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撻里輕輕的依偎在趙禎的懷中,她無限感慨眼前這個男人的特別,開始的時候覺得他才智過人,接著便是感覺到了他的強大,然后是心中的細膩。
可現(xiàn)在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眼前的這個男人太過特別,他仿佛不是身在天地這座棋盤之中的人,而是一個站在棋盤之外的觀棋者。
“官家,歷朝歷代最重皇權,但相權勢強,太祖開宋,分相權,強皇權才有今天之局面,陛下為何又要限制皇權?”
趙禎看了一眼懷中的蕭撻里,笑著開口道:“我漢家有一奇書名曰周易是它告訴朕該這么做的。”
蕭撻里驚訝的起身看著趙禎道:“陛下擅卜筮之術?”
趙禎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朕可不會卜筮之術,周易乃我華夏文明之總綱,它可不是卜筮之書,而是一本開蒙之書……一本文明智慧的開蒙之書。”
“陛下從書中得到什么啟示?”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陰極必陽,陽極必陰!”
蕭撻里是何等聰明,眼睛中閃爍著光芒道:“官家的意思皇權太盛便會走向衰落,不如把皇權限制起來,以讓它長久的保持平和延續(xù)?”
“善!”
趙禎就是這個意思,限制皇權也是在保護皇權,一味的膨脹下去只會把大宋拖入深淵之中。
“那官家為何要用律法來限制皇權。”
“人在于情理,而法在于天道,情理可變,天道不可違,朕相信天道,相信律法!”
“官家是要重修大宋憲法?”
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朕要把憲法變成我大宋的根本,在輔以律法,如此一來,帝王,官員,百姓,無論是什么人都有法可依,按規(guī)矩行事!
“那這次官家回朝之后便有的忙了,憲法要改,還要制定新法,不知何時才能休息。”
趙禎笑了笑:“朕已經習慣了,現(xiàn)在朕最擅長的便是忙里偷閑,帝王之位可不好做,以后我大宋的帝王之位只會更加難做。”
蕭撻里稍稍不明白,抬頭望向趙禎道:“官家何必重鎖困神龍?”
“因為朕要大宋的江山穩(wěn)固,如同千年鐘鼎,如同萬世基石!”
趙禎的眼神中充滿了美好以及從未有過的精彩,這精彩源自于無數的可能,源自于不同的歷史和改變,他想到的一切都是在為了一個主題,中國特色君主立憲制。
這是他早早就考慮的問題,只要一步一步來終究會成功。
中國特色的君主立憲制屬于二院君主立憲制,君主的權利依舊是高于朝廷,但皇權受到的了很大的限制,朝廷成為平衡皇權的主體而不是某個官員。
趙禎希望大宋成為華夏文明的新開端而不是一個王朝,一個歷史而已。
這種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開華夏王朝之先河,給大宋更多的可能性,讓它穩(wěn)定起來,在歷史之中不斷發(fā)展,畢竟未來會怎樣,誰也不知道…………
蕭撻里不再開口,而是再次依偎在趙禎的懷中靜靜的看著遠方,看著宮墻之外的天際,她覺得這個男人給大宋,給契丹,給整個人世間帶來的不同。
………………………………
第二天呼倫貝爾城的皇宮個便開始忙碌起來,原因無他,離京多年征戰(zhàn)草原的皇帝要歸朝了,這對于所有宋人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消息傳出,整個呼倫貝爾城沸騰起來,百姓自覺的涌上街頭,趙禎這位大宋天子對他們來說代表了太多太多,給塔塔爾部帶來了希望,給塔塔爾部的百姓帶來了和平與繁榮。
現(xiàn)在呼倫貝爾城以及塔塔爾部的百姓把趙禎當作了統(tǒng)治者而并非是侵略者。
百姓們走上街頭只是為了送別這位賢明之君,當趙禎的車駕從宮中駛出的時候,整個呼倫貝爾城陷入寂靜,人們大禮參拜,匍匐于地,嚎啕大哭。
這種不舍與尊敬令趙禎邊上的蕭撻里感佩,這個男人不光征服了草原,也讓草原百姓對他由衷的愛戴。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不知是誰開的頭,城中的百姓高聲唱諾,以萬歲之言表達心中的尊重。
車駕之中,趙禎稍稍感嘆:“尖刀利刃也能讓他們如此呼喝,但朕用的不是刀劍而是仁慈,總有一天你契丹人也會如此感謝朕的。”
蕭撻里知道趙禎的話是什么意思,微微點頭道:“若是官家善待契丹人,他們也會如塔塔爾部的百姓一樣擁戴您!
趙禎笑了笑:“很快你就會看到契丹人的生活如何了,此去神都,一路上應該會遇到許多契丹人,上京城的,北京路的,哦,北京路便是你契丹的中京道…………還有神都城附近的,他們都在大宋生活許久。
大宋的契丹人可不止六十萬,可能有近二百萬,朕不屠殺,不虐待,只是讓他們和大宋百姓一起生活,久而久之便成為了宋人,融入了整個大宋,現(xiàn)在怕是你也很難分辨出他們原來的身份!
“這便是官家對待我契丹的辦法,同其類,化其種?”
趙禎擺了擺手:“所有人可都是自愿入我大宋漢籍的,他們不愿背負契丹的名聲,只愿意成為大宋百姓,這些人上戶籍的時候自然會隱去契丹,而以漢人自居!”
蕭撻里冷笑了一下:“難道大宋官員不知道?”
“君子成人之美!他們自愿如宋之漢籍,開始全新的生活,我大宋的官吏豈是人心刁毒之輩?自然是心懷悲憫,幫了他們這個小忙……”
“無恥!”
………………
趙禎發(fā)現(xiàn)不該和女人講道理,因為有的時候根本講不通,蕭撻里始終認為契丹的獨立性很重要,一旦契丹人歸入大宋,在大宋變成了和漢人沒有區(qū)別的宋人之后,契丹就會消失。
但在趙禎看來,這不是消失,而是融入,是民族之間的大融合,這是好事,給契丹人以全新的生活,也讓他們的種族在大宋得以延續(xù),畢竟血脈之中流淌的血液依舊有契丹人的不是?
而此時,另一件事也被提上了日程,從神都城快馬來報,以宰執(zhí)范仲淹為首,無數朝臣的聯(lián)名奏疏抵達,向趙禎上奏,請求現(xiàn)在開始編修遼史契丹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