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水滸任俠 正文 336章 北上燕云,新的征途

作者/云霄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感謝上周怪貓好漢的打賞)

    當蕭唐與蕭嘉穗等人感到府邸門口時,燕青與張順已入得府門,在府邸門口兩輛太平車上,有一老嫗、一婦人與個孩童初至汴京這般繁華之地,顯得拘謹的緊,而還有三個形色各異的大漢不住來回張望,嘖嘖稱奇。

    “蕭大哥,幸不辱命!阮家三位哥哥被我等請來了。”燕青與張順見蕭唐趕來,他們笑著向他報道。

    蕭唐勉勵燕青、張順幾句,便來到三阮面前,打拱道:“石碣村的阮氏三雄我聞名久矣!如今既然能與諸位做得兄弟,實乃幸事!有失遠迎,還望三位好漢莫要見怪!”

    阮七跳將下車來,他用力向蕭唐一抱拳,笑道:“蕭任俠,你的大名我兄弟三人才聽得久哩!雖然之前未曾拜識,可咱們與哥哥意氣相投,早愿把性命相托,又何須這般客套!”

    阮二與阮五也來到蕭唐神情,齊齊道:“阮家三兄弟,見過蕭任俠!”

    待蕭唐遣人安頓好阮氏三雄的老母、妻后,又將他們請到廳堂,向他們引薦石秀、花榮、史進、楊序等其它兄弟時,阮氏三雄更是大喜,直道:“我們最愛結識好漢,原來在哥哥府上竟然有如此多!”

    石秀聽罷一笑,道:“三位兄弟還是見少了!在綠林五山中尚有二十多個聚義的兄弟你們還不曾見得。”

    三阮早通過燕青得知蕭唐在綠林中所謀劃的大計,他們聽石秀罷更是對蕭唐心悅誠服。石碣村旁的梁山泊中,那甚么王倫、杜遷、宋萬、朱貴這等沒甚事的強人頭領糾集數百嘍啰打家劫舍,那大秤分金、大碗喝酒的日子都讓他們兄弟三個眼熱不已,可比起蕭唐不止在與汴京、大名府、密州諸地勢力盤根錯節,更是聯決五山聚集好漢無數,這般氣概與器量又豈是王倫那等不入流的綠林頭領能夠比得的?

    蕭唐又在府中大擺酒席與一眾兄弟宴請阮氏三兄弟,推杯把盞間,三阮頻頻向蕭唐敬酒,蕭唐當然是來者不拒,幾人豪氣干云下連干數碗,待所有人吃得肚飽微熏,阮二又向蕭唐問道:“蕭唐哥哥,我們兄弟三個都愿助恁做得大事,只是不知要教咱們投到何處效命?”

    蕭唐輕呷了一口酒,道:“我與綠林中那五座山寨皆不靠海,唯有密州市舶司板橋鎮東臨黃海,蘇北、遼東乃至高麗無數河流皆注入此處,此間島嶼眾多,北可至遼東燕地,南可下兩浙福建。按我之意,想請三位兄弟先行于密州操習水軍,當地有我兄弟蕭安、文仲容、崔埜三個照拂,又有玉幡竿孟康兄弟打造海船。待時機成熟時取海島設寨意圖壯大!”

    當三阮得知蕭唐為綠林五山共主時已是驚嘆連連,再聽蕭唐這一席話罷更是驚異的合不攏嘴巴,尋常大多數的綠林強人都不過是占據做山頭靠打劫來往客商、當地的莊鎮過活,極少數不甘困于一處險山惡水的梟雄之輩只能去攻州破府、占據州縣與官府朝廷對抗到底。

    蕭任俠這又是甚么路數?聽他所言不止是要利用海路連接大宋南北綠林,更是心存在遼境內展勢力的打算,不但是要山賊海盜一起做,這般圖謀恐怕已早已出綠林中人的氣量了吧?

    阮七自問水中一身領,如此安排正可顯出他的事來:“哥哥好大的魄力!我七佩服得緊!哥哥如何,咱們跟著干便是!”

    “還是七郎性直爽快!”蕭唐點頭罷,隨即又道:“若只是伏在綠林山寨的水泊中,倒是埋沒了幾位兄弟的事,我欲操練水軍,正是關乎于日后綠林諸座山寨榮辱興衰的大事!所以一切就要仰仗二郎、五郎與七郎了!”

    蕭唐又端起酒碗,朝著三阮一飲而盡。

    阮家三兄弟聽得熱血沸騰,蕭唐不但慕名千里去請他們三人,初投至他的麾下便將如此重任交托于自己,足見新拜的這個大哥對他們是何等的信任有加,阮七更是精神抖擻,正色朗聲道:“咱這一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

    蕭唐又對張順道:“張順兄弟水中事也極為了得,屆時也須兄弟與阮家三位兄弟通力合作。”

    張順當然無有不從,在蕭唐和張順、三阮商量細節時,水軍的兵源倒成了個很大的問題,畢竟靠山吃山的綠林中人精通水性的不多。這時阮二忽然拍著胸脯石碣村中打漁人家多是與他們兄弟三個交好的,也盡是苦于官吏盤剝、匪盜橫行而生計日漸艱難,憑他們阮氏三雄在村中的威望,倒能招募拉攏二三百人入伙。

    蕭唐想起生辰綱事后,濟州官府連派何濤、黃安派兵追捕圍剿晁蓋與三阮等人,當時也正是阮氏三雄率領些同樣不甘做順民的石碣村漁人連克官軍而立下大功。有那些水性精熟且敬服三阮的漁人入伙,恐怕便已要比大多疏于操練的宋軍水師更具戰斗力。念及至此,蕭唐也一口答應下來。

    這時就聽阮七又笑著對阮道:“咱們來汴京投蕭唐哥哥時,張榮那猢猻直嚷著咱們要做甚么大事也須帶挈他。如今倒好,且看他隨不隨咱們去密州。”

    阮五聽罷也是笑道:“張榮那子就愛纏你!不過他那般性情,與七郎你當年沒甚分別。”

    蕭唐聽得那個名字,一口酒卻差點沒嗆到嗓子眼。張榮?正史中就是梁山泊出身,于靖康之恥后在梁山泊聚眾數百抗金,后來又于各地水戰中連克金軍殺敵上萬,當時被人贊作張敵萬的抗金義軍將領他如何不曉得!?

    結合他的姓名與出身籍貫,阮七口中的那個猢猻,無疑正是正史中那個貨真價實的梁山好漢。實際上張榮也正是阮氏三雄和浪里白跳張順等梁山泊水軍好漢的原型人物,卻想不到因緣際會下,他竟然與三阮有著這般的淵源。

    來只是想拉攏精通水性的三阮,為拉起支水軍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今卻覓得在國難之際趁勢而起的水軍將才,這倒真是意外的驚喜。蕭唐按捺住心悅的心情,對三阮又道:“眼下正要擴充水軍,石碣村中的多是如三位兄弟般的漁人,若愿意一同入伙聚義的,大家皆是兄弟相稱,我蕭唐必不怠慢!”

    三阮聽罷立刻大包大攬下來,只聽阮七又拍著胸脯道:“哥哥盡管放心便是!此事就包在我兄弟三人身上,石碣村中鄉親也都活得不快活,哥哥帶挈我們兄弟三個,咱們也能帶挈個二三百鄉親來一同聚義!”

    阮二也點頭應道:“待我等前往密州時再回石碣村中動一番,定然不會辜負哥哥所托。”

    大事定,蕭唐與三阮,以及其他心腹兄弟又喝了兩圈酒。阮氏三雄敬服張順的事,此刻正與他喝得口滑時,蕭唐又尋到了史進身邊坐下,道:“大郎,這些時日在府中可還住的慣?”

    史進來就是年輕氣盛,又極好結識江湖好漢的性子,這些時日下來他眼見有無數好漢與蕭唐推心置腹,今日初見蕭唐的這阮氏三兄弟也都掏心窩子愿與他共聚大義,這不由讓史進心中感喟良多,而早已對蕭唐佩服得五體投地。

    史進端起手中酒碗,臉上滿是敬服之色,對蕭唐道:“蕭唐哥哥,除了我阿爹外,就屬我師父與哥哥待我最好!師父點撥我的武藝,也是蒙哥哥看重,才使得弟有著今日這般際遇!也正如阮家三位兄弟所,哥哥但有吩咐,水里水里來、火里火里去,弟無不從命!”

    “此番只是叫大郎隨我同去遼地,卻不是叫你赴甚么刀山火海。”蕭唐微微一笑,與史進干碗飲盡。

    “貫忠兄弟已向及此事”史進微一躊躇,又道:“只是哥哥此番出使遼國,是官門中的事。弟不過只會些刀棒的武藝而已,此行不知又能當得甚么大用?”

    蕭唐搖了搖頭,道:“正是因為大郎只愛打熬武藝,閱歷礪練卻少了許多。如今大郎也能曉得咱們兄弟聚義所謀之事,絕非僅是要在綠林中混出些名堂,大丈夫立于天地間要立不世之功,絕不能只逞匹夫之勇。我對大郎的期盼,不止是要你有斬將奪旗的事,更想讓你積精深思能夠獨擋一面,你可明白?”

    史進若有所悟,只過了片刻,他便重重地點了點頭。蕭唐望著對自己心悅誠服的史進,他心中喟然一嘆,暗付道:史進需要成長,自己又何嘗不是?現在雖然自己在官場、綠林間出人頭地,可只以現在的力量還遠不夠扭轉乾坤,在神州浩劫來臨之際力挽狂瀾。要走下去的路,還是長的很呢

    此后幾日蕭唐大擺筵席又與三阮開懷暢飲番后,阮氏三雄與張順得蕭唐吩咐準備啟程返至石碣村招募村中漁人后,再趕赴密州操練水軍。與此同時,蕭唐也打算提前動身前往河北大名府,在做好一切安排后與鄭允中、童貫的使者團匯合,北上雄州邊地出使遼國。

    當蕭唐從河北大名府搬遷至東京汴梁之后,不止在官場中立足,此后更是聯決京西、京東、江南諸路綠林中的豪杰,終于擁有了數支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

    可是蕭唐也深知在這個時代在綠林中壯大聲勢的局限性,然而同樣是龐大帝國的遼國,它的皇權將要比大宋浩劫來臨之前更早崩塌,這對于蕭唐而言正是趁勢而起的機會,然而女真諸部現在已經崛起,如何在北地安插壯大自己的勢力,不止關系到蕭唐是否能與那支氣運將要達到頂峰的民族抗衡,更決定了蕭唐麾下的綠林勢力能否打破這個時代皇權的限制,在風云際會之時改變水滸諸多豪杰與宋遼兩個國家的命運。

    所以更為嚴峻的考驗,這才剛剛開始。

    (《第三卷·東京夢華》完,預告《第四卷·北地風云》、《第五卷·西夏狼煙》)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将乐县| 阳泉市| 洱源县| 雷州市| 正镶白旗| 芦溪县| 神池县| 海宁市| 油尖旺区| 邢台市| 桂平市| 龙江县| 迁西县| 武冈市| 阿瓦提县| 古丈县| 华阴市| 南京市| 延长县| 德江县| 玛纳斯县| 武宁县| 三穗县| 永年县| 乌拉特中旗| 柞水县| 积石山| 灵丘县| 临安市| 曲沃县| 万山特区| 汤原县| 寿光市| 海口市| 醴陵市| 静乐县| 梅州市| 荣昌县| 双牌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