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了鐘傅,趙佶心情大好,恰又到了飯點,于是就留武好古在崇政殿中一起用膳了。
這種陪皇帝吃飯的榮譽,對別的大臣來說真可以榮幸上一輩子,可對武好古而言,卻和去朋友家撮一頓沒多大區別。
說起來趙佶對武好古真是沒有什么好說的,是真把他當朋友的。沖著這個關系,武好古也不能對趙佶見死不救啊,那樣還是人嗎?
所以他說什么都得走這一趟火坑,替趙佶練出一支可以保命的新模范軍。
歷史上的開封禁軍可實在太坑了,別說保衛開封府了,就連護著趙佶、趙恒逃命都有點懸。
在用膳的時候,武好古又開始和趙佶商量軍機房主事以及模范新軍監軍御史的人選了。
“陛下,樞密院十二房的主事向由正六品或從六品的官員擔當。”武好古啜飲了一口雞湯,斟酌著說,“這個職位非同小可,必須由文武雙全的官員擔當。”
趙佶抿了一口酒仙行推出的低度葡萄酒,點點頭說:“大郎,你推薦個人選吧。”
他的意思是讓武好古推薦個黨羽——武好古孤家寡人是很難掌握樞密院的,總得有幾個心腹才好辦事。
“臣推薦張叔夜。”武好古道,“張叔夜雖然是文資,但是久歷戰陣,精通兵略,足以執掌軍機房。”
“可是張叔夜并沒有帶過新軍啊。”趙佶還有些遲疑,“他能弄清新軍該怎么打仗嗎?”
“陛下,如今新軍才有多少?天下兵制還是以舊軍為主。”武好古道,“軍機房中的檢祥官、計議官和機宜,肯定以右榜進士為主。他們是不懂舊式軍制的,也沒有真正的帶兵經驗。如果軍機房的主事再沒有帶過舊軍,只怕會在整軍的問題上倉促冒進。”
“也有道理。”趙佶點點頭,“大郎,你這應該算是老成持重吧?”
“陛下過獎了。”
趙佶笑了笑:“現在模范新軍都指揮使和樞密院軍機房主事都有了,模范新軍的軍機主事該是王稟去做了。還差一個模范新軍的監軍御史……大郎,你可有人選嗎?”
武好古笑道:“這事兒臣不方便說。
“但說無妨。”
“那臣倒是要個想法。”
“說說吧。”
武好古道:“御史臺的人,臣是不熟悉的,具體的人選臣提不出來。不過臣想著,自己這些日子行事多有荒謬偏頗,應該沒少被御史彈劾吧?”
“哈哈,也還好吧。”趙佶大聲笑著。武好古身上背的彈章怎么都有好幾石重了,不僅御史彈劾他,還有不少官員也上了彈章參他。如果換個官家,武好古的性命多半都不保了。
“所以臣就想,不如讓彈劾臣最多的那名御史去當模范新軍的監軍御史吧。”
趙佶一愣,看著武好古,“大郎,你倒是心大啊,就不怕這個監軍御史把模范新軍搞砸了?”
武好古笑道:“他如果搞砸了陛下的新軍,陛下自然會罰他,然后再派別的更加稱職的監軍御史上任。如果他好好干,他就會理解臣這些年的所為了。”
趙佶點點頭,“好吧,就讓這個彈劾你最多的御史去監模范新軍。”
他頓了頓,眉頭已經皺了起來:“大郎,朕知道你想當這個知樞密院事是一心為公。不過你畢竟是個武官,而且年紀又輕,還不到30歲,朝中的老臣們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擾。”
武好古笑道:“臣可以先回界河去等著。”
趙佶明白武好古的意思,練兵和樞密院改革都不是小事兒,蔡京貴為宰相都沒有成功。如果武好古沒有一定的權位,事情根本不會成功。
可是兩府的文官大員可沒那么好說話,特別是左相蘇轍很可能會動用門下省的封駁權進行阻擋……就算免了蘇轍的相位,恐怕還會有別的文官宰執重臣挺身而出。
有權封駁王命的大臣可不是一個兩個,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和給事中可以封還詞頭,門下省的通進銀臺司也可以進行封駁。宰執大臣也可以用二府聚議的方式拿出宰輔一致的反對意見。
這事兒,想想都讓人頭疼啊。
……
宋代歷來就有“百官集議”制度,不過這樣的集議人數眾多,七嘴八舌的也商量不出什么。真正在宋代中樞議政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其實是宰輔之間的小規模集體聚議。
宰輔聚議分成兩種,一是東西兩府分別聚議,這是每日不間斷舉行的;二是兩府合并聚議,一般是一月一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