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見眾人不懂,解釋道“元朝因為沿襲了蒙古的幼子繼承制,多年來君弱臣強的弊病一直存在,皇帝平均在位時間僅八年,可見君臣戧害之深。rg”(注:還不算忽必烈一人占了大頭。)
朱紅雨失聲道“八年!若登基后只有八年的享受時光,這位子白送我也不要坐。”公子苦笑道“雖是萬乘之君,也遠不如平民百姓活的逍遙自在。”
少爺也奇道“太師?就是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為何竟有兩位?”郭登道“大概因為太師權(quán)力太大,托歡、也先都當過太師,所以索性一設(shè)兩位,讓他們互相制肘吧,而且這兩人論起戰(zhàn)功實力來也都不相上下,著實難以取舍。”
(注:史書法不一,有孛來和毛里孩同為太師的,有先后為太師的,這里采用更普遍的法,即“兩位太師同時來使大明”,反正兩人權(quán)力都很大,采用哪種法幾乎沒區(qū)別。)
公子沉吟道“孛來~我記得他好象是也先麾下的一員悍將。”“確實如此。”少爺?shù)馈澳撬峭哓萑肆耍苦牛瑑晌惶珟熞粋是瓦剌人,一個是蒙古人,正好互相制約。”郭登搖頭道“游幫主錯了,東蒙古取回汗位后,深忌瓦剌,兩位太師都是蒙古人。”
“孛來,是出自東蒙古的喀喇沁部落,喀喇沁的意思就是重要的人,拖雷西征時,將西方善戰(zhàn)的欽察人(今伊朗)帶回草原,組成近衛(wèi)軍,后來逐漸形成喀喇沁部。在忽必烈時代,其首領(lǐng)土土哈家族世代掌管皇室馬群,所以也稱養(yǎng)馬部落,后來歸于阿速特部首領(lǐng)阿魯臺的統(tǒng)治下,因為阿速特部也是西來部落(高加索),所以能統(tǒng)治他們。阿魯臺戰(zhàn)敗后,托歡就讓殘兵歸入脫脫不花轄下。”
少爺叫道“我知道,西邊的托歡加脫脫不花,打贏了東邊的阿岱汗跟阿魯臺太師,因為脫脫不花是個窮光蛋,所以托歡把對方的殘部送給了脫脫不花。”郭登贊道“少爺年紀輕輕,見聞如此廣博。”少爺笑道“都是師傅教的。”
郭登朝公子頭,道“名義上是脫脫不花的部下,實則當然是也先在統(tǒng)領(lǐng)。這兩部的祖先因為都是西來的,部落血統(tǒng)非常復(fù)雜,也正因此,對西邊的瓦剌部族反而不太有歧視。也先死后,瓦剌失去對東蒙古的控制,孛來成為喀喇沁部的首領(lǐng),兼領(lǐng)阿速特部。在征伐阿剌的戰(zhàn)役中,孛來是出了大力的,阿剌最后也是被他所殺。”
公子皺眉不語。少爺急道“那什么毛里孩呢?也是也先的部下嗎?”郭登搖頭道“不是。毛里孩是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第十六世孫,翁牛特部的首領(lǐng),為人老派強硬,哪肯為瓦剌效力?他跟大汗同屬黃金家族后人,大汗剛繼位時,一度養(yǎng)在他的帳中,二人關(guān)系十分密切。”
少爺急道“那孛來和毛里孩,誰的勢力更大?”文蘭也問“他二人誰對大明更友好?”公子卻問“這二人關(guān)系如何?”
郭登笑著一一作答“誰強誰弱,這個不敢斷言,論身份,毛里孩太師當然比養(yǎng)馬部落出來的孛來太師要高得多,但孛來多年隨也先東征西戰(zhàn),戰(zhàn)力不可覷。誰對大明更友好?這個很清楚,去年孛來還遣使來我朝,而毛里孩卻未參與,仍在河套劫掠不停,誰更友好,一目了然。”
(注:1461至146年,孛來與明議和,但毛里孩未參與,仍搶河套,二人裂痕進一步加大。)
少爺怒道“我知道了,毛里孩以黃金家族自居,是蒙古世胄貴族,想恢復(fù)舊元疆域。孛來出身不是很高,又跟也先久了~哼,果然還是瓦剌待我們更友好。”眾人哈哈而笑,公子搖頭道“只能孛來此人更重實際。”
郭登頭道“公子得不錯。孛來甚有雄才,他雖是蒙古人,但因為跟也先有故舊之情,又借殺了阿剌知院,結(jié)交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兒,是東蒙古部落中跟瓦剌高層關(guān)系最好之人。”
文蘭道“阿剌雖然被殺,聽瓦剌的力量并沒有被削弱多少?”郭登道“是,也先留下的軍隊,如今歸阿失帖木兒統(tǒng)領(lǐng),東蒙古等閑也動他不得,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允其繼續(xù)駐牧在阿剌和林,當然了,心里那是極不樂意的。”眾人失笑,自是想到和林是蒙古首都。
公子沉吟道“那瓦剌方面也是和孛來最為親近了?”“是的,聽阿失帖木兒跟孛來關(guān)系甚是和睦。”“阿失帖木兒此人心性才干如何?”“這個真不清楚,他一直在和林駐牧,不曾外出征伐,我們對他知之甚少,何況他年紀尚輕,比大汗大不了幾歲。”
“至于公子所問兩位太師的關(guān)系么~那是非常糟糕,其實這也是可以想見的,他二人一人出身高貴,一人出身普通,一人和瓦剌交好,主張瓦剌蒙古同為一家,一人和瓦剌水火不容,堅持要驅(qū)他們西去,一人主張對明議和,一人堅決反對。就在幾年前,孛來一度也進入河套,毛里孩對他極不客氣,列兵相對,聽還打了幾場仗,最終孛來主動退去。”
衛(wèi)金英一拍大腿道“太可惜了!蒙古人不跟瓦剌打,自己內(nèi)部打起來也不錯。”郭登笑道“這兩位太師也算勢均力敵,最終沒敢大打出手。現(xiàn)在汗廷正處在大變的前沿,統(tǒng)一只是表面上的。瓦剌在旁虎視眈眈,兩位太師也只能統(tǒng)領(lǐng)自己部落的人馬,無力指揮它部,跟當年托歡太師、也先太師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誰會最終勝出,又或是另有新人取代,都是未知之數(shù)。”
郭登又道“成旭川究竟投往何人,暫時不能下結(jié)論,但你們此去汗廷,先去找孛來是對的。”公子也深以為然,不管成旭川投向哪個部落,孛來既與大明交好,地位又高,自然要去尋他的門路。
眾人相見恨晚,直講到月華升起,索性在地堡中睡了一夜,公子和郭登抵足而眠,繼續(xù)通宵暢談。次日依依惜別,那些官兵若不是懾于軍令,都想跟公子等人一起北上擒兇。
眾人上路,原紫英笑嘻嘻的,不把昨日被斥一事放在心上。公子只好道“進入草原后,異族對皇上的品評難免更加隨意,我等身為大明子民,不要胡言,免得被人笑話。”
原紫英笑道“人謹記,邊關(guān)百姓都寧可讓太監(jiān)取而代之了,還有什么話能比這更難聽的?”公子只好道“郭將軍也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僅憑一戰(zhàn)便論定其人。”
鐵翎不滿道“可他復(fù)位后殺于謙,貶郭登,重用曹石等人,怎么看也是個因私廢公的人,怎稱得上明君?”原紫英笑道“至少他沒把郭將軍也殺了。”
鐵翎冷臉道“他已經(jīng)殺了于謙,還敢殺郭登?蒙古人打過來,誰來抵擋?”原紫英笑道“所以他還是有些聰明的,叫郭登替自己守著邊疆,又怕大同官兵擁戴他,便將他貶來最西的邊鎮(zhèn),不過郭將軍無論到哪里,將士們都一樣歸心。”
公子也只好暗嘆,幸而塞外天大地大,縱有悶氣,也很快被風吹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