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仁欽桑波這位殿后的吐蕃大相離開,邏些城的交接便算是徹底結(jié)束了,大宋獲得了對邏些城的控制權(quán),同時吐蕃人也結(jié)束了數(shù)百年在這里的統(tǒng)治。
雖然城中還有一些吐蕃人,但這些人要么是不愿追隨角廝羅離開的,要么便是沒有辦法跟隨角廝羅離開的,老弱病殘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
而在宋軍入城之后,趙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按照之前投放到邏些城的安民告示做事,首先把糧食送到這些留守的吐蕃人家中。
沒錯就是送過去而非讓他們自己去領,這樣做的意義很大,大宋的官吏帶人親自發(fā)放,在發(fā)放的同時便把人數(shù)統(tǒng)計了下來,如此便會給這些人建立戶籍。
角廝羅走的時候很徹底,把邏些城中乃至吐蕃的重要文卷全部燒毀,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大宋接手吐蕃的難度。
但趙禎卻并不生氣,畢竟這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無可厚非,若是換做自己可能會更加徹底,甚至在邏些城的各個官衙中買下火藥彈以增加敵軍傷亡。
戰(zhàn)爭是沒有道德或是不道德的,也沒有勝利者或是失敗者,有的只是利益最大化的人,有的只是賺的盆滿缽滿的人。
大宋在這場戰(zhàn)爭中算是賺的盆滿缽滿,也算是利益最大化,但這一次大宋對吐蕃作戰(zhàn)并沒有發(fā)行戰(zhàn)爭債券,這就意味著許多人不能直接享受戰(zhàn)爭所帶來的紅利。
高原是頗為廣闊,但這里只適合種植青稞和放牧,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高原上來去自如,高原反應依舊是這里一道屏障。
所以趙禎從一開始就沒有發(fā)行戰(zhàn)爭債券,當百姓們知道自己通過戰(zhàn)爭債券所買來的土地根本無法前往時會怎樣?
許多人對高原的了解還停留在唐時的水平,這種想法也出使大宋百姓對攻占高原的意義不太了解。
雖然尋常百姓沒有賺到,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宋沒有賺到,也不意味大宋的商賈沒有賺到,高原擁有豐富的資源,也擁有大量可供牛羊馬匹放牧的地方。
礦產(chǎn)資源,各類藥材,多余的勞動力,以及大片大片的草場,這些對大宋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在趙禎眼中幾乎每一塊土地都有他的價值,高原更是如此,不光擁有極高的戰(zhàn)略意義,并且資源豐富。
大宋在趙禎的不斷改變下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他們知道土地不一定就是貧瘠的,大宋每占領一塊土地,隨之而來的將是不斷的開發(fā)。
大宋的朝臣們也明白,只有把土地變得繁榮起來,大宋才能獲得更多,更久遠的財富和繁榮。
楊懷玉的背嵬軍被派遣監(jiān)督吐蕃人離去,雖然趙禎相信角廝羅一定會帶著追隨他的人離開,但必要的監(jiān)督步驟是少不了的。
大宋的西征到現(xiàn)在基本上便算是結(jié)束了,對于這次西征的結(jié)果趙禎是非常滿意的,宋軍折損的將士并沒有多少,雖然他們戰(zhàn)死,但應得的用于和賞賜不會少,趙禎本打算從國庫出錢但想了想還是從內(nèi)庫出錢比較好些。
除了趙禎的賞賜外,各軍的繳獲也會拿出一部分給這些戰(zhàn)死的將士,這是大宋軍中多年不變的規(guī)矩。
宋軍在邏些城中豎了一塊高高的石碑,正面刻著宋軍為何出兵吐蕃,同時也寫著宋軍對待吐蕃的政策以及律法,而在背面刻著宋軍戰(zhàn)死將士的名字。
這是在告訴所有人,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一切都將從混亂恢復秩序,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便是休養(yǎng)生息,這似乎是人類的共識。
但誰也不能保證這休養(yǎng)生息就不是為了迎接另一次大戰(zhàn)。
不過至少在趙禎看來并非如此,大宋西征吐蕃之后,吐蕃王朝就此終結(jié),取而代之的在這片土地上的將會出現(xiàn)一個全新的吐蕃,或是被大宋重新定義的民族。
這才是趙禎想要最的事情,信仰這個東西在這里不會少,無論是佛教還是苯教都會延續(xù)這里的信仰傳播。
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民族安穩(wěn)下去,管理這片土地的大宋官員也要精挑細選,機要有能力管理,又要讓他們?nèi)谌牖蚴钦J同大宋的身份。
不干涉宗教自由的情況下,還要在這里把儒家發(fā)揚光大,這些都是對官員的考驗,當然趙禎會給這里派遣漢家官員的同時,也會從當?shù)剡x拔出優(yōu)秀人才參與大宋的科舉,讓他們成為吐蕃的官員,因為他們比漢家更了解吐蕃。
而眼下當務之急是改名字,吐蕃不能再叫吐蕃,這是一個擺在趙禎面前相對來說較為“嚴峻”的問題。
吐蕃的這個叫法會讓當?shù)厝水a(chǎn)生歸屬感,讓他們記住自己曾經(jīng)的歷史和祖先,這并非是趙禎所希望看到的。
既然已經(jīng)是大宋的治下之土,那就要有屬于大宋的稱呼,趙禎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當叫這片土地“西藏”來的好。
藏代表了藏布江,這條江水在吐蕃人的心中就如同漢人心中長江黃河一般的重要,算是他們的母親河,有著別樣的意義。
又因為吐蕃地處大宋西面,叫做西藏朗朗上口又充滿寓意,在趙禎用瀟灑的飛白體把西藏二字寫下之后,無論是王韶還是蔡伯俙連連贊嘆。
主要原因是趙禎用了江水之名,最大程度上的排除了和吐蕃有關(guān)的因素,又保留了吐蕃人心中的那一份寄托,如此名諱不光吐蕃人不會排斥,還會越來越有代入感。
西藏上都護府在趙禎的旨意下創(chuàng)建,這是大宋再一次沿用唐時的官署衙門,設都護一人,正三品副都護二人,從四品上長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馬一人,正五品下錄事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下功曹參軍事、倉曹參軍事、戶曹參軍事、兵曹參軍事各一人,從七品上參軍事三人,從八品上。
都護由王韶暫代,剩下的人選從永安軍的軍官中挑選,尤其是戰(zhàn)功卓越的人,可優(yōu)先選拔!算是對永安軍的嘉獎。
這是大宋第一支局裝火器的軍隊,也是一支由永康軍和懷安軍合并而成的軍隊,在這次合并中,雙方之間的磨合已經(jīng)相當默契,這是最讓趙禎欣慰的事情,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而西藏上都護府,掌統(tǒng)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責任不可謂不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