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封府城以南,有個名叫青城的地方,是天子南郊祭天的圜丘所在,所謂圜丘就是一座用黃土壘積而成的八十一尺高的土臺。在這座土臺旁邊,還有一座專供天子在祭天大典前后休息的行宮,被稱為青城行宮。都是很陳舊的房舍,是大宋朝開張時修建的,湊合著用了一百多年。
不過今年春天的時候,朝廷倒是撥下了一大筆款子,責成將作監將這破破爛爛的青城行宮翻修了一遍,到了年末的時候已經完工,算是煥然一新了。
而第一個入住其中的貴人,卻不是來祭天的趙佶,而是他和小梁太妃的兒媳,從遼國嫁過來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
在和趙乾順拜堂入洞房前,她就會一直住在青城行宮。將耶律南仙還有從大遼國陪嫁過來的陪臣、媵妾、奴婢等一眾人等都安頓在了青城行宮之后,武好古和趙安惠的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了他們倆算是迎親使,一個代表趙乾順的爸爸趙佶,一個代表趙乾順的媽媽小梁太妃。完事之后,這兩人,還有個送嫁迎親隊伍一塊兒南來的智深大和尚,就帶著各自的隨員,并轡入城了。
武好古現在已經和趙安惠混熟了,兩人雖然年紀相差很多,而且一度還是戰場上的敵人,但是并不妨礙他們這一路的交往。至于智深大和尚,則更是和趙安惠混成了莫逆之交仿佛。
三個人有說有笑,一塊兒從南熏門入的城。入城的時候正好午后,正趕上豬販子、羊販子趕著畜生入城的時候,滿大街都是拉著待宰豬羊的車輛,氣味也不大好聞。不過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三人的興致。
他們現在談的可是幾百萬的大買賣,而且還關系到大宋官家能不能真正當上天可汗的大業,還關系到佛教和儒學能否聯手走向世界,可真是歷史性的談話啊!
入了南熏門后,他們沒有繼續沿著舊御街(就是原來的御街,因為趙佶現在常住瓊林宮,因此就將瓊林宮前的大道稱為新御街,原來的御街就變成舊御街了),而是向左拐彎,往宜男橋而去了。
“這里原來不是武學嗎?現在怎么那么多紅房子?”
當趙安惠騎馬走上熙熙攘攘的宜男橋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右側前方出現了一片紅色的房屋。而且都是兩層三層的樓房,一棟挨著一棟,很有一點廣廈千萬的意思。
可是在趙安惠的記憶中(他曾經作為西夏的使臣來過開封府),那一片紅房子應該是武學所在啊。難道這些紅房子里面住的都是武學生?
“那里不是武學,而是萬家商行所建的房舍。而且現在也沒有武學了,”武好古答道,“武學、太學、國子學都合并進了辟雍學宮,遷到西皇城內去了。趙刺史(趙安惠有刺史的正任官),這個辟雍學宮和原來的國子監諸學,可是大不一樣了”
所謂的西皇城就是瓊林宮周圍的一片獨立區域,用城墻和西城廂的其余地方分割開來。其中西皇城的東、南兩面城墻,就借用了開封府的西城墻和南城墻的一部分,都是新建的城墻,堅硬的紅磚包著夯土,高大堅固。而西皇城的西、北兩堵城墻同樣也是新建的,連接著開封府的西城墻和南城墻,高度、厚度和使用的材料,也都和新建的開封府西城區和一部分南北城墻一樣。
而辟雍學宮,則是西皇城內,占地面積僅次于瓊林宮的存在。
和原本文武分科,親貴寒門分學的國子監諸學不同,辟雍學宮的學制大體上模仿云臺學宮,走的也是真理邪路道理是真的,但卻是在為資本主義培養實干人才,自然是邪路了!
辟雍學宮也設了“儒學”、“文學”、“算學”、“格物學”、“生物學”、“武藝”等六門基礎學科,此外還有“軍學”、“音律”、“地理”、“史學”、“律學”等五門專業學科。專業學科比不過兩所云臺學宮,也沒有附屬專科學院,而且也沒有“通才”、“博士”、“專科”之分。實際上就是一所培養軍官和公務員的新式學校。和原先的國子監三學一樣,新的辟雍學宮也采取了“外舍”、“內舍”和“上舍”,不過和原本的國子三學不同,新辟雍的三舍是按照由淺到深的原則,采用了不同難度的課本。
另外,因為有十一門基礎和專業學科,所以辟雍學宮的教師數量也遠遠多于原本的國子監三學,而學生的數量則沒有原來的國子監三學那么多。總共只有不到900人,根據辟雍學宮的招生計劃,每年會有400名來自全國各州郡的生員入學,進入外舍,而內舍和上舍的生員名額分別只有350名和300名。
也就是說,將來每年最多只能有不到300人(畢業試還會淘汰掉一些人)生員從辟雍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