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刃翻飛、鮮血迸濺,蕭查剌阿不這邊方自挺起馬叉將一名敵騎搠于馬下,便聽到身后喊殺聲大作,麾下兒郎的驚呼聲與后側(cè)乍起的喊殺聲交織成一團,很明顯又有敵軍騎眾撞殺過來。
當蕭查剌阿不瞪目回頭望時,也覷見那一彪齊軍騎陣前列有員大將攪起手中長槍寒芒綽綽,招式端的是變化莫測,渾如條巨蟒卷動的長槍鋒尖撕裂開空氣挾著凄厲的惡風勁響,驚雷疾電也似的在西遼騎陣中旋舞,鮮紅的血花登時又飛濺開來,本來便已是士氣低迷、軍心動蕩的軍騎甲士難擋那員齊軍大將的槍招,相繼被搠倒挑翻墜馬,兼之擁簇在他左右的齊軍甲騎更是剽悍難擋,直將前方西遼其中殺得落花流水,連聲驚呼!
轉(zhuǎn)瞬之間,嗔目欲裂的蕭查剌阿不覷見這員齊軍大將已催馬沖至自己的面前,他頭戴的那撒著一大撮紅纓的兜鍪下沿一片青色的胎記也是隱約可見。楊志與蕭查剌阿不瞪目對視,盡皆嘶吼了一聲,便雙雙綽起手中軍械攻去,當即惡戰(zhàn)成一團!
四條臂膀縱橫、八只馬蹄撩亂,二將攻守來往間已斗了遮莫二三十合。而蕭查剌阿不所部西遼余部實難擺脫齊軍眾部銳騎的阻截攔殺,越來越多絕望抵抗的軍騎發(fā)出哭喊哀嚎聲,到底仍是無法擺脫被摧垮絞殺的厄運。而早也已心態(tài)失衡的蕭查剌阿不眼見周圍層層疊疊的敵騎朝著自己這邊涌殺過來,更是難免心焦意亂,這也就難免教楊志覷出致命的破綻,而當即便又發(fā)動起致命的一擊......
點鋼長槍疾搠而至,蕭查剌阿不慌忙架叉格擋,可終究是慢了半拍,長槍沒入他的咽喉當中,鋒刃自頸后透出...楊志這個齊朝的開國上將使出的這一記鎖喉槍,也當即將對于西遼而言也同為開朝功臣的蕭查剌阿不脖頸搠了個對穿!
當年也好、如今也罷...到底...仍終究要敗了么......
蕭查剌阿不滿目的恚怒與怨毒戾色,也不由漸漸的黯淡了下去。在楊志抽出長槍的那一剎那,他的身軀也當即歪倒直栽落在地上,一對空洞中似乎仍夾雜著絕望之色的雙眼雖仍睜得大大的,可蕭查剌阿不的身體靜靜的趴在地表,也再不可能做出任何動作。
終究一槍搠殺了這個西遼的統(tǒng)軍大將,眼見其余潰敗的敵眾敗卒陣列早已徹底被摧垮,混雜著相互踐踏,仍亡命抵抗的絕大多數(shù)已化作累累尸骸當中的一具,其余軍卒無法趁亂逃脫,也就只得棄械伏地乞降...楊志終于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暗付道如今殲滅盡這一撥敵軍部眾,耶律大石那干余黨再是支撐也再難以挽回大局,所幸先也有韓世忠、楊沂中、王德計議得分明,好歹未曾辜負了哥哥重托,也教我又斬獲得這一陣的功績......
然而這卻還遠遠不夠。
當初于宋廷汴梁殿帥府中不過是一介制使的楊志,便一直指望到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更要為祖宗爭一口氣。如今他已然是功成名就,比起再得進步升遷、加官進爵,如今的楊志志向所在,便是復興家世楊家將門的榮光。
要實現(xiàn)這一夙愿,楊志非但仍要于沙場上建功顯名,念及當年為救援楊再興而舍命身死的族親兄長楊溫并無子嗣,而楊家宗族旁支似乎也別無甚璞玉將才,楊志自知也須相應的把精力放在培養(yǎng)子裔后代上。
而與龐萬春之妹龐秋霞成婚之后,楊志夫妻二人陸續(xù)也誕下三子一女。于孩提年紀始,楊志便開始耳提面命的點撥教誨子嗣,也早盤算好待他們再長個兩三歲時,便立刻送至京師講武院去深造修習,當然相州湯陰岳飛開設的草廬私塾那邊,要自己兒孫輩務必去好生磨礪個幾年,自然也是免不了了......
隨著齊朝又并下西域廣袤疆土,要使得周邊諸邦懾服,以求長治久安,也勢必要調(diào)任出類拔萃的名將帥才主持當?shù)剀娬J且员緛砉倬雨兾鹘?jīng)略使的韓世忠,與其妻室梁紅玉一并奉旨坐鎮(zhèn)西域,統(tǒng)管得后來設立的安西都護府下轄諸部軍旅。而楊志做為齊朝開國功臣當中的老資歷,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接管得韓世忠本來職事,成了管轄關西諸路的經(jīng)略相公。
而治軍管兵本來便相對嚴苛的楊志,對待自己的子嗣也端的威厲嚴格。隨著他與龐秋霞所出的七子三女陸續(xù)長大成人,其中三個女兒先后嫁于勛臣世家的衙內(nèi)才俊,七個兒子則皆得他們父親真?zhèn)髟耘啵蚴悄苁沟眉覀鞯臉尫ǎ嬷钟型諈s不同宗的楊再興協(xié)力言傳身教,而能把馬戰(zhàn)槍法使得爐火純青,或是也如他們楊家先祖那般善使一口金背大砍刀,也有人得他們的舅父點撥弓箭本事,練就得百步穿楊、例無虛發(fā)......
其中更有文武兼?zhèn)洌艹鲋\劃策的儒將,直待楊志這七個兒子陸續(xù)投軍出仕,而他們一直以來都把持著關西諸路軍政大權的父親自也不會徇私庇護,反而上書奏請,將他七子盡皆調(diào)遣至當時與花拉子模以西塞爾柱等國家仍偶有戰(zhàn)事,境內(nèi)也仍不免有叛亂部族生事的西域地界,并且言明倘若不能為國家建功,辜負這些年來眾尊長的悉心栽培,就別回來見你老子!
宋朝時節(jié)正史中的楊家將門,除去小說演義中與穆桂英成婚的楊宗保,主要是楊業(yè)、楊延昭這兩代被盛贊道:“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兒野豎,皆能道之”,到了孫輩楊文廣這一代家世便已日漸沒落,而楊家將演義中的楊延昭楊六郎本名楊延朗,實則本是楊老令公的次子...然而楊志的七個兒子當中,倒是老六最善于治軍用兵,隨后因功升遷,而名正言順,更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了他父親楊志管領關西諸路兵馬軍政的陜西經(jīng)略使這等要職。
后來已步入暮年的帝君蕭唐在陸續(xù)知曉楊志七子廝殺征戰(zhàn)端的活躍之時,心中也不免有些訝異。而楊志除了這七個親生兒子之外,他也照托得當年于天波軍擔任正偏將佐,而早年也已戰(zhàn)死身故的兄弟竺敬遺子,同樣是嚴加教誨,且被他收為義子。蕭唐知情后思付一番,隨即會心一笑,遂御筆欽封,為楊志這七個親生兒子與一個義子賜名做“七郎八虎”,并下詔委以重用......
如此這般,楊志后世子孫開枝散葉,人丁愈發(fā)興旺,且代代皆有軍中上將之才。齊朝楊家將門自此又是天下聞名,楊志非但與其六子于關西諸部軍司聲望尊崇,當初汴梁城的天波楊府也重新經(jīng)修葺擴建,設神龕牌位,仍供奉楊家歷代先人家廟祠堂,為楊家將宗族世代官邸府宅,而時至后世也仍能教世人觀瞻府邸內(nèi)外的景致氣象......
時光荏苒,歲月白駒過隙,直到幾百上千年后,當世人再提及楊家將之時,按普遍說法所述:宋朝楊家家門,是以楊老令公為始,而后雖是血脈代代相傳,然而自齊朝開國功勛楊門世家,則是以青面獸楊志為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