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袁夢晨走出了那家破舊旅館,沿著集市慢悠悠的走著。rg看著周圍熙熙攘攘、忙碌的砍價和挑選所需的人們,我的心稍微安寧了一。是啊,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在勞累著,誰又沒有遇到過痛苦、艱難、恐懼的時候呢?相對于這些窩在經濟落后地區的勞苦大眾來,自己的生活已經是好到天上去了。
人生沒有翻不過去的坎,就看你是不是有那個毅力去翻了。
袁夢晨從來沒趕過集,看著熱鬧的人群,她終于開心起來。女人或許天生就有購物的能**,特別是包里有錢的女人。她根就不管自己用得著還是用不著,稀奇古怪的民族服飾,買。沒有見過不知用途的物件,買。看到不遠處一頭只有幾個月大的可愛馬駒,頓時眼睛亮的想買,被我要死要活的給拉走了。馬在城市里可養不活,再,也沒法運回去。
倆人抱了一大堆完不可能用得上的東西好不容易才將整條街逛完。我們慢悠悠的來到了高洼村的文化館。
村文化館面對所有人免費開放,里邊不大,只有一條直徑18米的長廊。長廊的兩邊用玻璃隔開,其中擺放著9甬石碑和許多關于枉死橋的歷史文獻和后世猜測的圖畫。
只見那9甬通體泛青的石碑上果然密密麻麻的畫滿了許多妖魔、惡鬼的圖形,乍一看就給人一種凌厲的壓抑感。而中央的文字確實因為年代久遠以及保存不當而模糊不清,辨別不出來了。
“看起來怎么那么可怕,這些東西雕刻在橋上,真的有人還敢走嗎?”袁夢晨覺得那些青石石碑很恐怖,看得人頭皮麻,不由得朝我身上縮了縮。
“妖魔和惡鬼圖在古代通常是用來壓制一些怪異事情的。”我托著下巴分析道:“看來那個枉死橋不光名字透著古怪,它的經歷也有些不簡單啊。”
著便走到了正中央一個剛建好不久的紀念碑前,上邊用繁體字和蒙古語分別記載著枉死橋的歷史以及前世今生。
碑上寫道:
據,高洼村以及附近村寨歷史上曾經經歷過兩朝清朝皇帝東巡,而枉死橋、永冥橋、南鬼橋是帝王東巡必經之橋。永冥、南鬼這兩座古橋早已為村人所熟知,惟有枉死橋由于經歷多次變遷,一時間沉入史海,鮮為人知。
前不久高洼村修建新國道時,偶然現的五筒清代功德碑見證了今日枉死橋的確切位置,使之重見天日。才讓史學家知道了原來這里曾經有過一條皇家太平官道。而枉死橋,就是曾經連接高洼村以及下洼村,是木料運輸的交通要地。
枉死橋現已被重新翻建,橋面青石材質已用鋼筋水泥代替,從前的高洼橋也恢復了枉死橋的原名。此路為高洼村至哈爾濱、吉林的必經之路,向北最遠可延至終,金代的蒲榆路。
據高洼村里年長者回憶,這座枉死橋大概始建于雍正年間,原名安定橋,寓意太平安寧,是清朝帝王東巡的必經之路。也是木料運輸樞紐。由于高洼村地并不產石料,所以修橋所用石材是從下洼村的一處石山采集。那座石山所產青石異常堅固,經久耐用,修橋鋪路極為適用。
始建之初,該橋為三孔石拱橋,中間一個大孔,兩側兩個孔。橋寬約8米,長約16米,修建方法頗像趙州橋。傳,當橋修建完成后,怪事頻生,有許多人無故在橋上失蹤。更有人上橋后便再也沒有見他下過橋。
惶恐的村民最后請了當地一位有名望的風水先生。那先生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許久,皺著眉頭,聲稱:“修橋的時候沾上了惡鬼,要將百鬼圖雕刻在橋面的青石上方可將其鎮壓。安定橋的名字也必須改掉。”
果不其然,當百鬼圖雕刻好后,再也沒有人失蹤過。而安定的名字,也被風水先生改為了枉死。
197年,該橋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道路旁的里程碑,或是高洼村站向北鐵路沿線的里程碑。還有一些運進了下洼村當作林場以及石場鋪設道路之用。
青石橋被拆后,又興建了木質橋,并改橋名為高洼橋。高洼橋后又幾經變遷,還曾改建為水泥橋。高洼村修建新國道時,修建者偶然現記載枉死橋清代多次修建重大事件的五筒清代石碑,枉死橋這才得以重見天日。
見證枉死橋歷史興衰的五筒碑現已被陳列在高洼村新建的枉死園的碑廊中。此五筒碑為記錄清代枉死橋修建情況的功德碑。從五筒碑上仍依稀可辨的碑文可以斷定,枉死橋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間。
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都曾有過較大的變動。據村里的老人講,五筒碑來立在枉死橋西側呈一字排開,195年興建高洼學時,將五筒碑當做了地基。待高洼學重建時,在地下沉睡多年的五筒碑才再次得見天日,但并未被當作清代文物保存,而是埋在學校旁的大溝中,一睡又是好多年。
根據此筒碑記載,高洼村可能是個千年古村。
在修建枉死園時,建設者不僅現了最早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間的五筒碑,還現了明末清初、順治、康熙時期大大共5余塊石碑。枉死園碑廊建成后,省文物局考古工作人員曾親臨現場考證,并對石碑的歷史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由這些難得的石碑推斷,高洼村有可能是個千年古村。目前,這些清代石碑有待考古學家仔細研究,對石碑的進一步的考鑒情況。
我將石碑上側的資料看完,又將視線移動到了下側。下邊詳細的介紹了別外一座同時期的橋,西鬼橋的歷史。
西鬼橋,俗稱西石橋,位于離高洼村81公里外的下洼村。該橋始建于清崇德六年,即1641年。是當地現存比較完整的一座石拱橋。
西鬼橋也為三孔石拱橋,長7米,外寬14。5米,路面寬8。9米,橋頭寬1米。橋身兩側分別立著19根石欄桿,橋端的石柱上是圓雕的獅子,其它為荷葉狀柱頭。橋頭兩側各有一對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獅。橋的欄板上裝飾著柿蒂花紋和卷云紋,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圖案。橋身的北側有二龍探,橋身南側則露出一對龍尾,從遠看,呈二龍馱橋之勢,造型生動,別具匠心。
西鬼橋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橋面損壞嚴重,1979年市文物管理室用了個月的時間將其修葺一新。1988年該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將所有的東西都看完后,我又注視了那九個古舊的石碑一陣子,這才走出了文化館的大門。文化館外不遠處確實有一座大橋,橋上刻著三個大字:枉死橋。可這座枉死橋早已經不是從前的模樣。鋼筋水泥修建的平整橋面顯示出欣欣向榮的情形,預示著高洼村的經濟情況來好。
但是老橋早已不在,新橋的狀況已不再有參考價值。
袁夢晨看完石碑上的記載后沉默了一陣子,突然問:“夜不語,你那座枉死橋和五班的空缺會不會有某種聯系?它們同樣都會令人失蹤。”
“或許有吧,那座橋上的青石板是197年才拆除下來的,距今剛好8年。與南潯高中的建校時間符合。而且橋上的青石板,石碑記載上稱有一部分用來當作國道的里程碑,這又是個符合的地方。”我思索著:“我看到的那個寫著g1175字樣的里程碑,或許就是用橋上的青石板做的。”
“嗯,這樣想來,似乎來有道理。”袁夢晨雀躍起來:“我們是不是離真相來近了?”
“希望如此。”我的臉上沒有露出喜悅,只是看著手表道:“快十一了,我們先回旅店看向導來了沒有。”
有錢可以賺,向導當然來的很快。坐在旅館老板邊上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東北伙子,虎背熊腰,高度足足有一米八以上。他看到我倆后害羞的笑了笑。
“這就是你的雇主,好好的給我帶路。”旅館老板叮囑道。
“知道了,那條路我熟悉。”害羞的東北男子撓著頭跟我握了握手,結結巴巴的自我介紹道:“我叫張虎。”
“我叫夜不語,旁邊的美女叫袁夢晨。這幾天就有勞你帶路了。”我微微一笑,這個伙子貌似沒怎么出過村子,性格還很淳樸,不討厭。
“當然,我拿了你們的錢,肯定會認真辦事。這是你們的車?”他看了看我開來的野車,搖頭道:“車開不過去,前邊雪融化了。輪子在草甸里肯定會打滑下陷。騎我家的馬去吧,最多6個時就能到。”
“只能騎馬嗎?”袁夢晨弱弱的問了一句。她胳膊腿的,身體十分柔弱。騎6個時的馬不被顛簸死才怪。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