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馬政指揮的大軍,此時正行進在后世稱為阿爾金山的山脈和昆侖山脈的交界之處。群山連著群山,而且海拔很高,空氣也有點稀薄,讓來自低海拔的人們有些胸悶氣短。
在山路上轉過一道彎兒,出現在前方的依然是重重山巒,而且不是那種郁郁蔥蔥的山,而是荒涼滄桑的山,光禿禿的,沒有一絲綠色。看著眼前一片荒蕪的山,馬政也有點心浮氣躁,開口便問:“夜落隔,離石頭鎮還有多遠?”
“回太尉,還要走5天。”在馬政身后三尺,一名胡子花白,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的黃頭回鶻部落首領立刻討好的回答道。夜落隔是這位回鶻首領的姓氏,表明他是昔日統治甘州的回鶻王族夜落隔家族的后裔。
甘州回鶻政權興起于唐末,在張議潮收復河西走廊時曾借助回鶻部落的幫助,并且允許一部分回鶻部落進駐甘州的刪丹草場(后世的山丹軍馬場所在)。此后甘州回鶻就作為歸義軍的盟友存在,在宋朝興起后則擁護大宋的統治,配合大宋朝廷遏制作亂的黨項西賊。但是在真宗、仁宗年間,甘州回鶻遭到了強大的遼國的進攻,損失慘重。而元昊又在仁宗天圣六年,趁著遼國剛剛從甘州城下撤圍(圍困4個月之久)發起襲擊,奪取了甘州回鶻的根本之城。
失去了甘州之后,大部分回鶻人選擇了遷移,其中的一部就逃到了瓜沙二州以南的青海路西部游牧,形成了現在的黃頭回鶻部落。不過這些黃頭回鶻已經失去了統一的政權,散成了七個大部和一群小部。其中大部分部落的首領,都是夜落隔王族的后裔。
而這些散落的黃頭回鶻部落,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荒涼的柴達木盆地生存。所以利用河西走廊因為戰爭而被封鎖的機會,通過青海西路在青唐城和喀喇汗朝控制的于闐約昌城之間進行貿易,就成了黃頭回鶻部落的一個重要財源了。
正因為這條百年貿易商路的存在,使得黃頭回鶻各部都異常熟悉這片橫在青海路和西域之間的群山。邊少黃頭回鶻的首領也因為常常和漢商接觸,學會了漢語。
“還要走5天……”馬政抬頭看了眼望不到邊的山巒,“什么時候才能走出這片大山?”
夜落隔笑著說:“還要走兩天,咱們現在正沿著大山前進。今天傍晚就能到達阿末辱達大水,然后就沿河而進。到時路就好走了,水源也充沛的很。”
阿末辱達大水就是后世的車爾臣河,由冰山融雪、山區降水和泉水交匯而成的內陸河,全長有一千多里。
夜落隔又道:“太尉的大軍只需要沿著阿末辱達大水再走不到一天,就能出了大山,便到了于闐境內了。”
“石頭鎮如何?”大概是行軍的過程太過無聊,馬政就和這個回鶻部落首領打聽起了此行第一個目標石頭鎮的情況。
石頭鎮古時屬于鄯善,又名若羌,唐朝時改名石頭鎮,后又被西州回鶻、于闐國和喀喇汗國統治。在河西走廊因為戰爭而封鎖的時候,石頭鎮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商鎮。
“好啊!”夜落隔笑道,“石頭鎮自古就是好地方啊,那地方古時候也是一國之都啊,如今又是商賈匯集之處……太尉別看此處恁般荒蕪,可一旦翻過大山,那可就都是連片的綠洲、草原。昆侖山上的積雪融化后,都會流向原屬于闐國的地盤。石頭鎮、約昌城、克里雅、于闐城,處處都如青唐城一般富庶啊!”
夜落隔老頭這輩子大概也就到過青唐城這么一處好地方吧?所以在他看來,于闐國的地盤可比青唐,實在也是富庶之極了。
而和他有相同看法的,還有“中國獅子王”麾下的大將,于闐的哈克木長官馬哈茂德.貝里。他現在已經帶著他的800名古拉姆戰士和500名伊克塔騎兵開到了距離于闐城約有1800里的石頭鎮。
雖然“獅子王”給了他堅壁清野的許可,但是貝里還是舍不得于闐境內這1800里的肥沃土地。
由于昆侖山的融雪滋潤,于闐國境內并不缺少水源。所以也就形成了大片的草原和綠洲。其中又以于闐、克里雅、約昌城和石頭鎮等四大綠洲最為富庶,擁有大片大片的農田,而且還有漢唐和于闐國時代遺留下來的灌溉水渠。
特別是處于整個“下中國”最東面的若羌石頭鎮,更是因為處于高昌回鶻、西夏和絲綢之路青海線的交匯處,所以就顯得更加富庶了。哪怕現在河西走廊已經被打通,也沒有影響到石頭鎮的繁華。
因為從石頭鎮優越的地理位置仍然存在,只是商隊不需要走青海路,可以直接通過大沙漠前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