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盛唐不遺憾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長江大橋

作者/朕御山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安的想法與李隆基是一致的,只要美洲土著文明乖乖的臣服于大唐帝國,大唐帝國完可以善待他們,利用他們土著的人力,為大唐帝國更好的建設美洲,若這些土著選擇與大唐帝國相對抗,則必須要狠狠的對這些美洲土著進行打擊,讓他們明白與大唐帝國對抗是自取滅亡。??

    大唐帝國最終的目標,是要將整個美洲大6部拿下,將大唐的國土面積擴大數倍,獲得更多的物產和資源,這是大唐帝國的既定國策,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離開皇宮之后,李安開始重新部署研中心的研方向,重點研海洋船舶和鐵路系統,其它的項目部靠后,以符合大唐帝國目前的既定政策,讓大唐帝國可以展的更加快。

    只要肯投資,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是肯定會出成果的,很快,更加先進的火車頭和更先進,可靠性更高的蒸汽輪機被研出來。

    新型火車頭的功率更大,可以獲得更高的度,實現鐵路系統的提,而新的蒸汽輪機也更加大型化,可以提供更大的動力,并滿足建造更大噸位海洋船舶的能力。

    這些新研出來的科研項目,很快就進行了量產,而由于鐵路和船舶的需求量太大,所以,老舊的型號并沒有被淘汰,而是一直在繼續使用。

    而就在科技研的同時,從美洲帶回來的各種作物,已經進入了收獲的季節,皇帝親自帶領眾大臣,前往皇家御用田地里,親自驗證李安所的畝產萬斤的紅薯,到底能畝產多少。

    這些紅薯和玉米等作物,都是種植在溫室大棚里的,在天氣熱的時候,大棚的頂部都是完敞開的,甚至,在日光特別強烈的時候,還要搭建遮陽棚,以減輕日光對植物的傷害。

    按照李安的估算,經過最精心照料的紅薯,畝產就算達不到萬斤,也差不了多少了,總之,產量肯定遠遠高于大唐目前的其它作物,甚至十幾倍。

    “陛下,這些紅薯分別經過不同的照顧,產量肯定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先去看看紅薯,這個作物的產量是最高的。”

    李安開口建議,并帶著李隆基前往種植紅薯的區域。

    一走進紅薯的種植區域,抬眼看到的,是郁郁蔥蔥的紅薯藤,看上去非常的漂亮,雖然已經到收獲的季節了,紅薯藤已經有所變老,沒有春夏季節的蔥翠,但仍舊非常不錯,至少大部分仍舊是綠色的。

    皇帝與眾大臣,一邊看著這些郁郁蔥蔥的紅薯藤,一邊饒有興致的討論紅薯的畝產,有的相信李安,覺得這些紅薯肯定有畝產萬斤的產量,但也有部分大臣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李安的數據有些太夸張了,畝產萬斤根就不可能達到。

    總之,各種議論都有,不同的大臣有不同的看法,誰也服不了誰,大家都在等著看結果,只有紅薯部收獲上來,并稱量重量,才能確定到底能畝產能達到多少。

    “這些紅薯藤比剛栽種的時候多了很多,不知這下面是否真的能收獲一畝萬斤,開始吧!”

    李隆基坐在一處遮陽的比較舒適的位置,開口下令,讓干活的人,立即開始收獲紅薯。

    由于紅薯種了很多,而且,分為五種情況,照顧和施肥的等級不一樣,所以,要分別進行收獲,以搞清楚每一種種植條件,所能達到的產量。

    而收獲的時候,當然是以產量最低的一種開始收獲了。

    由于皇帝親自蒞臨現場,所以,自然不能讓皇帝久等,如此,干活的人就需要特別多才行。

    朝廷的農業技術官員,調撥了一百多人,現場進行收獲紅薯的行動,這一百人分成十組,每組十人,負責一分地的面積。

    人多就是力量大,一百多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將一畝地的紅薯給收獲完了,另外,為了防止遺漏,還有幾十人在田地里翻土,并時不時的現少量的紅薯。

    “陛下,應該差不多了,田地里就算還有,也沒有多少了。”

    李安開口道,并示意皇帝下旨稱重。

    李隆基點了點頭,開口道:“好了,差不多了,開始稱重吧!”

    皇帝一下令,農業部分的官員,開始對紅薯進行稱重。

    “陛下,一共三千五百斤,大豐收啊!”

    一名農業部門的官員,興奮的道。

    “三千五百斤,居然有這么多,而且還是照顧最少的。”

    “三千五百斤,這比麥的產量高出十倍,果然是好東西啊!若是大唐的土地里都種上紅薯,就再也不會生饑荒了。”

    “可這紅薯是濕重,這么多的紅薯,該如何保存呢?擱久了會生霉爛的。”

    眾大臣一聽紅薯的產量,頓時覺得很高興,但同時也擔心紅薯不好保存,時間一長就會霉爛。

    李安聽到了這些大臣的談話,并立即命人找一些外形好點的紅薯,并清洗干凈,然后當著所有人的面,親自將紅薯切成圓形的薄片,并開口道:“陛下,紅薯容易霉爛,所以,若要進行長時間的保存,必須將其切成圓形的薄片,并放在陽光下晾曬,如此,三五年都不會生霉爛,甚至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就是切成這樣的薄片?如此一來,一百斤紅薯曬成紅薯干,還能剩下多少?”

    李隆基開口問道,關于紅薯干,李安早就過了,不過,他還是要多問一次。

    “陛下,一百斤新鮮的紅薯,大約可以曬出二十四斤至二十六斤左右,平均起來二十五斤。”

    李安開口回答。

    關于新鮮的紅薯能晾曬多少紅薯干,李安是非常清楚的,在來到大唐之前,李安曾多次聽老一輩的人過,在糧食匱乏的年代,紅薯是所有家庭的主食,而關于紅薯的相關知識,李安自然爛熟于心,甚至連紅薯的種類都能搞得一清二楚。

    “一百斤新鮮的紅薯可以晾曬二十五斤紅薯干,如此,三千五百斤紅薯就可以晾曬近千斤的紅薯干,這份產量著實不少啊!比我大唐任何作物的產量都要高。而且,還是幾乎沒有照顧的一畝田地。”

    一名農業部門的官員,一臉興奮的道,所有的試驗田都是他親自負責照顧的,所以,關于每一畝地的情況,他是最清楚的,現如今,照顧最少的一畝貧瘠的土地,都能有三千五百斤的產量,那么,照顧好一些的田地,肯定能產出更高產量的紅薯。

    李隆基對紅薯的產量非常滿意,并繼續讓人收獲下一畝田地的紅薯,看看照顧好一些的紅薯,能畝產多少。

    很快,下面幾畝田地的紅薯也都被收獲干凈,產量分別是五千斤,六千斤、六千五百斤,八千斤,也就是,產量最高的紅薯,達到了畝產八千斤,可以是非常高的產量了。

    “萬斤已經很近了,就算曬干也足有兩千斤,是普通農作物的十倍,這個紅薯非常好,值得在大唐大力推廣,日后,我大唐再也不用擔心生饑荒了。”

    李隆基大為高興,對大唐能擁有如此高產的糧食作物而高興,眾大臣也同樣非常的高興,并互相道賀,慶祝大唐現優良的糧食作物。

    紅薯最高畝產消息,很快就在京城傳開了,所有的大唐百姓,聽紅薯居然有如此高的產量,都大為驚奇,并奔走相告,將這一消息告訴自己認識的人,很很快就傳到了很遠的州縣。

    有高產的糧食,誰不想種呢?就算眼下大唐并無缺糧的危機,但多存儲一些糧食總是好的,很多大唐百姓,尤其是貧窮的百姓,幾乎都被餓過,對食物危機有深深的恐懼,能多準備一些糧食,會讓他們更加的安心,同時,在遇到災禍年份的時候,也能有辦法活下來。

    隨后的幾日,玉米和土豆也都進入了收獲期,李隆基每次都親臨現場,以展現皇帝對農業的重視。

    而土豆和玉米的產量也著實不少,比大唐的其它作物要高很多,雖紅薯的產量是最高的,但也不能只種紅薯一樣,這樣營養就不均衡了,多種作物一起種,才能更好的改善大唐百姓的營養結構。

    紅薯、玉米、土豆等作物,都獲得了大唐皇帝和大臣們的一致認可,如此,接下來就是在國進行推廣的問題了,而推廣這些糧食作物,必須有人負責才行。

    對這些美洲作物最為了解的李安,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李安的主要工作是研各種高科技產品,對于農業這種次要一點的產業就不能兼顧了,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顧得了一頭就難以兼顧另一頭了。

    大唐朝廷有很多農業方面的專家,也有很多農業方面的官員,讓他們負責推廣美洲的作物,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而且,對于這種很容易就會青史留名的工作,任何農業部門的官員都非常樂意接受這份工作。

    推廣的工作,很快就安排下去了,很多官員都爭搶著要干這份工作,而百姓在聽美洲的幾種作物產量極高之后,也都非常配合朝廷的官員,并非常樂意接受美洲的作物,在自己家的田地里種植了大量的美洲作物。

    由于美洲運過來的紅薯還是太少了,所以,大規模的普及,還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行,另外,為了更好的普及美洲的高產作物,朝廷要再次派遣更大規模的船隊,去美洲運輸這些作物,同時,將一萬將士和他們的家屬運往美洲,在美洲的土地上先建立三座城池。

    時間過的很快,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南面又傳來了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鄂州長江大橋線竣工了,鐵路線也鋪到鄂州,并通過鄂州長江大橋,向南延伸了五十里。

    消息傳到長安城的時候,所有的京城百姓都沸騰了,在長江上建造鐵路橋,跨度如此之大,規模如此之大,這在任何時代,都是絕無僅有的,這反應了大唐帝國的強大工業實力。

    長將鐵路大橋線貫通,如此重要的事情,當然要親眼看看才過癮,所以,在得到消息之后,很多有錢的貴族和皇族閑人,結伴乘坐火車趕往鄂州,以親眼見證鄂州長江大橋的宏偉。

    皇帝在看了鄂州長將鐵路橋的模型之后,興奮的幾天都沒睡好,并頂住諫臣們的壓力,孤注一擲的要乘坐火車趕往鄂州視察。

    這一次出行,皇帝走的比較急,只給相關隨行人員三天的準備時間,為此,很多部門都忙的暈頭轉向。

    李安作為鄂州長江大橋的設計者,當然也是要陪同前往的,這一點是肯定的,而在臨走之前,研中心的很多工作,必須要提前進行相應的安排,以免這些研人才,搞不清接下來該干些什么。

    由于大唐還沒有電話這種高科技的聯系手段,所以,從京城直達鄂州的鐵路還是無法開通的,只能先抵達洛陽城,然后從洛陽城轉車去鄂州,只有這樣才便于鐵路系統的政策運營。

    當然,皇帝出行是個例外,作為一國之君,皇帝需要有自己的御用火車,因此是不可以隨便換乘的,但也要先到洛陽城火車站,然后,對鐵路進行變軌之后,才能進一步向鄂州進。

    三天后,皇帝的御用火車準時從長安城出,整個朝廷的大部分大臣都陪同而行,護衛的兵馬高達三萬之眾,而且,部都是精銳的兵馬,甚至連京城最精銳的鐵甲炮車部隊,也調動隨行了。

    不過,鐵甲炮車并不是在6地上行進,而是裝載在貨運列車上,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行動的效率,度也才能跟得上皇帝李隆基的御用列車,若是開足馬力在土路上跑,是絕對追不上火車的。

    不到一天的時間,皇帝的御用列車就抵達了洛陽城火車站,并在休息一夜之后,第二日出前往鄂州。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淮安市| 阿克陶县| 敦煌市| 溆浦县| 兴宁市| 平和县| 河北省| 洞口县| 绥江县| 洛宁县| 闻喜县| 德庆县| 泰来县| 汉中市| 定陶县| 同德县| 准格尔旗| 乳源| 当涂县| 江口县| 察隅县| 图们市| 定安县| 凉城县| 曲周县| 井冈山市| 通城县| 马关县| 集贤县| 秦皇岛市| 农安县| 明溪县| 绥芬河市| 阜宁县| 利津县| 家居| 丰原市| 杭州市| 兴和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