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奈何?
大晚上被叫起來“做噩夢”的大遼重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一籌莫展。
宋軍肯定是厲害的!
這一點大家有共識了。
也不說河北東路的宋軍,那些家伙強得都不像宋軍,倒像天可汗李世民的精兵了。好嘛,具裝甲騎突擊啊,而且是如墻而進,車輪而戰!更可恨的是還會發生一種很“嚇馬”的火藥武器,嚇得大遼騎士們的戰馬到處亂竄……這都不用說了。
就是那個叫鐘傅的宋國大將率領的不到兩萬的“弱兵”,也是挺厲害的,筑起硬寨以后很不好對付啊!
雖然安陽口鋪一役大遼天兵打得他們全軍覆沒,可那是八萬打一萬多,五倍的兵力優勢,還是南北夾擊,最后也陣亡重傷了五千出頭這是還不包括京州兵的損失!
五千是不多,可架不住契丹人是少數民族啊!而且迷信佛教,現在能打的也就三四十萬,一仗沒了六七十分之一,還是和宋軍的弱旅打的。這怎么受得了?
鐘傅的弱兵修個硬寨就拼掉了耶律延禧五千人(主要是契丹人,也有少量的漢軍),武好古的強兵在析津府城外修的堡壘,恐怕死傷五十萬都不一定能平了……
契丹人能死上五十萬嗎?死上十五萬都得亡國滅種!
所以武好古在析津府城外修建的硬寨是肯定打不下來的,這是想都不用想的。
至于動用漢軍去打……契丹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臉忠厚的馬人望。并沒有人懷疑馬人望對大遼不忠。
因為馬人望是公認的好人,他當知縣的時候就很受歡迎了,總是能找到理由給下面免稅免徭役。后來做了大官,在南京道任上不知道給大家伙找了多少財路,而且不愿意多收賦稅。再后來耶律延禧要為父母報仇,讓馬人望去“肅反”,老馬哥也總是替大家開脫,而且還不收好處費。
這樣的好人,怎么可能不是大遼忠良?
而且馬人望的老家不在燕京,而是在中京道的醫巫閭山,他要反了大遼國,那么一大家子可就都要遭殃了。
所以大家都看著他,是想讓他出個主意,畢竟在跟隨耶律延禧親征的大臣中,馬人望是最了解南京道和宋國內部情況的。
馬人望其實不想說話,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是契丹腹心部,不過是個漢人而已,可是大家都看著他,他總得說幾句。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有兩個,一是盡快調兵入燕京,燕京城內有二十多萬漢人,契丹兵馬只有一萬多,而且也不是耐得苦戰的精銳,萬一內外有變,燕京必失!
二是盡快和宋國議和,趁著咱們手中還有點籌碼,趕緊議和……只要和局一成,武好古在燕京城外的軍隊自然就退了。”
思路還是不錯的!
被他一啟發,原本腦子里面一片空白的蕭奉先也有主意了,上奏道:“陛下,我們可以一邊議和,一邊調兵入燕京。只要燕京城中守備充足,咱們就不怕和宋人周旋到底。”
“從哪里調兵呢?”耶律延禧問。
“可以從中京道的奚王府調動奚部精兵入駐燕京。”
所謂奚王府其實不是一個王侯之府,而是一個管理部族的衙門,所管轄的是奚王六部。也就一群姓蕭的原本屬于奚族的契丹人。奚王六部和南院大王、北院大王所管轄的契丹部族合在一起,就是大遼國僅次于宮分軍的精銳。
實際上真的拉上戰場,裝備精良,養尊處優(相對而言)的宮分軍是比不過苦哈哈的部落軍的。
不過契丹朝廷出于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一百多年來都在利用成立宮衛來削弱部落,不斷將契丹、奚人部落的精兵和土地割走,充入新成立的宮衛。
所以契丹國內就出現了能打的部落軍一代代被削弱,而從部落劃歸宮帳的勇士又漸漸養廢的尷尬局面。
這一次耶律延禧本沒想真打,就是想嚇唬人再訛點小錢花花,所以就沒調動部落軍,而是帶著自己的宮分軍出馬,結果就悲催了。
所以要調入燕京城打硬仗的部隊,可不能再從宮分軍中抽調,得從部落軍中調集了。
“好,就掉奚王府的兵馬!”耶律延禧說,“讓知奚王府事蕭遐買領兵入衛燕京。另外,那個建言效法宋朝新軍的回離保在什么地方?”
“回稟陛下,蕭回離保現任北女真祥穩兼知咸州路兵馬事。”蕭奉先回答道。
“讓他接任知奚王府事,并令其在鐵勒州訓練奚軍5000,以備調動!”
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