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左右鐵鷂子軍下馬布防!左鐵鷂子軍據守官道左側的大木場,右鐵鷂子軍占住官道右側的糧庫。鷹軍,大鷹軍占據當道。鷹軍在后,大鷹軍在前,皆半甲,去具裝,備弓矢。”
內行耶律章奴知道對手硬茬,自然不敢再輕慢以對了,立即命令左右兩翼的兩個鐵鷂子軍去搶占了官道兩側的建筑物,依托建筑展開布防——界河商市北城外散布著一些建筑物,大部分是作為堆放木材、糧食的庫房和臨時蓄養牛羊的場地存在的。
不過在界河北城外的千步之內,是不允許建設堅固的磚石建筑的,在和平時期只有一些臨時的木板房子,現在已經全部拆除了。因此就形成了一片開闊地帶,可以作為戰場。
現在耶律章奴指揮著由宮分軍編成的左、右鐵鷂子軍,鷹軍和大鷹軍等四軍萬余人馬(契丹的宮分軍有點類似后世八旗的,在出兵作戰的時候并不會按照宮衛所屬編組軍隊,而是會重新編成龍軍、鳳軍、熊軍、鷹軍、大鷹軍等部),就沿著官道進入了這個“千步戰場”的北面。不過并沒有太過深入,而是沿著千步戰場的北部邊緣布陣,正好背靠著一座巨大的堆木場和一座大糧庫。這兩處都是在界河商市開買賣的燕云世家的產業,占地面積很大。外圍還有一大圈低矮的土墻,里面木材和糧垛都已經挪走了。空出來的大片土地正好用來屯兵或堆放輜重。低矮的土墻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至少可以抵擋騎兵的沖擊。
而大木場和糧庫之間,除了一條寬達十五步的官道之外,還有兩個四十余步款的廣場(實際上是停車場,用來停放運送木材、糧食的車輛),位于官道的左右,加上官道,就形成了一個百余步寬的狹窄正面。耶律章奴在左、右鐵鷂子軍占據了大木場和糧庫之后,就帶著中路的兩軍約五千人,縮進了這個狹窄的正面。
五千騎兵如果鋪展開來,占據十里寬的戰場都沒有問題。而耶律章奴卻將五千騎塞進了一個百步寬,也就是不到半里的正面,擺出了一個又厚又密的陣型,兩側還有巨大的建筑物可以依托。幾乎沒有給宋軍的鐵騎留出沖擊的空間。
當然,把那么多的騎兵布置在這么一個狹窄的區域之中,并不是要防御。而是隨時準備開溜的節奏!
因為擺在耶律章奴身后的是一條十五步寬的官道,一直延伸到武清縣城。這條官道是馬植和張覺擔任南京道警巡使的時候主持修建的,不僅寬闊,而且鋪上了碎石,路況良好。通過這條官道,耶律章奴的騎兵可以迅速撤退。而追兵是沒有辦法間道包抄章奴所部的。
“馬正將,契丹狗似乎要在蕭家木場和韓家糧庫(聽名字就知道是誰的產業了)間下寨。”
河北新軍騎兵第一將第二部部將武天是第一個沖出界河北城的,他麾下的900騎戰兵(編制有1500,不過其中的600還在訓練)是以“假子軍團”的成員為核心的,戰斗力極為強悍。因此就被馬政派了先鋒的差,第一批沖出城門,在護城河的北面展開,以30人的小隊為單位,散布在一千步寬的戰場上,控制住了戰線。
因為是第一個帶隊上陣的,所以武天在布置好自己的人馬后就一直在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看著他們從“千步戰場”的北部邊緣縮回了蕭家木場和韓家糧庫之間的區域。
不過他并沒有料到遼人做了隨時跑路的打算,還以為他們要在蕭家木場和韓家糧庫之間安營扎寨呢。
所以當馬政帶著幾個軍事機宜和傳令的騎兵、號手、鼓手,還有旗手一起出現在戰場上時,武天就把自己的觀察結果告訴了馬政這位騎兵第一將正將了。
“蕭家木場和韓家糧庫之間太過狹窄,契丹狗的騎兵不少,估計得排個好幾十排,說不定還有輜重車輛什么的擺在隊伍中間。這樣的陣型靠騎兵是沖不動的,必須要出動步軍。”
武天在過去的幾年里,一方面在騎士學院教馬術,一方面也在騎士學院念書。按部就班修完了全部課程,現在不僅精通各種騎兵戰術,對步兵的的作戰也非常精通。
所以知道耶律章奴擺出的“烏龜陣”是不能用騎兵去硬沖的,哪怕最精銳的具裝甲騎也不行。但是卻可以用步兵去沖,用長槍陣去碾壓,用界河弩去射擊,當然還有嚇人的弩炮去“降士氣”。
另外還可以讓工兵跟進,在前沿挖壕筑壘,步步逼近。
打陣地戰可難不倒“界河兵”,界河商市本來就擁有全天下第一的建筑業施工能力啊!
就是眼下“兵臨城下”的時候,界河南岸的磚窯廠、泥灰廠都還在加班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