好,就是肉質比較硬,若是牙口不好,怕是吃不了。”
“哈哈!李安,你膽子真是不啊!什么都敢吃。”
“陛下恕罪,李安從家窮,嘴饞。”
李隆基與眾大臣皇子,頓時都被逗樂了,不過,也只有李隆基和李林甫知道鷹肉的內情。
李安的表態,等于承認自己偷吃了,劉駱谷負責保護的扁毛畜生,也更好的解釋了,劉駱谷為何如此痛恨李安,并做出了極其偏激的事情,將自己的命搭上。
“李安,這幾位就是在蔚州立功的勇士?”
李安指著身后的十余名弟兄:“是的,陛下,這幾位兄弟立功最多,武功也極為高強,若非他們相助,微臣也不能在蔚州立下這么大的戰功。”
李隆基咧嘴一笑:“好,朕絕不會虧待立功的勇士,這幾位勇士部加封陪戎副尉。”
“謝陛下。”
昆雄,飛羽等十四名弟兄,部跪拜謝恩。
“陛下,陪戎副尉是幾品官。”
李安在李隆基面前一點也不緊張,隨口問道。
李隆基表情佯怒,指著李安的腦袋,斥道:“李安,朕封你宣節校尉,也有一些日子了,你不會還不知宣節校尉幾品吧!”
“陛下,微臣已經問過了,宣節校尉是正八品上階的散官,只是不知陪戎副尉是幾品。”
李隆基笑了,斥道:“來京城這么久了,居然連我大唐的官制都搞不清楚,可真有你的,魚朝恩。”
魚朝恩會意,輕聲告訴李安:“李校尉,陪戎副尉是從九品下階的散官,”
“陛下恕罪,微臣保證,一個月之內,一定將大唐的官制部搞清楚。”
李安嘴角憨笑,顯得很是呆萌。
若是一般的官員,搞不清陪戎副尉是何種官職,李隆基一定會大為憤怒,不過,李安只有十七歲,而且,一直生活在白狼村那種地方,沒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進入京城之后,也只是獲得了宣節校尉的虛職,并沒有具體的職位,不了解大唐的官制,也是情有可原的。
“朕知道,你是顏真卿的侄兒,若下次還不搞不清官職,朕會連顏真卿一起罰。”
“是,陛下,李安一定盡快掌握大唐官制。”
李隆基輕輕點頭,正色問道:“李安,那封吐蕃密信,真的是你無意中得到的。”
李安側身指著身后的荔非守瑜,輕聲道:“陛下,前些日子,荔非守瑜在城外打獵,射中一只信鴿,密信就是在信鴿的腿上找到的。”
荔非守瑜連忙將獲取吐蕃密信的過程,部一五一十的向李隆基作了匯報。
大部分大臣和皇子,都一臉驚詫,他們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是太多,而準確知道吐蕃密信具體內容的,就只有五人。
除了李隆基和李安,此處只有李亨知道,另外二人則是顏真卿和顏如玉,除此之外,再也無人知道吐蕃密信的具體內容。
“吐蕃意欲吞并東女國,我大唐該如何應對,朕想聽聽李少郎的高見?”
李隆基一臉期待的看向李安。
李安也不推辭,抱拳道:“陛下,吐蕃陰謀一旦得逞,對我大唐的威脅將大大增加,我大唐決不能容忍東女國歸附吐蕃,必須力阻止吐蕃人的陰謀,徹底粉碎吐蕃人的癡心妄想。”
李隆基笑著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如何粉碎吐蕃人的陰謀?”
“陛下,微臣以為,當派遣一支精銳兵馬,護送東女王返回國內,并幫助東女王鏟除國內的反對勢力,將吐蕃勢力完排除在東女國之外,唯有如此,才能徹底粉碎吐蕃人的癡心妄想。”
李安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派兵護送東女王,并進入東女國境內。
“貿然派遣兵馬進入東女國境內,會不會引起東女國的不滿?”
李隆基也早就想這么干了,只是怕引起東女國的不滿,這有干涉番國內政的嫌疑。
李安正色道:“陛下,東女國乃我大唐附屬,東女國的土地就是我大唐國土,我大唐兵馬進入東女國,就是進入自己的國土,若東女國有人不滿,就是對大唐的不忠,就是對陛下不忠,可立斬之。”
“好,李安,你的好,東女國是我大唐附屬,如此,朕還有什么好顧慮的呢?吐蕃屢屢冒犯大唐,朕絕不退讓。”
李隆基眸子中閃現出一絲堅毅和傲氣,并下定決心,要力粉碎吐蕃人的陰謀。
通過一番觀察和了解,李隆基對李安發欣賞,并覺得在粉碎吐蕃陰謀這件事上,李安完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若李安能夠圓滿搞定吐蕃人,維護東女國是大唐屬國的地位,則再也無人能否定李安的能力。
李安的滑雪表演讓李隆基大開了眼界,而李安對東女國危機的見識,更讓李隆基對其刮目相看,并完肯定李安是個難得的人才。
在蓬萊山上,李隆基單獨與李安繞著山巒散步,以顯示對李安的恩寵,這讓李安大為感動,同時,也讓李林甫等大臣心生妒忌,眼紅不已。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