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宋的朝會枯燥且無趣,但在趙禎的改變下成了另一番的模樣。
各個衙門的官員基本上都到場了,為的就是和需要對接的部門合作,朝會散朝之后會留有一個時辰的時間給官員們現(xiàn)場互動,是官員和官員之間的互動。
對于二皇子趙昀的離開誰都沒有提及,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大殿的兩側(cè)涌出大量的內(nèi)侍,他們的任務就是端著桌椅以整齊的隊列出現(xiàn),并把它們放在朝臣們的面前。
這在朝會開始之前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朝臣們已經(jīng)開始喜歡上了這種辦公方式,原因很簡單,這會讓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起來,也免了不斷穿過一道又一道門的麻煩。
趙禎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同樣看著手中的奏疏,這是一種現(xiàn)場威壓,各部之間的問題處理不能再敷衍了事,這像是一個高效的辦公室,所有的東西都在這里被分類,被歸納到每一個具體部門。
原本朝臣們認為在皇帝面前辦公是不合適的,最少會很緊張,但很快他們就會被浩浩蕩蕩的公文給淹沒,沒人在這個時候去注意大殿上的御座是否有人。
皇帝是否還坐在那里,還在看著殿中的文武官員,這就是趙禎想要的效果。
起身離開御座,轉(zhuǎn)身進入后殿,所有的參知政事都已經(jīng)抵達,并且都在看著眼前的這份公文,趙禎手上也有一份一模一樣的。
“諸位卿家覺得朕這一法如何?即便是朕不在御座上也沒甚的關系,朝臣們依舊專心致志,所以,朕也要處理一下早已準備好卻沒有做的事情,讓朕也忙碌起來,忘卻那些壓力!
趙禎說完揮了揮手中的公文道:“這里面的東西相信諸位都看過了,是朕的崇文苑秘閣出的東西,朕需要你們的配合,同時這件事只能留在諸位的腦子里,但卻不能帶出乾宇殿!
一群參知政事互相望了望,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在文書中說的很清楚,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一個讓他們都沒想到的計劃。
身為宰執(zhí)的范仲淹有些坐不住,首先開口向趙禎問道:“官家,當下大敵乃是遼朝,可為何要把吐蕃放在最前,陛下,高原之上多有重氣,中原將士上去別說作戰(zhàn)不得,便是一般的行軍都會受阻,戰(zhàn)力十去七,如何作戰(zhàn)?”
這是個問題,若是不問反倒不正常,趙禎笑了笑:“記得當年朕兵出西域之前招攬了角廝羅嗎?同時朕也派去了大量的士兵用作訓練,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能夠在吐蕃的高原上正常生活甚至是作戰(zhàn)了,同時朕還有角廝羅的支持。”
狄青的眼睛一亮:“官家是把當年的寧夏守軍派遣到了吐蕃高原?”
趙禎感慨的點了點頭:“就是因為如此,朕才會在西域之戰(zhàn)中拜給遼朝,他們是朕的預備軍,是朕當初大意了!
除了狄青之外,所有人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直到狄青開口道:“陛下!當初您可以贏得西域之戰(zhàn),但為何又停下了?”
他的話無疑在這安靜空曠的大殿中敲了一記響鑼,范仲淹震驚的站了起來,望向趙禎:“陛下!此舉荒唐!您為何”
“范相公!”
趙禎揮手打斷范仲淹的話,深吸一口氣開口道:“朕已經(jīng)告訴你們原因了,是朕大意!朕當初的計劃是攻取西域之后,反手就向吐蕃用兵,但你們也看見了,蕭撻里她賭上了全部。”
眾人默然,如果當時陛下沒有被圍困,沒有被俘,也許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事情,現(xiàn)在的西域說不定就在大宋的手中,也不用從天竺借道之類的,更有可能大宋順便就拿下吐蕃了。
但世界上就沒有什么如果,蘇洵和歐陽修對視一眼,雙雙起身道:“陛下急功近利了些,還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趙禎點了點頭:“朕確實太過自大,自大到認為遼朝不會在西域之地與朕大動干戈,但朕錯了。是遼朝和西域救了吐蕃一命,但朕必須要拿下吐蕃!
范仲淹再次開口道:“陛下認為現(xiàn)在是一個好機會嗎?吐蕃可就在西域的邊上,若是遼人再有異動”、
“那他們就是找死!”
趙禎望向狄青道:“把參謀院的計劃給范相公以及諸位參知政事看看!
狄青得到趙禎再次確認的眼神后才從邊上的匣子中取出公文遞給其他幾人,這是一場關于大宋未來方向的討論,所有人都有權(quán)利知道。
別看他們都是文臣,但能力卻并不弱,能成為參知政事,意味著他們有能力有水平坐穩(wěn)這個位置,也許宰執(zhí)會換人,但參知政事卻極少變動,這就是原因。
范仲淹等人看過狄青的東西后連連驚嘆,嘴中嘶溜嘶溜的吸著涼氣,這是一場豪賭嗎?不是,因為現(xiàn)在的大宋完全不會有豪賭,沒什么能讓大宋壓上一切,即便是輸了也沒甚的干系,會很快恢復過來。
但參謀軍事院的計劃卻是一記驚艷的神來之筆!
遼人既然把眼光都盯在大宋的身上,那大宋就可以來一出李代桃僵之計,若是遼人動手,則以此為借口攻伐西域,打遼人一個措手不及,若是還遼人坐看,那就拿下吐蕃!
無論是那種情況都是對大宋有利,正所謂: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大宋損失的也正是看似最有用卻也是最沒用的東西,錢財
準備這一計劃唯一的要求便是大量的錢財,如果遼朝不阻撓大宋的進攻,那這些錢就算是打了水漂。
大宋用兵,無萬巨之財不可言事,士兵的開銷,軍械的開銷,甚至是糧草的開銷都是一筆驚人的數(shù)字。
但大宋支付得起,參知政事們和趙禎的想法一樣,能用錢解決的麻煩都不算麻煩,而他們唯一要做的便是把目光投向包拯。
包拯聳了聳肩:“三司出得起,但陛下難道不是要攢錢以謀更大之用?”
趙禎點了點頭:“沒錯,但相比眼前唾手可得的好處,朕選擇落袋為安,畢竟滅國之戰(zhàn)不是那么容易的,西域和吐蕃的平定為朕掃除了最后一個變數(shù)!
“三司出錢!”包拯的口氣十分肯定,因為他能從狄青的計劃之中看到收益。
戰(zhàn)爭往往是財富的源泉,尤其是大宋的戰(zhàn)爭,更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每經(jīng)歷一次戰(zhàn)爭,大宋的經(jīng)濟都能出現(xiàn)一次質(zhì)的飛躍,這全在于趙禎掌握的好。
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