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王朝是天竺的統(tǒng)治王朝,控制了天竺的大部分地區(qū),王朝的國都就在曲女城。
波羅王朝崇尚佛教,對僧侶的賞賜是前所未見的,城池之中更是如此,并且這座城市和大宋也頗有淵源。
其實從大宋建國之初開始,波羅王朝和大宋之間就已經(jīng)存在過短暫的聯(lián)系,宋初太祖欲繼唐時西天求法之盛舉,乃大規(guī)模遣僧往印度求法。乾德二年遣繼業(yè)等共三百人往西天求法。
繼業(yè)抵達曲女城后立刻被這里的繁榮景象給震驚,并且記錄在了游記之中,他沒想到天竺的曲女城和東京汴梁一樣是一座繁榮富貴的城市。
“城隍堅峻,臺閣相望,花林池沼,光鮮澄鏡,異方奇貨多聚于此。居人豐樂,家室富饒。華果具繁,稼穡時播,氣序和洽,風俗淳質(zhì)。容貌妍雅,服飾鮮綺。篤學游藝,談論清遠,邪正二道信者相半。伽藍百余所,僧徒萬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習學,天祠二百余所,異道數(shù)千余人。”
曲女城中不光有佛教還有許多其他的宗教,當然這并不影響他們傳統(tǒng)的種姓制度,即便是在講究眾生平等的佛教之中,種姓制度依然存在,并且毫無改變。
高種姓的人僧侶成為王朝統(tǒng)治者的座上賓也是極為常見之事,類似于中原的國師。
鳩摩羅檀在波羅王朝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言行無時無刻的影響著作為帝王的那耶波羅,所以他的話受到了那耶波羅的重視。
獨自一人在宮殿之中的那耶波羅開始懷疑,自己對大宋的態(tài)度是不是太過敷衍,但這么多年來天竺和大宋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直如此嗎?
劫掠幾個大宋商賈便讓這個號稱是天國王朝的大宋惱羞成怒?不就是一點貨物而已嗎?那些高種姓無意傷人性命,只是為了財富而已。
即便是報復,大宋做的已經(jīng)夠多的了,禁絕商賈往來,驅逐天竺難民,包括收納難民為大宋做工這些難道還不夠?為何還要不依不饒!
在那耶波羅看來天竺并沒有做出什么過分的事情,而大宋一直在強勢的威脅他們。
這是心態(tài)上的問題,也是高高在上時間長了就會產(chǎn)生的錯覺,一切問題在他的眼中都不算大事,至于窺伺乞藍部利國監(jiān)…………都是天竺子民在那里生活勞作,怎么就不是天竺的土地了?
那耶波羅已經(jīng)知道了乞藍部利國監(jiān)的情況,對于從那里出產(chǎn)的貨物早已垂涎三尺。
不光是他,整個波羅王朝都是如此,他們沒想到那些在天竺毫無作用甚至是拖累的賤民居然會有如此作用。
那耶波羅的心情很復雜,一邊他不希望和大宋發(fā)生戰(zhàn)爭,另一邊又覬覦利國監(jiān)的財富,對他來說天竺賤民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都應該屬于天竺,屬于波羅王朝才對。
即便是宋人使用了這些賤民,也應該向天竺支付錢財,否則憑什么白用?這些賤民是天竺的賤民,就算是天竺不用大宋也不能用!
奇葩的強盜邏輯再次上演……
現(xiàn)在宋軍水師進攻烏茶港以及烏茶城,這就是對天竺的入侵和宣戰(zhàn),那耶波羅看著地圖上的那個被染料涂成鮮紅色的倆個小點,心中有了自己的打算。
當初大宋丟掉了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天竺給了大宋通商西方的機會,現(xiàn)在大宋非但不對天竺感恩戴德,還來入侵天竺的土地劫掠天竺的財富,這就是他的不對。
紅色的染料“染紅”了那耶波羅的眼睛,也讓他心中莫名的怒火熊熊燃燒,天竺不光要報復大宋,還要從中獲取利益,而賠償天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云南路的乞藍部送給天竺!
…………………………
曲女城是天竺的國都,是整個波羅王朝的財富與權利最為集中的地方,在這里也不乏眼光卓絕之人,也不缺聰明之人,和朝堂不同,曲女城中的一些高種姓權貴極力反對和大宋開戰(zhàn)。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到過大宋,并且曾經(jīng)常年和大宋通商的高種姓商賈,他們見識過大宋的厲害,知道宋軍的強大,大宋朝廷的財力雄厚。
在他們看來與大宋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而且從此以后再和大宋通商的希望將會徹底消失。
但很快一道皇帝的命令便讓他們徹底絕望,那耶波羅宣布戰(zhàn)爭開始了…………
現(xiàn)在的天竺唯一通商的手段便是和北方的塞爾柱王朝秘密通商,塞爾柱人明確表示通商可以但絕不能大白于天下,因為此舉會使得大宋對塞爾柱懷恨在心,甚至是報復。
由此可見塞爾柱人也是懼怕大宋的,在這個時候天竺與大宋宣戰(zhàn),無異于自尋死路!
但在那耶波羅和大部分高種姓權貴看來這是天竺的一次機會,他們的目的不是侵略大宋,不是奪取大宋的疆土,而是為了獲得勝利,讓大宋知道波羅王朝的厲害。
如此便可從大宋的手中再次獲取通商的權利,以及乞藍部利國監(jiān)…………
曲女城的高種姓很快分為兩派,一派支持那耶波羅的決定他們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而另一派則是完全相反,不光不支持那耶波羅,甚至要求盡快派出使者帶上貴重的禮物與大宋重修于好。
波羅王朝并不是懦弱的王朝,在建國之初他們與占據(jù)摩臘婆和拉賈斯坦的瞿折羅補羅帝訶羅人連年作戰(zhàn),波羅王朝也曾與向北擴張的羅濕陀羅拘陀發(fā)生過戰(zhàn)爭,當年在曲女城中發(fā)生的三方混戰(zhàn)最后以波羅王朝的勝利而結束。
此后在與大宋的不斷通商中,波羅王朝迅速積攢財富,也正是因為如此波羅王朝才統(tǒng)一了整個天竺,國力空前強大,在那耶波羅看來,大宋雖然強大,但波羅王朝也有一戰(zhàn)之力。
只不過很快積極備戰(zhàn)的曲女城就遇到了另一個問題,來自泰米爾人的求助,這個他們曾經(jīng)支持的南方強大部族不斷的襲擊和劫掠僧伽羅,戰(zhàn)果頗豐,為王朝提供了大量的財富。
可現(xiàn)在他們卻向王朝請求出兵援助,原因是大宋的艦隊出現(xiàn)在了僧伽羅,并且支持僧伽羅王和泰米爾人的戰(zhàn)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