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義廳中其他軍師頭領里面,許貫忠、公孫勝、朱武等人當即表態支持蕭嘉穗的主張,而混世魔王樊瑞似乎傾向李助的提議,一時左右為難的,竟是以往行事向來帶著幾分邪氣的喬道清。
以往本覺得李助為人處世,似乎算是與自己的秉性相符,可是這段時日喬道清于寨內和公孫勝相處過一段時日,彼此談論道法修心,潛移默化間自己的心性好似也出現了些轉變。這個時候的喬道清撮著牙花子左顧右盼,到底沒能定下主意,也只是暗自啐罵了口,再未做言語。
至于坐在蕭唐側首的燕青本來一言不發,只是闔目思量著,驀的卻也嘆聲說道:“被金人擄走的可不止是那兩個昏君,趙氏宗族與朝中臣子,也仍有諸科醫生、教坊樂工、各行工匠乃至無辜受難的宋民子女萬余”
在聚義廳內一眾兄弟的注目之下,蕭唐也終于開口說道:“恁般國難當頭之時,倘若我隔岸觀火,任由著這一路金軍擄二帝北歸,而坐視中原江山四分五裂對于我等雖然有利,可是相較起來卻是金國受益更多,雖與宋廷鬩于墻,亦當外御其侮,也不能教外寇坐享其成。”
按后世抗戰時期兩黨勢不兩立,可是在日寇侵吞大片疆土國難臨頭時,不也勢必要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蕭唐心中念罷,已然做出抉擇。從大義的角度出發,此番揮軍去阻截五六萬眾的金軍,饒是必將會是一場慘烈的戰事,也是勢在必為。
而當在場一眾頭領見蕭唐已做出抉擇,大多振奮呼應,且摩拳擦掌,且等不及與金軍外寇大干一場。在場群豪捋臂張拳的模樣蕭唐都瞧在眼里,又暗付道:宋廷朝綱無道,饒是與我聚義的眾兄弟對誤國昏君、當政奸佞早已寒心齒冷,可也不止涉及到宋朝二帝,倘若我真對這路肆虐宋境的金軍置若罔聞,就算是欲盡快成就霸業,而使眾頭領以正身名,可也仍會教許多兄弟寒心吧
至于李助見蕭唐采納的是蕭嘉穗的提議,他淡然一笑,似乎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遂又道:“罷了,蕭頭領所言也在其理。既然主公心意已決,也仍可因時制宜,臨機行事。”
蕭唐微微頷首,心中驀的卻念及正史中岳飛所作的那一首語境激昂、慷慨壯烈的千古箴詞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現在看來,恐怕那千古名篇之中因沒有汴京國都被外寇攻破淪陷,教百萬黎民百姓在外虜鐵蹄之下慘遭蹂躪的國恥,卻因未曾報讎雪恨的感慨,如今卻是要做些改動了
因為靖康之恥,這等國仇家恨,我等卻要立刻就要給報了!
聚義廳中眾頭領爭先恐后的請命出戰,蕭唐也正要與蕭嘉穗、許貫忠、李助等頭領合計調撥各部軍旅組成先鋒、中軍、合后等部,而出兵進發。然而正待眾人合計時,統管梁山寨內雜務諸般事宜,而并未參加軍議的杜遷、宋萬二人卻踅進廳來,并向蕭唐報說道:“哥哥,李家道口酒肆張仁、李義兩位兄弟遣人發了響箭,水寨那邊發船前去探覷,說有個后生帶挈著三五百人,特來投奔哥哥入伙。張仁兄弟那邊問他名頭,那后生卻說待拜會得哥哥時,再當面說與恁知曉。”
如今既然已準備與金軍全面開戰,蕭唐自也不必再用全羽、柯引這些假名下山勾當。保州那邊也已發出飛鴿文書,盡管放還暫時被監管住的崔慕遠返回高麗國去,而水泊梁山這邊蕭唐在調撥諸路兵馬下山接引遭受外寇襲掠的民眾,伏擊四處肆虐劫掠的小股金軍之前也已發出檄文,曉諭周遭各地乃至京畿、京東、京西諸路軍民如今麾下管領的各處山寨不止要對抗朝廷暴政,亦是替天行道,而高豎義旗抵抗金軍外寇入侵。但有愿意奔赴國難,且認同雖然與宋廷處于對持立場,也認同蕭唐做為綠林兵馬也愿抗擊外敵恁般行徑的,也盡可前來投寨聚義。
雖然仍是忠心于大宋的許多能臣良將很難被招攏過來可是蕭唐也很清楚在兩宋交迭之際,各地不但涌現出了大股抗金義軍,后來雖然大多為南宋朝廷所收編,可是亦有游離于朝廷政權之外,甚至對官軍抱有敵意的勢力存在。
而且北宋滅亡到南宋建立政權的這一段時期也是繼繼政和、宣和年間后,宋朝地界內又是一次匪盜蜂起的時期,其中遮莫也有許多本事奢遮的能人,但凡肯竭力抗金的,也未嘗不能為蕭唐所用。
只是今番慕水泊梁山之名前來投寨入伙的是一個年輕后生,倒不知他真本事又有幾斤幾兩蕭唐心中念罷,遂對杜遷、宋萬二人說道:“且排一艘大船,接引那伙人馬渡至金沙灘來,那個領頭的后生,接引至聚義廳來與我廝見,至于其余人等,暫先請至關前營寨安歇。”
杜遷、宋萬見說領命去了,過了些時候,蕭唐以及聚義廳內一眾頭領便覷見有個后生青壯大踏步踅將進來,但見那后生劍眉虎目,英武不凡,他一只手將長槍扛在肩上,舉止端的豪縱不羈。迎著聚義廳內一眾好漢的炯炯目光,那后生非但不露怯,反而把頭一揚、嘴角一翹,那一對炯炯虎目也朝周圍睥睨過去,還大咧咧的點頭以做招呼。
蕭唐觀察這青壯后生一舉一動、舉手投足,大致也能看出他是個龍精虎猛,氣性桀驁的雄健兒郎,心中先生出幾分好感,遂問道:“小兄弟,便是你要投我梁山入伙?須知我等雖專要替天行道,而如今高舉義旗誓要抵御金國外寇,可是到底也是對抗朝廷暴政的綠林兵馬。若是與我等一眾兄弟聚義,只現在而論卻是強人的身份,而非是得朝廷俸祿的禁軍官兵,旁人大多忌諱污了清白名聲,這你可又依得?”
那后生聽罷哈哈一笑,旋即放下長槍,朝著蕭唐唱了個肥喏,又朗聲說道:“原來這位哥哥便是蕭任俠?當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我在荊湖南路鄉里也曾聽聞過蕭任俠結納豪杰、四海皆聞,本是朝中大員,卻不屑與敗壞朝綱的奸廝鳥同流合污,又為搭救生死結義兄弟揭竿而反,且將梁山泊等幾處大寨經管好生興旺,數度殺潰征討官軍,且手刃侵害百姓的權奸,但凡是江湖好漢聞得,哪個不欽敬?
實不相瞞,小弟年紀雖輕,可是自問長槍使得純熟精湛,荊湖南路幾處軍州走了幾遭,無論比拼切磋、還是廝殺鏖斗時皆未曾逢遇得敵手,好歹也教許多好手敬服,小弟比起閑常道上廝混的年齒輕些,故而在江湖上得了個乳虎的諢名。至于蕭任俠恁說清白名聲?哈!蕭任俠與諸位好漢做得都是造反的勾當,按我看來,卻遠勝過那干只為爭個官身名祿,便卑躬屈膝供昏君權貴使喚的窩囊廝鳥,小弟學成本事,本來打算做的就是強寇營生!自在快活,何至又要苦忍慪那干軍中蠢蟲的鳥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