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引起眾人暗驚,對東林黨們來,最大的一項收入來源,可能就是為江南鹽商們提供避稅服務(wù),為他們偷逃稅款的行為做保護(hù)傘,之后,在鹽商們手中逃避的鹽稅中,獲得一部分。
這其實是一個漸進(jìn)式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還有幾個有識之士確認(rèn),如果這么下去,國家沒有錢的話,哪來的錢養(yǎng)兵維護(hù)國家統(tǒng)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多的人在吃鹽稅這碗飯后,這樣的聲音也就逐漸的蕩然無存,原因很簡單,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尾大不掉的,專門依靠為逃稅鹽商提供保護(hù)傘的團(tuán)隊,他們世代勾連,彼此呼應(yīng),敢于反對,就是在和他們作對,甚至自身一生的生死榮辱都危在旦夕。
他們的名字,幾乎就叫東林黨了。
哪怕是侯方域這樣的名門公子,也自覺不過是鹽商們的一條狗而已,或者,不敢招惹,而陳貞慧上來就直接,不給錢就讓鹽商們死,實在是赤果果的威脅了。
侯方域道:“現(xiàn)在世道不是很好,各業(yè)總是生意不順,只怕,很難要出錢來。”
陳貞慧怒道:“你還看不出來這是要怎么了,現(xiàn)在大明朝都沒錢了,不讓他們出錢,分給鳳陽的各級官員,拿什么讓人家替你做事,那可都是馬世英的人,人家憑什么為你做事!”
侯方域也是癢癢然,他以己度人,知道這官員不拿錢哪會辦事,但是過去一兩年來,自從到了南京后,每日花天酒地的花銷,除了他老爸積攢下的驚人的財富以外,反而是那些鹽商們了,畢竟是相當(dāng)于后世西方國家的民政部加財政部加交通部加建設(shè)部部長的兒子,不趁機(jī)報效報效,如何對得起之前侯恂尚書親切關(guān)懷?
在這個時代,雖然官僚士人對**基上都是瞎話連篇,但對“自己人”可是誠實守信的典范了,比如對鹽商們來,卸磨殺驢,看人下菜碟兒,一看人家不在位上了,就不再追捧,那可不行,你讓現(xiàn)任官員怎么看?是不是覺得,等我下臺了,就依樣如此過氣?
這就和米國總統(tǒng)在任上的時候堪稱清廉干凈,各種典范,一旦下臺后,就是出書,各地演講,演講一次收費巨萬,去的還都是當(dāng)總統(tǒng)時候受益于他的那些大企業(yè),異曲同工,異曲同工啊。
侯方域自然是要為金主考量了。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道:“對了,要是財源,還有一人,你想到了嗎。”
陳貞慧問道:“是誰?”
侯方域似乎很是得意,道:“是從閩省來的,福建鄭家的公子。”
陳貞慧一陣眼神灼灼,道:“錢謙益的那位入門弟子?只聽他跟著他那位恩師,回返蘇州老家去了,又回來了!”
侯方域笑了笑,道:“蘇州距離南京又不遠(yuǎn),再了,那位公子也是帶著心事而來南京的,怎么能就這么放棄呢,那位錢老被直接罵了一通,失了面子,南京里到處都是散發(fā)的,他作奸犯科的帖子,不過,照目前來看,錢老還是沒有死心,想要再奮力一搏啊。”
陳貞慧緩緩道:“那鄭森此人,究竟有什么要求,雖然他也去那家送過一些禮,但也只是留下一些名帖,偶爾也見過幾面,只不過,很少細(xì)聊了。”
侯方域道:“無非是海商的事情。”
陳貞慧皺了皺眉,道:“他鄭家早已靠著海商之事,賺得富有四海,福建一地,鄭家收買土地之?dāng)?shù),可達(dá)十中有三,還要什么?”
侯方域愣了愣,道:“這可就不知道了。”
陳貞慧道:“好吧,你去接洽一下,要盡快,我感覺,馬世英不可能長久的虛懸在外,哪怕他不回去,也會有人在外窺視,難免鳳陽人心浮動,幾日內(nèi),就要發(fā)動,起來,黃得功我聽,是個粗鄙的武夫吧。”
侯方域道:“他乃是帝都京營出身,聽喜歡喝酒,灌進(jìn)去幾口酒,就會什么都不顧,什么都不管了。”
陳貞慧陰沉沉的,道:“馬世英除了自己老營的人馬,用的是貴州的土著,還有招收的流民外,下面的將軍,用的最多的是黃得功和高杰,而高杰卻是個流寇出身,后來才投靠的官軍,是吧。”
侯方域也是忽然覺得其中的大妙。
讓這些書生去做真正有益于天下的事情,只怕是個個推脫,但是搞陰謀詭計害人絕戶,卻也是個個領(lǐng)先。
當(dāng)初,李向前知道,馬世英手下的所謂江北四鎮(zhèn),未必個個忠心為國,劉澤清劉良佐絕對是其內(nèi)部的定時炸彈,于是在暗中幫了馬世英一把,對馬世英來,手下的軍頭少了,但更好管理,在瓜分二劉的過程中,老馬也是趁機(jī)收編了不少人馬,比起以前政令不出的窘態(tài),要強(qiáng)上萬分了。
黃得功和高杰再笨,在政治上也是經(jīng)過南明覆滅的過程,是可靠的,而且只要政權(quán)在手,有著太子的政權(quán)移交加成,很難想象他們會對長老們對抗到底,而二劉卻是心思很難。
但是對于鄭森同志來,這都不是事兒,此時對他來,就是最好的時代,許多世家大族的心思靈敏的很,此時這南京,雖然看起來花團(tuán)錦簇,烈火烹油,但是個個政治上毫無遠(yuǎn)見,對于在北方已經(jīng)集結(jié)成型的勢力,毫無抵抗的心思,雖然隔著光怪陸離的傳,注定讓許多老成持重的人物皺眉,但福王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局,潞王也是被直接警告,連個讓眾人團(tuán)結(jié)起來的主心骨都沒有,談何對抗?
所以,都打著跑路的心思,不過此時,西北已經(jīng)在人家手里,此時還沒有美國可以供外逃貪官跑路,哪怕是窮鄉(xiāng)僻壤,或者鄉(xiāng)下老家,也有可能躲不開敵人的搜羅啊。
歷史上,這算是又一次,客家人的外遷之旅,在女真人的屠刀以及事后的重稅之下,哪怕明知道,南洋的洋人,喜歡周期性的屠殺漢人,但是,這個邏輯要搞清楚。
這明什么,明哪怕是周期性的屠殺,也比在“我大清”的治理下活得好,所以這康乾盛世的謊言,可以去了。
當(dāng)然了,鄭森也不過是為家里,聯(lián)絡(luò)了一些生意和關(guān)系而已,他們打的主意,也是要靠鄭家的海船開溜而已,如果可以的話,跑去廣東,也算是盤踞百年的大族們喜歡“留后路”的法子了。
再怎么,他的主要地盤是福建,前面有那么多州府頂著,新朝廷是什么樣的存在,也完可以由他們來驗證,在鄭森看來,這種局面簡直是完美,當(dāng)然了,就是不知道,妹妹在北方如何做的?
當(dāng)然,他也是如履薄冰,恩師被直接被打落塵埃的過程非常驚人,那些奇人究竟還有多少神奇的事完沒人知道,因此在過去的日子里,他盡量的給孫大頭一些示好,奈何根接觸不到那些神仙一般的人物,不然的話,還真想去結(jié)交一二,起碼讓他搞清楚,他們從哪里,準(zhǔn)備干什么?
不過,面對夜間突然來訪的侯方域,鄭森也是很心的,常年在海上打拼的鄭家,雖然導(dǎo)致了在陸地上的戰(zhàn)場指揮能力不及格,堪稱無能,但是在勾心斗角和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的戰(zhàn)略思想下,實際上他和任何人都好得很,畢竟,你雖然可以兇惡,但誰知道哪天遇見海難,正需要對付搭救搭救呢,萬一是你之前狠狠得罪過的人,怎么辦。
“也就是,候公子,你們是需要一些人手和財力了,嗯,太子的命令?”
拉大旗,扯虎皮,這就是這些士人的能,“家父在帝都有些老友,此次雖然未能將太子救出,不過,卻也可以拿到這衣帶詔,也是天幸了,聽鄭公子一直心向朝廷,候某自然也是不避危險而來,要知道,此時這南京城內(nèi),到處都是通敵人,不過卻是知道,鄭公子乃是真君子。”
由于幾乎是每月幾次的,帝都內(nèi)的各個高官都可以入宮向朱慈烺問安,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利用太子進(jìn)行“統(tǒng)戰(zhàn)”工作,但除了臺灣人,沒人會對這種行為有任何質(zhì)疑,這些人見了太子,自然也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信告訴自己的朋友們,所以雖然身在江南,但是江南的人大多都知道,太子好好的在皇宮里活著呢,自然,也就無人敢于大著膽子,冒充太子了。
鄭森知道這侯方域是給自己戴高帽,不過,一個剛二十歲的年輕人,家中上一代還是一文不名的海盜,到了他這一代就可以參與這樣的高層博弈,沒有虛榮心是不可能的,于是也吹捧回去:“哪里哪里,候公子才是真正的一心為國了,只不過,找上鄭某,鄭家也是無能為力,區(qū)區(qū)福建游擊,哪里可以和那馬總督抗衡。”
侯方域自然聽得出輕重音,知道鄭森這話的意思,不在于是不是敢于跟馬總督對抗,而是嫌棄自己的官職太,想起鄭森的消息靈通,最近兩天自己跟不少“自己人”了那委任狀的事情,現(xiàn)在來看,鄭森也收到消息了!
暗嘆這世上可以信任的人真是少了,但一想到對方的身份,他也沒得辦法,雖然他老爹貪污起來也是刮底三尺,但鄭森老爹的地位幾乎相當(dāng)于年前后的那位蓋了紅樓,壟斷了天朝8%以上走私業(yè)務(wù)的人,豈止是厲害,簡直就是厲害。
走私不是壞事,走私損害的其實是國家整體利益,但往往肥了某些個人而已,對于強(qiáng)勢國家其實是好事,只不過,就看你走私什么,在1世紀(jì)后,由于天朝生產(chǎn)力的巨大體量,基上都是開始對外走私各種玩意兒。
但是這個時代,還沒有什么海關(guān)的概念,實際上,在官方來,海外貿(mào)易都是沒有的事兒。
侯方域慢慢道:“對了,如果拿下鳳陽,江南半壁可保,想來可以開放海禁,鄭老家里可以更好的做生意,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鄭森好像看一個白癡一樣看了看侯方域,不過這眼神也只是一閃而逝,他在面子上還是保持了對對方的尊重,道:“這,只怕不是他人的意思吧。”
侯方域道:“是了,這是……”
鄭森道:“以后可不要對外什么開海禁了,和佛郎機(jī)人做些生意,從他們那買些火炮器具,倒也可以,但是,誰敢妄言開啟海禁,旦夕之間可就是大禍了,公子身在北地,不了解這江南之事,也是正常。”
侯方域一愣,不明白鄭森此話所指,但卻也懵懵懂懂的聽著。
鄭森道:“這海禁之事,可并非是我一家之事,開了海禁,利歸國家,市舶司重建后,大量的官銀上交,我一家只不過多出一些,而在江南累世經(jīng)營海外貿(mào)易的大家族看來,這就是在挖他們的根基了,不然,你以為,當(dāng)年的倭寇為什么那么難以根絕?”
侯方域大驚,道:“有這樣的事兒?我怎么不知道。”
他馬上想到,以自己的年歲,他爹確實沒必要將這種比較鬼祟的事情告訴他,侯方域身是北方人,他爹雖然是戶部尚書,但估計也吃不上太多海商的孝敬,對此自然也不了解。
侯方域道:“那,我再從長計議了。”
鄭森慢慢道:“對了,候兄,你真的確認(rèn),那馬世英總督,真的去北方了嗎。”
侯方域道:“前去鳳陽的,是跟了我家多年的仆人,沒了我父子,就一無所有,他看到,肯定都是真的。”
鄭森慢慢的道:“那位馬總督,我倒也見過他,沒想到卻是這樣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你打算如何做呢。”
侯方域大喜,道:“是這樣的,我們有太子的手書,自然就是如同有了圣旨一般,那鳳陽之內(nèi),除了馬世英的死忠之輩,還有誰人敢于違抗?只要曉以利害,我想,大部分人都該知道該跟著誰做事了。”
鄭森眼神有些暗淡,道:“是嗎,那然后呢。”
侯方域疑問道:“什么然后呢。”
鄭森道:“拿下鳳陽之后,打算如何治理,用兵,與北方和戰(zhàn)呢。”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