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為什么在析津府按兵不動?
當然是為了吃飯了!吃飯是硬道理嘛!
如果不拉下臉來搜刮燕云豪強,他的十萬大軍還有析津府內至少幾十萬百姓兵將,就得靠遼東運來的糧食才能填飽肚子。而遼糧東運是走海路和界河這條線的。可無論是渤海還是界河,都在大宋海路市舶制置司艦隊的控制之下。
只要武好古下令封鎖遼東海岸線和界河,析津府立馬就得鬧糧荒,耶律延禧的麻煩可就大了!
為什么不在南京道種糧食?
南京道的土地本來就不怎么肥,而且數量也有限。在界河商市興起前就得靠遼東的糧食補給。后來由于界河商市的海運業大發展和遼糧南運的興起,使得析津府也很容易從界河商市取得廉價(因為運輸成本低)的遼糧。
而南京道的大片土地,則漸漸變成了飼養牛羊的牧場——因為牛羊肉和牛羊皮還有羊毛,在界河商市都有很大的市場,全只的牛羊也能通過商市大量販運到中原發賣,連牛乳羊酪都有不小的需求。
所以購買廉價的遼東糧食,飼養可以賣出高價的牛羊,就成為相當一部分燕云豪強家族的生財之道。
但是這種依賴大宋市場和海洋運輸的經濟結構,在戰時卻出了很大的問題!造成耶律延禧的十萬大軍,只能天天在析津府混日子,遲遲無法投入作戰。
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越過界河,同樣也無法打通界河——渤海運輸線。所以一開戰,析津府就會馬上失去糧食供應。
至于燕云豪強們飼養的牛羊,倒也可以吃肉。但是肉沒有面禁吃啊!同樣的土地,用于畜牧和耕種,能養活的人口可差了不少。
而且耶律延禧也沒有錢買下那么多牛羊……讓那幫燕云豪強白白奉獻牛羊可不行,他們可沒那么熱愛大遼國。
所以耶律延禧只能一面研究南下作戰的布署,一邊加緊從遼東運入糧食。
而他遇到的麻煩,武好古當然是知道的。其實這就是武好古多年以來處心積慮布置的結果。
他就是要讓遼國的經濟圍繞界河商市運轉!
所以耶律延禧現在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并不是南朝的成吉思皇帝趙佶,而是大遼國經濟的中心界河商市……
而武好古也沒有切斷析津府的糧道。他要是這么干了,也許耶律延禧就不會再南下壓迫界河商市了,這樣可不行。不過他也沒有讓遼東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析津府。他的辦法是高價收購糧食和牛羊,用錢,而不是用刀劍去給耶律延禧制造糧荒。
因此耶律延禧現在還是可以慢慢積攢起糧食的,只是這個進程稍微有點慢了……
除了花錢“搶”糧之外,武好古還用錢和耶律延禧“搶”兵源。契丹奚人國族是不可能收買的,但是遼國的漢人、渤海人、熟女真壯士,都是可以買到的!
所以,雖然宋遼兩國現在并沒有真正開戰。但是經濟方面的戰爭,其實早就打了許多年了。
“陛下,遼人缺糧,所以一時無法南下開戰。”
崇政殿內,武好古向趙佶、張叔夜、王稟和紀憶揭開了謎題。
“缺糧?”趙佶皺起眉頭,“怎么會?遼東不是盛產糧食嗎?”
提起糧食,趙佶想起武好古這個奸商這些年一直用遼東的小麥冒充江南小麥蒙錢的事情了……每年都要“蒙”走上百萬啊!自家早就知道了,都睜一眼閉一眼,他居然又坑了自己一萬萬。
真是無商不奸!看來古人之言還是很有道理的!
“陛下,”武好古道,“遼東盛產糧食不假,但是遼東的糧食,都是用界河的船運往析津府的。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都被界河商市買下來了。現在每個月運往析津府的糧食,都在界河商市的掌控之中,保證耶律延禧很難積攢起大量的存糧。”
還可以這樣!?
太奸詐了!
商人果然奸詐啊!
“耶律延禧不知道嗎?”趙佶有點奇怪,“他糧食都湊不齊,為什么不就此罷休呢?”
罷休?臉往哪兒擱?
“陛下,”武好古道,“其實耶律延禧是可以湊齊糧食的。現在只是析津府的官庫空虛,燕云豪強家里面,誰不存著一兩年的余糧?”
地主家當然有余糧了,哪怕他們不種地改養牛羊了,也會存個一兩年,甚至三四年的糧食以被不時之需。
可問題是……耶律延禧好意思搜刮燕云豪強家的余糧嗎?如果他不顧臉面,強行索取糧食,最后又打了敗仗,沒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