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募兵為重!我大宋于契丹駐兵,同樣也要抽調契丹人服兵役,為我大宋駐守四方,漢人可背井離鄉,駐守四方,那為何契丹人,黨項人不行?他們的百姓也當成為軍中的一部分,就如同女真人一樣。”
這話說的極是,趙禎明白他的話是什么意思,這樣一來可讓契丹更快的融入大宋,也讓他們對大宋產生歸屬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宋人,而不是區分種族的契丹。
“算是收買契丹的年輕人嗎?”
“官家您覺得呢?”
“你下手比較狠,一點余地也不想留給契丹人啊!”
“打虎不死,必遭反噬!您還有別的辦法嗎?以現在契丹人的表現就能看出,想要徹底屠滅幾無可能!”
趙禎微微點頭,王韻說出了他的心聲,契丹和黨項、女真不同。
女真沒有立國,黨項國祚太短,都沒有民族的歸屬感,而契丹人不同,他們的國祚比大宋還要長,且是一刀一槍自己拼殺出來的。
說實話在契丹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要比黨項和女真都要高得多,也比黃袍加身因兵變而得國的大宋要正統。
只不過契丹不是漢家文明,沒有得到千年儒家,漢家的文化加持,少了這個光環正統性就跌落到了和大宋一樣的檔次上。
畢竟“大哥別說二哥”。
王韻和趙禎一君一臣坐在夜空下的篝火前,烤著饅頭偷喝美酒,看似逍遙但嘴中卻說出至之契丹于死地的話。
王韻不是善類,而他趙禎更不是,兩人的交談都是在把契丹按死在地上,讓這個游牧民族永遠爬不起來,卻不是想著如何去征服。
在他們口中,契丹已經被征服,已經成為大宋的一部分,他們討論的是如何善后,如何被大宋所統治。
至于戰爭兩人還真的沒覺得有什么問題需要討論,上京城的徹底淪陷也就是這兩天,國都被毀之后,大契丹國也就是剩下茍延殘喘。
北遷的契丹人在苦寒之地即便是發展又能如何?大宋的征伐將會瞬息而至,只不過趙禎和王韻都明白,這種征伐不再是數百萬大軍的征伐,而是用以精銳,破殺契丹。
兩者之間的區別很明顯,百萬大軍如刀砍斧劈,大開大合,十萬精銳如同釘鑿刻繪,精雕細琢。
若是百萬大軍追擊契丹人北遷的隊伍,攻伐整個北方草原,消耗是大宋承擔不起的,眼下的百萬軍徹底拿下臨橫府也已經是大宋的極限。
每日的消耗大的嚇人,這數百萬人不是自己養活自己,而是朝廷養著,每天運送糧食的車輛就有數萬之多,這還是早早做好準備的,否則餓死的人就不知道多少。
此戰是把趙禎的家底全部掏空了,多年積攢下來的軍糧,財物全部砸在了北伐之中,看似大宋洪流猛進,事實上早已油枯燈盡。
而這些卻不能有絲毫顯現,尤其不能在張儉的面前顯現出來,所以趙禎讓大軍駐扎下來,并不急于追趕,但事實上卻早已派出了精銳鐵騎,否則東京道的張舟所部去了哪里?
一口烤肉一口酒,草原的夜晚端是愜意舒暢,天高地擴,星空無垠,什么宇宙之浩瀚,草原之壯美皆是伴奏,唯有眼下的一堆篝火,滴油的羊肉,香酥的饅頭和美酒才是當下!
對邊上的三才揮了揮手道:“張儉做什么呢?”
“獨坐于帳中,并未有動。”
“吃了沒?”
“未動分毫”
三才和王韻都奇怪的望著趙禎,難道官家還想請他過來一起用膳?
趙禎笑了笑:“把這些烤肉分他一些,讓他吃完上路,朕當年困于契丹軍中,這老倌可沒少送飯,算是朕還他的,只不過今日一別便是無期!”
三才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官家行刑之日”
趙禎一驚:“誰讓你殺他的?!送他走,殺他作甚!”
嘎
三才呆立原地,邊上的王韻打了個嗝,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張儉是什么人?契丹的文臣領袖,和大宋的宰執一樣,甚至還是太子太傅!
這樣位高權重的人怎么能說放就放?即便不是斬首祭旗,也該長困與大宋,以此震懾契丹才是。
“還不快去?朕一刻也不想在軍中瞧見他,礙眼!”
三才唯唯諾諾的離開,他太了解趙禎的脾性了,沒人能改變他的想法,只能執行。
趙禎放張儉離開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張儉的信心已經被打擊的體無完膚,大宋的強大在他面前展現的一覽無余,這時候需要的不是毀滅,而是打擊。
作為契丹的高層,瞧見大宋的強大之后他基本上已經絕望,經歷了上京城一日城破給了他多少打擊?
既然他支持契丹北遷,那就由他去了,征伐契丹是比較難,但不是辦不到,數百萬的人口又如何,大宋奪取上京城之后可以此為基,連連征伐。
終究會讓契丹徹底敗亡,接下來便是統治草原。
征伐不成問題,統治才是終極目標,兩者之間區別很大,前者可快速實現,而否則卻需要漫長的經營。
黨項女真人少,可遷徙大宋境內,且他們的土地也能由漢家百姓耕種,但契丹不同,遷徙的費用趙禎想都不敢想,而草原對于漢家百姓來說稍顯陌生。
即便是漢家百姓可以駕馭草原,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不是說把人放在草原上就行的。
說的難聽點,漢家百姓連“羊盤”都不知道是什么,怎么放牧?
所謂的羊盤就是每年在草場放牧時羊的糞便堆積物,別小瞧這東西,在冬日里,羊就要靠這些羊盤保持身體與地面的距離,否則早就凍死了。
在茫茫的草原上尋找羊盤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更別說放牧時需要的技巧與經驗。
趙禎一直覺得統治契丹的最好辦法不是讓契丹人內遷,也不是高壓統治,而是一種大融合與同化。
說的簡單,以幫助的名義遷徙漢家百姓前往草原,接著便拿出漢家百姓最拿手的東西,組成城市,進入服務業與制造業,從而繁榮草原城市的文化和生活。
說到底就是大雜居,讓漢人和契丹人居住在一起,不分你我,兩族通婚,因為人數的劣勢,大宋經過幾十年或是近百年的時間就能完全同化契丹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